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研究
2022-11-24周方遒
周方遒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研究
周方遒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构建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分析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构成要素,阐释了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有机性、协调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从发挥“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培育“自信自强”的校园文化、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四个层面构建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以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机制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社会心理建设,关注社会发展变迁对社会成员心理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的心理状态必会代表和影响着整个社会心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传播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广泛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从原来传统心理学的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为主,转向关注和建设大学生内在的潜能与正面的优势和力量,培育大学生形成和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而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作为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在作用机制,是大学生诸多积极心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方式[2]。大学生只有形成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才能具有相对稳定、持续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提升。
一、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积极的认知机制
积极的认知机制是指大学生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心理现象,与教育者和诸多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积极的心理认知机制是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基础。感觉、知觉等心理现象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是人的正确思想和心理的来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感官因素,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有效获得感性知识,产生直接的知识体验,更能够将感性认识逐渐累积,并通过思维的作用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将教育的内容内化为思想认识,实现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激发和推动大学生产生积极的行为。
(二)积极的情感机制
积极的情感机制是指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心境等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伴随着认知过程和意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强烈的心理体验。积极的情感机制能够客观反映外界事物与大学生主体需求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能够良好地表达个体的内心感受,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良性发展。由于每个大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对外界事物的心理认知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他们面对相同情境的情感体验也存在个体差异,这就使得积极的情感机制的构建也要充分考虑大学生个体呈现的不同情感体验。
(三)积极的意志机制
积极的意志机制是指大学生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坚定、果敢、自制、坚韧等诸多内在品质,进而自觉、能动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过程。积极的意志机制对人的积极心理具有能动的激发、调节、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积极认知机制的持续发展,调控和抑制消极情绪对大学生正确认知的负面影响,有效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进一步强化积极情感机制,从而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四)积极的行为机制
积极的行为机制是指大学生把建立在积极行为基础上的积极认知、积极情感、积极意志外化为行为的过程。积极的行为机制是积极心理机制的目标和归宿,反映着积极认知、积极情感、积极意志三个环节的有效性如何。积极的行为机制的形成是大学生将“知、情、意”和“行”相结合,切实做到“知行合一”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收获更高层次的“知、情、意”,同时体验成长、满足、幸福、快乐的过程。
二、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特征
(一)有机性
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有机性就是指构成人的心理结构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一个心理过程会影响和引发另一个心理过程,且在影响和引发的一系列过程中都有特定的作用方式和契合方式。人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它们统一于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之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统一体,这就构成了人的心理机制的有机性。人的心理现象虽然很复杂,但并非杂乱无章,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要素统一于人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列宁曾指出,“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3]通常,只有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它改造客观世界时,人们才能确定行动目的,并以此制定和选择实现目的的计划和方法。因此,积极的认知机制是积极的情感机制的前提和基础;积极的意志机制催化积极认知机制的进一步强化;积极的认知机制升华积极的情感机制,又助推积极的意志和行动的实现,三者内在统一于积极心理机制构建的全过程。在构建“知、情、意、行”积极心理机制时,要注意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四个方面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考虑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既要注意知、情、意、行中的每一方面的积极培育,又要注意发挥四个方面协调发展在积极心理机制构建中的合力作用。
(二)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人的心理结构各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正常运转创造良好条件,并有力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成长与发展。在人的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构建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积极正确的认知催生积极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进而产生正确的行为方式。认知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同样,积极的情感产生积极的态度,调动内心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形成是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直至实现平衡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这一过程同时也受外部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知是情和意的基础,是行的先导;情是知和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意是知和情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支撑;行则是知、情、意三者结合的外在表现和结果,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知、情、意,至此完成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积极社会心理机制各要素的协调性,使积极认知、积极情感、积极意志协调统一于人社会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中。当然,积极的认知、情感、意志三种机制也要随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这就需要人们通过认知活动把握环境发展,分析主客观条件,以决定是否需要调动情感和意志机制,或者是调整心理的发展进程和方向。
(三)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且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层次分明,相互之间也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构成内在的统一体。大学生的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是由认知、情感、意志等亚系统组成,特定的心理现象首先是在认知、情感、意志等亚系统之中运行,三个亚系统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再统一于整体的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大系统。心理结构的整个大系统和各个亚系统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水平的纵横交叉的立体网状结构。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就要找出这一现象中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了解诸多亚结构内部、亚结构之间、亚结构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人的心理是发展变化的,系统时刻都在运行,各个亚系统之间的变化又必然发生在整体的社会心理机制大系统之中,并受整体变化的影响。认知系统的发展,必然引起情感系统、意志系统和整体心理系统的变化和发展,而认知系统、情感系统、意志系统的发展又受到整个心理系统的制约。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认知系统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积极的情感往往能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积极的行动力。意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人的情感,并根据心理需要对情感进行自我协调和调整;坚强的意志能够使人克服消极情感和情绪,能动地把握情感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正向的情感为意志、行动提供坚强的动力。知的最终目的在于行,行直接指向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行”是“知、情、意”的目的和归宿。因此,积极的认知、情感、意志机制共同作用于整个心理过程的大系统中,且协调发挥作用。
三、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路径
(一)发挥“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功能
构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这是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内化”结果。这一过程是由积极的认知机制、积极的情感机制、积极的意志机制、积极的行为机制四个环节组成的动态结构,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积极的认知、培育积极的情感、锤炼积极的意志、践行积极的行动。积极主动认知自我是前提,积极主动践行自我是关键。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很多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大学生讲思政微课、宣讲党史故事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一过程让他们清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感受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坚定意志,以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高尚行为,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理性、责任、担当、乐观、毅力、卓越等积极心理元素,全方位调动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正向发展。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还要求大学生持有积极的解释风格,要对自我、他人、社会具有客观认知,对自我得失、自我进退拥有乐观心态,对自己的未来保持自信和憧憬,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
(二)构建“温馨仁爱”的家庭氛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4]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爱”是家庭成员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情感联结。家庭中的“爱”不仅体现着血缘亲情,更包含着尊重、无私、奉献、感恩、宽容等众多美好、愉悦、幸福的情感。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是大学生积极心理机制形成的根基和底蕴,是大学生积极心理机制形成的“微观环境”。家庭中的夫妻之爱是“爱情”,是家庭和谐的根基。父母间的相亲相爱创造出的温馨家庭氛围,带给孩童时代的大学生以充足的安全感,有助于形成他们阳光、自信、真诚、明媚的人格特质。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亲情”,是家庭和谐的关键,父母对子女的关切、关爱,有助于子女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爱不是过分溺爱,而是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与理解,多倾听少指责才能使子女获得更多的自尊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父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子女,以平等的态度与子女相处,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和发展内在的积极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父母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爱是“孝道”,是良好家风的延续,也是维持家庭伦理关系的秩序和准则。家庭中对老人的孝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能力和自我价值感。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孝道知识和孝道行为,自身就能具备丰富的“孝知”,体验到更多的“孝感”,产生强烈的“孝意”,激发积极的“孝行”[5]。由爱情、亲情、孝道构成的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发挥着良好的传承作用,使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始终处于积极正向的情感中,助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形成。
(三)培育“自信自强”的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生活和学习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校园精神或风气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的特征,是大学生积极心理机制形成的“中观环境”。校园精神或风气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追求、人格品性的强大精神力量,它最能代表和体现校园文化的精髓。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构建、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自信自强”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和涵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铸就的红色文化最能体现出自信自强的气质。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如,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之处布置名人的格言警句、光辉事迹,悬挂、张贴伟人和英雄人物的肖像,创造自信自强的文化氛围。要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发和利用属地的革命遗存和历史影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培育大学生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人格品质。同时,高校还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红色歌曲联唱、革命家书朗诵、红色故事分享、革命历史宣讲、红色论坛等活动,使大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理想的激情与豪迈,勇于拼搏和敢于斗争的执着与坚毅,体会那深入骨髓的革命情操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共振,以培育大学生积极、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
(四)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形成既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更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形成的“宏观环境”,能够使大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接受、形成的积极社会心理机制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并将其自觉、自发地在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需要正确舆论导向的积极引导,舆论传播的内容要真实、贴近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舆论传播的题材要积极向上、彰显社会的正能量。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传播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弘扬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涵养大学生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心理,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助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构建。同时,要形成高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合力,发挥社会多方面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培育的作用,如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心理知识讲座、开展校内外联合实践活动、邀请大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讲自己的故事,等等,让大学生在亲力亲为的生活实践中感知社会,提升积极高尚的情感体验。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建立专门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和公众号,传播积极社会心理建设的真实案例,或者设立网络心理咨询电子邮箱、咨询热线,为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通过“网上”和“网下”的合力,推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党建, 2017(11): 15-34.
[2] 王仕民. 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概论[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5: 82.
[3] 列宁. 列宁全集: 第3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201.
[4] 李思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N]. 湖北日报, 2016-09-30(09).
[5] 陆彩霞.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孝道及心理机制[J]. 心理学探新, 2019(2): 146-150.
[6]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81.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4.023
G640
A
1674-327X (2022)04-0091-04
2022-01-05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20AKS009)
周方遒(1968-),女,辽宁辽阳人,教授。
(责任编辑:付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