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策略探析
2022-11-24周晓馥
刘 畅 周晓馥
(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0 引言
“社会责任”一直是各国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从孔子时期就以承担责任为重点教育内容,作为18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的一部分,社会责任已经被《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纳入生物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之一,在生物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应该得到生物一线教师的强烈重视。
1 基于社会责任培养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分析
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主要是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从而让学生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以提高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其培养的重点是“担当和能力”[1]。通过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可将社会责任要素的培养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如图1所示。
2 基于社会责任培养的课程目标分析
首先对社会责任培养的课程目标进行分析。以2017版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研究对象,并和2003版的课程目标进行了对比。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2003版和2017版课程目标的比较
从2003版和2017版的生物学课程目标对比来看,新课标主要由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更改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思维、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四方面。原有的三维目标与如今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彻底分开的,它们之间既存在相同的地方,也有着一定的差距[2]。
它们的共同点是:高中阶段生物学教学的目标都是以发展学生的素质为目的,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3]。而它们的区别在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更为广泛,它超越了“三维目标”的原有要求,在对学生的社会性、可持续发展性乃至全面发展性等各方面的要求都要远高于原有的“三维目标”。其实学生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人生的一种过程,“三维目标”并不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生物学的学习应该是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形成过程[4]。对二者进行内涵和价值的分析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两者的内涵与价值都是紧密联系且保持一致的。
3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3.1 深入挖掘生物学教材中的隐含社会责任
教科书作为教师教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和载体,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并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高中生物教材当中的大部分知识点都融入了社会责任,这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是极有帮助的[5]。
例如:细胞呼吸在农业上的运用:农作物要及时松土,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浓度,以利于根的呼吸;光合作用在大棚种植方面的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适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增强光合作用等[6]。教师应该在相关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体会生活,丰富自己,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实现真正地做到“用教科书教”[7]。
3.2 创设真实情境,丰富活动体验
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当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良好的情景教学,可以将整个课程的重要知识内容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8]。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意识。情景教学的种类繁多,包括常用的问题情景教学、生活情景教学以及实验情境教学等。高中生物学教学创设情境的素材非常多,比如学生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社会的热点议题等。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例,孟德尔谨慎地选择了实验用材料——豌豆,又精心选择了7对性状,经过8年的努力,才得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9]。从这一经典的情景案例当中,同学们能够深刻地领悟到科学家们对追求科学的严谨、坚持与毅力。
3.3 凸显学科特色,发展核心素养
生物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则包含着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适当运用生物学的思维特点去阐述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社会责任。而对于全新的生命观念的构建,既离不开生物学的科学思维方式,更离不开对生物学的科学探究,两者应相辅相成,融会贯通[10]。以“人类遗传病”为例,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遗传病的检测方式及优点,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运用:遗传病不一定都是家族式,遗传病人的后代也不一定会得病并代代遗传。对于未出生的胎儿可以进行产前诊断以判断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以及是否需要终止妊娠[11]。
3.4 联系实际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学,做中教,人人得进步。”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践教学中,不能单纯地重视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经历,引导他们从自身的生活当中去学习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社会责任[12]。
同时,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还可以运用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得以加深,提高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主动应用性,真正意义上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发现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他们的生物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举个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例子,人们因天气炎热而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这是因为温度的上升使神经—体液调节网络发挥作用,从而使人体分泌汗液以达到降低人体温度的作用[13]。这样的例子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一些生活常识的理解和应用。
3.5 融合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能力
任何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生产与生活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因此,生物学的学习应该融合到社会实践当中。也就是说,生物学教学不能只是校园内的课堂教学,还应该加强户外的实践教学,让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得更为密切[14]。
让学生深入大自然的怀抱,并从中找寻生物学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这不但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生物学知识,而且还能达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目的。比如,在每年3月12日植树活动中,在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的同时对其讲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例如,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维持空气的更新,能够有效地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培养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由此可见,通过实践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是意义重大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责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素养,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高中生物教师要将社会责任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高效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将获取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服务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