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疆黑蜂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2022-11-24古丽娜艾山张海峰耿明阳努尔哈提斯拉甫尔扎依达夏木西丁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蜂产品养蜂保护区

●古丽娜·艾山 张海峰 耿明阳 努尔哈提·斯拉甫尔 扎依达·夏木西丁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总站 新疆 伊宁 835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种蜂繁殖场 新疆 伊犁 835700)

1 伊犁州蜂产业基本情况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场众多,植被覆盖率高、种类多,且污染少,蜜源分布广、数量大,蜜源品质高,素有“蜜库”之称,十分适宜蜂业发展。伊犁河谷日照时间长,霜期短,蜜蜂采蜜周期长,优厚的气候条件为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伊犁河谷现有蜜蜂品种主要以意大利蜂、黑蜂及其杂交蜂为主。伊犁州现有蜂农2103户,标准蜂箱 20.5万箱,蜂群数达到20.8万群,其中新疆黑蜂群4万群,2021年蜂产品产量4008 t,蜂产业产值(不含蜜蜂授粉产值)为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8%。蜂产业作为伊犁州特色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引领发展潜质,并对伊犁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新疆黑蜂资源保护概况

2.1 新疆黑蜂

新疆黑蜂属于西方蜜蜂种,根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蜜蜂志》记,20世纪30~40年代天山西部地区有诸多野生黑蜂,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区域,重点在尼勒克县、新源县、特克斯县、巩留县等地[1],经长期驯化、饲养,该黑蜂品种已成为一个完全适应新疆气候和蜜源特点的优良黑蜂品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寒力强,越冬性能好,体型大,采集力强,繁殖抗病力强,是一个宝贵的蜂种资源。尼勒克县是新疆黑蜂资源保护区,是养殖和提纯复壮新疆黑蜂的核心区 域[2]。近年来因内地其他蜂种的大量引进,对新疆黑蜂的保护流于形式,黑蜂品种逐渐混杂,病虫害侵染严重,优良性状衰退,饲养量少,种群数量也日渐减少,这一优良的遗传资源蜂种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

2.2 新疆黑蜂遗传资源保护工作

2007年,农业部对全国范围畜禽遗传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后,将“新疆黑蜂”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名录》,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蜜蜂资源加以保护。2008年新建了新疆黑蜂育种工作站,为新疆黑蜂的培育、推广和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治区于2009年将尼勒克县种蜂场定为自治区级新疆黑蜂保种场。2013年吉林蜜蜂研究所开展新疆黑蜂抢救工作,并对尼勒克县种蜂场野生新疆黑蜂进行遗传特性提纯,并进行纯种新疆黑蜂蜂王繁育,同时培养蜜蜂人工授精技术人员、遗传资源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等,加大了新疆黑蜂提纯复壮力度。2013年尼勒克县种蜂繁殖场获得新疆黑蜂《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列入国家级新疆黑蜂保种场,设立新疆黑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2015年命名为国家级新疆黑蜂保种场。2021年4月自治州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伊犁河谷新疆黑蜂资源保护条例》,2021年8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将新疆黑蜂国家保护区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名单》,将国家新疆黑蜂保种场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名单》。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提纯复壮与保护新疆黑蜂优势的遗传资源等工作得到了更好的政策和资金保障,有效防止了新疆黑蜂优良品种退化濒危。

2.3 新疆黑蜂育种、繁育工作

新疆黑蜂育种工作站在2008年采用控制隔离区自然交尾的办法进行的新疆黑蜂首批提纯、复壮工作取得了成功,通过聘请吉林蜜蜂研究所专家,开展人工授精工作,成功率达80%,同时通过移虫的办法为当地蜂农解决换种的需求。目前以新疆黑蜂育种工作站为平台,形成了新疆黑蜂繁育体系,每年人工授精不少于400只。邀请自治区蜂业管理总站专家对新疆黑蜂遗传资源核心区新疆黑蜂黑化情况进行了鉴定,繁育及复壮工作效果明显,保护区蜂群种群恢复程度接近90%。同时建立健全了新疆黑蜂饲养、繁育和种质资源测定等各项技术规程和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了新疆黑蜂的系谱档案、保种繁育档案记录,加快了标准化养蜂基地建设步伐,完成了蜂产品溯源体系建设。

2.4 新疆黑蜂遗传资源保护对蜂产业发展的影响

2006年起各级政府对新疆黑蜂遗传资源保护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自治区蜂业技术指导站通过多次深入新疆黑蜂保护区开展调研,对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指导新疆黑蜂保种场开展育种工作,不断提高育种和繁育技术,将新疆黑蜂群增加到4万群。与此同时,蜂蜜、蜂胶和蜂王浆等蜂产品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经研究发现尼勒克新疆黑蜂蜂蜜淀粉酶活性、水分含量、还原糖含量和蔗糖含量均优于国家行业标准(GH/T 18796—2012),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 质[3]。新疆黑蜂蜂产品作为优势产品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金奖”“最具知名度商品奖”“旅游精品”“中国市场放心蜂产品”等荣誉,还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和“新疆著名商标”等称号。黑蜂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蜂产品年产值不断提高,品牌效益不断增强,2019年新疆黑蜂在第46届世界蜂业大会获得金奖,充分说明了新疆黑蜂的重要开发潜能。加强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养蜂生产增长方式由数量型、高产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是实现养蜂者增收特色养殖业亮点的有效途径。

3 伊犁州蜂产业发展优势

3.1 优越气候资源条件和蜜源优势

新疆黑蜂保护区位于新疆西部边陲,是以山地为主的山间盆地,为低山侵蚀地貌。居喀什河上游,是以草甸、森林、温泉、雪峰和河流等形成的天然大草原,土壤腐殖质含量丰富,土层结构好,主要是黑钙土,高山草甸土,是养殖黑峰的优质区域,主要有直齿荆芥、牛至、百里香、蜜花香薷、一枝黄花、大蓟、党参、野薄荷、藁本、贝母等176种野生蜜源植物。利用这些蜜源植物生产的蜂蜜、王浆、花粉等蜂产品,不仅品质好、产量高,而且安全、无污染,倍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新疆长期以来一直被蜂业界誉为“西部绿色蜜库”,非常适合特色蜂产品的开发 生产。

3.2 政策保障优势

国家农业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伊犁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等陆续出台关于新疆黑蜂遗传资源的保护措施,确定新疆黑蜂保护区域,加大对保护区、基因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配套设施等,为新疆黑蜂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政策 保障。

3.3 蜂产品具广阔的消费市场优势

新疆黑蜂凭借地标性商标及蜂产品质量吸引更多消费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约占全球峰蜜出口量的1/4,近年来市场上不断宣传蜂蜜的保健性,使得蜂蜜从单纯的农副产品向保健品转型,因此国内对蜂蜜的需求量逐步上升。新疆黑蜂蜂蜜、蜂胶、蜂王浆等蜂产品在本地以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蜂产品生产企业通过“互联网+农业”新商业模式,利用电商服务平台将当地纯正的黑蜂蜂蜜等蜂产品销往内地城市,可以创造蜂产业新价值。

4 存在的问题

4.1 遗传资源保护工作进度缓慢

对新疆黑蜂的遗传资源保护,稳定优良遗传性能,防治蜂种杂化、异化等方面的方式方法落后,且存在管理机构不明确、职责不清等问题。

4.2 缺乏养蜂专业技术人才

养蜂技术推广专业技术骨干极少,技术推广靠内地专家线上、线下培训,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蜂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因此蜂农不能及时得到先进的养蜂技术培训。养蜂从业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年轻蜂农养蜂积极性不高,且蜂农的文化水平低,限制了蜂农养蜂技术水平上的提升进程。

4.3 蜂农对新疆黑蜂保种意识不强

蜂农新疆黑蜂保种与利用价值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建设保种场、保护区的意义理解不到位,保种意识不强。散养养殖户统一管理体系不健全,蜂农自己育王或从内地购买蜂王等情况频发,导致新疆黑蜂杂化、品种退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疆黑蜂提纯复壮。

5 新疆黑蜂品种资源保护措施

5.1 加强国家级新疆黑蜂保种场的保护和利用

继续落实《新疆黑蜂保护区蜂群黑化实施方案》,以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提纯复壮部分杂交群、品种退化群的种群结构,进一步稳定新疆黑蜂遗传特性,提高黑蜂育种站培育新疆黑蜂蜂王的效率,为开发利用新疆黑蜂提供优质种质资源。

5.2 加大蜂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新疆黑蜂的育种、保种开发利用离不开先进的专业技术,以及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持。蜂产业主体部门应以聘请专家、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蜂业专业人才培训,以项目申报、联合开发新疆黑蜂遗传资源等方式提供学习及研发平台。加强蜂产业人才队伍有助于形成技术指导团队,对加强新疆黑蜂保种、养蜂生产技术、蜂产品的研发及销售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5.3 强化蜂产业标准化建设

自治区对全区蜂产业的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虽然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蜂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新疆黑蜂标准化饲养技术流程》等一些地方技术规程和标准,但缺乏对新疆黑蜂品种资源保护、蜜蜂规模化养殖、良种繁育、病虫害预防和提高蜂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政策。随着新疆黑蜂保种及育种工作的深入,原有的标准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应制定能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难点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更加完善新疆黑蜂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猜你喜欢

蜂产品养蜂保护区
养蜂振兴待后生—拜读张莉代表建议有感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伊春市青山林场蜂产品营销策略浅析
世界蜂产品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
“蜂火相传”互动体验馆的体验式营销模式
养蜂专用车实现养蜂一站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