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规则意识强化的研究
2022-11-25广东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小学部518100黄健华
广东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小学部(518100)黄健华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遵守社会规则。因此,如何培养、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成为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深入发掘教材中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资源,适当引入生活教育资源、社会时事热点,并精心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社会规则的重要作用,以及遵守规则的必要性,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规则,获得身心健康成长。
一、结合教材内容,激发规则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教师就要立足教材,深入发掘教材中有关规则意识的教学资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适合开展规则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知识点,优化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以活动、游戏的形式参与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或者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明白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产生要遵守规则的意识。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形成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道德品质。
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我不拖拉》一课,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从教学目标可以发现,“不拖沓,珍惜时间”中有培养规则意识的资源,教师可在课堂上提出“要珍惜时间,不拖沓、不拖延”的要求,组织学生制作时间表。“时间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基本规则,我们都要遵守这一规则。请大家设想一下,遵守这一规则之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呢?”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回答道:“我会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不再出现忘记写作业的情况。”“我可能不会再出现纠结写作业,还是看电视的情况。”“我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完成,空出很多的时间,而不是一直拖延,无法早些休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很好!每位同学都能够发现遵守这一规则后可能发生的变化。现在我们来看一组视频,这组视频是同学们遵守时间表的效果反馈。”通过效果反馈,学生发现:“遵守这一规则,真的可以提高生活效率,改变很多生活现象。”这样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为之后不断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述教学,教师将规则意识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思维方式,逐渐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顺利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二、引入生活资源,加强规则体验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以熟悉的生活资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体验规则的作用,实现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目标。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规章制度的理解不够透彻,教师若一味地讲述“规则多么重要”“没有规则会如何不好”“遵守规则多快乐”等内容,不仅无法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还会降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充满说教,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因此,教师要根据“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规则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入与规则相关的生活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强化规则意识的目标。
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用品,明确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特点和功能;能根据所学知识给小伙伴分类物品,感知整理物品的重要性。课始,教师对学生进行“小采访”,并提出以下问题:“你们在生活中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吗?如何整理呢?文具盒、书包、笔记本、笔都有哪些功能?为什么不可以将它们与汉堡、可乐放置在一起呢?你有过因不整理物品,而出现忘记带东西出门的情况吗?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避免呢?你认为,‘整理物品’应该划归为我们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吗?为什么?”教师通过问题,促使学生回忆与联想“由于没有整理物品而多次忘记带作业,遭到老师的批评”,发现“整理物品是十分重要的”。经过思考与交流之后,有学生回答道:“我们小组认为‘整理物品’应成为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还可以避免因忘记带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至此,学生能够认识到“整理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这一生活规则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上述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种各样的认知转化为规则,在一次次“思考规则”“设想完成规则”“回忆缺乏规则的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学生对规则的重视程度。这样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学生守则,按照规则参与学习生活,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各种规则,实现规则意识的强化。
三、结合时事热点,促进学生反思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社会时事热点话题,并将其作为交流讨论的主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有规则意识的人。同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调整时事热点话题切入的角度,确保话题的趣味性、有效性,避免话题过于深奥,学生无法理解。
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生命最宝贵》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珍惜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生命的可贵,懂得热爱生活。课始,教师播放“一名游客在景区忽然解开安全设备”这一视频,通过“外出旅游时,不遵守景区的规章制度可以吗?”“为什么这一景区要求游客全部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呢?”“为什么景区设置这一规章制度呢?”等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珍爱生命”引向“通过遵守规则实现对生命的保护”的层面上,以此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
生1:在景区游玩时需要遵守规章制度,因为这些规章制度都是根据景区的特殊情况而制订的,是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措施!
生2:这名游客忽然解开安全设备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既没有遵守景区的游玩规则,又没有尊重自己的生命安全,更没有考虑过其他游客的感受,是我们的反面教材!
生3:我们要遵守景区的规章制度,更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尊重他人的生命,爱护自己的生命!
生4:另外,遵守规则也是对自己负责,所以我们要遵守规则。
……
教师利用课堂的最后1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在操场上布置“宣传场地”,开展“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实践活动,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宣传画报,思考“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违反规则可能引发什么情况”等问题。这样,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践行社会规则,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从“规则遵守者”逐渐成长为“规则倡导者”。
上述教学,通过“时事热点+社会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践行的空间,促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散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践行课堂所学的知识,实现“知行合一”。这样可助力学生规则意识的不断强化,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四、依托多方协同,推动意识提升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就要在学生懂得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教师还要和家长、社区工作者等多方协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教学目标是在参与设计制作文明棋和下文明棋中,加深学生对班级规则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明白只有从小学会在生活中遵守规则,才能成长为文明人;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学生在交流、制作、实践、评价等过程中,体验到班级规则的重要性;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班级的热爱之情。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棋文化节活动。通过设计制作文明棋和下文明棋,让学生感受并遵守班级规则,增强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持人:今年的棋文化节以擂台赛的形式展开。请先生出题。(八位学生手执班规牌出场,学生齐读班规)
“先生”:今年的擂台赛以“班级规则”为主题,设计一副文明棋。
(意在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中重温班级规则)
活动1:设计文明棋,体验规则
“先生”:同学们,你们都下过棋吗?回忆一下,我们设计棋盘的时候要考虑哪些要素?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将棋盘要素(起点、终点、棋格、方向标)与班规融入棋盘之中,设计出“遵守班规进格,违反班规退格”的规则。这样于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对学生的心灵成长予以正向的价值引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2:下文明棋,感悟规则
“先生”:现在和同学一起,玩一玩你们亲手制作的文明棋吧!在玩的过程中,看一看制订的新规则是否合理。
(小棋手交流文明棋中存在的问题,修改后展示)
“先生”:有同学在下文明棋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回到了起点。小朋友们帮他想想,他为什么又回到了起点呢?他下次应该怎么做?下文明棋,怎样才能最先到达终点?
(小棋手交流讨论,得出结论:遵守规则,我们进步会更快!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做守规则的文明人)
通过下文明棋,学生将规则意识内生于心、外化于行,并在下棋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构。
活动3:交流心得,牢记规则(现场采访)
主持人: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成了小小的棋手,不仅制作了文明棋,还和同伴一起下了棋。那么,你和同学一起下文明棋时的心情如何?当你在下棋过程中受挫时,是否会失落?为什么?之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主持人:通过下棋,小朋友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你们还收获了什么?
(小棋手接受采访,分享自己的经历,进一步坚定要遵守规则;“先生”也参与其中,及时跟进总结,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课后活动:让我们将代表规则的文明棋带入家中,制作家庭文明棋,小手拉大手,让我们一起争做守规则的文明人。
通过课后活动——学生与父母共同制作家庭文明棋,让规则教育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帮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的主人、人格的主体,实现道德自觉,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规则教育向社区延伸,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工作者四方协同推进的格局,以此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情认识到规则的作用和意义,实现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强化。此外,教师还要借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逐渐成长为遵守社会规则与法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