APP下载

农业科研院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策略研究——基于SWOT-PEST组合模型的分析

2022-11-25曾玖玲

中国农业会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技科研院所基地

曾玖玲

一、问题的提出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彻底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标志着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始。农业科技服务社会化体系(以下简称“农技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剧,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农技服务事业进入战略性发展新阶段。本文运用SWOT-PEST组合模型对热科院香饮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新政,对科研院所如何进一步释放创新动能、推动农技服务社会化、有效实现“六产”融合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

SWOT是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分析工具,又称态势分析法,包括组织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PEST是对被分析对象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方法,即从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ety)和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二、中国热科院香饮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介绍

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是专业从事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科普示范”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是探索现代农业“三产”融合驱动发展的重要模式,曾在2005年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科学研究”是指香饮所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研究方向,狠抓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化发展“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条以良种繁育、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与初加工及精深加工配套技术的产业链,满足农技服务过程中市场对技术的需求。“产品开发”是指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香饮所独资企业,以下称“兴科公司”)利用热科院香饮所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中试基地,进一步巩固提升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加工与初加工及精深加工配套技术,是热科院香饮所在农技服务过程中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的体现。“科普示范”是指海南兴科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发有限公司(香饮所独资企业,以下称“兴园公司”)在热科院香饮所的“试验田”,管理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并以旅游为科普展示窗口,是热科院香饮所在农技服务过程中实施后向一体化战略的体现。

中国热科院香饮所通过对自身科研、经济、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科学优化组合,打造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精高端的“六产”融合模式。

三、科研院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在农技服务中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s)

1.人才优势。人才是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服务的基础。热科院香饮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出一支创新活力高的科研队伍、中试技术强的生产队伍、管理理念先进的科普营销队伍,为农技服务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2.资源优势。(1)热科院香饮所的科技成果、实验仪器设备为农技服务提供保障。经过60多年的积累,热科院香饮所研发出一批良种繁育、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与初加工及精深加工配套技术。这些技术通过中试生产基地和实验示范基地生产,可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改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提高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及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推进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等作出积极贡献。香饮所实验室科学用仪器设备响应政府号召加入热科院大仪共享平台,提供检测等技术社会化服务,实现共享共赢。(2)“兴科公司”、“兴园公司”作为中试生产基地和实验、试验示范基地是科技服务的载体,能更好地促进农技服务开展。“兴科公司”建有巧克力、咖啡、化妆品等样品试制及中试生产线,熟化热科院香饮所科技成果,形成科技产品投放市场,并反哺科研。“兴园公司”管理香饮所种质资源圃作为试验、示范基地。一方面可将基地科研成果向社会大众展示;另一方面作为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省级实训基地,还可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农民、农技推广人员学习了解新技术、新成果,提升综合素质和种植水平。

(二)内部劣势分析(Weaknesses)

目前农业科研人员一方面需要努力完成项目立项、申报、执行(包括实验)、验收结题等科研工作,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从事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与农技服务工作。二者往往无法独立开展,这种双重职能融合的情况难免导致“重科研轻服务”,难以有效打造稳定持续的农技服务人才队伍。“兴科公司”、“兴园公司”作为中试生产基地和实验示范基地,虽然能更好地促进农技服务开展,但二者均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机构,都需要以盈利为目标,因此在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与服务工作中公益性功能有所削弱。

(三)外部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政治方面。近年来,国家先后制定了相关政策指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2015年农业部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采取支持农业科研院所承担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建立农业科技园和农业示范基地等多种措施,引导其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这些政策给我国农业科研技术单位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工作确立了一套相应的政策服务指引。

2.经济方面。“十三五”期间,5 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9年农民人均基本经济保障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1.6万元,比计划提早一年实现翻番目标,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十四五”初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产业振兴”,农村对于能够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需求提升。

3.社会方面。我国农业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现象日益凸显,解决耕地撂荒和“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是确保14亿多人口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而解决这一问题急需先进的农业科技做支撑。

4.技术方面。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公布110家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香饮所基地入选。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必须具有综合引领性配套技术、有稳定科技支撑团队,且要发挥带动周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外部挑战分析(Threats)

1.政治方面。虽然国家先后制定诸多政策,但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乡(镇)”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的农技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机构齐全、功能定位明确、易于组织开展工作,留给农业科研院所的空间极其有限。

2.经济方面。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平稳增长,但是在收入总体上仍偏低,农民消费结构偏食品、生活、居住。而新科技产品和技术大部分在推广初期为中试产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单位成本较高,推广时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

3.社会方面。《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仅占12.3%。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新事物、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能力有限。

4.技术方面。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社会招聘大量高学历专业人员到农业科研院所工作。从总体情况看,新进科研人员大多擅长农业实验室基础研究,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参与开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经验不足,研究成果运用不高。科研人员参与农技服务社会化经验不够,已经成为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服务工作的一大短板。

四、建议与意见

(一)探索“科研院所+政府农技推广”双赢合作模式

无论是从内部劣势分析,还是从外部政治经济方面分析来看,科研院所在农技服务体系中“重技术轻推广”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要注意加强与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合作,探索科技成果利益共享模式。一方面激发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弥补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经验、人员、手段不足等短板。

(二)加强中试环节管理及成本核算

从外部挑战经济方面来看,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时面临价格高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新技术、新产品中试环节管理,采取集约化、标准化、流程化生产模式,降低中试环节成本。

(三)借助市场“双向服务”农技服务力量

近年来,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各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技服务组织逐渐兴起。这一新型农技服务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双向”结合体,其自身既是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方,同时也是科学技术的供给方。因此,农业科研院所要以“双向”农技服务主体为辐射点来带动周边。

猜你喜欢

农技科研院所基地
科研院所法治建设探究
科研院所研究生管理模式与创新
关于军工科研院所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思路研究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