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弘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与进路
2022-11-24张忠友
□张忠友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2021 年7 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在革命斗争中,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深刻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在党成长壮大历程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嘉兴红船到中国号巨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为此,《决议》提出:“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2]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将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巨大的精神力量,锤炼更鲜明的政治品格,助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特点与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3]精神力量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三种:第一是动力,即推动力、引领力及坚韧力构成的“动力系统”,在党的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第二是定力,这是在党的事业发展顺利时保持头脑清醒、坚定大方向不动摇的力量。第三是支撑力,这是在党的事业发展艰难时支撑我们坚定走下去的力量。实践证明,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谱系之源,自诞生之始在实践中不断化为改造现实的精神力量,助推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生长、延续、传承、发展,成为意蕴丰富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脉。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丰富内涵,可分为认知层面、目标层面、特质层面、主体层面。四个层面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具有内在的逻辑自洽性。
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指出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同时,旗帜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一边的政治立场,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且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政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政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和目标,必须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立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
3.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4]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功史是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在血与火的考验和在时代大潮的搏击中凝结成的。
4.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2016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5]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对党、对人民忠诚的历史。“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是关联统一的关系,“对党忠诚”必然“不负人民”,“不负人民”需要做到“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与担当,蕴含着共产党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价值意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为民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谁”的政治追求。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特点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伟大精神源头,源源不断流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中,贯通于党的每个历史时期、每种精神品质,影响了党的全部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精神财富。
1.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本源性与贯通性。本源性分析主要是指追本溯源,思考事物存在的根源性因素。伟大建党精神是从百年地域性的、人民性的、事件性的革命精神当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共性的价值观、统一的意志品质、统一的方法手段。贯通性是连接、透通的属性。伟大建党精神是“元精神”,它涵盖的是党的百年历史。它的总结概括提炼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反映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和主线,即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一切奋斗、牺牲、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百年奋斗历程,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深刻回答了“为什么”的初心使命追寻。
2.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百年初心守望,百年风雨兼程,伟大建党精神贯穿百年奋斗历程,犹如一根红线续接着党的精神命脉。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性体现在其创立、延续、发展、提炼存在于相应群体的历史累积和整个社会化进程中。在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中建构起来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奋斗为民的体现,勾勒出早期先进分子救国救民的初心和使命,从历史的角度溯源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这一历史性问题。历史是过去形态的呈现,但其价值影响却是面向未来的,在过去与现实中构建出“承前”与“启后”的辩证逻辑关系。“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6]伟大建党精神迎历史而来、接现实之需、向未来而兴,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把握,既要注重整体性原则,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核,也要注重时代性原则,从变化了的时代条件中寻求新的方法论,指导新的实践活动,回答好“到哪里去”这一时代之问。
3.伟大建党精神是真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真理的魅力,思想的伟力,实践的动力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斗争性等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基础上的,也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持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守,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才组建政党开始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并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任何一种理论都产生于实践,实践又推动和指导着理论向前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类活动过程是实践、认识、价值的统一。实践活动的直接后果是改造世界,认识活动的直接后果是获得真理,价值活动的直接后果是满足需要、实现目的。实践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形态。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仍需溯源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性根脉,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永远把伟大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从而凝聚力量、统一意志,进一步回答好“为了谁”这一终极价值问题。百年党史当中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根本标识,体现了党的根本要求,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的根本动力,为开启下一个百年新征程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持。
(三)伟大建党精神与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决议》明确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2]。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崇高的政治立场、政治使命、政治品格和政治本色,高度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治国理政的精髓要义,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理论的伟大继承和发展,维系着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的繁荣发展和长期稳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实践中,构筑起体现党的宗旨与本质属性,彰显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崇高道德风范、价值追求和民族振兴的诸多精神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体系构成的精神族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纵向上表现为伟大建党精神百年演进中的历史轨迹与完整形态;在横向上表现为作为整体的一代代共产党人特定的精神境界与精神状态。
1.二者逻辑关联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伟大建党精神到精神谱系,深刻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鲜明特征与历史走向,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凝聚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心血与奋斗,蕴含着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逻辑关系。
(1)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本源与派生关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其“母体机制”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实践主题下,具象化为不同的精神样态,这些系列不同的精神样态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作为系统完整的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和总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诸多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派生出来的,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涵、外延有许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谱系,在这个精神体系中,伟大建党精神处于“塔基”的地位,是精神之根,具有传承、支撑和密码的价值作用。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魂。精神之贵在于其灵魂,理想信念、人民至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灵魂所在,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魂魄所在。丢了这个魂,就无以立足、难以致远。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了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开始到现在衔接起来,把各个历史时期精神形态连接起来,使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了统一的精神领航。
(2)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共性与个性关系。伟大建党精神是基础性本源性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基于具体精神之上的抽象集合体,从总体性意义上进行普遍性抽象化精神凝练所得出的产物,二者是“总概括”和“具体形态”的关系。伟大建党精神是宏观层面的大概念,它所包含的内涵,是对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实践、整个历史进程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揭示,是各种具体革命精神的精华荟萃。伟大建党精神展现的共同底色,使每一种精神都更能凸显自己独有的特色。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特征,让“精神谱系”遵循着历史链条中鲜明的价值坐标,把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创造、奋斗历程、价值追求串接起来,展示出来。
2.促成伟大成就
内在紧密关联的伟大建党精神及精神谱系,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滋养,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了伟大成就。
(1)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深化理论创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引领事业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些理论成果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之问及人民之问。
(2)实践成果: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些实践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力量。
二、弘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这些从实践中诞生的精神力量逐步锤炼为系统性的理论资源,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汲取信仰力量,增强历史自信的精神财富,是牢牢把握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关键,为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引,意义重大。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淬炼的宝贵精神财富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水深火热的漫漫长夜,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2.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的觉醒。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7]正如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8]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从精神被动向精神主动飞跃的正确目标,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思想变革与社会革命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开启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性重塑,唤起了中国人民的主体自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进而促进了从民族意识萌发,到民族初步觉醒,到民族新觉醒,乃至民族总觉醒的自主、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深省历程。
3.思想建党与中国精神的生成。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种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思想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百年征程历久弥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纯洁的鲜明政治品格。
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彰显中国价值,体现中国力量。伟大建党精神、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成为强大的中国精神,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越来越丰厚的精神滋养和精神力量。
(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百年奋斗的精神力量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百年来所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不仅锤炼出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而且还涵养并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这些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感召下,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而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的被动局面也彻底改变,变得越来越主动。
从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从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到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伟大建党精神贯穿百年奋斗的始终。
1.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毛泽东讲道: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9]。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经过28 年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其结果是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立国大业”。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锤炼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也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10]。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建设改造中国的伟大力量,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其结果是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并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实现了“兴国大业”。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锤炼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塞罕坝精神、王杰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其中,雷锋精神展现了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雷锋精神就狭义而言,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就广义而言,已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
3.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11]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巨变,沧海桑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大力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成功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我们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锤炼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所形成的精神品格。
4.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1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朝向强国大业阔步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锤炼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其中,脱贫攻坚精神,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三、新时代要大力弘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有雄厚的物质力量,而且还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筹协调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13]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这一实践性活动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社会实践的抽象概括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诞生的新文化形态,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大党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上,正续写第二个百年的辉煌,必须身体力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建党精神强根固本,以建党精神培元铸魂,以建党精神立德树人,以建党精神凝聚力量,在继承和发展强大精神力量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一)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初心,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2]这个根本问题,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高度清醒和历史自觉。“是什么”,指向党的性质宗旨,即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政党,是具有强大领导力和执政力的政党,是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的政党,也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政党。“要干什么”,指向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即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牢记这个根本问题,就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党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精神发展史的形象表述。党的精神谱系有着一系列重大精神成果,构成了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宝贵结晶,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这个“源”就是党的精神谱系的红色基因,就是贯通党的一系列重大精神成果的共同血脉,基因强大、血脉强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在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信仰、信念、信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恩格斯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14]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坚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真学、真信、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保持朴素的人民情怀。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才能发挥指导实践的思想引领作用,因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把人民立场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落脚点。还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1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坚强的党的领导,凝聚了强大的人民力量,构筑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养成坚定的“四个自信”。伟大建党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命题,而是把全体党员团结凝聚在党中央周围的精神力量,更应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具体实践中发挥出巨大的引领作用。我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的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坚决支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四)加强党员干部“四炼(练)”,勇做伟大建党精神忠实传人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承载着更为艰巨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为此,需要持续加强“四炼(练)”,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化身份。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化身份,是在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其已然成为这个群体的集体性共识和实践性遵循[16]。只有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斗意志、提高实践本领,将内蕴着“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精神密码的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自身的制度化身份,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时代领导干部持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才能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其中,思想淬炼要“学”,坚定信念,以思想淬炼帮助党员干部“补钙壮骨”;政治历练要“强”,绝对忠诚,以政治历练帮助党员干部“定向引航”;实践锻炼要“实”,担当实干,以实践锻炼练就党员干部“烈火真金”;专业训练要“精”,提升本领,以专业训练打造“行家里手”。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同时也是在其后的斗争磨砺中向前发展的。百年党史既是接续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也是精神锻造史。一百年来,接续奋斗与精神锻造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共同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政党之问,正可谓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尽管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但蕴藏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历史中的红色基因未曾改变。在新的征程上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是要在勇毅前行中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奋斗动力、激发斗争活力,凝聚复兴合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