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2-11-24吴海学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四中学256300
吴海学(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四中学 256300)
立德树人是新形势下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
一、深入研读教材内容,有效挖掘德育元素
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人文性,蕴含的德育元素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为此,要不断研读教材内容,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推动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首先,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主题思想进行深入思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思考,提出假设,深入挖掘文章含义,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还能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陈太丘和友期》这篇文章时要把握这节课的核心思想,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主题开展德育教育。学生不仅要理解生字词表达的含义,明确文章故事内容,还要深入分析文章内容,体悟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人物的性格全面分析,深入了解“友人”“陈太丘”等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抓住“懂礼貌”“明事理”等关键词深入分析文章精髓,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目标。比如,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关键性描写语句,“非人哉”“过中不至”等,在思想交流过程中明白“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二、品读剖析内涵语句,实现学生思想升华
文质兼美是语文选材的一大标准,不仅要求语言形式优美,同时还要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符,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目的。为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具有丰富内涵的语句,获得情感熏陶,助力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用词用语水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邓稼先》这节课的时候,首先给学生留出自由阅读和讨论的时间,鼓励学生挖掘文本中具有丰富内涵的语句,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这些语句给自己带来的启发,从中学到什么样的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习他人的长处,在思维碰撞下擦出智慧火花,更好地理解语句蕴含的丰富内涵和透露出的精神品质,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此外,通过磨合切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章创作背景,明确写作思路。在作者朴素语言和精练用语的作用下,学生会主动以邓稼先为榜样,忠于祖国和无私奉献,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生,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祖国的发展连接到一起,对伟人的敬仰之情会督促学生“不忘初心”,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
三、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正确道德观念
学习能力是在学生不断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形成的,为此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德育效果。为此,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在探究和辩论中理解德育内涵,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节课时,通过和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对课文内容都有自己的思考。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日本人歧视中国人;有的学生认为,文章中描写的几位先生怀疑鲁迅的关照缺乏真诚;有的学生对清朝留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丑态持批评意见。为此,教师分别设计了几个讨论话题让学生小组交流,如“如何正确看待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区分施舍和帮助?”“和过于敏感的人交往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消除他人对自己的戒心?”等。通过问题讨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小人,什么是君子,如何与他人正确相处,明白友善和诚实的重要意义,进而理解为何鲁迅先生会爱戴身为日本人的藤野先生——因为藤野先生拥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君子之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做到见贤思齐,发现自己的问题而自省,为人严谨坦荡和友善待人。
四、创设德育写作情境,开展道德观念教育
写作是抒发情感和调动思想情感经验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方法。为此,要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创设写作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调动学生情感经验,启迪学生以写作的方式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写作要求创设符合写作主题的德育情境。比如,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影视片段,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挖掘德育元素和体现德育价值。此外,德育情境会升华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和动力,学生会主动以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宣泄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还能增强学生作品的感染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五、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渗透德育效果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造完善德育教育平台,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和构建评价体系,使教学各个环节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德育效果。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节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思想情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描述课文内容的视频,营造世外桃源的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动力。再如,在学习《木兰诗》这节课时,结合学生的喜好,精选《花木兰》动画或电影片段,为学生介绍花木兰的英勇事迹,让学生学习花木兰勇敢、果断和孝顺父母的精神品质。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组织学生角色扮演,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情景剧,鼓励学生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表现出主人公身上具有的精神品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还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强化思想感悟并实现德育渗透。
总之,立德树人视域下的语文德育渗透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寻找德育和教材知识点以及生活案例之间的关联点,以学生思想认知为出发点,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