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研究

2022-11-24蔡立志

黑龙江粮食 2022年5期
关键词:十四五北京市水利

□ 李 硕 郝 爽 蔡立志

(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

一、“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概括

(一)“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成就回顾

“十三五”时期,北京水利建设实现了重大历史性跨越。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首都治水管水工作,出台了10余个加快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文件,水利总投资继“十二五”首次突破千亿元之后再次超过千亿元,为首都治水管水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已经开启的“十四五”,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既关乎首都高质量发展,又关乎市民高品质生活,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北京城市总规要求,坚持不懈推动从重建轻管到建管并重转变。到2025年,北京市中心城区重点推进城市双修,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的生态城市;平原地区新城重点推进城乡均衡的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三)“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主要任务

在调水工程上,一要推动中线北京段扩能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南水北调东线进京工程前期,力争开工建设;二要实施团城湖调节池工程二期等调蓄工程,实施城市副中心调水干线工程,推进实施输水工程与水源地、水库、河道连通工程;三要规划新建再生水管线约100公里,推动实施槐房再生水调水二期工程等河湖再生水补水工程。

水灾防御工程,要新建和提标改造雨水管线约486公里,打通断头管45处22公里。中心城区新建、改造11座下凹桥雨水泵站,新建晓月苑排涝泵站。打通凉水河大成桥、通三铁路桥、水衙支沟等19处河道阻水点。

供水工程,新建、改扩建海淀温泉、丰台河西第二、通州第二(二期)、黄村水厂二期等供水厂37座,全市供水能力达到1100万立方米/日。

城乡水环境治理工程,新建、改扩建酒仙桥、稻香湖、减河北等再生水厂39座,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5万立方米/日。水生态工程,完成温榆河公园、沙河湿地公园、上庄等一批生态湿地工程。

二、“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一)大运河北京段实现全线通航

北京市水务局积极与市区各部门及属地配合,科学制订计划,克服疫情影响,协调推进拆迁腾退等难点问题及时解决,多措并举确保冬季施工质量,按期完成甘棠、榆林庄船闸建设,实现2021年6月底前大运河北京段全线游船通航目标;杨洼船闸建设2021年9月底进场施工,已完成16%。此外,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完成主河道疏挖29公里、土方开挖1203万方、险工护砌25.8万方、提防填筑219万方、加高培厚堤防22公里,新建滨水慢行路50公里、堤顶绿道22公里、避险平台4处、休闲小广场24处,有效发挥了工程的防洪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周边群众提供美好的河湖生态环境。

(二)行政办公区水系(镜河北段)建设工程有序推进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市为了服务中央而建设的战略新城,相关水利工程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对重点工程。城市副中心镜河北段工程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总长1.3公里。2021年,北京市水务局会同副中心工程办、市文物局、市园林局、通州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加强工作对接,按照年度工作目标,倒排工期,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优化施工安排。随着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文物勘察及拆迁进度,完成了具备进场条件的河道疏挖825米,完成循环管线912米、暗涵300米,累计完成工程量60%。

(三)努力推动城市副中心其他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一是萧太后河景观提升工程已完成工程主体建设,达到开放标准;二是翟减沟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全线进场施工,完成工程量40%;三是减运沟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1310米土方开挖,完成工程量20%;四是通惠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于4月11日启动国有土地住宅征收补偿签约97.88%,已开展房屋拆除工作;五是港沟河治理工程已实现部分进场施工;城南水网建设工程(漷牛片区)涉及漷县镇和张家湾镇两个乡镇,治理共21条沟渠,总长度113.73公里,漷县镇和张家湾镇均已启动拆迁工作。

(四)通州堰分洪体系骨干工程投入运行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建设工程、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除两座筑山外的土建工程全部完成并通过投入使用验收,提高了城市副中心的防洪标准,为城市副中心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奠定坚实基础,并有效改善通州区水生态环境,得到周边居民的一致认可。

(五)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稳步推进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建成,缓解了北京市的用水危机,但由于相关配套工程未建设完,导致个别区域和民众尚未共享到南水北调的红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河西支线工程18.7公里的输水管线一期已基本贯通,两座泵站已基本完工,完成总工程量80%;大宁泵站至丰台河西三厂段的输水管线基本完成,近期具备通水条件;团九二期工程3.8公里的输水管线已于2021年9月中旬实现一期隧洞贯通,完成总工程量87%;大兴支线工程主干线主体完工,具备通水条件;机场连接线工程已完成围挡和临建并进场施工;亦庄调节池工程基本完工,调节池已完成蓄水验收,投入运行;永定河生态补水工程完工,2021年8月底投入运行,已向永定河生态补水8300立方米;干线调压塔新的外观方案已报市规自委审批;大宁外电源电力管沟全长5284米,总体完成95%;大兴支线加压泵站外电源土建工程已完成。

(六)各区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海淀区金河生态治理工程已完工,万泉河生态治理工程实现开工建设,北旱河生态治理工程开展施工准备。昌平区七燕、八排、九排干渠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95%;朝阳区坝河滨水空间建设一期工程(使馆区东区段)开展施工招标。延庆区四项冬奥水务工程完成验收移交。

三、存在问题

(一)水资源多元保障的配置工程体系尚不完善

在2021年“水利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以四项举措保障国家水安全,其中第一种举措为:要立足于水资源空间均衡,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构建完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多元保障”的国家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目前北京市尚未建立水资源多元保障的配置工程,主要是由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二期尚未开工。目前,北京市水务局南水北调后续规划建设专班、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已多次开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规划探勘与调研工作,但由于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涉及省份多、资金量大,需中央进行统一筹划,因此相关配套工程尚未开工。

(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与保障仍存在短板弱项,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差距还较大,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任重道远。投资政策不明朗、体制机制不顺畅、水费收缴制度不健全、管护主体不清晰等因素,加大了政府制定政策的保守性,制约了实践突破的创新性,削弱了供水企业、个人投资参与的积极性。如2021年1~11月,北京市水务局完成水务固定资产125.4亿元,建安投资104.4亿元,协调落实各类建设资金约76亿元,但对农村工程工程建设给予资金少。

(三)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上还存在不足

虽然“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事故有所下降,但在安全生产行业监管上还不到位,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还有差距,规范化建设还有短板,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较真碰硬不够,对基层执行监督检查力度不足,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此外,水利行业中存在重要设施安全防范标准不高、技防设施落后、物防不到位、观念滞后,思想认识有差距等问题,在建立联合协调指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高安全防范措施和能力等方面需要创新开展工作。

(四)财政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不足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有700项,所需资金量极大,按照原定投资计划,每年都需要有大量财政资金投入。但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如北京市初步考虑“十四五”期间启动城市副中心调水干线工程(初估135亿元),考虑在2025年前开工,发生20%的投资,即27亿元。若2025年北京市财政状况未好转,开工城市副中心调水干线工程则会影响其他工程的开工或续建。

四、完善路径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在编制实施年度水务工作任务时,对照“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水利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逐项分解、逐项落实。应把各区落实“十四五”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纳入河长制、书记点评会考核内容,强化属地责任主体。发挥水利部及海委、淮委等在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实施的指导作用,协调处理跨省水利工程建设事务。

(二)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完善政府资金配置多渠道投融资模式。如公募REITs是能促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低风险基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选择具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及市场化运营能力、稳定的收益及现金流、较好的增长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纳入试点范围,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同时,市级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鼓励水利建设领域国有企业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方,打造投资与建设并重的水利行业国有企业。

(三)对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给予政策倾斜

水务部门要协调同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围绕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要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打破行政界限,统筹城乡水利设施规划建设,推进城乡水务服务均衡发展。要根据村庄所处区位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及区域水利设施现状,采取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单村的形式,推进供排水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引导群众全程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水利设施规划、建设和维护。具体举措为:一是要持续加强城乡供水设施建设,2022年,力争建成投产昌平新城地表水厂、门头沟门城水厂、丰台河西第三水厂,力争开工建设大兴国际机场水厂、海淀温泉水厂、丰台河西第二水厂;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200公里。二是要谋划好丁家洼、通州(二期)、顺义等水厂以及中心城、副中心自备井改造、农村供水提升改造等项目方案,抓好项目转化落地。三是北京水务投资中心已在张坊供水管线与南水北调中线丁家洼联通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其所属企业向首都西南地区及城市副中心年供水量超过2亿立方米。北京水投转制后,要积极主动作为,聚焦实体化运营,创新开拓思路,与市自来水集团合作承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项目。

(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管工作

应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基调,围绕水利高质量发展等形势要求,强化“三管三必须”工作机制,坚持防治并举和严的举措,持续抓规范、扎实防风险、精准治倾向、合力除隐患、突出盯重点,切实推动把风险辨识管控放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放在事故前,打好水务行业安全防范工作主动仗。同时,要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市级23项任务、水利工程建设领域35项任务整治。扎实做好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强化工作措施,创新监督管理机制,重点检查各方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安全管理薄弱、隐患频发的工地实行差别化管理。提高监管水平,持续优化监督,针对重点时期和重点领域继续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着力压减事故苗头。在试点建设基础上,编制完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图集》,推动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此外,水务部门及相关企业要统筹推进人才培养,不断锤炼水利安全监督队伍,提升监督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增强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十四五北京市水利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