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立场的幼教课程实践与思考
——以大班课程活动“孵蛋行动”为例

2022-11-25杨心怡

新课程 2022年22期
关键词:娜娜点点小鸡

杨心怡

(江苏省昆山开发区石予幼儿园,江苏 昆山)

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让幼儿从小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理念至关重要。关于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一直是老师所坚持探索的,而我们常说“一日活动皆课程”,孩子们最常接触到的动物、植物,或许就是生命教育的来源。机缘巧合下,在一次自然角的创设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见证了生命的诞生、成长和消逝,我们在互相倾听、互相观察记录中,对生命有了更准确的感知和感悟。

一、等待:是艺术,也是科学

(一)等待生命的萌芽

作家詹克明在《生命需要等待》一文中说过:生命的等待既需要一种安于寂寞的静守,又需要一种审时度势的清醒。可以有失去生命的种子,但绝不会有睡过头、唤不醒的种子。在一次自然角的创设过程中,关于“自然角里可以做什么实验”这个问题,我和孩子们展开了一次讨论。有一位孩子提到:“我和妈妈上次看电视《向往的生活》里,他们把蛋宝宝放进保温箱,结果真的孵出了小鸭子,我们也可以来孵一孵蛋宝宝呀!”这个建议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关于购买哪一种蛋宝宝,孩子们各有各的想法,有的喜欢小鸡,有的喜欢小鸭子,还有的要孵小乌龟……于是,生命的种子就此产生——蛋宝宝!

为了营造“神秘感”,我没有明确告诉孩子们蛋宝宝里究竟能孵出什么小动物,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大胆的猜想,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静静地等待猜想的验证。蛋宝宝在保温箱里待了一天又一天,两个星期过去了,它们依然毫无动静,孩子们有些着急了:“蛋宝宝怎么还不出来呀?”“该不会孵不出来吧?”“我奶奶说这种蛋都是孵不出来的。”但即使如此,孩子们依然心存希望,坚持每天照顾蛋宝宝,给它们“翻身”,让蛋宝宝受热均匀,给它们“喷水”,让蛋宝宝保持湿润……终于,在照顾蛋宝宝的第21 天,孩子们有了惊喜的发现,其中的一个蛋宝宝身上长出了细纹,还有一个已经破了小洞洞,露出了淡黄的绒毛。第二天值日的蛋宝宝管理员早早地来到了教室,他掀开盖子一看,蛋宝宝孵出来了,是两只可爱的小鸡!在孩子们的“奔走相告”中,这一最新资讯很快传遍教室,他们一个个蹲在孵蛋器前端详着这两个新生命,久久不肯离开,快乐和喜悦弥漫在空气中……你看,生命的诞生是如此神奇,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等待,学会了相信,生命总有一天会如期而至。

(二)等待孩子的成长

有的教师总是急于听到“正确”的回答,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往儿童的头脑中填塞……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像孩子等待生命的到来一样,学会等待孩子的成长。在成功孵化蛋宝宝之后,新一轮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小鸡接下来住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两只小鸡分别叫什么名字?关于这一系列的待解决事宜,老师没有直接为小鸡安排好住处、准备好粮食,甚至起好名字,我们相信孩子们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们将主动权交给幼儿,他们纷纷当起了鸡爸爸、鸡妈妈,在交流、讨论、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照顾起了小鸡的生活起居。

天气有些冷了,小鸡怎么住比较保暖呢?有的孩子说可以给它们一个热水袋,但很快便被反驳了回来:“不行的,小鸡会被烫死的。”又有说可以把它们放在怀里取暖,但总是抱着好像也不是办法。最后一位说可以把小鸡放在铺了稻草的纸箱保暖。于是大家布置好小鸡新家。晴天时给小鸡晒太阳。接着考虑小鸡该吃什么。他们提出:“吃饭时留一点饭粒给它们吃。”他们又给小鸡取好了名字“点点”和“娜娜”,又新增加了值日内容:鸡宝宝管理员,每天轮流照顾小鸡……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学会了点数统计,尝试了交流探讨,萌发了责任意识,培养了爱心……可见孩子本身也和小鸡一样,在不断地成长,老师要给予信任和支持。

二、观察:是陪伴,也是记录

(一)支持幼儿自发的表征

表征主要是用其他语言或者其他艺术形式甚至是不同的物体作为事物的象征物,是用象征性、抽象的符号来反映不在眼前的东西或者还没有做出动作的一种心理活动。幼儿表征能够反映幼儿的思维,是幼儿在头脑中呈现图画、符号,是幼儿想象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尊重幼儿的表征行为,支持并读懂他们的表征记录,我们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便又近了一步。在孵出了小鸡之后,孩子们每天互相交流的都是:“点点今天……”“娜娜又……”完全把两只小鸡当成了班级里的一分子。在一次晨间自主游戏时间,班里的敏敏来到美工区,她拿来了松果、黏土两样材料,专心致志地动起手来,只见她将黄色的纸黏土搓成小条、小圆形、小尖嘴等,当这些部分和圆圆的松果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松果变成了小鸡的身体,长条成了小鸡的小脚,小鸡还有两只圆圆的眼睛……敏敏还特意在“点点”的额头上用黑色黏土制作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小黑点,其他小朋友见了一下子便能认出:“这是点点!这是娜娜!。”

“小鸡今天吃了没?阿姨早上好像喂过了。”一天,一个鸡宝宝管理员在犹豫要不要给小鸡送吃的,“如果它们已经吃了,再给它们吃的话会很撑的,还会生病。”那怎样才能知道小鸡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呢?孩子们开启了新的讨论:“让鸡宝宝管理员记好,不要忘记。”“那万一他忘了,别的小朋友也不知道,小鸡会饿肚子的。”“我们可以记录下来呀,这样还可以互相提醒。”孩子们一致决定用记录的方式来督促大家给鸡宝宝喂食,照顾好它们。于是,每天鸡宝宝管理员又多了一项记录的任务,有的孩子真的会忘记给小鸡喂食,其他孩子便会加以关注并提醒,鸡宝宝再也不会饿肚子啦!大班的孩子能够在游戏中、生活中抓住表征机会,联系记忆中已有的具象事物,通过符号、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我不禁惊叹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重视教师的主动观察

细心观察是为了理解,透彻理解是为了行动。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只有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听到孩子的一言一语,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此来推动下一步的教育进程。在我们整个的“孵蛋行动”过程中,我关注到了孩子们情绪情感的变化,用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了他们的语言行为,在活动中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表征记录等,孩子们陪伴着小鸡一天天长大,我也陪伴着孩子们一步步成长。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大班的幼儿能够运用数字、符号等来记录实际发生的现象,如孵蛋器的温度、鸡蛋的数量、鸡蛋的状态、小鸡吃了多少等,当然,他们也能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猜想画下来,如关于蛋宝宝的猜想、关于小鸡住处的设想以及如何保温等问题。此外,幼儿愿意通过交流、讨论、查询资料、统计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遇到的困难、疑问,有一定的同伴协作能力。在活动开展的同时,我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情况作出反思,如刚开始设计的记录表幼儿不会记录,于是我便和幼儿商量后重新调整;孵蛋器要连接接线板,放在地上幼儿经常碰到,很不安全,意识到之后便自制了一个盒子将接线板藏了起来;孩子们关于小鸡有很多主意和想法,我便设置一个专门供幼儿说、画、写的地方,让他们尽情表达……资料的积累除了能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之外,教师本身也能获得经验的提升,同时将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图片、文字稍加整理之后,也能形成一个较好的课程案例供其他老师交流学习,一举多得。

三、感悟:是收获,也是成长

(一)感知生命

与其直接告诉孩子,不如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孩子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孕育生命,陪伴生命的成长,最后也见证了生命的消逝。因为天气骤冷,夜间气温尤其低下,在某一天的早上,担心了一整夜的保育员阿姨早早地来到了班级,但不幸还是发生了,鸡宝宝只是静静地躺着,四肢僵硬,没有了呼吸。随着孩子们陆陆续续地到来,悲伤的气氛传递在每个孩子之间。面对“死亡”,孩子们有的表示出了好奇:“死了以后点点和娜娜去哪里了?”“为什么他们的身体是硬硬的,也不像之前那样暖和?”也有的孩子沉浸在伤心之中:“我最喜欢点点和娜娜了,但我再也见不到它们开心的样子了。”“老师,我想点点和娜娜了,我好想再抱抱他们。”有的幼儿有过相关经验,向周围的伙伴解释道:“死了就是去天上了。”“死了要埋掉或者烧掉,再也回不来了。”“人死了要有葬礼的,点点和娜娜也要有个葬礼。”孩子们纷纷发表着自己对“死亡”的看法,借此机会,我通过绘本共读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我会永远陪着你》等生命教育绘本,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回顾和点点、娜娜之间发生的故事,感受了生命的美好和珍贵,孩子们也因此萌发出爱惜生命、保护生命的情绪情感。

(二)看见儿童

什么是看见儿童?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过程中,孩子们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一次交谈都有可能成为课程的起源,老师们要善于捕捉这些真实的、生动的、有趣的故事,抓住随时会发生的偶发事件,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探索、一起创造。在这一次的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一样是新手,甚至在有些时候,是孩子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正是看到了他们对蛋宝宝的坚持守护,我才没有放弃这个孵蛋实验;正是看到了他们对小鸡们的悉心照料,我在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也变得温柔起来;正是感受到他们对小鸡的万般不舍,我便支持孩子们为小鸡准备一个正式的“告别葬礼”……只有孩子直接感受、亲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活动,才是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活动。蹲下来和孩子们站在一起,才能在拥有儿童视角的同时,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愿我们都能走在儿童的前面引领他们,跟在儿童的身后支持他们,看见儿童的每一面,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娜娜点点小鸡
陈娜娜作品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Briefly Talking About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考试之后
点点
点点
点点
点点和小e / 居上不宽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