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与配合社区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工作的有效结合

2022-11-24李宛珊

法制博览 2022年31期
关键词:挂点法律顾问律师

李宛珊

广东庆荣律师事务所,广东 湛江 524005

当前,人们的维权观念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而不断增强不断提高,患者接受了诊疗行为后,如果出现不良状况,患者或患者亲属往往会认为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实施的诊疗行为存在不当或过错,并认为是因为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诊疗行为导致患者受到损害而引发患者的不良状况。因此,一旦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发生了不良状况,就极易产生医疗纠纷。所以近年来,医疗纠纷一直呈不断上升的态势。而对于医疗纠纷的最终解决,最为合法且有效的方式是“人民调解方式”或“诉讼方式”,可是,由于作为患方的普通民众,尤其是居住在农村的村民,大多数不懂得如何通过合法程序解决医疗纠纷,所以,一方面可能导致因维权的方式不当而产生不合法的后果,并从而给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可能会令维权的证据缺失,并从而导致不能有效保护自己或亲人的合法权益[1]。因此,通过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机制、通过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参加社区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提高民众对解决医疗纠纷的合法性及有效性,既有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有助于加强社会的安定团结。目前,广东等省份为了促进基层法治化管理,不断探索解决方法,安排律师下基层,为社区及农村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协助调解等服务,在为农村及社区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的工作中为挂点村(居)解决医疗纠纷的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2]。

一、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配合社区维护医患和谐关系工作的必要性

2018年6月20日,由国务院第十三次常务会议通过,并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纠纷预防及处置条例》第二条对“医疗纠纷”作出定义:“本条例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医疗纠纷是否合法有效解决是影响医患关系是否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现实中,医疗纠纷呈现“索赔难”“处理难”“类型多”以及“数量多”等特点。由于作为患方的民众对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并发症的风险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并且医学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普通民众对诊疗行为所涉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所以患者在接受诊疗措施后一旦出现不良状况,患者或患者亲属便容易对诊疗行为的合法性及正确性产生怀疑,并认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容易感觉既无助又愤怒,由此产生激动情绪,甚至可能出现辱骂医护人员及其他过激的不良行为。上述情况下,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也造成医患关系的不和谐,给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如何充分防范医患纠纷、对医疗纠纷如何进行有效处理,在保障基层民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实现法律上的公正与公平,是各级司法部门需要予以足够重视的问题,是法律执业人员应负的使命。因此,通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配合镇(街)、村委会、社区开展解决医疗纠纷的维稳工作,既是“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新的亮点,也是镇(街)、村(居)维稳工作的新举措[3]。

二、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的主要工作方式

(一)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做好普法员,深入基层进行法制宣传工作

村(居)法律顾问律师在挂点社区应当以调解、析法、法治讲座以及集中培训等形式,不定期或是定期就医疗纠纷的防范与解决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普法宣讲,提高中小学生、基层群众和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引导群众及相关干部和人员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或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从而在镇(街)、村委会、社区营造正确的良好的“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引导社区人员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4]。

(二)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做好贴心人,充分化解医疗纠纷

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当用心与社区干部进行有效沟通,对社区各种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让自己成为义务调解员,协助村(居)开展医疗纠纷调解活动,对群众意见与诉求广泛倾听,深入社区参与医疗纠纷调处活动,特别在处理上访案件以及群体性敏感案件中,为人民答疑解惑,提供法律意见,有效配合司法部门引导民众利用合法渠道与方式将自身医疗利益诉求表达出来,对遗留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通过挂点律师积极参与调解,对医疗纠纷及时干预处理,以达到法律顾问工作与基层司法所工作的有效结合,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处理医疗纠纷。[5]

(三)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做好参谋官,促进基层维稳

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将自身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社区两委决策活动提供专业法律意见。通过参与项目谈判等,帮助居委会开展合同审查工作,协助开展居民公约、组织章程、规章制度以及村规民约的起草、审核以及修订等工作,解决医疗纠纷相关法律问题。一方面,通过给社区两委开展普法工作、上法治课以及其他方式,帮助两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展治理、办事、决策等工作,不仅促进居民自治、村(社区)务公开健康发展,同时充分提升基层的自治管理能力,形成基于法治方式以及法治思维开展公共事务管理的局面。可以通过列席两委会议,针对医疗纠纷发表法律意见,将法律规定解释给村委干部,并提出建议,充分助力两委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有效提高治理法治化程度;另一方面,法律顾问挂点律师也可以根据社区要求,审查居民公约,对于公约中和现行法律相抵触的内容,第一时间向社区干部展开法律分析,同时制定修改建议。通过定期审查居民公约以及村规民约,促进基层法治化治理[6]。

三、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配合社区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的工作目标

(一)优化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的工作力度

1.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当根据社区要求参与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当积极响应社区要求参与社区内发生的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律师是专业人员,律师参与调解工作,既有利于有效维护社区民众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把民众引导进以合法方式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以达到减少上访、维护和谐医患关系以及化解基层矛盾的效果。

2.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当积极将参与社区内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的工作展现在考核工作当中。在村(居)顾问挂点律师每半年度进行的考核工作中,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当积极将参与社区内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的工作作为接受考核的内容。对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事例,可以作为镇(街)、村、社区的维稳工作的典范;甚至可供政府组织解决医疗纠纷维稳“专家库”时作为备选人员。

(二)提高法律顾问的服务水平

1.优化培训机制,充分强化律师服务能力。现阶段,对于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的培训力度并不能够满足医疗纠纷案件处理需求。所以,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该积极主动参加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相关的培训,以提升挂点律师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的知识体系及能力。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也应该积极参加有关于提升律师的方言听说能力、职业道德、基层群众交流的技巧以及公务服务能力的培训及课程,强化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在协助社区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方面的服务能力。

2.通过党建引领,构建忠诚于党的顾问律师团队。司法机关与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党支部应当对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的法律服务工作提出适应新形势下的具体要求,要求挂点律师在工作所有环节中听从党的领导、积极贯彻党的要求,尤其要求党员律师必须将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投身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中,积极有效预防医疗纠纷、为人民群众有效解决医疗纠纷。

(三)强化律师与社区之间关联性,积极协助基层组织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的工作

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当及时将工作情况报送给挂点社区,以获得镇(街)、村委会、社区的更多关注以及支持。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深入基层,认真听取基层群众与干部在医疗纠纷方面的法律需求以及对于法律顾问工作的建议,努力提高自身协调能力以及配合力度。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当积极以宣传典型案例等多元化方式,让所挂点的镇(街)、村委会、社区得益于村挂点法律顾问律师的实际工作成效,进而提高镇(街)、村委会、社区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工作的效果[7]。

(四)构建多元化法律顾问服务模式

1.延长法律顾问服务时间,保证群众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虽然《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服务合同》对挂点律师的工作时间有基本的约定,但挂点律师除了通过在镇街法律顾问工作站值班,对于社区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工作提供服务之外,还可以通过以微信、邮件等形式为社区群众所提出的医疗纠纷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从而尽量满足社区群众的相关需求。

2.探索团队化的法律顾问服务。由于村(居)法律顾问是由执业律师担任,而执业律师的工作具有必须满足开庭、取证等工作需要的特性,因此,如何兼顾为突发的村(居)医疗纠纷提供协助的服务,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可以通过团队化法律顾问服务模式,挂点律师所在的律师团队(律师事务所)内部可以结合顾问时间以及实际服务需求合理安排人员,不仅能够将各个律师的专长发挥出来,同时可以提高服务的专业化以及针对性程度,并防止法律顾问个人业务与服务时间出现冲突,对服务质量产生影响。

3.选择流动服务与固定值班结合的服务方式。基于传统固定服务机制,设置流动服务内容,主动到交通不便、人口密集的社区或是自然村提供医疗纠纷咨询服务,举办医疗纠纷法治讲座活动,以便解决群众分布零散、辖区面积大地区群众不方便寻求法律咨询服务的问题。

4.提高线上服务实效性。应该提高微信群使用度,引导社区的群众以线上咨询模式向挂点律师提出咨询问题。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对于社区群众所提出的医疗纠纷相关法律问题应及时处理,充分强化线上服务效率以及质量。努力做到为社区群众的医疗纠纷法律需求,提供令群众满意的专业化、多元化法律服务。

(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持续提高群众对宣讲内容的知晓率

1.对宣传阵地有效拓展,提高宣传力度。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宣传工作除了采用公共公告牌、法制宣传栏等方式之外,还可以对宣传阵地进行全面拓展,例如车站、公交等移动阵地,甚至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宣传方式,努力提高宣讲内容的知晓率。

2.对宣传内容进行积极创作,强化宣传深度。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可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医疗纠纷相关典型案例,对其中涉及的法律条款进行详细分析,分享心得,有效强化宣传效果。

四、结语

基于我国经济事业的腾飞以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基于人们法律观念的不断增加以及维权意识不断强化,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以及改革过程中,对于预防医疗纠纷以及解决已产生的医疗纠纷,村(居)法律顾问挂点律师应当通过“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促进基层管理现代化、法治化以及专业化程度,以法律视角构建健全的相关制度,为人民的医疗权益提供良好保障、为医疗事业及医疗环境创造和谐的、良好的氛围。

猜你喜欢

挂点法律顾问律师
输电线路铁塔挂点数字化模型研究
直升机吊挂飞行旋翼桨毂载荷分析
广西荔浦市启动首批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工作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飞机挂点电气接口扩展技术及应用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关于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几点思考
实行法律顾问制度 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