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策略
2022-11-24姚金山
姚金山
(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云南 昭通 657000)
0 引言
中职学校是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他们是农村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人才。近年来,我国对中职教育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2019 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中职教育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中职教育要加强对农村的服务意识,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中职院校可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村发展的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以订单式方式培养适合乡村建设的人才。
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十九大指出,“三农”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将“三农”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方针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1]。
2 我国中职教育现状
2.1 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
结果显示,社会和大部分学生家长仅认可普通的通过中考和高考进入的全日制学校,对于其他形式的学校,在社会和学生家长中普遍存在着“排斥”。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社会普遍存在着“重学历、轻技术”“重普高、轻职高”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中职教育“社会地位”的降低。
2.2 生源少、质量差
中职学校是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中职学校的不断升格、民办学校的增多和高考生源的下降,中职学校的生源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使得中职学校不断降低“门槛”,扩大招生规模,从而间接地造成了中职学校的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此外,许多初中生的父母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中职院校,这是造成中职学生生源少、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质量低
当前,我国在中职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相对偏低,再加上近年来中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张,使其投入的资金难以与中职院校的发展速度相适应。由于资金短缺、基础薄弱,中职教育的硬件设施严重短缺,不仅影响着中职教育的质量,而且制约着中职教育的发展[2]。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社会对中职院校的认可度也越来越低。
3 乡村振兴给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
3.1 彰显出中职教育技术专业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有专门技术人员的支持,更需要一群懂农业技术、懂文化、懂管理、会经营、会营销的现代化专业技术人员。中职院校要根据气候条件、温度、湿度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特色农业,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的职业技术人员;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能够适时地对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向进行调整;要有现代观念,发展有潜力农业。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民还没有达到现代农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因此,中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点。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等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要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训练基地、师资力量、经费等给予扶持和倾斜。
3.2 有利于中职教育的拓展
科技发展迅猛,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不再局限于工业、电脑等领域,如今的农业早已走上了专业化、技术化的道路,温湿度传感器、自动灌溉技术、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商品化包装设计、乡村品牌建设等,都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领域都为中职教育专业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同时也为培养复合型、层次型技术人才指明了发展的道路。这就意味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3 能够凸显中职专业化教学特色
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进行的中等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集中、系统地了解自身的职业发展趋势。对于学生来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未来的就业和创业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以更好地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不同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不同,乡村振兴的教学策略能够使中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相协调[3]。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人员要保持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相一致的发展,并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和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
4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的原则
4.1 保持长远的发展眼光,确定科学的教学战略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战略应结合地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真正做到“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中职”的学习贵在“实用”,而非“表象”。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职业发展、未来规划与民族命运、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取向相统一。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改革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其具有前瞻性、校地结合的特点,在制定实习教学计划时,更科学、长远地制定教学内容与理实结合的教学活动。
4.2 确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 使学生心系农村、向往农村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政策,它的目标和指向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在职业教育方面,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点,制定科学、生动的实习课程,以保证学生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而对农村缺乏感情、对农民缺乏热情的学生,在实际专业学习和深度拓展就会变得困难。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坚持理实结合、德育渗透的方针,使学生在思想、观念和情感上更主动地融入乡村振兴之中。中职院校要与地方政府保持及时、双向的沟通,使中职院校能够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专门人才,从而为校地合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4.3 结合信息化社会特征,实施科学引导、积极激励的教育策略
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以振兴农村为核心、以家国情为导向的教育和教学方针。在信息化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职生的职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何正确地面对信息化社会带来的便利与挑战,将职业发展、技能培训、知识学习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情感调控能力,使他们沉下心来研究乡村振兴事业,沉下心来研究所学专业与乡村振兴的联系,做好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4]。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乡村振兴学习观念,把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融入实际工作中去,对农村、农业进行研究。
5 中职学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策略
5.1 积极宣传职业教育,改变刻板观念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等职业学校是那些成绩差、不听话的学生上的学校,而进入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则被定义为差生。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必须彻底改革观念,重新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政府及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中职教育的宣传,让民众明白中职教育的本质,实际上,中职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体制下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的教育种类很多,也很全面,中职教育的体制也很健全。现阶段,信息技术比较发达,职业教育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宣传学校,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中职教育要适应市场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合理调整办学规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办学质量,更新办学理念,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5.2 多方力量协作,充实师资力量
中职院校要想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获得高质量的发展,就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中职院校要留住好的师资队伍,就必须健全用人机制,吸引优秀的教师任教。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与本地优秀企业的合作,聘请公司的技术骨干到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增强学校的实训技术师资队伍;其次,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对中职院校的师资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训练,强化教育,促进其教育程度的提高;再次,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具有全面理论知识、熟练操作、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进行定向培训,使之能够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需求;最后,要完善薪酬体系。只有完善薪酬体系,确保工资发放到位,中职教师队伍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5.3 合理设置专业,服务乡村振兴
中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根据农村特点,重点培育农业、电商、资源开发、经营管理等专业。中职教师要认真学习农业技术、农业产业管理、乡村振兴战略等专业知识,从而准确的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农村经济有更深入的认识,让他们真正扎根农村、发展农村。面向全国乡村振兴的整体战略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多方面实施农业教育,把农产品包装、销售、经营穿插到经济贸易、物流、市场管理等方面;同时,也可以把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农民理财纳入财务会计类专业,以此将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的课程内容融入中职学校的所有专业之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5.4 理论与实践并重
中职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重要使命,要开展各项涉农工作,采取积极涉农举措,组建专业的科研队伍,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乡村解决根本和基础性问题,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城乡结合的战略。在中职教育实训课中,由于实训设施设备不足,大多还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真正动手机会少。在目前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当务之急。中职院校应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对中职人才的培训。校企合作能够使学校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从而使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所以,中职院校必须与社会各界开展有效的合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与传统的实习教学相比,“校企合作”的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5.5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多,但中职学生对知识的判断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政策和形势的教育。政策、形势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职业学校要组织教师感受不同学校、区域、产业的发展,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使学生清楚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并结合当前政治热点,使学生在基层立足,拓展教学领域,丰富教学内容。将乡村振兴与个体的艰苦奋斗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关心国家的命运,敢于承担起国家发展的责任。
5.6 健全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可以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构建和完善人才评估制度,对于提升学校专业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评估制度,必须从改革现有的评估制度入手[5]。传统的、以终结性的、单一的分数评估方式,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已不能适应新观念下的教育模式,新观念教育倡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生成性的评估,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长和个人发展。
可以将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贯穿于形成性考核的全过程,同时增加了形成性考核在整体成绩中的比重,反过来促进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其次,要注重对教师绩效考评的监督和评价。评估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评估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所以,在教学中引入评估和监督机制,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与实践能力,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评估与设计。
6 结语
目前,乡村振兴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中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中职应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面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要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质量标准、重塑教学体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使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