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通渭云杉落针病防治效果初探

2022-11-24张凡巧通渭县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甘肃定西7433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百菌云杉侵染

●张凡巧(通渭县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 甘肃 定西 743300)

云杉(Picea asperata)为常绿乔木,是我国的宝贵树种之一,耐干燥、寒冷的环境。云杉易加工,是建筑、乐器、家具等的原材。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近年来,通渭县云杉不同程度地感染了落针病,已逐渐引起当地林业部门的重视。

1 落针病

云杉落针病又称枯叶病、落叶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落针病是由云杉散斑壳菌(Lophodermium picea)引起的病害。引起云杉落针病的因素有很多,如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均可能引起云杉落针病的发生。若在云杉落针病发生时,对每个因素都加以防治,其防治成本会增加。因此,找到引起落针病最主要的因素并对其加以干预,是防止云杉落针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1 云杉落针病发生条件

曹秀文[1]研究发现,云杉散斑壳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云杉落针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夏季持续的高温以及秋冬季节多雨阴湿的气候影响。通常病菌以菌丝体越冬,等到第2年开始发病。病菌可以通过风雨等因素传播,一般种植密度过大、水肥条件不好、通风不良等易造成云杉被病菌侵染。

1.2 云杉落针病症状

落针病多发生于云杉树冠下部,病菌从枝条开始蔓延,对老叶危害极大。感染病菌的叶片会出现黄斑,但不脱落[2]。感染病菌的云杉针叶会逐渐黄化,并出现斑点,后期斑点会变成红褐色,直至脱落,严重时会造成树木死亡。斑点的形状没有规则,且位置也不规律。落针病病菌会循环侵染云杉,其通常会附着在针叶上越冬,在第2年春天,3~4月子囊盘发育成熟,之后子囊盘开裂,开始释放大量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利用风力和雨水进行扩散,通过针叶气孔侵入,对云杉造成危害。

1.3 云杉落针病发病因素

因造成云杉落针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当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时,需要找出最主要的因素对其进行干预,以减少病菌对云杉的侵害。益延 葳[3]应用数量理论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云杉落针病发病因素时发现,在确保每块标准地上有150株以上标准树的情况下,对云杉落针病发病程度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林龄,其次为郁闭度、密度、坡向、海拔等,与2010年蒋丽华[4]研究云杉落针病发病因素的结果相似。

1.4 云杉落针病防治难点

首先,种植云杉的林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云杉落针病发病高峰期也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林区工作者不能兼顾,防治相对困难。其次,由于林区地广人稀,技术测报条件相对落后,林业工作者不能及时了解云杉健康状况,导致延误防治而病情扩散。若长时间使用单一的防治药剂,会导致病菌对药物产生抗性,防治效果会大大降低。再次,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难以使防治工作顺利进行。此外,资金的缺乏也可能导致科研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延缓对防治云杉落针病药物的研究进展,使病害防治陷入困境。

2 防治措施

2.1 测报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掌握云杉落针病发病规律之后,结合相应的预测技术建立预测模型,可对云杉落针病的侵染期与发生量进行预测,以确定防治时间与防治方法。邱书志 等[5]通过在标准地内设定孢子捕捉架,以不同高度悬挂孢子捕捉器对病菌孢子进行收集,以回归预测法对病害进行预测,发现云杉落针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气候条件存在一定的联系。子囊孢子在4~7月进入飞散期,5~6月是飞散高峰期,这期间云杉极易被落叶上的病菌侵染。通常4~7月温度适宜且降雨较频繁,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在此气候条件下,孢子释放量易达到高峰,此时云杉极易被侵染,需要及时对病菌采取治理措施。此外他们还利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得到了云杉落针病发病等级与树高、胸径、材积平均生长量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云杉落针病对云杉树高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78.1%,最低12.4%;对胸径的抑制率最高达71.1%,最低10.4%;对材积平均年生长量抑制率最高达90.12%,最低13%。

2.2 人工干预

防治云杉落针病,还可以从云杉品种选育方面入手。林业工作者可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云杉品种进行造林工作,改变以往以单一品种云杉植树造林的传统模式。通过栽植混交林的造林方法,科学搭配云杉品种,使病菌侵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增强云杉种植区的群落稳定性。应该在种植云杉幼苗之前,规划出合理的种植方案,注意林木分布地段、种植密度、树与树之间的间隔,还要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地理条件等。通常人工种植云杉的合理密度为10年生栽种300株/667 m2,15年生栽种260~300株/667 m2, 20年生栽种220~260株/667 m2,30年生栽种200株/667 m2。合理的栽种密度不仅有利于云杉的生长发育,还可以提高云杉的抗病能力。此外,对栽种土地进行合理的施肥,保持林区通风、卫生,也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与蔓延。由于落针病病毒扩散是在特定时间和范围之内,所以还可以通过人工修剪和清除老旧枝叶的方法直接控制病菌的传播[6]。

2.3 化学防治

除了采用科学技术预测与人工干预的方法之外,适当的化学防治也十分必要。不同的药剂种类、不同的使用浓度以及药剂使用次数对云杉落针病的防治效果都可能有所差异。采用化学防治云杉落针病时,关注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要注意施药剂量,避免药剂过量对植物和环境造成 负担。

2.4 烟剂防治

与传统防治方法相比,烟剂防治的操作性更强,防治成本也偏低,是防治大面积云杉落针病的理想办法。当云杉树高超过2 m、树龄在20年生以上、郁闭度达到0.7以上时,可以采用林木间伐与烟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通常是使用百菌清烟剂防治云杉落针病。百菌清低毒,属于广谱性杀菌剂,对云杉落针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研究发现,百菌清烟剂对云杉落针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百菌清烟剂防治是通过燃烧产生热量,使百菌清有效成分变成烟雾状态,在空气中形成细小颗粒附着在云杉针叶表面。百菌清烟剂对云杉植株伤害较小,但杀菌性较强,能够对病菌起到非常好的抑制作用。烟剂防治之前要了解气候条件与天气情况,施加烟剂时要有合适的风速,选择合适的时间段、适当的温度与气压,这样烟剂才能均匀散落在树冠枝叶上。最好利用林间自然气候条件将药剂传送到防治区内。烟剂防治通常在每年7月、8月中旬各进行1次。通常最佳的烟剂施加时间在日出前后1h或日落之前 1 h[7]。若郁闭度小于0.6,水源方便时可以考虑采用喷雾防治;若附近没有水源或水源不便时,可以采用喷粉防治措施抑制云杉落针病的发生[8]。

3 防治效果

对药剂防治效果的研究是防治云杉落针病的前提,因此选择合适的药剂、了解药剂合适的配比也是林业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部分。百菌清烟剂与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是云杉落针病防治时使用最为广泛的药剂。马俊等[9]通过对比百菌清烟剂(15 kg/hm2)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15 kg/hm2)对云杉落针病的防治效果发现,百菌清烟剂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2次的效果分别为76.30%与82.89%,结果优于防治1次的效果:百菌清烟剂36.11%、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8.31%。通过对比结果发现,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2次效果更好。刘锦乾等[10]通过对比不同药剂在不同稀释倍数下的相对抑菌率发现,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00倍液的相对抑菌率为100%;50%多菌灵500倍液、1000倍液的相对抑菌率为100%;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1000倍液的相对抑菌率为100%;65%代森锌、50%甲霜铜500倍液的相对抑菌率为100%,以上药剂对云杉落针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张广诚等[11]用13%多·硫烟剂对云杉落针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发现烟剂防治1次的效果为24.4%~35.8%,2次的效果为68.4%~82.3%,防治效果较好,并且通过2次以上的药剂防治可以使药效在侵染高峰期有较长的持续时间。

猜你喜欢

百菌云杉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改进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
鸡胗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大兴安岭云杉的抚育方法
云 杉
75%百菌清·锰锌水分散粒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