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背景下晋语张北方言语法特征研究
2022-11-25李燕凌叶雪雯李亚宏
◎李燕凌 叶雪雯 李亚宏
(河北经贸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是张家口市的下辖县。《河北省志方言志》将张北方言划归至晋语区张宣片。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2015年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并推进建设的。依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调查方法及语料,可以发现与普通话相比,张北方言体现出较为鲜明的语法特征。
一、形容词重叠的情况
张北方言中形容词与普通话相比较少重叠。许多在普通话中能够重叠的形容词,在张北方言中不能重叠,例如:
[1]他高高的。(普通话)
[1’]他可高的呢。(张北方言)
[2]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普通话)
[2’]她打扮得可漂亮呢。(张北方言)
[3]你要吃得多多的。(普通话)
[3’]你多吃点。(张北方言)
上述例[1]、例[2]、例[3]为包含有形容词重叠形式的普通话例句,在张北方言中均不可说,相同的意思要说成例[1’]、例[2’]、例[3’]。张北方言中一些形容词本身带有叠音后缀,例如“苦擦擦(苦)”“红愣愣(红)”。
二、各类词或短语的语法特征
与普通话相比,张北方言各类词或短语也能够体现出较为鲜明的语法特征。下面,对张北方言一些词或短语的语法特征进行分类列举说明。张北方言中词汇较为丰富,本文的列举并非穷尽式列举。下文方括号标号后的例句为张北方言例句,其后括注的内容为相同意思的普通话例句。
1.副词
(1)表示程度
张北方言中表示程度的副词有“挺”“可”“有点儿”等,例如:
[1]人挺多的。(人挺多的。)
[2]人可多呢。(人可多呢。)
[3]今儿有点儿热。(今天有点儿热。)
其中“挺”“可”表示程度较高,“有点儿”表示程度较低。普通话中表示程度的副词“稍稍”,在张北方言中不使用,如果表示“稍稍等一会儿”,可以用“一会儿会儿”或“等等的”表示,例如:
[4]你等我一会儿会儿。(你稍稍等我一会儿。)
[5]你等等的。(你稍稍等一会儿。)
(2)表示时间
张北方言中表示时间的副词有“概(从来)”“慢慢儿(渐渐)”“正”“等涩(马上)”等,例如:
[6]概也没有吃过这个东西。(从来也没有吃过这个东西。)
[7]他慢慢儿地就长高了。(他渐渐地长高了。)
[8]这会儿正吃饭呢。(现在正吃饭呢。)
[9]他等涩就下来了。(他马上就下来了。)
例[7]中的“慢慢儿”不能仅看作是形容词“慢”的重叠形式,应该看作副词。因为在张北方言中,“慢慢儿”主要作状语,基本不作谓语、补语。
(3)表示重复
张北方言中表示重复的副词有“也”“又”“再”等,例如:
[10]我也去。(我也去。)
[11]他夜来个又来了。(他昨天又来了。)
[12]我赶明儿再来。(我明天再来。)
张北方言中“也”“又”“再”的用法与其在普通话中基本一致。
(4)表示频率
张北方言中表示频率的副词有“老(常常)”“猛地(偶尔)”等,例如:
[13]我老去。(我常常去。)
[14]我猛地吃一顿。(我偶尔吃一顿。)
在普通话中,“猛地”有“突然、忽然”的意思。但在张北方言中,“猛地”主要表示频率很低,相当于“偶尔”。
(5)表示否定
张北方言中表示否定的副词有“不”“没”“甭(不用、不要)”等,例如:
[15]你不像是个这种人。(你不像是这种人。)
[16]我可没吃过这玩意。(我可没吃过这玩意。)
[17]你甭看电视了。(你不要看电视了。)
(6)表示范围
张北方言中表示范围的副词有“净”“都”“就”“总共”等,例如:
[18]净干点蹲底事儿。(总是干错事。)
[19]今儿大家都来了。(今天大家都来了。)
[20]就顾着个玩。(只顾着玩。)
[21]总共多少钱?(一共多少钱?)
“就”在张北方言中的使用率较高,意思相当于“仅仅、只”。普通话中的“就”也有类似的用法。
(7)表示语气
张北方言中表示语气的副词有“可”等,例如:
[22]我的可比你的好。(我的可比你的好。)
张北方言中表示语气的副词比普通话数量少很多。普通话中表示语气的副词,如“究竟”“也许”“竟然”等,基本不能在张北方言中使用。
(8)表示情态、方式
张北方言中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有“专门”“涩起了(突然)”“悄悄儿”“自个儿”等,例如:
[23]我专门给你买的西瓜。(我专门给你买的西瓜。)
[24]涩起了就跑了。(突然跑了。)
[25]你悄悄儿地来。(你悄悄儿地来。)
[26]我自个儿做的。(我亲自做的。)
在普通话中,还有一些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如“急忙”“阔步”等,在张北方言中没有对应的副词,相同意思常用短语表示,比如“急忙”可表示为“着急忙慌”,“阔步”可表示为“迈开步子”。
(9)表示协同
张北方言中表示协同的副词有“伙伙(一起)”“一块儿”等,例如:
[27]你俩伙伙吃。(你俩一起分着吃。)
[28]他俩一块儿去。(他俩一起去。)
“伙伙”在张北方言中不仅表示“一起”,还有“分享”之意。
2.方位词
张北方言中的方位词包括“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与“头、边、面”搭配形成的词,其中“头”的使用率高于“边”“面”。比如“上头”的使用率高于“上边”“上面”的使用率。张北方言中的方位词也包括“旁边”“边起”“头起”等词。
3.代词或有指代作用的短语
(1)人称代词
张北方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包括“我”“我们”,例如:
[29]我快病呀。(我大概要生病了。)
[30]我们走吧。(我们走吧。)
[31]你甭管我们。(你不要管我们。)
“我们”的用法与普通话较为一致,既可以包括听话人,如例[30];也可以不包括听话人,如例[31]。
张北方言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主要包括“你”“你们”,例如:
[32]你快悄悄的吧。(你小声说话。/你别说话了。)
[33]你们咋来了?(你们怎么来了?)
张北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主要包括表示单数的“他(她、它)”“伢[nia35]和表示复数的“他们”,“伢们”,例如:
[34]你找他?(你找他?)
[35]去伢老师傅家。(去他老师傅家。)
[36]你找他们?(你找他们?)
[37]去伢们家。(去他们家。)
“伢”“伢们”是指别人,只能作定语,不能单独作主语或者宾语,例[34]和例[36]的“你找他?”“你找他们?”不能说成“你找伢?”或者“你找伢们?”
(2)指示代词或有指示作用的短语
张北方言中的指示代词或有指示作用的短语主要包括表示近指的“这”“这个儿个儿(这里)”,表示远指的“那”“那个儿个儿(那里)”,表示逐指的“每”,表示分指的“各”,表示旁指的“别”“剩下(其他)”“伢”等。
(3)疑问代词或有疑问作用的短语
张北方言中的疑问代词或有疑问作用的短语主要包括“甚(什么)”“哪”“为甚(为什么)”“咋(怎么)”“甚时候(什么时候)”“几”“多大”“多远”等。
4.介词
张北方言中的介词主要包括“顺”“对”“往”“从”等,例如:
[38]顺这根路往前走。(沿着这条路往前走。)
[39]他对我挺好的。(他对我挺好的。)
[40]你往东走。(你往东走。)
[41]从这到那。(从这到那。)
在普通话中还有一个常用介词是“比”,可以用来表示比较,比如“这个比那个大。”但是在张北方言中,如果语气不强,很少使用“比”,相同的意思常用“这个大那个小”来表示。但如果语气较强,加上了语气副词“可”,就能使用“比”来表示比较,例如:
[42]我的可比你的好。(我的可比你的好。)
5.连词
张北方言中的连词包括“跟”“要(如果)”“但”等,例如:
[43]我跟你一块儿吃饭。(我跟你一起吃饭。)
[44]你要来,我就走。(你要来,我就走。)
[45]他聪明着呢,但就是不好好学习。(他聪明着呢,但就不好好学习。)
在普通话中,有一些连词和连词、连词和副词可以成对使用,在张北方言中,这类词并非都能成对使用。例[44]中,“要”和“就”可以成对使用,但例[45]中,只在第二个分句中使用了“但”,前一个分句中一般不使用“虽然”。
6.助词
张北方言中的助词包括“的”“地”“得”“着”“了”“过”“似的”等,例如:
[46]她可好的了。(她特别好。)
[47]他三番五次地说。(他三番五次地说。)
[48]摆得齐整整的。(摆得整整齐齐的。)
[49]电视看着看着就瞌睡了。(电视看着看着就瞌睡了。)
[50]我把那个狗给了别人了。(我把那个狗给了别人了。)
[51]概也没有过。(从来没有过。)
[52]她乐得跟朵花儿似的。(她乐得跟朵花儿似的。)
在张北方言的结构助词中,“的”除了连接定语与中心语外,还较多在作谓语的形容词后使用,如“她可好的了(她特别好)”“他走路个咋咋的(他走路很扭捏)”“看这西瓜红愣愣的(看这西瓜很红)”。
7.语气词
张北方言中的语气词包括陈述语气词“了”“呢”“嘛”,疑问语气词“呢”“啊”“呀”,祈使语气词“哇”等,例如:
[53]他吃了饭了。(他吃了饭了。)
[54]我正写作业呢。(我正写作业呢。)
[55]今儿太热了嘛。(今天太热了嘛。)
[56]闹甚呢?(闹什么呢?)
[57]你不看啊?(你不看啊?)
[58]去哪了个呀?(去哪儿了啊?)
[59]你快来哇!(你快来啊!)
“啊”在普通话中可用在祈使句句尾,如“你快来啊”,在张北方言中可以用在疑问句句尾,如例[57],但不能用在祈使句句尾。
三、疑问句的语法特征
1.是非问
张北方言包含肯定形式的是非问句主要为语调是非问句,可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性猜测,例如:
[1]你不出门,你看书?(你不出门,你看书?)
在张北方言中,包含肯定形式的是非问句基本没有语气词是非问句,相同的意思,要用反复问句表达,即不能说“你去吗?”而可以说“你去了不啦?”“你去不去?”
张北方言包含否定形式的是非问句,可使用语调是非问句或语气词是非问句;如使用语气词是非问句,句尾语气词一般为“啊”,例如:
[2]你不看(啊)?(你不看啊?)
例[2]中,“你不看?”是语调是非问句,“你不看啊?”则为语气词是非问句。
2.反复问
张北方言中反复问句的未然形式包括“V了不啦?”“V不V”“VO不V”等,例如:
[3]吃了不啦?(吃不吃?)
[4]行不行?(行不行?)
[5]你看书不看?(你看书不看?)
当谓语带有宾语,在普通话中,反复问句的形式包括“V不VO”“VO不”“VO不V”几种,即可说“看不看书”“看书不”“看书不看”。在张北方言中,通常使用“VO不V”这种形式,如例[5]所示。
张北方言中反复问句的已然形式为“V了不”,曾然形式为“V没V过”,例如:
[6]你来了不?(你来了没有?)
[7]你来没来过?(你来没来过?)
3.选择问
张北方言中的选择问句,大多在后一个选择项前使用“还是”,例如:
[8]你去学校,还是回家?(你去学校,还是回家?)
[9]你去学校,同学那儿,还是回家?(你去学校,同学那儿,还是回家?)
当选择项为一正一反两项时,张北方言通常不使用选择问句的形式来提问,例如,不说“你来,还是不来?”,而是使用反复问句的形式提问,说成“你来了不啦?”或者“你来不来?”
4.特指问
张北方言中的特指问句,即指用疑问代词或者有疑问作用的短语代替未知内容提出问题的问句,例如:
[10]你靠几年就上大学呀?(你还有几年就上大学了呀?)
[11]他多大岁数?(他多大岁数?)
[12]你咋了干这个事?(你怎么干这个事?)
[13]你为甚干这个事?(你为甚干这个事?)
例[12]中的“咋”和例[13]中的“为甚”,都有询问原因的意思,但“咋”在询问原因时,一般带有奇怪、惊异的因素,而“为甚”在询问原因时,不一定带有奇怪、惊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