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研究

2022-11-24赵海燕

山西青年 2022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素养

赵海燕

江苏省仪征技师学院,江苏 扬州 211400

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育方面具有鲜明的指向性,需根据学生专业选择,有明确方向的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教师应正确定位语文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构建多元和智慧语文课堂,在学生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思维素养的培养方面发挥作用。基于就业导向下的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长远发展,多维度分析教学内容先进性与合理性,确保学生掌握和了解重要的知识内容,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未来职业选择和人生目标实现奠定扎实基础。

一、基于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再设计的价值意蕴

(一)培养人才的标准由市场供需导向

语文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有效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令他们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而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根据既定专业和领域的人才结构,以及岗位要求,有明确目标和方向的设计教学活动。职业院校须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及时优化和建设人才培养标准。从某种角度来说,新育人标准的生成是由市场供需决定,当市场在人才供需方面发生变化,职业院校就必须重新考量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育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以现实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和及时地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

(二)秉承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动态优化教学设计

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办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情况。语文教学创新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受职业院校办学宗旨的直接影响。需在既定的人才培养规则和要求框架下,科学制定新型教学内容和方法,继而培育出符合岗位和市场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具备就业能力的人才是职业教学的根本任务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是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工具,需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增强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培养具备就业能力的人才是职业教学的根本任务,需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和人才市场的发展态势,及时扩充课程内容,并生成具有现代和职业性特征的教学活动。职业院校须根据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基本构成,科学的分解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课程内容,设计多元的教学模式,实现多模态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继而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四)当下严峻就业形势驱动职业院校必须改革和创新

面对当下的就业形势,职业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法进行战略性调整。要利用语文课堂补足学生能力缺陷,注重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情况。互联网时代下,若学生缺乏良好的表达能力、阅读习惯、信息甄别技巧,很难适应当下复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职业院校必须通过教育深化改革,快速适应当前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和优势,从不同维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二、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点

(一)侧重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现代教育语境下,职业院校面向多领域输送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依据管理、生产、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人才的必要素养和重要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各个领域的发展态势上来看,绝大部分岗位都要求人员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能精准和正确阐述自身工作内容。为此,职业学校需侧重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确保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和相关岗位的必要素质。

(二)培养学生终身阅读意识与习惯

在各个行业迅速和蓬勃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人才需求标准和岗位要求会不断改变。职业院校若想培养具备极强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利用好语文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终身阅读意识和习惯。只有学生持续性地获取知识,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具备更加显著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学生终身阅读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既体现语文教学的实际价值,更关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情况。甚至,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不断自我进化的重要利器,更是他们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对培育具有就业能力的人才发挥关键作用。

(三)多维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多元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需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确保他们能客观和理性地看待周遭复杂环境和不公待遇。思辨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和面对生活困境的重要技能,决定他们心理和思想健康程度。若学生缺乏良好的思辨能力,会因眼下遭遇和困境产生的消极人生态度,继而无法快速和有效的走出人生困局。从这个层面来看,利用语文课堂多维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应将思辨能力培养作为重点,科学地对语文教学模式和形态进行优化。

三、基于就业导向下的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创新和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职业性特质

基于就业导向的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通过不断增强人才培育的职业性特质,继而强化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能力。[1]要突出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活动的职业性特点,侧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语文知识和文学文化进行有效应用。职业院校需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结构,设计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具体来说,教师可将相关岗位和领域中的公文写作内容和要求引入课堂,结合相关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完成相关任务。基于实战化和职业化训练,有效培养学生公文写作能力,并从中透析相关岗位要求和人才招聘标准。甚至在书写公文的过程中,能对既定领域的发展态势建立新的认识。同时,教师可结合网络营销案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写作能力,对不同品牌的化妆品和衣服设计营销方案。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对传统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延展,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现代营销能力和推广技能,继而为他们未来求职和就业提供更多可能性。语文教学要深度嵌入现实社会,利用职业性特征显著的教学活动,承载关键教学内容,以此不断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并在实践和探讨中内化吸收语文知识。而语文教学应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工具,而不仅仅限于既定俗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要通过有效凸显语文教学职业性特征,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战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学生就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真正发挥语文知识和文化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设计研究性学习框架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解决工作问题,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以职业为导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教育工作者需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对教学模式、课堂展现形式、课程安排等进行科学的创新和优化。教师需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2]要通过设计研究性学习框架,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并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和发挥创意的机会。依托既定的研究型学习框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个性化需求,设计具体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例如,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制定阅读计划、写作方案,从不同维度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围绕学生制定的学习计划,结合具体的任务,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不拘于知识和文化表面化的记忆和学习,应挖掘深层思想和理念内涵,继而形成新的文化理解,并对英美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建立正确的认识。而研究性学习框架的设计,主要适用于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计划,并动态丰富和深化学习内容,不完全依赖教师讲解和知识传授,能自主探索和探究。利用具有开放性特征的语文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语文知识、写作风格、阅读技巧的过程中,真正汲取知识精髓和精华,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写作功底。

(三)全面展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

语文教学空间需有效延伸和拓展,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利用实战性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领会的语文知识和相关文化的应用价值,并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意义建立正确的认识。[3]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通过校企合作增强教学实效性,培育出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和岗位胜任力的人才。职业院校需根据学生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的企业展开战略合作,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丰富和创新。职业院校应全面展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组织学生在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等岗位上进行实习与实践探索。利用企业实习检验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并对他们的行政文书写作能力,会议记录和总结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令他们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应用的技巧和思路。相较于传统语文课堂,依托企业展开的实践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应用的方法,促使他们客观审视和反思自身能力短板。[4]在现实工作情境中,更能折射出学生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复杂工作处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以此更加科学地进行语文教学创新和改革。深度和深层次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使学生面对工作困境和困难时能进行深度和辩证思考,结合现实情境和语文学习过程,不断探索新的出路和学习思路。学生需自觉走出既定思维模式,以创新思想设计语文学习计划。教师需利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以及不断强化学生岗位胜任力。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优化教学形式

教师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标准,科学而及时地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依托高效的语文课堂,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学的创新设计,必须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教师应增设情景设计模块,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与现实情境深度融合,继而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语言技能训练中诊断学生学习问题。教师须以教材为主,网络素材为辅,制定具有交叉融合性特点的课程内容,继而为丰富教学情境提供优质素材。依托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操作程序,继而在不同的语言表达场景中,科学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将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营造一个具有思想性和探索性的语文教学环境。[6]不局限于理论知识、阅读技巧的讲解,应着重于现实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以及在相关工作岗位上的所具备的必要素质,为学生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性特征的语文课堂。一方面,利用情景化教学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依托丰富的教学场景,对教材中不同的故事片段进行内容和内涵延伸,继而从中获得新的思考和专业视角。另一方面,教师可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案,利用技术手段构筑一个多维度开放型的语文教学环境,利用这样的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加深度研究和探索语文知识,以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道理。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务必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继而持续性地汲取知识养分,令他们具备符合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需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背景中。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标准,科学地扩充教学内容,并对教育形式进行创新和调整。在课堂内外,校内校外,构建一个广阔和开放的学习空间,为学生获取先进知识和技术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利用现代和科学的语文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辨能力、思考能力等,令他们成为可快速适应复杂社会的优秀人才。职业院校要根据外界环境变化情况,及时优化语文教学方案,确保教育教学模式具备显著的优越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素养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