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甲戏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2022-11-25刘华琼

新课程 2022年31期
关键词:安溪专业人才剧团

刘华琼

(福建省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泉州)

闽南高甲戏是中国地方戏曲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当前面临民间剧团不断萎缩、人才培养、戏曲观众群体断层、市场发展空间缩小等困境。地方政府应该前瞻规划、统筹兼顾,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高甲戏专业人才的培养,为高甲戏繁荣、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一、高甲戏的历史

高甲戏发源于明末清初的闽南一带,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等。因该戏剧演出中有九个角色,又称“九角戏”;或因演出时要搭高台、穿战甲、拿戈枪,故又叫“戈甲戏”;而“九”“戈”与“高”闽南语音同,“高甲”因此得名。

20世纪20—40年代,高甲戏发展很快,仅在泉州地域里就曾有400多个戏班,不少戏班走进东南亚诸国,在当地传承高甲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甲戏得到振兴与发展。1950年泉州成立戏剧改革委员会,分期分批组织高甲戏艺人学习;1951年组建“泉州大众剧社”(1957年改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后又相继组建晋江民间、厦门金莲升、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同安、大田等高甲剧团,开始进入新剧目与编演现代戏的新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甲戏受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前期,闽南各地高甲戏剧团相继恢复并进入振兴时期。

2006年5月,高甲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分批确立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项目高甲戏传承人18人,极大地促进了高甲戏的传承发展。泉州市还搜集整理了高甲戏表演艺术套路43套,并对个别剧目进行精心编排、录音、录像,制成光盘保存;举办高甲戏表演艺术研讨会,并对高甲戏表演艺术进行深层次研讨;在泉州艺校设立高甲戏专业班,培养人才;抢救拍摄部分名老艺人的表演艺术,从各方面大力做好该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工作。

二、当前高甲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尽管高甲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当前也出现与各个地方戏剧相似的困境。

(一)民间剧团不断萎缩

闽南地区目前能够出台演出的剧团不到100个,且大多面临演员缺乏、人才断层问题。以安溪为例,该县曾是“乡乡有剧团,老少看大班”的繁荣景象;反观现在,仅有1家官方高甲剧团,7家有执照的民间剧团,另有5家小微剧团。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项目高甲戏传承人2名;县高甲剧团编制人员54名,另有40多名编外合同制人员;12家民间剧团合计演员240多名。这相对于高峰期庞大的剧团演员队伍明显缩水,是当前振兴高甲戏及其文化的重要障碍。

(二)人才培养举步维艰

目前,福建省内开设高甲戏专业的仅有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及其分校、厦门艺术学校等少量院校,每年招收50~70名学生。虽然政府部门推出相关政策补贴,局面稍有改善,但前景依然不容乐观。安溪县高甲剧团曾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泉州分校安溪分班的名义,举办过几届高甲戏专业教育,培养数百名专业人才。而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早期也曾开设高甲戏专业,后因专业过于“冷门”,办不成班,已经停办多年。乡村振兴需要专业后备人才培养与学生、家长对该专业兴趣不浓的矛盾比较突出,高甲戏专业人才的培养后劲不足。

(三)戏曲观众群体断层

如果没有观众,任何戏曲艺术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如今高甲戏的观众群体断层趋势日益明显,作为福建省五大戏种之一,高甲戏在闽南、台湾乃至东南亚一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高甲发源地之一的泉州更是“粉丝”成群,现场演出及电视节目依然频频上演。但不难发现,喜爱高甲戏的观众多是中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观看高甲戏影视与现场演出。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人日益远离地方传统戏曲,这是包括高甲戏在内的很多地方传统戏曲缺少年轻观众的症结所在。

(四)市场发展空间缩小

高甲戏等地方戏曲在城市的空间日益被压缩,现在主要在乡村集市、庙会演出。近年来,由于特殊时期的影响,政府部门倡导少聚集、少聚会,民间各种文化活动减少,高甲戏等戏曲在乡村中演出机会也大大减少。虽然乡村文化振兴日益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政府部门扶持高甲戏力度不够大,措施不够到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高甲戏演出市场空间有限,发展趋势依旧不明朗,民间高甲戏更是纸船明烛,不少小型民间剧团面临阶段性失业或宣告解散的危险。

三、加快安溪高甲戏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积极培育和扶持高甲戏演出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在专业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人培育方面下功夫,为乡村文化振兴而不懈努力。

(一)依托职业院校,开展高甲戏专业人才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推荐就业是培养地方戏曲后备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培育高甲戏专业人才的最佳选择。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扶持、方向引导、工作指导,构建人才梯队建设,推进高甲文化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体旅、教育等部门协同学校、剧团协同,制定专业人才订单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促进专业与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戏曲创作表演过程的无缝对接。在高甲戏文化底蕴的乡镇,组建以高甲戏、南音等为基础的文化中心或相应的剧团;在高甲戏文化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设立兴趣小组或开设选修课,建立生源基地;在中高职院校,采取订单培养模式,开设高甲戏相关专业,培养后备专业人才。比如,在安溪,由文体旅局与县高甲剧团、民间剧团开出人才培养“订单”,依托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等院校,采取校团联合招生方式,举办编剧、导演、表演、作曲、舞美等高甲戏相关专业教育,为各地文化中心、剧团等储备专业人才,毕业生择优定向分配到县、乡剧团或文化中心就业;或延伸委托高校培养专、本科专业人才,为安溪高甲戏培养中高端后备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既可以弥补传统“以团带班”培养戏曲人才造成文化课缺位的情况,又能发挥学校培养人才的专业优势,确保高甲剧团后继有人。

(二)共建实训基地,强化高甲戏专业人才技能训练

戏曲是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其他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演员需经“台下十年功”的苦练,才能成就“上台一分钟”的表演。剧团、学校要加强协作,搭建戏台、布设舞台,配备各种道具、乐器、服装、灯光、音响等各种设施,建立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强化技能训练。引入高甲艺人,举行拜师仪式,进行师徒结对,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带徒培养,既加强对学生的形体、程式、戏曲音乐、唱腔、念白、动作表演等综合训练,又进行音乐或鼓手、或旦角、或丑角等专攻训练,促进综合培养与术业专攻相结合;既加强基本功训练,磨砺过硬的基本技能,又重视品德锤炼、艺术修养,形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造就德艺双馨的专业人才。

(三)成立创作班子,创作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戏曲的传承发展,有赖于作品的推陈出新。创造观众喜闻乐见、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是高甲文化传承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要成立高甲戏曲中心,组织“戏班子”,挖掘戏曲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精品。安溪县高甲戏剧团成立于1952年,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创作演出精品剧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艺术精品不断。1983年,由著名剧作家诸葛辂创作的讽刺喜剧《凤冠梦》,囊获福建省第十五届戏剧会演6项大奖,并获“全国优秀剧本奖”,曾轰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剧坛;1995年创作的讽刺喜剧《玉珠串》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六届文华奖“编剧奖、导演奖、新剧目奖、表演奖”和中国剧协“曹禺戏剧文学奖”等五个国家最高奖项。剧团先后18次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创作排演《老鼠嫁女》《群丑献艺》等精品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戏曲晚会演出。近年来,安溪高甲戏再度耀眼出镜,亮相杏坛。2018年创作的《李光地》获第27届全省戏剧会演剧目一等奖;2021年排演的《莫耶·延安颂》获第28届全省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最高奖)。剧团多次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成为安溪又一响亮品牌。实践证明,只要推陈出新、创作精品,高甲戏就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四)组织课题小组,大力开展课题研究与项目攻关

地方政府要以国家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地方戏曲的政策为依据,加强宏观指导与政策扶持。由宣传部门牵头,文体旅、教育部门及剧团、职业院校等联手,组建跨学科、高层次研究团队,开展协同研究、集体攻关。广泛开展以高甲戏、南音为主体的地方戏曲持续发展策略,新时代高甲戏专业人才培育,高甲戏市场运作策略探索,加强高甲文化与歌仔戏、芗剧等地方文化的融合创新,“购买演出”模式,高甲戏进校园、进村居、进社区“三进”工程,高甲戏网络文化创作与传播,云端直播与线下演出的融合发展,“数字化”保存与传播路径探究,中小学高甲戏校本教材开发,学生高甲戏兴趣培养等等各种课题研究,并且深入研究高甲戏萎缩的深层原因,找到破解高甲文化“瓶颈”的对策,为高甲戏及乡村文化的振兴把脉,为高甲戏重新扶上马、送一程。

四、结语

闽南高甲戏历史悠久、绚丽多姿,在戏曲百花园地里独树一帜。积极推进高甲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前瞻规划,制定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各地高甲剧团与职业院校舍得投入,建立高标准、高规格的实训基地,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成立创作班子,创作排演艺术精品;开展课题研究,突破高甲戏发展的瓶颈,促进高甲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安溪专业人才剧团
“回归人民”与“走向城市”:山西城乡两栖戏曲剧团生态模式初探
预防病毒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安溪寿星爱品茗
民营扬剧团再登高丘
偶尔矜持,偶尔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