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云南粮食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2022-11-24杨蕙铭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配额十四五缅甸

杨蕙铭

(云南省粮油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33)

云南省是畅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参与中国-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承载省份,地处中国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和面向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关键枢纽,邻近“亚洲粮仓”,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粮食安全中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1]。

研究云南省在“十四五”期间如何发挥优势,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产业合作,从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服务外交大局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

1 云南粮食企业参与“一带一路”主要做法

1.1 搭建合作平台

为促进中国-东南粮食产业合作,2018年1月中国与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国家形成了以《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金边宣言)》[2]为标准的区域合作机制,具体围绕“互联互通”、“产能”、“经贸”、“金融”、“水资源”、“农业”、“减贫”等十个方面的重点合作领域。云南通过举办“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论坛”,探讨建立澜湄国家产能投资合作联盟,搭建了产能与投资合作平台。此外,还利用“南博会”、“旅交会”等国际会展业务搭建区域合作平台促进产业合作。

1.2 开展粮食贸易合作

在云南主要有三种粮食贸易形式,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替代种植项目。目前云南省有7个口岸获得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通道互市点达92个。通过边境小额贸易,边民可以在指定集市每人每天限量50 kg免税,植物油每人每天5 kg。替代种植项目是国家为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帮助周边国家利用粮食等农经作物及其他产业替代罂粟种植、毒品生产以逐步削弱这些地区农民对毒品经济的依赖,建设乃至消除其毒品对我国和全世界的危害。每年云南省的替代种植指标为30万t,其中大米12万t,玉米18万t,替代种植的粮食进口增值税和关税全免。

1.3 粮食产业技术与人才合作

目前,云南省涌现出一批对外合作企业,包括储备粮公司、贸易公司、加工企业、物流园区、边贸企业等,开展了境外稻谷加工、主食产业化、物流运输、粮食技术、人才培训等多个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201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还与中粮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利用中粮集团的资金、技术、资源、人才和政策优势,积极实施粮食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1.4 产业园区创新合作模式

根据“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网络,云南省布局了“七出省、五出境”的物流体系布局,在位于泛亚铁路东线、中线和昆曼国际大通道重要节点的玉溪市,打造了滇中(玉溪)粮食物流产业园。该园区北上可连接国内各大城市,南下可通达南亚东南亚各国,是中国陆路通往东南亚国家,达到印度洋路上通道的交汇点和物质集散地,在与东南亚各国开展粮食产业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滇中粮食产业园将依托区域优势开展粮油加工等密切与东南亚国家的产业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粮食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

1.5 开展产业产能合作

在政府层面,昆明市与缅甸商务部实施签订了以物易物的贸易协定,支持本地企业向缅方出口化肥、钢材、农机等商品,从缅甸联合会、缅甸大米稻谷总会会员公司进口大米、白糖、豆类、芝麻及其他农产品。企业层面,益海嘉里、滇中粮贸、昆明市粮油购销公司等企业都陆续开展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企业的相关合作。

2 云南粮食企业主要合作模式

根据对云南省相关政府部门、粮油企业、产业园区、边境口岸的调研访谈,目前云南省开展粮食产业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2.1 “3+2”的合作模式

沙湾金谷是注册在昆明西山区的民营企业,在国内和老挝开展粮食收购、加工、贸易等经营活动,主要在老挝开展农业种植与贸易。“3”是指由企业提供种子、种植技术和市场,“2”是指老挝农民提供劳动力和土地。其中,种子是沙湾金谷将当地接近泰国“茉莉香”的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后,提供给农民种植的。公司基本上以市场价进行收购,但并未签订购销合同。“3+2”是被当地民众和政府普遍接受的经营模式,目前总体运行情况较好。沙湾金谷的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偏小,进口配送受限,产品国内认知度低,出米率损耗大,价格成本偏高影响竞争力。

2.2 联合体合作模式

滇中粮贸集团基于长期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组织了缅甸2个大米加工厂、国内2家大米加工厂、1家购销贸易企业的5家成立企业联合体,分别负责缅甸的粮食种植、生产加工及物流运输。粮食物流由滇中粮贸负责,缅甸企业先运输到边境园区,再由滇中粮贸负责运输发往云南、广东、广东和四川等地,运输方式是先通过铁路运输到瓦城,再用汽车运输到各地。这种中外企业联合的合作模式可以降低100元/t的运输成本,也降低了粮食的境外风险。

2.3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遮放贡米集团是位于德宏州芒市的一家以大米加工为主的企业,目前初步构建了优质稻种植、加工、生猪养殖、酿酒和有机肥生产等互补循环的产业链条,是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在中缅边境打造了“一圈六园”,即德宏遮放贡米经济圈、允午稻作生态博物院、遮放贡米食品加工园、滇黑生猪林下养殖热区特色林果观赏美食休闲园、贡米展销园、优质大米加工园和精品粮油交易园等,实现在缅甸的优质稻米种植、边境贸易与加工、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模式,目前已将培育的种子在缅甸试种,种植面积接近200 hm2,配合边境旅游,促进产业链的上下联通与优化。遮放贡米产业合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配额受限,依靠替代种植项目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3 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粮食产业合作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设施因素、产业因素等。

3.1 配额等贸易政策成为合作瓶颈

现行粮食配额相对固定,且主要分配给中粮集团,未按照粮食流通形势进行区域和企业间的调整。按照国家《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除大豆外,每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减让表所承诺的配额量,确定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农产品的年度市场准入数量”。但对云南依托区域优势进口东盟地区粮食的配额数量非常有限,申报门槛高,标准严,甚至连粮食国有购销企业都难以申请配额,加之中国与东盟各国尚未签订标准一致的动植物检验检疫协议,造成粮食进口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企业经营和各级粮食储备需求,也严重制约了企业与东盟国家的粮食产业合作,出现了走出去回不来的尴尬处境。

3.2 中缅等粮食政策存在较大冲突

缅甸实行按照出口定进口的政策,且严禁原粮出口,我国对进口的严格限制政策影响了彼此合作潜力。此外,我国边贸政策实行从量限制的要求已与现实发展需求严重不符。根据现有边贸政策,仅允许边民在集市交易每人每天50 kg的粮食,这一政策严重制约了边贸市场的发展,也引发了大量粮食走私。

3.3 替代种植项目与现实需求严重不符

我国从2009年开始就对替代种植项目实行“三不增”,企业不增、面积不增、数量不增。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境外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的替代项目返销指标已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以德宏州为例,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缅甸的粮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替代种植返销指标有限,导致运回国内十分困难,不仅影响了企业对外合作开发的积极性,也与提倡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开发战略精神不符。

3.4 税费成本高

根据现行政策,通过一般贸易进口缅甸大米、玉米的税费成本分别为393元/t和283元/t。这种费用包括配额内关税1%,进口环节增值税13%,检验检疫费0.08%。粮食外调时按照报检报关后的完税价格增值10%的增值部分加征13%的增值税(国税),按增值的3%计征教育费附加、7%计征城市建设维护税(地税)。虽然缅甸大米入境后与我国存在500元/t的价差,加上物流运输费用高等因素,企业通过一般贸易已无利润可图。

3.5 疫情导致企业合作中止

由于疫情因素,沙湾金谷、滇中粮贸集团、遮放贡米集团等多家粮食企业都暂停了与“一带一路”国家粮食企业的合作。而且根据目前形势,疫情何时结束难以预料,“十三五”期间与东南亚粮食企业间合作模式在“十四五”期间能否继续还是未知。

4 政策建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一带一路”粮食产业合作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粮食产业合作方面尚缺乏总体规划引导与统筹协调,政府间粮食合作与企业“走出去”结合不够紧密,跟进落实亟待加强。此外,粮食企业对外合作面临政策衔接、投资保护、配额税收等共同政策需求,单靠地方政府和企业难以协调解决,有必要从更高层次上形成国家指导意见,统筹规划提供政策保障。

4.2 积极培育大型粮食企业或产业联盟

企业是开展粮食产业对外合作的主体。近年来,云南省一些优质粮食企业积极参与对外合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粮食产业合作所需资金规模大、投资周期长、不稳定风险大等因素,企业在开展对外合作过程中对外投资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粮食种植业等附加值不高的产业链低端环节,且多数企业仍处于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状态,集群效应不明显。为提高粮食对外合作效果和增强抗风险能力,有必要积极培育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或者组建产业联盟,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联系作用推动企业开展联合、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

4.3 构建形成以铁路为主的粮食流通形式打造西南粮食走廊

针对目前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打造多元化粮食物流通道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据统计,云南国内生产总值的27%左右主要是靠铁路来实现,其中的工业产值68%左右靠铁路实现,铁路将成为沿海、中部产业往云南快速转移的有力载体,在“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前沿将更加突出。因此,积极构建以铁路为主体的粮食物流体系,有助于降低粮食物流成本,实现我国粮食“北粮南运”和“南粮北运”,它将云南从原来全国路网的末梢地位,战略性地转变为面向东南亚、南亚,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前沿。

4.4 探索疫情期的新型粮食合作模式

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产粮区,也是“北粮南运”的重要稻谷销区,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8个、二类口岸7个,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粮食安全中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在疫情持续期间,云南省有必要选取具有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地区建立粮食自贸试验区等新型粮食合作模式,研究如何发挥云南优势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产业合作,从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服务外交大局。

猜你喜欢

配额十四五缅甸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人生有配额
缅甸记忆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人生是有配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