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对策

2022-11-24李雨桐

大科技 2022年40期
关键词:时效资产部门

李雨桐,屈 伸

(商洛市中心医院,陕西 商洛 726000)

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医疗机构改革。在改革中,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属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希望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

1 相关概念的介绍

1.1 医院

医院是以救死扶伤作为已任的医疗机构,我国的医院可以分成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公立医院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预算管理,而私人医院则是由私人自主管理[1]。目前,我国的医院根据等级划分还可以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每一级级别内部又可以分成甲、乙、丙三个不同的等级。

1.2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为了维护企业正常的运转而持有的房屋、机器以及其他生产设备资产,固定资产是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基础。医院的固定资产常常是指医院的建筑、医疗设备以及车辆等物质资产。本文所研究的固定资产专门针对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1.3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包含有固定资产的采购、固定资产的转移、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废等各方面的内容[2]。

2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2.1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1 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1)医院的固定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近些年来,医院固定资产收益率处于下降的趋势,虽然下降的幅度并不大,但是也反映出了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不理想,资产使用效率出现持续走低的情形。

(2)医院固定资产的周转率始终较低。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并不高,而且呈现出连年下降的态势。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的周转状况并不理想,反映出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非常低,甚至很多固定资产并没有给医院带来实际的利益,许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的状态[3]。

(3)医院固定资产的收入水平较低。当前,医院的固定资产收入水平并不高,同时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目前,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以药品收入为主,医疗设备所带来的收益率并不高。

2.1.2 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划分不细

(1)管理执行时职责分配不够明晰。目前,医院一直强调需要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落实到个人,需要明确责任人。但是,很多大型医疗设备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责任人,大型医疗设备主要是以科室管理为主。由于大型医疗设备的价值非常高昂,因此在具体管理要求更高,尤其是在设备转移或者是处置时,只有部门的负责人才能够真正了解情况[4]。

(2)监督职责存在缺陷。目前,医院针对固定资产的监管主要是由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完成,两者主要是从纪律和审计两个方向进行监督。但是无论是纪检部门还是审计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监管依旧是以事后监管为主,缺乏事前监管和事中监管,容易导致监管职责存在空缺缺陷。

2.1.3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重购轻管

(1)固定资产使用流程形同虚设。医院固定资产常常是由部门使用,主要运用于各种各样的诊治医疗活动。医院常常会针对高精尖端仪器设置单独档案,详细记载仪器的购买时间和各项参数。但是在具体使用之时,一些使用人员并没有按照正常的流程使用,甚至出现了部分工作人员公器私用的现象。

(2)没有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维护流程。固定资产的维护是延长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有效方法,但是医院在固定资产维护方面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固定资产并没有做好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仅仅只是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很多部门是固定资产自我修理,并没有按照要求报备,最终容易导致固定资产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失,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5]。

(3)固定资产的流转和处置程序不严格。目前,医院在固定资产流转和处置方面存在滞后性,一些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了转移的条件,但却始终没有转移,致使一些不适宜使用的资产长期堆放,无法给医院带来效益,甚至可能会使医院的固定资产总额超标,在申请新的固定资产采购资金时出现严重阻碍。

2.1.4 固定资产管控措施执行不严

(1)监督不到位。目前,医院工作人员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监督,仅仅停留在采购环节,在具体使用环节方面的监督并不到位,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无人问津,尤其是在一些小型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没有确定监管人致使监管监督出现漏洞。

(2)没有发挥财务预算监管效果。目前,医院内部的财务预算机制是为了确保固定资产采购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形,但是在实际运算的过程之中,预算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编制不合理,很多部门常常只是照抄上一年度的预算金额,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预判。与此同时,预算执行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因为固定资产采购金额往往较大而且周期较长,紧紧依靠财务部门很难做到有效跟踪,无形之中增加了预算控制的难度。

(3)审计和纪检缺乏全程监督。医院的监管人员由于数量有限,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跟踪,加之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主要是以事后监管的模式为主,监管效果主要体现在事后追责之上,因此难以真正做到事前和事中监管。

2.2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2.2.1 资产使用制度不完善

目前,医院并没有出台完善的固定资产使用制度,由于缺乏使用制度的规范,致使一些工作人员在使用固定资产时无章可循,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的医疗设备在使用时无端可循。目前,很多新的医疗设备更加精细化,而对于新设备在使用制度方面依旧处于空白,工作人员并不知晓使用和管理的标准,也不了解使用和管理的程序,缺乏统一化的规定。例如,一些医院在资产登记环节依旧是以手工登记的方式为主,而随着医院固定资产的增加,手工式的登记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出现遗漏或者篡改的嫌疑,容易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损失。

2.2.2 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

目前,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等岗位的设置非常模糊,并没有做好具体人员的岗位划分,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并不明确。正因如此,医院固定资产的岗位设置相对混乱,一旦原有的管理人员调离岗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就存在漏洞,甚至存在漏管的嫌疑。在日常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员只是挂名,并没有实际管理权限,无法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工作[6]。与此同时,医院部门之间的资产管理非常混乱,一些部门只是设置了固定资产申请审批岗,并没有设置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岗,相关的管理工作全部推给了纪检和审计部门,而这两部门的工作人员并不知晓固定资产所需要使用的技术,致使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出现空白。

2.2.3 人员内控意识还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都属于公立医院,很多固定资产的采购经费出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医院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来自于财政的支撑,因此很多工作人员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必要的内控意识,管理好坏并不会影响到自身的收入。在日常管理时,很多管理工作非常随意,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认为医院固定资产属于医院,与自身并不存在任何联系,即使出现责任也不会由自己担当,致使很多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并不强,甚至有些工作人员根本没有内控管理意识。

2.2.4 资产信息化管理欠缺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医院管理的融合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却始终相对落后,很多管理的记录都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致使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缺少信息共享,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情形。由于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非常滞后,致使很多固定资产的信息流失。与此同时,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个不同的科室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标准并不相同,因此数据的储存传输都存在着出路,这使各项信息得不到有效共享,最终会影响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逐步提升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1)不断健全资产使用制度。为了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时效,医院需要出台完善的资产使用制度,明确资产使用权限,明确资产使用标准,提升资产使用的管理规范性。与此同时,医院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需要将资产的利用状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此不断提升干部对于资产的重视程度,能够重新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主动投入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之中。

(2)摸清固定资产的底数。为了不断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医院还需要摸清固定资产的管理底数,需要强化固定资产的摸底活动。为此,医院可以从固定资产的类型,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固定资产的使用频率等方面着手制定完善的摸底计划,详细了解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的状况,制定固定资产清单。在制定固定资产清单时,医院应当以一年作为一个周期定期更换相关的数据,确保时刻了解医院内部的各项固定资产,为固定资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以此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3.2 规范细化固定资产管理职责职能

(1)科学设置岗位职责权限。为了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医院需要科学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同时还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岗位权限。例如,医院可以明确固定资产维护、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统计等方面的职责,以此提高责任部门的管理意识,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闲置的严肃追责,倒逼管理部门强化对固定资产的主动管理,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时效。

(2)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为了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学校医院可以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各个管理部门进行整合,抽调其中的业务精干,成立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部,以此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时效。与此同时,医院还需要理清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职能界限,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时效,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3.3 全面强化固定资产流程管理质量

(1)明确各管理流程的具体责任。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之中,医院需要设置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人,任何部门都必须按照资产管理流程设置责任人。例如,在申请采购设备之时,申请部门需要明确申报人。在设备验收之时,部门需要明确验收人,每一个人都需要对自己所在环节负责。与此同时,医院还需要不断细化各项工作标准,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管理工作设置管理条目,要求工作人员根据管理条目做好管理工作。

(2)不断提升员工的内控意识。为了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医院需要发动广大员工的力量,需要激发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使员工树立起主动管理的意识。为此,医院可以通过奖励、惩罚等方式加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医院还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管理固定资产的能力,需要强化管理能力的培训,使员工具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此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时效。

3.4 有效落实固定资产管控相关措施

(1)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医院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时效,因此创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非常必要。为此,医院可以和第三方信息机构合作,共同针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设置资产管理系统,全面记录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维护以及转移,同时还需要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现各项信息的高速共享,以此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时效。

(2)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的监督。为了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医院还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的全过程监督,可以由医院的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进行全过程监督,强化对资产采购、资产验收、资产处理等各重要环节的监管,这些环节都必须由纪检部门和审计部门同时到场,同时还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共同监督创建监督小组,以此提升监管的实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时效,医院需要逐步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细化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职能,全面强化固定资产的流程管理,同时还需要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措施,以此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时效资产部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J75钢的时效处理工艺
一种新型耐热合金GY200的长期时效组织与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环保执法如何把握对违法建设项目的追责时效?
7部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X80管线钢的应变时效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