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及应用 *
2022-11-25刘美丹鲍安琪
刘美丹,鲍安琪,王 磊
(东北农业大学 a.法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c.文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简述
从哲学诞生起,对于人的研究就引起了哲学家的兴趣,到文艺复兴之后,得到了哲学家的重视。文艺复兴运动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虽然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的思考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却打开了对人的研究的大门。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他强调了人的存在,肯定了人的精神性和独立自主性。费尔巴哈摒弃了黑格尔思想中唯心主义的部分,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但费尔巴哈所强调的“人”是宗教哲学中抽象概念的人。而马克思回归现实,立足于对从事劳动实践的人的研究,开始了自己的人学研究。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思想仍受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从人对自然的改造方面论证了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发展,从人的劳动中揭示了人的社会特质,提出人是社会存在物。1845年,马克思发表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以社会实践的观点明确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的人学思想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深入的探究。
(一)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最重要的内容,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是在继承和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提出的。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但“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关于人的思想的影响,后期又吸收了费尔巴哈所推崇的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特质的理论,并加以升华。马克思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不是单个独立的抽象事物,而是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的。想要精准的把握人的本质,就要以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为基础,从整体上把握人的本质。此外,事物都是在不停发展的,人的本质也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学科的知识中,无不渗透着人的活动和智慧的成果,全面理解人的本质,从人的认知和行为入手,通过认知和行为的互动进而影响人的社会关系,来追踪和把握人发展的轨迹。
(二)人的价值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下的价值要在人们与外界发生联系时产生的,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人与自我和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需要和相互满足的关系,从而体现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人的价值实现也一定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人既是价值的主体,也是价值的客体。当人作为价值客体去满足他人需要,为他人起到积极作用时,这就是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而当人作为价值客体,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自己的需要时,对自己产生了积极作用,这就实现了自我价值。肯定自我价值就要不断鼓励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三)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的宏伟理想,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正是教育的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有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通过不断进行自我塑造,是能够完成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有三方面含义:第一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关系。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而是生活在丰富繁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这些社会关系网络关系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在这些关系链条中,我们要努力做到面面俱到,全面发展;第二是全面发展的自身素质。自身素质是囊括了身体素质、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思想品行、心理素质、政治觉悟等等在内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在素质培养阶段,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增强文化素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更不能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是全面发展的个性。恩格斯在1847年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个体的全面发展要依托于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自身的社会实践,允许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自身个性。
二、课程思政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为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人的价值,同时也产生人的各种社会关系。课程思政正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劳动本质上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正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将各种元素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以专业课程为切入点,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专业知识产生共鸣,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理念的革新、方法的创新和内容的丰富,将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向立体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转化。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反映了人的发展本质,满足需求的过程就是实现价值的过程,深刻理解并把握人的本质,实现价值,是做好育人工作的根本保证。
课程思政改革需要教师遵循人本主义原则,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的教学计划,力争使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观加以引导。教育是不能脱离生活和劳动而独立存在的,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干能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加实践机会,对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内在要求的人的主体价值相互呼应。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与实践
(一)坚持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
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教育者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关注和尊重受教育者的需求,切实深入学生的思想研究。
教育是教与学之间平等的互动过程,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充分做到互相尊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师生关系从严重的主从关系正在向平等关系转变。师生关系的良性转变,有利于营造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学生的智力程度、生长环境、受教育情况等情况的差异,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做到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使学生获得有尊严的教育。
人是教育的核心,必须满足人的需求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过程中,要对人的物质享受、精神需求和理想人格同等关注,缺一不可。在教育过程中,设立奖励制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教育是对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地位,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全面教育的引导,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切入品德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全面发展的同时,建立健全的理想人格。
我国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儒家思想强调“人性本善”对当今的德育教育依然具有指导作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信任和信心,对学生抱有期待。在教学过程中,不吝惜对学生的鼓励,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积极引导、启发,释放学生的潜能。
(二)注重教育的“过程性”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改变学生、影响学生的过程,不单单是要注重最终的教育结果,教育环节中每一个过程都有阶段性的意义。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4]教育是人对知识、技能、信念等不断累积、不断实践,从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教育也是一个转化过程,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过程。教育是内化与外化共同作用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等纳入到自己的品德体系,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将品德转化为行为。教育是实现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手段,抓住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现价值观内化的关键。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探索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实践形式,在实践中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充分认同,并转化为具体行动,培养成行为习惯。
教育不是单纯依靠教师传授进行的,而是需要学生在思考和实践过程中,逐渐领会和感悟的。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教育是一个通过观察、发现,进行思考、辩论,从而得到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逐步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这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从而才能更好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可以使所学内容由点拓展到面,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到其他的相关知识,进而掌握的知识由点连成线又扩大到面,与教师一味地传授相比更有效率且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
(三)注重教育过程中的整体性和个性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心理、道德、行为等多方面的规范和引导,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整体性主要包括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5],在教育过程中把握人的整体性就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在教育工程中,关怀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除了用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精神需求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利用富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其次,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实践。教育不是单纯的教化,而是要通过教育影响学生的行为,进而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社会关系。最后,教育内容安排要注意全面性。在课程设计方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避免重复化、简单化的低效教学,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每一个学生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6]当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未来将肩负的职责,就会从内心迸发出无限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内生性驱动力会更有力且更有效地推动人向自己的目标成长。但每个人的自然禀赋都存在差异,这就导致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个性。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内容。同时,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释放自身的创造性;不断认识并承认自身的价值,努力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使自己能够应对更艰难的挑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保持耐心,对学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地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消化理解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从而促进自己的行为导向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成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将思政元素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融合到教育之中,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不论什么学科,教育目标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共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开展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的教学,从而取得更显著的教育成果。课程思政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相一致,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既不能过于倾向思政教育,失去学科教育本来的特色,又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如何最恰当地把握课程内容与思政教学的适度结合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探索,任重而道远。高校教师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不断摸索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更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方法。关于课程思政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通过各学科教师的携手努力才能取得进步,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