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社会意向与行为在精神病学研究中的意义*

2022-11-24陈东阳周福春王传跃

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意向社会性精神病

陈东阳 周福春 王传跃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如帮助陌生人等,目前关于亲社会行为尚无一致性定义,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纳为为他人或群体的利益而从事的自愿活动或社会行为[1]。而亲社会意向(prosocial intention)指的是个体参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反映一个人愿意帮助其他人的意愿程度[2]。

亲社会意向对于个体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受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有报告发现了自主感与关系满意度和亲社会意向之间的关系[3]。荟萃分析发现,通过干预手段改变行为意向(Cohen’sd=0.66)后,可使个体健康相关行为产生相应变化(Cohen’sd=0.36);其中社会性鼓励和激励的效应更明显[4]。

亲社会行为在几种神经发育障碍[5]、精神病性障碍[6]以及心境障碍[7]中都表现出异常变化。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的减少在精神病性障碍中具备一定的神经生理学依据,同时,亲社会意向可反映阴性症状的核心神经心理过程。此外,亲社会意向与前瞻记忆[8]、社会认知[9]等高级认知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探索亲社会意向及行为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以及认知机制可能有助于理解正常和异常行为相关的神经发育过程。

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关于精神病超高危(Ultra-High-Risk for Psychosis, UHR)人群的识别与诊断主要依据轻微的阳性症状,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要更加敏感的指标或指标组合来预测UHR个体的临床转归。事实上,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在阳性症状出现之前可能就已经出现了亲社会意向、行为的减少,这可能也正预示着其未来阴性症状的持续进展。

鉴于此,本文回顾了既往文献,从与精神疾病、认知功能的关系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对亲社会意向做一介绍,同时展望了其作为精神疾病早期识别指标的应用前景。

1 亲社会意向心理机制

亲社会意向可以作为评估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指标[2]。但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划分,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如有研究者根据任务类型将亲社会行为分为三种:工具性帮助、分享和富有同情心的回应[10],还有一些研究者将亲社会行为分成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对于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有不同的理论解释。如Eisenberg N[11]的亲社会行为模式理论将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向阶段、意向和行为相联系阶段;还有Baston DC等[12]的移情-利他主义假说、Dovidio JF等[13]的唤醒-代价回报理论等。因此,亲社会意向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研究者根据规范激活模型(Norm Activation Model,NAM)划定亲社会意向的四个影响因素,其中之一为履行或避免特定行为的道德义务感[14],也有研究者认为,亲社会意向包括其他导向(即无私、利他)和自我导向(即自私、利己),这两种导向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相似的行为结果。而精神障碍患者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类似的亲社会意向缺失进而缺乏亲社会行为的特征。

一项针对精神分裂症人群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背侧纹状体活动减弱可能与意志缺乏(avolition)相关。意志缺乏和快感缺失可以映射到功能性皮质-纹状体通路,此通路有两种可能的机制,一是与快感缺失相关的功能失调的动机价值回路,二是与回避(动机缺失)相关的功能失调的动机凸显回路[15]。另外一项研究显示,青少年的亲社会性与大脑皮质厚度有关,且缺乏亲社会行为与几种神经发育障碍有关联[5]。这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在发病早期就表现为亲社会意向和亲社会行为的异常,对亲社会意向的系统评估和准确测量在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2 亲社会意向与精神疾病

2.1 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致残性的重性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以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缺陷为核心表现。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往往在阳性症状前出现,当前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对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很差[16],故阴性症状是阻碍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因素。

非言语行为是社会交往的基础。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表现出非言语行为的表达缺陷,表现出不同于健康受试者和其他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研究表明,阴性症状更严重的患者会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行为(如点头、微笑等)、更多的回避行为[6]。

对阴性症状概念的界定历来是一个难题。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的一份共识性文件指出,阴性症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分别是情感迟钝、言语贫乏、动机缺乏(amotivation)、无社会性(asociality)和快感缺失。这五个方面之间又有一定的重叠和相互作用,例如无社会性可以部分归因于动机缺乏。随后,又有研究者提出了阴性症状的两个主要子领域:“情感表达的减少”包含了情感迟钝和言语贫乏,“意志缺乏”包含了动机缺乏、无社会性和快感缺失。意志缺乏在这些维度中处于阴性症状的核心位置,且通常与较差的功能结果相关,成功地纠正意志缺乏很可能联动改善整个阴性症状群[15]。根据临床观察,意志缺乏的患者似乎缺乏提高自己的兴趣,这一现象无论是从生理上、智力上还是经济水平上都能得到体现。他们通常不会执行一些基本活动以及更复杂的行为如参加社会活动等。从这一描述可知,意志缺乏正是亲社会意向缺乏的体现。

2.2 心境障碍 既往诸多研究表明,在非临床样本中,抑郁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17]。在亲社会行为的两种导向中,受他人需求影响的个人更可能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这会增加个人负担[18],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抑郁症状[19]。

重度抑郁障碍患者(MDD)通常表现为快感缺失,即感知快感的能力降低或丧失,并且可能不容易体验到亲社会行为伴随的快感,这将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减少。但同时还存在一种情况,患有MDD的个体,尤其是女性,往往会表现出过度的人际依赖,更需要从他人处获得情感和社会支持[20],更在意社会评价的关注,这可能又会增强患者的亲社会意向进而增加亲社会行为。研究者进一步认为,由于女性更高的社会评价关注度和其他导向的亲社会意向,导致了更多的利他主义亲社会行为以及更高的负担,使他们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7]。

3 亲社会意向与认知功能

3.1 前瞻记忆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指的是记得未来要做某事的记忆,既往报告PM受损造成的影响占记忆障碍对日常生活影响的50%~80%[21]。PM失败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或生活困境[22],其与较差的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故而PM在精神病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已在多种精神障碍中发现PM受损,然而,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其他精神障碍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在PM上的受损效应尺度更大[23]。但是上述研究多集中于PM的基础认知层面,忽视了这一活动的基本社会属性和动机成分[24]。

Brandimonte MA等[25]率先研究亲社会意向及其动机基础对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亲社会意向能够显著改善PM,但在奖赏条件下,这一作用反而会受到削弱。研究者将这种受亲社会意向驱使的PM称为亲社会前瞻记忆,认为以动机为基础的机制是亲社会前瞻记忆的主要决定因素。

在基于时间、事件、活动的PM任务研究中,发现诱发的亲社会意向没有导致额外的监控成本,这表明亲社会意向可以通过自发性检索增强PM成绩[8]。

3.2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通常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预测他人的想法,判断他人的行为,并指导自身的社会行为的高级认知过程。研究者们通常又将社会认知分为心理理论、情绪加工、归因、社会知觉等几个方面。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愿望、信念、意向等心理状态,并据此推断他人行为意向的能力。一项针对儿童(2~12岁)的荟萃分析研究发现,在心理理论测试上表现越好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的测试上得到的分数越高,并且这种正相关在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中都显著存在。反过来,也有研究发现,参与亲社会行为会促进心理理论能力更好地发展[9],即心理理论能力与亲社会意向密切相关。

情绪加工(processing of emotions)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表达的感知及运用。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移情(empathy,即理解他人情绪体验的能力)是亲社会行为的关键动机因素[26]。Eisenberg N等[27]提出了一个模型,根据这个模型,情绪强度和调节能力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的亲社会意向水平有关。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自己或者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者解释的过程。Nelson DA等[28]研究发现,与亲社会性水平较低的儿童相比,10~12岁的高亲社会性儿童更可能做出友善的归因。

由此可见,亲社会意向与社会认知可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遗憾的是该领域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儿童、青少年等低龄人群,且亲社会性大都是通过自我报告来呈现。

4 亲社会意向的评估

评估亲社会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直接观察行为和测量行为意向。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测量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如经典的好撒玛利亚人研究(The Good Samaritan):参与者被要求在建筑内行走,有一人在地上躺着闭着眼睛咳嗽,根据参与者注意到需要帮助的人、询问该人是否需要帮助以及坚持帮助的程度评估其亲社会行为程度的大小[29]。还有的研究通过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和另一个参与者的收入进行分配来评估其亲社会性[30]。这种直接的测量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例如生态效度高,但与此同时,其也存在着情境限制以及成本要求等缺点。

另外一种主要方法是测量行为意向从而间接评估亲社会行为。研究者常采用的方式是量表评估,如Pavey L等[31]修订的自我报告利他主义量表,该量表包含20个条目,旨在评估以前的亲社会行为,要求参与者评估其在接下来的两周实施6种亲社会行为的肯定程度。还有研究者在整合先前工作的基础上专门开发了针对成年人的亲社会意向量表[2],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且在不同文化中得到了验证,是评估亲社会意向的一个相对有效的测量方法。其他相关量表还有25项标准化优势和困难问卷[32]等。

5 亲社会意向作为精神病早期识别指标的展望

既往调查表明超过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都可出现前驱期症状,如轻微和短暂的幻觉体验、妄想性观念以及非特异性情绪困扰和功能下降。具有前驱期症状的个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较大,称为UHR人群。UHR的标准化评估工具主要有两个:高危精神状态综合评定(CAARMS)以及前驱症状结构化访谈(SIPS)。上述工具主要基于病史和临床访谈来评估,而且诊断仅依赖于阳性症状。使用基于访谈的筛查工具鉴别UHR人群并进行随访发现,仅有30%左右的个体未来转化为精神病性障碍[33],其他UHR个体可转化为双相情感障碍或抑郁、焦虑障碍等非精神病性障碍[34],或者持续保持UHR状态,表明仅基于轻微阳性症状作出UHR的诊断可产生较高的假阳性率。

事实上,在阳性症状出现之前患者可能就已经出现了亲社会意向及行为的减少,可能预示着未来阴性症状的持续进展,并与抑郁、焦虑等相关综合征相鉴别[15]。因此有必要开发敏感的多维度指标或指标组合,尤其将阴性症状相关的神经心理过程纳入,以更加精准的指标预测UHR个体的临床转归。鉴于亲社会意向可反映阴性症状的核心神经心理过程,在未来UHR人群的研究中可考虑将其纳入作为潜在的结局预测指标。

6 小结

亲社会行为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亲社会意向作为评估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指标,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与研究。有关亲社会意向的众多研究表明,亲社会意向与高级认知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已有直接观察行为和测量行为意向两种主要方法对其进行评估。精神病学的研究发现,亲社会意向与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阴性症状尤其是意志缺乏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亲社会意向缺乏很可能就表现为意志缺乏。基于目前对UHR人群的识别诊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的现状,开发敏感的多维度指标势在必行,而亲社会意向因其独特的角色完全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意向社会性精神病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具身感知情境下的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完形填空专练(五)
the Walking Dead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四个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