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桐造林管理技术要点

2022-11-24孙时送潜山市天柱山林场安徽潜山2463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整地造林生长

●孙时送(潜山市天柱山林场 安徽 潜山 246300)

油桐在我国多省都有分布,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 m以下的丘陵山地,适合生长在北亚热带气候区。油桐经济价值很高,桐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油漆和涂料制造;油桐子可以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植;油桐树寿命较长,能很好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整片桐林对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有很好的效果。

潜山市位于大别山南麓,与盛产油桐的安徽桐城相邻,同处于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域内多丘陵山地,湿润温暖,适合油桐生长。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潜山市不断加大林业生产的发展力度,油桐的造林面积不断增加,绿化了环境,改善了生态,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实现了多方面价值的提高。

1 油桐的造林管理

1.1 造林地选择

油桐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气候环境下,从我国的油桐生长分布来看,北亚热带气候区油桐生长较好。在造林地选择上,以向阳、避风、开阔的地块为宜,丘陵山区的缓坡、半山腰和山脚地带都可以造林,但坡度不宜过大,25°以上的山地虽可栽植,但管理不便。土层要深厚,排水良好,以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为佳,一般褐色土、黄壤、红黄壤都可以。造林地要交通便利,临近水源,便于干旱季节能及时浇水。不宜选择低洼地、黏重地、山顶、山脊以及土壤干燥的地方。

1.2 造林地整垦

1.2.1 梯级整地这种整垦方式适用于相对较缓的坡地,采用半挖半填的方式,一次性修好梯面,形成多个水平台阶,台阶上下相连,形如阶梯。栽植油桐时,每个梯面都是一条油桐林带。梯面因地势而定,坡度大,则梯面相对窄些;反之坡度小,梯面可宽些。形成的梯壁多采用草皮与石块混合在一块堆叠而成,梯面反坡向内有个倾斜度,梯面近坡处开出蓄水沟,沟长根据梯长而定,形成竹节状,沟30 cm左右,深15 cm左右,用来蓄水可防干旱。

1.2.2 带状整地这种整地方式适于坡度25°左右的地块,因为坡度相对较大,如果采用梯级整地,坡面大会对山坡形成严重破坏,梯面间会形成较高梯壁,遇到雨季会对壁埂形成冲刷,易出现崩塌的情况。多采用“等高带状整地”或“等高沟埂”的方法整地,等高带状整地是沿山坡按等高线在一定幅度开垦,带与带间留出不垦区,保留原来的植被带,每隔3~5条带,开出1条环山沟,这能将山水截流存在沟中。等高沟埂是沿山坡等高线开出沟,沟中土堆放在坡下方形成反坡沟,然后在埂的半壁栽树,反坡沟的宽度为40~50 cm,深度在30~40 cm,反坡沟的距离以栽植规划的株距而定。

1.2.3 块状整地块状整地适于坡度较大、不便于整地的造林地,整地面积较小,只针对规划好的栽植点或一定范围进行整垦,生产中有方形块整、圆形穴整和鱼鳞坑整地等形式。对于一些特别大的山坡,多采用鱼鳞坑整地。根据栽植需要,在山坡与水流的方向垂直处,挖半圆形栽植坑,栽植坑分布按环山排列,间距以规划的栽植密度确定。坑的规格为长1 m、宽50 cm、深25 cm, 坑土挖出后堆在坑下坡处筑成半环状土埂,坑面水平。方形块整是根据需要整垦栽植坑大小的地方或稍大一些的地方,圆形穴整只是挖出相应的栽植坑,满足栽植需要便可。这两种方式整地工作量小,在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 采用[1]。

2 植苗造林

2.1 移植苗培育

移植苗培育有两种培育方法,一种是大田培育,一种是采用容器育苗。大田育苗方式,多采用苗床直接高密度播种,将苗床平整后,将油桐种子播于苗床之上,密度为行距23~30 cm,株距15~20 cm,用种量为50~60 kg/667 m2,再覆盖3~4 cm细土,播后床面覆盖稻草,浇水保湿,播后2个月内会陆续出苗。苗期加强抚育管理,当年苗高可达80~120 cm,地径1 cm,每667 m2产苗1.6万~2万株,即可出圃造林。

容器育苗是采用营养袋播种的方法,每年2月下旬开始播种。育苗前先配制营养土,将土杂肥、林地表土、腐熟饼肥、磷肥按5∶5∶1∶1的比例充分拌匀后装入营养袋中。然后将油桐种子用50~60℃温水浸泡12 h后,选取沉入水底的种子播入营养袋中,每袋播种1~2颗,小苗出土后在拱苗期到展叶前便可移苗上山定植。营养袋育苗是林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法,移栽时直接去掉营养袋,省掉了起苗过程,可避免伤到苗木根部,成活率高,缓苗快[2]。

2.2 移苗造林

2.2.1 起苗大田育苗起苗时要对根系做好保护,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最好选在雨后起苗,土壤湿润,可减轻工作强度,也利于保护苗根。如果土壤干燥,短期内无雨,可在移栽前2~3 d,先将苗圃地浇足水分,保持土壤湿透,然后再起苗。苗圃如果距离造林地块较近,可随起随栽,起苗时带土移植。如果距离造林地较远,起苗后不能马上进行栽植,要做好苗根的保湿,可以把苗根蘸上黄泥浆,然后再进行运输,要尽快栽植,不能存放过长时间,否则根系会严重缺水,影响成活。

2.2.2 栽植时间油桐栽植时间在2~3月,从油桐分布带上自南向北有所延迟,稍北的地区在3月上旬进行移植,最北地区在清明前后进行,偏南部的地区可提前在2月初进行移植。

2.2.3 栽植密度不同的油桐品种,不同树龄冠幅直径有所不同,在确定栽植密度时要先了解栽植品种的生长特性,结合立地条件和品种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初植密度可适当大一些,每667 m2植60~80株。随着油桐树龄不断增加,可适当进行间伐,控制合理的株数,保证结果数量。株距一般在5~6 m,行距5~6 m,也可宽窄行 栽植,窄行距离3~4 m,宽行距离6~8 m。

2.2.4 移栽方法移苗定植前20~30 d,在挖好的定植穴中施足基肥,用来满足移植后油桐苗生长所需养分,定植穴规格为长、宽、深 60 cm×60 cm×50 cm,将土杂肥10~11 kg、腐熟饼肥l kg、过磷酸钙1 kg平铺于穴底部,然后填加10~15 cm表土,将油桐苗竖直立放在定植穴中央,然后分层填加表土和心土,回填土埋根时轻提一下,使油桐苗根系舒展开,并且能与土壤密切接触。埋土要没过根茎,栽植后保持根茎略低于地面2~3 cm,然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度定根[3]。

3 抚育管理

3.1 幼林阶段管理

油桐移植造林后4年内,桐苗处于生长的幼林阶段,主要管理任务是中耕除草和水肥供应,保证充足的养分,加速幼树生长,形成良好的树形。这期间每年要进行2次松土除草,分别在4~6月和7~9月各进行1次,松土深度在15~20 cm,将幼树周围杂草除净,平铺在根部周围。松土除草可保持林地清洁,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少病害。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肥1次,株施尿素100 g,发现缺苗的及时补苗;第2次施肥在7月进行,仍以尿素为主,株用量为150 g,做好扶苗培育,对分生枝条做好保护。干旱季节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板结情况,雨季要随时排水,避免沤根。

3.2 成林阶段管理

4年以上的油桐开始开花结果,每隔2年要进行一次冬挖,即在油桐周边进行大块翻土,深度为20~25 cm。深挖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变得疏松,增加通透性,也能破坏地下害虫及病菌的寄生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冬挖时可根据土壤肥力适时施肥,株施土杂肥或农家肥20~25 kg、腐熟饼肥1~1.5 kg、专项复合肥0.5~1.0 kg。夏季除草也是成林管理重要的内容,在每年的6~8月进地,将林地的杂灌清除,同时疏松土壤,进行浅耕,深度在10~15 cm,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的抢夺,促进油桐的生长。除冬季挖施基肥外,还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追肥,4月中下旬至5月追施花肥,株施硫酸铵0.2~0.3 kg、 过磷酸钙(腐熟)0.3~0.4 kg;7月至8月上旬追施果肥,每株施过磷酸钙0.3~0.4 kg、氯化钾 0.3 kg。施肥方法是沿树冠开环状沟埋施[4]。

4 病虫害防治

4.1 根腐病

4.1.1 发病情况此病主要发生在油桐根部,由镰刀菌侵染而引发。发病时油桐根部出现腐烂,导致水分养分无法输送,最后油桐整株枯死。由于发病在根部,难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只能预防控制,避免蔓延。

4.1.2 防治方法加强检疫,杜绝疫区的苗木、种子及产品运出,调入时要严格检疫;加强水分管理,促进油桐植株长势,提高自身抗病力;做好油桐林地清理,保持林地清洁,发现病株立即连根清除烧毁,同时用生石灰对树坑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菌传播;在病区用千年桐作砧木,三年生油桐作接穗,营造成混交油桐林,对该病有较强的抵抗效果。

4.2 油桐煤污病

4.2.1 发病情况此病由病菌引起,病菌孢子可在病部或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随风雨、蚜虫、介壳虫等传播。发病时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油桐生长受阻,严重时叶片脱落,嫩枝变枯。

4.2.2 防治方法合理修剪整形,增加通风透光性,降低环境湿度;夏季用0.3波美度,冬季用3波美度,春、秋季用1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兼有杀虫治病、消灭越冬病源的作用;用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或松脂合剂20倍液喷杀,防治蚜虫、介壳虫。

4.3 油桐尺蠖

4.3.1 危害情况尺蠖在幼虫期主要食用油桐叶产生危害,可以将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油桐长势。

4.3.2 防治方法一方面,进行人工防治,采用翻垦灭蛹和人工挖蛹的方式,也可以在清晨捕杀成虫,或于产卵期将树干裂缝中的卵块刮除,也可晚上点灯诱杀成虫,减少虫口数量。另一方面,在幼虫4龄前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稀释液、50%杀螟硫磷乳油500倍稀释液、20%克螨虫乳油1000倍稀释液喷杀。也可采用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第1代幼虫1~2龄高峰期喷雾,利用生物防治有效杀死幼虫,而且持续时 间长。

4.4 六斑始叶螨

4.4.1 危害情况主要对油桐叶片产生危害。叶螨会吮吸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大量脱落,影响油桐正常生长。

4.4.2 防治方法做好六点蓟马、食螨瓢虫及尼氏钝绥螨等天敌的保护工作;发病油桐叶片出现锈褐色斑点时及时摘除,减少虫源;虫害发生盛期,采用在树干打孔注入40%乐果原液的方式,达到灭螨目的;螨虫发生期用40%乐果乳剂3000倍液或50%乙硫磷乳剂40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施进行灭杀[5]。

猜你喜欢

整地造林生长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碗莲生长记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数字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生长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