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产生逻辑、科学内涵和原创性贡献

2022-11-24李晓元

关键词:英雄马克思主义总书记

李 昂,李晓元

(1.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一、研究缘起

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需要英雄和英雄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不断涌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研究体例主要有两种:一是对重要论述的生成、内涵、价值的总体研究;二是对重要论述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内容的分体研究。从研究的进展逻辑看,十八大以来,较早的研究主要是将这一论述渗透在对英雄文化、英雄精神、英雄价值、英雄传承与崇拜、英雄观的变迁等一般英雄观的研究之中。对这一论述的直接命题研究始见于2019年的几篇文献,如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英雄文化的重要论述由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四方面构成[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及英雄精神论述的核心要义是把忠诚、执着、朴实概括为英雄的鲜明品格和精神内涵[2]。显然,这些研究主要还是一种分体研究。近两年来,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更加丰富、研究学科更加广域,一些学者从英雄精神、英雄人物定位、英雄形象、英雄价值、崇尚英雄、英雄文化等维度,分别对这一论述进行更为深入的分体和总体研究,其主要观点都聚焦在重要论述的产生、内涵和价值三大方面。关于这一论述的产生,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英雄观,“从理论渊源来追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吸收中华优秀传统英雄文化的丰厚滋养,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孕育发展”[3];又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英雄观的合理内核,构建了体现中国共产党价值使命并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英雄观”[4]。关于这一论述的内涵,有学者指出,这种阐释“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等角度阐释‘英雄’内涵”[5];有学者从英雄对人类的贡献性和群体性、英雄品质与精神的价值性、英雄行为的卓越性等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中英雄的内涵[6]。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英雄人物的本质定位,即英雄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7];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精神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英雄来自人民的群众史观、时势造就英雄的历史发展观、复兴伟业需要英雄精神的实践观等方面”[8];有学者指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养成英雄的思想,“习近平关于崇尚英雄的重要论述回答了中国的‘大历史’为何需要英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塑造英雄、新时代‘四个伟大’实践怎样成就英雄的基本问题”[9];有学者更是深入到制度养成这一关键环节,探究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英雄制度对英雄养成的作用,认为“英雄观念与英雄制度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的两翼”[10]。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产生和内涵提供了多维视角。关于这一论述的核心要义,有学者认为是英雄主体、英雄精神和如何对待英雄的问题,并指出,“对英雄主体内涵的清晰认识是确立英雄观的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础,只有正确把握英雄主体内涵,才能回答好英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基本问题”[11]。重视对“核心要义”的探讨无疑是一种进展,但既然已经认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英雄观的“基本问题”,那就只有这个基本问题即英雄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才是英雄观的“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础”,而不是主体论或本质论,这就像哲学基本问题是主体问题等哲学问题的“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础”一样。

随着对这一论述基本内涵、核心要义研究的深化,必然伴随着对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构想。关于这一论述的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向度阐释,即“概括英雄鲜明品格,阐释英雄精神内涵”,“阐述英雄及英雄精神的价值”,“阐明对待英雄的应有取向”[2]。又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是新时代对‘谁是英雄’‘如何对待英雄’和‘怎样培育英雄’等重大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回答”[3]。这些对“理论体系”的构想也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这一论述或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前提是什么,是主体论或本质论还是英雄与时代的关系论?这一论述的核心要义、价值旨归是什么?这些宏观性、格局性的重要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究。构建理论体系必须明确理论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体系。关于这一论述的理论创新,学界普遍认为这一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新境界,但对其原创性贡献尚未充分阐释。

上述研究成果都为对重要论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借鉴和启示,但还存在一些总体性的缺失。一是学者们的研究各偏重于重要论述科学内涵的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对其总体的理论体系的阐释还不充分,更没有揭示其从基本问题到根本问题再到价值旨归的逻辑结构;二是对其理论贡献的研究亦主要局限于某方面,特别是缺失对其原创性贡献的透析和整体把握。此外,还存在一些具体性的缺失和不充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可以多视角多学科研究,也更需要哲理化的阐释和建构。本文力图更全面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产生逻辑,探究其科学内涵的理论体系,进而缘于产生逻辑,基于理论体系,探究其原创性理论贡献。

二、产生逻辑:现实针对与思想源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具有明确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传统文化英雄观交相契合并对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一脉相承并对之进行了时代化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多向度的现实针对

1.这一重要论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需要

时代需要英雄从而也需要英雄观。时代需要造就英雄,伟大的时代更需要英雄,更能产生和造就英雄。新时代是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代,更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并为英雄辈出提供了时代机遇和条件,为英雄提供了用武之地。时代需要英雄,必然需要英雄观的理论;时代产生英雄,必然产生英雄观的理论,以之助力英雄的产生和发展,指导英雄的事业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英雄情怀,是伟大时代的领导者,义无反顾和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这一理论任务。

2.这一重要论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在英雄观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的需要

“许多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扁平化作用,是英雄的致命克星,它使每个人平庸,从此英雄失去了自身生产的土壤”[12]。英雄虚无主义不仅表现在学界的理论意识形态,还表现在大众文化层面的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言论和行径,深刻揭露了历史虚无主义抹黑、丑化、否定党的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实质,并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3]。习近平总书记高举人民英雄的旗帜,推崇英雄精神,弘扬英雄价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新境界,占领了英雄观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3.这一重要论述是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国家话语体系的需要

多年来英雄文化的话题话语广泛存在于文学艺术等领域,其表达主要是文学叙事和艺术刻画,这就需要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升华,进而以此引领文艺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14]70-7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为文艺等英雄文化提供了理论导向,特别是有力回击了文艺领域里的历史虚无主义。从学界研究生态看,多年来学界对英雄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文化英雄观、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和西方英雄文化,主要局限于英雄观的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英雄史特别是新时代现实英雄文化,这就需要建构具有百年党史宽宏视野和新时代站位高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雄观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正是适应了这些需要,将理论话语创造性转化为生活话语,将西方话语创造性转化为中国话语,将传统话语创造性转化为现代话语,说人民“喜欢听”“听得懂”的话,讲述中国英雄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突显人民英雄本色。

(二)多维度的思想源流

1.这一重要论述与传统文化英雄观交相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深受中华英雄文化涵养,其传统思想源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英雄观。传统文化英雄观的英雄主体主要指向“俊杰”“豪杰”“勇士”“英才”“圣人”“神人”,并将胆识、勇敢、忠义、仁爱、才能等视为英雄的一般内涵,扬雄在《法言》中更是把“为天下先者”视为英雄豪杰。传统文化英雄观主要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强调英雄的智勇才能都要与仁德结合,把仁德视为英雄的本质和人格,而仁德就是爱人爱民忠君爱国,而最具备仁德品质的就是君王或圣人,如孔子在《论语》中把古代先王尧奉为圣君或英雄,认为尧的仁德使百姓得治,安居乐业。但是传统文化英雄观从根本上说是英雄史观,如孟子认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而王者是上天的安排,其英雄主体主要指向少数帝王将相圣人君子等道德主体,近代梁启超甚至认为旧中国四万万人民中只能有几十人至多上百人的英雄,而民众都是盲从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胸怀中华五千年英雄文化,与传统文化英雄观交相契合并对之进行改造和创新,它崇尚英雄文化,推崇英雄的价值作用,弘扬英雄的爱国爱民精神,重视英雄的道德人格修养,这些思想都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英雄观。

2.这一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一脉相承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确立了人民英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认为,英雄是时代造就的“伟大人物”并对时代有重要影响作用,“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15]502。马克思以是否代表人民利益作为判断英雄价值和真伪的标准,他最喜爱为人民生存利益而英勇战斗的古代英雄斯巴达克斯,认为他是“整个古代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社会需要英雄但又缺少英雄,真正具有英雄气概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他盛赞巴黎公社革命英雄是人民英雄,“巴黎全体人民——男人、妇女和儿童——在凡尔赛军队开进城内以后还战斗了一个星期的那种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他们事业的伟大”[16]119。马克思揭露了资产阶级英雄的欺骗性和反人民性,指出资产阶级创造的最高英雄伟绩“是政府用来骗人的东西”,他讽刺一些脱离和损害人民利益的资产阶级英雄是虚伪的“议会英雄”,“特别严重地患了议会迷这个不治之症”[16]8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明了时代对英雄的决定性和英雄对时代的影响和榜样作用,并强调了英雄的人民性。这些思想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与时代关系特别是英雄人民性的论述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源泉。

3.这一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观始终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17]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应,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观建构了由革命英雄、劳动英雄、改革创新英雄和新时代英雄等英雄范式构成的英雄谱系,而人民性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党的百年奋斗史及其英雄史衍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雄观。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批评“个人英雄主义”的过程中率先阐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8]。他把群众英雄分为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强调英雄的群众性或人民性,“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给予奖励与教育,经过他们去鼓励与团结广大的群众”[19]。从民族英雄到革命英雄,从战斗英雄到劳动英雄,人民性一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突出特征。1949年9月,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明确提出了人民英雄这一概念范式,把革命英雄、民族英雄都归结为人民英雄,更加突显了英雄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盛赞、推崇和弘扬英雄。邓小平同志多次为革命烈士、英雄模范题词——如为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盛赞烈士的丰功伟绩和英雄模范的带头作用;江泽民同志称颂红军伟大长征创造了“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20];胡锦涛同志赞扬2008年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21]。

4.这一重要论述突显了英雄的人民性,展现了人民英雄核心范式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大历史观,特别是将英雄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英雄是实现新时代伟大目标的强大力量,他指出,“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14]7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赓续党的百年英雄观,涵养五千年中华英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在新时代融合升华的思想结晶;立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伟力和真理力量;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民族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统一起来,闪耀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世界之光。这些立足点即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站位,体现和渗透在习近平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方方面面。

三、英雄与时代关系:英雄的来处与去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首先明晰了英雄观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他指出,“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23]。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英雄与时代的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即时代对英雄的作用和英雄对时代的反作用。英雄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是英雄从哪里来的英雄来处问题,也是英雄有什么作用的英雄去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阐明了英雄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还明确了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全面深刻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一)英雄来自时代即来自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英雄来自时代和人民,阐明了时代对英雄的决定作用,回答了英雄与时代关系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英雄的来处问题。英雄的来处即时代对英雄的作用问题,它是英雄观的首要问题和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和英雄史观对立的焦点。这里,“来处”不同于“出处”,“问来处”不同于“问出处”。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指的是不问英雄个人身份。看英雄是谁或谁是英雄不仅要看来处,还要看去处。只有认清英雄的来处和去处才能认清英雄的作用及含义、本质和养成路径。

以唯物史观为根本的马克思主义英雄观认为,时代、时势造英雄。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英雄史观认为,英雄造时势、时代。如托马斯·卡莱尔认为,世界历史不过是伟大人物的传记而已[24];黑格尔强调只有英雄能创造时代和历史的丰功伟绩,并将英雄与人民对立起来[25]。习近平总书记将英雄问题置于唯物史观的大格局,基于党的百年奋斗史,认为英雄来自时代、来自人民,从而把握和解决了英雄观的基本问题,为阐明英雄观的其他问题奠定了直接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英雄来自时代或时代的需要,“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26]3。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时代需要英雄、造就英雄,新时代是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更需要英雄,更能产生和造就英雄,“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27]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为英雄产生、养成和发展提供机遇和条件,“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14]72。时代为英雄提供了用武之地,“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28]。英雄来自时代,但时代不是抽象的时间或空间,而是人民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把英雄来自时代和来自人民统一起来,认为英雄从时代中来也是从人民中来,从人民的生活实践中来。“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29]。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英雄来自人民,二是英雄来自人民与来自时代是统一的,新时代就是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三是英雄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即人民性是英雄的本色。

(二)英雄对时代的作用统一于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英雄来自时代和人民,同时又强调英雄对时代有重要的反作用,并把英雄对时代的作用同英雄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作用统一起来,全面论述了英雄对时代的作用或价值。而英雄来自时代和人民即英雄来自时代和人民的需要、来自时代和人民的实践,英雄对时代和人民的影响作用即英雄回到时代和人民之中,为时代和人民而奋斗牺牲,亦即英雄从来处来又到来处去的过程。

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史,阐明了领袖人物和政党的英雄作用。他尊崇毛泽东等领袖人物和老一辈革命家为英雄,大力弘扬焦裕禄等党的干部英雄及其领导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因为我们党有一大批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张富清这样的英雄模范率先垂范,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30]。习近平总书记尊崇领袖英雄,强调领袖、领导干部和共产党的伟大作用,就是彰显领袖、共产党对时代、历史、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领导和指向作用,就是彰显领袖和先进政党的英雄伟业和英雄本色。

其二,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领袖、政党等英雄个体、群体的意义上阐明了英雄的作用,还指明了英雄总体的作用,认为英雄是“国家的先锋”,是民族的“脊梁”“坐标”,是社会前进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27]19。又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26]8。关于英雄的榜样作用,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31]。

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先锋作用的论断,主要是强调英雄是国家和时代的开路人、引路人,为人民利益开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脊梁作用的论断,主要是强调英雄是支撑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铮铮铁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就是人民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智慧与勤劳、勇敢与胆识、牺牲与奉献,筑起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坐标作用的论断,主要是强调英雄在民族精神、文化、文明、理论、价值观中的凝聚、导向、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榜样作用的论断,主要是强调英雄在社会生活和各行各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党的领导与英雄的先锋、脊梁、坐标作用是统一的,而无论是国家先锋还是民族脊梁、坐标和社会榜样作用,英雄的作用最终都表现在人民性上,英雄的时代、民族、国家和社会作用都统一于英雄的人民性。

四、英雄的含义:英雄的人民性特质

时代与英雄的关系是英雄观的基本问题,是英雄从哪里来、英雄有什么用或英雄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是英雄观其他问题解决的直接基础或前提。那么,什么是英雄即英雄的含义或本质是什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英雄主体和核心范式,并在历史和时代的社会关系变化中认识英雄的本质,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英雄的含义特别是英雄的人民性这一核心要义。

(一)英雄的三重主体逻辑

传统文化英雄观从德、才、智、勇等意义上界定了英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英雄是“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32]。这些概念都是在英雄个体的意义上界定英雄,表明了英雄的智勇德性及人民性等品质和特性,但这些概念都忽视了英雄的社会关系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135。习近平总书记没有直接给英雄下定义,但他立足现实和历史,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本学,阐明了英雄的丰富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在英雄是谁的主体问题上,展现了人民总体英雄、群体英雄、个体英雄的三重主体逻辑。其一,他认为人民总体英雄即全体的人民英雄。他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14]146。这里说的人民英雄就是人民总体意义上的人民英雄。其二,他认为人民群体英雄即人民总体中的某个群体或团队英雄。“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14]69。这里的“众多英雄群体”即人民群体英雄主体。其三,他认为人民个体英雄即人民总体或群体中的个人英雄,正如他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33]。

人民总体、群体、个体三个层次的人民英雄主体是三位一体的,如董存瑞、黄继光既是个人英雄,又都属于人民总体和群体英雄的一员。从地位看,习近平总书记称颂的个人英雄有谷文昌、焦裕禄、项俊波等干部英雄,也有董存瑞、黄继光等普通战士英雄;在职业上,习近平总书记推崇的有军人英雄、劳动英雄、科技英雄等各行业的人民英雄;在身份上,习近平总书记褒扬有名分的或著名的英雄,也盛赞无名分的甚至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这里附带说明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创造者的语境中论及的英雄指的是总体的人民英雄,在非历史创造者的语境中论及的英雄指的是群体和个体英雄,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英雄论的主要指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主体是人民英雄的论述,表明了英雄的核心范式亦是人民英雄。英雄的核心范式就是存在于各种英雄类别中的带有普遍性的英雄范式。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革命英雄、民族英雄、劳动英雄都是人民英雄,这与毛泽东的人民英雄主体思想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英雄谱系是动态与静态的双重谱系。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可将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动态英雄谱系归结为从革命与建设时代的英雄到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英雄再到新时代的英雄。其静态谱系是革命、战斗、劳动、科技、见义勇为、改革创新、领导干部、领袖、政党等各行各业英雄的总体。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这个双重谱系中的英雄都是人民英雄,这就表明了他把人民英雄看作是英雄的核心范式。

(二)英雄的人民性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主体的论述回答了英雄是谁的问题。那么英雄是什么呢?这就是英雄的本质问题,亦即英雄何为的问题,因为英雄的本质要通过其作为来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本质的论述是英雄本质与英雄精神、英雄品格、英雄本色的关联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秉持马克思主义人本学,将英雄置于历史过程和现实社会关系,阐述了英雄的具体历史本质和共同本质,并突显了新时代英雄的本质。他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34]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不同时代英雄的内涵不同,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评价英雄,更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历史上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或时代的变化中把握英雄的内涵,而不是抽象地谈论英雄本质,比如在纪念抗日英雄、战斗英雄和革命英雄中强调英雄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爱国、勇敢、奉献本质,在表彰劳动英雄和科技英雄中突出英雄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吃苦耐劳和创新创造本质。他特别阐明了新时代英雄的本质,“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27]19。也就是说,新时代英雄的本质就是为人民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和奉献,而奉献就要创造创新,创新是新时代的英雄之举,是新时代英雄本质的应有之义,他特别鼓励文艺和科技工作者要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于创新、做创新英雄。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指出了英雄本质的历史性、具体性和时代性,而且阐明了英雄的一般本质或共同本质,那就是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奉献、牺牲。他指出:“英雄模范们都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35]这里用了两个“都”字,即是说英雄的共同本质就是为人民利益奋斗和奉献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推崇的“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革命英雄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各行各业的英雄,都是为人民建功立业的人民英雄。

英雄的本质与英雄精神和品格是统一的,英雄精神和品格是英雄本质的进一步展开。英雄的本质、精神、品格都是英雄的内在规定性,并通过英雄的事业、业绩、行为和实践表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推崇英雄精神,重视英雄品格,他立足英雄的历史、现实、功业、事迹,阐明了英雄的勇敢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爱党爱国爱民精神,突出了英雄精神的人民性,把英雄精神看作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精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人民生活和前进的精神动力,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英雄的品格即“忠诚,执着和朴实”,并具体阐明了这些品格的党性和人民性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与时代关系以及英雄的主体、本质、精神和品格的论述,都展现了英雄的人民性本色。

综合关于英雄含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可将英雄概念的意义归结为:从总体看,英雄是人民总体、群体和个体英雄的总和;作为群体和个体英雄,英雄是代表先进社会关系和人民利益、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涵养时代和民族精神气节、智勇德才兼备、为社会国家民族进步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新时代英雄既具备英雄的普遍特性,更具有新时代特殊本质,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代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英雄的本色或本质特征是人民性,核心范式是人民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含义的论述,是对英雄史观天赋神性的超人英雄或个人英雄概念的批判和矫正,是对传统文化道德圣贤英雄概念的继承、改造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念的时代化创新发展。

五、英雄的养成:总体、根本、具体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最终指向英雄的养成问题,英雄养成问题即如何生成、培育、成就英雄从而使英雄辈出进而发挥英雄作用的问题,这是英雄观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社会尽可能地养成更多的英雄并发挥英雄的作用。时势造英雄不是自发地产生英雄,而是要依靠人的自觉能动性,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英雄要靠时代、制度、社会、国家的养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养成路径的论述,呈现出总体路径、根本路径和具体路径三重路径逻辑。

(一)总体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时代与英雄的关系论述,指明了英雄养成的时代总体路径。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英雄来自时代,时代养成英雄主要是指时代为英雄提供生长的土壤、发展的条件和空间,集中表现为事业养成,革命时代的革命事业养成革命英雄,和平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养成劳动、科技、创新英雄。他特别强调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为英雄提供了生长条件和用武之地。而时代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时代和事业养成亦即人民养成,即英雄来自人民。由此,时代养成、事业养成、人民养成构成习近平总书记时代总体养成路径的基本蕴含。

(二)根本路径

时代总体养成离不开制度养成。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英雄养成的根本制度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革命、建设和发展时代的英雄都是在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又都是在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美好的社会制度奋斗中实现英雄的理想抱负,施展自己的英雄本领。而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根本领导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英雄的制度养成即英雄的社会关系养成。

(三)具体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将英雄的养成问题置于时代总体和社会根本制度的大格局,还特别指明了英雄养成的具体路径,“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心同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7]19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制度、法规、政策路径。

1.以纪念、缅怀等形式铭记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36]铭记是深度的心灵刻画和牢固的观念确认,通过铭记可达到心中有英雄的境界,让英雄成为内在的英雄情结,进而激发崇尚英雄、学做英雄的精神动力和实践行为。而纪念、缅怀活动是有英雄情境的知情意一体化的最有效的铭记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把铭记英雄作为英雄养成的逻辑起点,反映了英雄的内化活动在英雄养成具体路径中的先行地位和作用。

2.以荣誉和敬仰崇尚英雄

纪念、缅怀是铭记活动,也是崇尚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崇尚英雄除了纪念、缅怀、铭记英雄,更需要“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37]。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了荣誉和敬仰的主要方式,就是为英雄设立各种纪念日、在社会树立英雄榜样、形成崇尚英雄的社会风尚以及给英雄以表彰和奖励等。

3.以法规和斗争捍卫英雄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捍卫英雄主要是捍卫英雄的地位、名誉、形象以及英雄奋斗牺牲赢得的成果,不允许亵渎丑化否定英雄。他明确提出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意识形态斗争、制定捍卫英雄的法规等捍卫英雄的基本方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一系列捍卫英雄、保护英雄的法规,这些法规对于传承英雄精神、树立崇尚英雄的社会风尚、形成学英雄做英雄的良好局面,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引导和文化凝聚作用。

4.以身示范、以平凡成就伟大学做英雄

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主要是对已有英雄的内化、弘扬、保护,是为英雄养成创造社会环境、铺垫英雄文化的沃土,目的是让人们学英雄、做英雄,将英雄精神和事业发扬光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14]71。学英雄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中。学英雄做英雄才能在现实中养成英雄,是英雄实现的最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学英雄做英雄,要求党员干部要以身示范,少年儿童、青年学生、大众工作者都要学英雄做英雄;要将英雄精神和事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学英雄做英雄。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具体要求,指明了学英雄做英雄的基本路径。

5.以政策和生活保障关爱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38]英雄们在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上勇于付出,为社会国家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也有个人精神和生活的困苦。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英雄个人生活的关心,并要求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要在精神和物质生活上关心关怀英雄模范。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下,国家建立健全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见义勇为英雄的表彰奖励制度、模范人物的表彰奖励制度,这些制度和举措对于保障英雄模范人物生活、维护其尊严和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全国人民学英雄做英雄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六、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发展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一脉相承,又对之进行时代化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英雄观交相契合,又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独特的理论品质,形成了全面完整科学的英雄观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其理论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创性贡献。

(一)阐明英雄观的基本问题即英雄与时代的关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英雄观的基本问题,即英雄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并明确指出了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进而从百年党史及其英雄史的宽宏视野和新时代站位高度,具体阐明了时代对英雄的决定作用特别是英雄对时代的影响作用,并把英雄对时代的作用同英雄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作用统一起来,全面完整科学回答了英雄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基本原理即英雄与时代关系原理的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指出了英雄与时代的一般关系,主要从革命英雄、领袖人物等方面确立了英雄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将英雄的作用问题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不仅阐明了英雄与时代的一般关系,而且阐明了英雄与时代特别是新时代的特殊关系,为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奠定了更直接、更深厚的基础。

(二)阐明人民英雄的三重主体逻辑,创新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人民英雄主体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英雄主体思想,主要是一般地阐明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英雄是英雄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英雄三重主体逻辑,把人民总体英雄和人民群体、个体英雄辩证统一起来,全面完整科学回答了英雄是谁的问题。它既表明了人民英雄是英雄的主体,又展现了人民英雄主体的基本结构或基本形式,并表达了不同人民英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的不同地位,即在人民总体英雄的意义上,人民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人民群体或个体英雄与人民总体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并对历史起着比普通群体或个体更大的作用,但不能独立创造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英雄三重主体逻辑,深化了英雄主体内涵,拓展了英雄主体外延,使英雄主体更具有广泛的人民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核心概念的原创性贡献,也超越和升华了传统文化英雄观的英雄主体思想。

(三)强调英雄的动态谱系与静态谱系相统一,展现人民英雄是英雄的核心范式

在英雄谱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动态谱系与静态谱系相统一,展现了人民英雄是英雄的核心范式,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发展观的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英雄范式主要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毛泽东率先提出了人民英雄范式,但由于时代的限制没有对人民英雄的主体结构、含义进行全面集中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不仅展现了人民英雄这一核心范式,而且在英雄与时代的关系及英雄主体、本质、精神品格等意义上,全面完整科学展现了人民英雄的内涵,并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大逻辑上,展现了人民英雄从革命和建设时代的英雄到和平发展时代的英雄再到新时代英雄的不断递进的动态谱系,从而呈现了人民英雄的大历史逻辑,特别是赋予了新时代英雄的新时代意涵,明确指出新时代英雄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要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奉献,这就为新时代英雄的养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从唯物史观格局、宽宏的历史视野特别是新时代站位高度,阐明英雄观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和价值归宿问题,形成既全面完整又内在关联的科学的英雄观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英雄与时代的关系到英雄的含义再到英雄的养成,每一个问题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在关联的思想结构,并内含一系列原创性论断和观点,特别是关于英雄对时代、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作用、英雄的主体结构、英雄的新时代本质和养成路径的论断和观点,都具有开启、开拓、开创性意义,其中心线索、根本特征、核心要义是英雄的人民性,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时代化体系化创新,也是对传统文化英雄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于时代条件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英雄观主要是渗透或融合在其他理论中,尚未形成较为直接的英雄观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科学思想体系,捍卫了英雄,捍卫了历史,捍卫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意识形态,对于推动新时代英雄的养成和英雄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实践价值;对于批判夸大英雄作用的英雄史观、美化消费英雄的消费主义英雄观、各种脱离现实生活的虚拟英雄观特别是否定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多重批判意义。由于时代主题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英雄观主要批判的对象是英雄史观和个人英雄主义。

(五)开辟英雄观与历史观统一的大历史观、大英雄观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不是抽象地谈论英雄,它将百年党史与英雄史统一起来,在历史中理解英雄,在英雄史中理解历史,将英雄观统一于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人民观,这就注定了其英雄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理论境界,注定了其大英雄观和大历史观的理论品质。百年党史也是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英雄史,这一论述对于党史学习教育和坚持党的百年奋斗经验,对于汲取英雄的奋发力量和促进新时代英雄辈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猜你喜欢

英雄马克思主义总书记
英雄犬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