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特“绿色食品牌”的对策建议
2022-11-24赵晓华冯逆光郭家文
赵晓华 冯逆光 郭家文
近年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做特“绿色食品牌”,云南农业驶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做特“绿色食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2022年云南省两会对“十四五”做特“绿色食品牌”进一步作出系列部署,明确实施“一二三”行动,全链条重塑云南农业。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调研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云南省做特“绿色食品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当前做特“绿色食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调研发现,云南省各级政府、企业、农户、消费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传统发展方式惯性巨大,现代产业发展思维亟待提升。一些地方对“绿色食品牌”的整体认识和发展思路还不清,对“绿色食品牌”产业链、发展模式、产业区域互补、整体打造措施机制缺少系统谋划,指导本地生产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好。主动培育标准统一、监管有效市场的意识不足,在区域品牌打造上想法和办法不多。一些地方在“一县一业”产业选择上摇摆不定,发展思路不清晰、发展信心不足。
第二,产业链不完善、集群化发展不足。目前,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方式已由企业间竞争转向产业链竞争。纵观发达国家和我国区域发展历史可看出,发达地区构建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了综合产业链竞争力。云南许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对“绿色食品牌”产业链培育重视不够,集群化发展不足,没有形成集群效应。招商引资过程中忽视对产业链构建的要求,导致产业间联系不紧密,缺乏合作意识,难以形成产业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从全省来看,缺乏培育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意识,各州(市)基本上各自为政,只注重本地区产业发展,忽视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容易造成地区间产业雷同和不必要的竞争。
第三,“云系”品牌体系构建任重道远。云南省连续3年组织“10大名品”评选表彰,培育了一批向全国进军的优秀品牌。2020年,在新冠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全省农产品出口额逆势增长8.9%,位列全国第四、西部第一,云南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彰显。但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意识和能力仍显不足,对已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保护和应用均不理想;一些企业存在小富即安思想,积极主动开展品牌营销、做大做强企业产品品牌的意愿不强、能力不足;一些产业内卷现象突出,品牌联合发展抱团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意识缺失。总体看,云南“绿色食品牌”“整体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云系”农产品品牌体系尚未形成。
第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素保障需要持续加强。农业用地、金融服务还未实现对现代农业经营的精准有效供给。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仅为10.9%,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土地碎片化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许多地方的花卉、小浆果产业经营主体对近期土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的影响存在担忧,扩大投资和生产信心不足。建行主推的“一部手机云企贷”试点已经在蒙自市、开远市实现了3万余农户有效全覆盖并正在全省逐步推广,但信用贷款余额总量还不够理想。目前,云南省内各金融机构均设法创新金融服务“三农”产品和机制,但在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细分垂直整合需要,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方面,缺乏有普遍实际应用场景的成功做法。由于农业弱质性和高风险性,涉农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内生动力,农村金融对农业“三产融合”支撑力不足。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抵押物大多为畜禽活体、山林、厂房、农业设施设备等,价值低、评估难度大、可贷款金额小。“活体贷”还存在抵押物(畜禽活体)管控难度大的问题,产品单一、手续烦琐、办理实效性低、适用范围小、受众更小。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较为落后,担保体系不健全,可为涉农产业提供融资担保的企业风险管控弱、担保成本高。
第五,新型经营主体成长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云南省新型经营主体体量“小”、实力“弱”、带动力“差”的情况较为普遍,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龙头企业。客观上看,农业企业的成长需要一定周期,应当保持耐心和定力,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地方在优化经营主体成长环境方面做得不够。省级出台了力度空前的招商引资政策,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协调推动工作,但各地尤其是县(市)级党委政府要真正理解和准确运用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在推动“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发展中把握角色定位,用法治思维服务好市场主体,为落地企业生存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做特“绿色食品牌”的对策建议
第一,制定出台系统性整体性的政策文件。近三年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针对部分产业和具体领域出台了大量切口小、深、管用的政策措施。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出台《省委 省政府做特“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全省上下同向同步推进“一二三”行动的思想认识、方向路径、工作重点。同时,建议将2020年应对疫情制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农产品加工提升等扶持政策以及建设产业基地、发展生猪肉牛产业等重要举措固定延续,稳定发挥产业扶持政策和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
第二,规划建设云南“绿色食品”产业城。云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基础已经具备,需要建立综合功能、高端定位的“绿色食品牌”大园区平台,对内引领整合产业链提升,对外集中彰显云南“绿色食品牌”形象。建议以推进“绿色食品牌”“三产融合”“三链协同”为主导思路,尽快选址规划建设云南“绿色食品”产业城。具体建议:一是选址。在昆明市空港经济区或滇中产业新区,充分利用航空、铁路、高铁、高速齐备的交通优势,自贸区政策优势和建设用地、商业用地供给能力。二是定位。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国内周边省(区、市),辐射带动全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要素聚集区、优质主体孵化区、创新驱动增长极。三是业态。紧扣“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需求,引入发展现代种业(含畜禽、粮作、经作)研发和展示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生产场景,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和服务,农产品现代集散交易(中央厨房产地仓、中转仓),立体物流服务(航空检验检疫关口前移、附近铁路货场配套服务等),农产品电商(主流新媒体平台云品直播基地),重点产业配套设施设备和技术研发推广(无土栽培用基质、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有机肥、包装设计、包材制造等)。四是建设管理。政府规划并申请专项债,高质量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国内一流园区建设和管理主体,进行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项目立项后,纳入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推进事项,作为省级重大招商项目在国内外开展整体包装精准招商。
第三,创新“云系”品牌体系打造机制。“十四五”期间,以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系统构建“绿色食品牌”品牌体系。可分三个层级:一是省级财政安排部分经费,引导鼓励企业自投为主,在央视等主流权威媒体平台持续投放云南“绿色食品牌”“形象广告+名品企业产品”广告,在广大消费者心中形成云南“绿色食品牌”公用品牌定位。二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激励政策,各级财政以推广应用效果作为评价标准,实行专项奖补,鼓励各地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产业区域公用品牌。三是对连续三年获得云南省“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荣誉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正常发展前提下,对其全系列产品免于申报程序统一授予“绿色食品牌”名品企业产品背书,打造企业产品品牌。
第四,创新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机制。以“地”和“钱”为重点,创新机制优化要素保障。建议省级相关部门强化对各地指导,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等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由国有投资平台统一流转土地,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经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建立健全银政保担联动机制,允许“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利用30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与金融机构联合发起设立主导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基金,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大数据金融、供应链金融服务新路径。总结咖啡、苹果、花卉保险工作经验,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扩大特色产业保险覆盖范围。
第五,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十四五”期间,加大力度做好“新主体”的外引内扶。继续实施“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亿元以上投资一次性奖补10%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强化政府部门引导,支持鼓励以“10大名品”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主体组建产业联盟,推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以已经认定的200个省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强对基地经营主体的动态管理和重点扶持,提升“绿色食品牌”第一车间的供给品质。
第六,创新绿色有机认证奖补机制。为确保“绿色食品牌”底色,建议将已经实施的茶产业绿色有机奖补政策推广到具备开展绿色有机认证条件的各产业领域,引导激励生产主体坚定绿色有机发展信心,争取在“十四五”内将云南打造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第一省。同时,为确保“绿色食品牌”成色,建议将绿色有机认证费用的补助对象由生产经营主体(茶叶绿色有机认证奖补规则如此)变更为奖补认证机构,政府部门优选推荐一批高质量认证机构名单,并严格强化对其工作质量的监管,防止出现虚假认证和认证后不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