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肌理溯源与振兴张力
2022-11-24吉丽君
吉丽君,王 超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肌理溯源与振兴张力
吉丽君1,2,3,王 超4
(1. 锦州医科大学 图书馆,辽宁 锦州 121001;2. 闽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福建 漳州 363000;3.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4. 辽宁工业大学 图书馆,辽宁 锦州 121001)
在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明传承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其中。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肌理进行溯源,探析其劳作底色、智慧结晶、人际关系、乡风民俗的伦理本源,寻求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存续反哺的张力。在“重塑”与“再生”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之际,试图找到其“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的传承发展之道。力图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从而实现并维护好民族永续发展的根脉。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肌理溯源;振兴张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主线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肩负着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推卸的重担。传承与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从其“肌”上塑形[1],也要从其“理”上铸魂。从农村传统文化中弃其糟、取其精、摄其要,赋予农村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精神动力,唤醒农村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张力。寻其传承光大之道,将其存续之精要反哺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之中,自觉担当起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使命[2]。
一、肌理溯源: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源
(一)农耕文化质朴底色:依山傍水,耕读传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3]人类通过劳动成就了人本身,也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依山傍水而居的天然优势,以及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传统粗放式农耕形式。中国长达万年之久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击壤歌》)的农耕以及畜牧养殖史,不断积累传承了农耕文化。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4]对于中国人而言,传统的农耕文化不仅限于单纯的技术或产业,而是深深浸润和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本质内涵[5]。在农耕劳作中,逐渐形成了以“家族”为单位的劳作团体形式。在分工合作的劳作过程中,使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的人际关系更加固化与持久。
由于农耕占主导的时代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以及繁重体力劳动的制约,对于后辈子女教育往往融入于日常劳作之间。从皇权统治者到层层的官吏百姓,对于农耕农事活动都置于重要的位置。人们在劳作中总结到“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也逐渐认识到“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这也正是诸多古宅老院子匾额所提“农耕传家”的具体释义。随着时代的推移与发展,贫寒世子要想摆脱阶级束缚唯有寻求“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这种半耕半读的入仕之路。以“耕为本务”的修身,“读可荣身”(《论语·子路》)的齐家、治国之志逐渐浸润中华儿女价值观当中。凝结着满满乡土气息的“耕读传家”,也彰显出家族荣耀的质朴观念,同时深深地将“家国情怀”熔铸在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民族的灵魂里[6],也根植至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中。
(二)农耕文化智慧结晶:实践真知,代代相传
春夏往复,在“贵五谷而贱金玉”(《天工开物》)的农耕时期人们已经通过长久的劳作总结出了“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农耕规律。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相处中,懂得与自然相处之道,形成了对大自然天然的敬畏之心。二十四节气歌、石刻耕织图、哈尼四季生产调……无不是劳动人民在农耕劳作实践中总结出的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显性”与“隐性”农村传统文化的符号都深深地烙印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古建筑上、凝聚智慧传承的歌谣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仪式中。在劳作间隙,婚丧嫁娶、图腾祭祀、风俗文化仪式及艺术的背后,也凝结着乡村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农闲时的剪纸艺术、雕刻苏绣、江南丝竹、川剧变脸、滩头年画……农耕文明的主人翁是农民,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者[7]。他们祖祖辈辈以口口相授的方式,以自身为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8],薪火相传、代代延绵。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9]是农耕文明中的活态文化。它的保护与传承既是一个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寻根,也是一个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再现。
(三)农耕文化家族本位:父慈子孝,出入相友
以土地为根基,由血缘关系构筑起的“家”为单位的劳作团体,在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抗争之中寻求一种和合平衡。男权的地位随着其田间劳作的主导地位而凸显优越,女性的生存权以及存在感等地位向男权倾斜。长年累月繁重体力的田间劳作未必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年长的农作经验以及辈分尊微逐渐在以家族为单位的生活群体中显现出来。在浓重的家族文化“兄则友,弟则恭”的熏染下,“父父子子”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家庭成员互相信任、维护家庭内部和谐稳定,由此构建其基于‘家本位’的坚固、持久、富于生命力的命运共同体。”[10]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农村传统中血缘与姻亲关系交织纵横,在日常劳作与生活中特别是遭受天灾人祸时家族成员之间的互相帮衬与扶持尤为重要。
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题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12]。在农耕时期形成的“熟人社会”关系网,“远亲不如近邻”的协助关系,至今对中国人际关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熟人社会”也体现在血缘关系、宗族关系、邻里关系、老乡关系上,乡音乡话、地域性的行为习惯、民风乡俗等都以或显或隐的基因融入在现代人们的血液中。同时,漂泊在外的异乡人对于故乡之思念幻化为对故乡人的心灵守望与互助上。以家为单元的家国思想与情怀,也正是每位中国人寻根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动力。
二、振兴张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存续反哺
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农耕文明演进中不断传承发展。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国文明通过强大的同化能力来进行存续,而正是这种强大的兼容并收能力,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发展提供了基础动力。
(一)质朴劳作底色:自力更生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自力更生的底色贯穿始终。在以渔樵农耕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劳动中,五千年的悠悠文明“惟我国家,亘古亘今”。无论处于战火纷扰还是和平年代,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都遵循着“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最为质朴的传统。农耕文明将自力更生的基因传递下来,在家族观念的熏染下,当下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砥砺前行,以“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家国精神无私忘我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磅礴队伍中。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底子薄是中国基本现状,18亿亩红线耕地是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的根本保障。中华儿女在这片热土上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齐齐哈尔时指出,“中国是有着近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粮食要靠自己,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13]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力更生的理念正是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耕为本务”的最好诠释。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靠自己,有底气。“乡村振兴战略”返场宣告在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落一人。随着时空快速压缩般推移,世界也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走出一条未来发展的康庄大道唯有延续“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中华民族依靠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方案,将屹立在世界东方。
(二)文化智慧亮色:中国“故事”
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标识,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故事是乡村优秀文化的智慧亮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14]这启示我们,本立而道生。诚如冯友兰先生所言,“盖举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15]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当中没有中断的文明,是因为中国农耕文明没有中断。中国故事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农耕文明在中国“故事”里占有绝对比例。要让这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5]。以马克思主义为坚实基础加之中国特色的精神内涵协同交织,在中华大地孕育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亮色“故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让包含中国品格与精神的“故事”成为传播中国声音的重音节,提亮中国文化底色的最亮色。而这个赋予中国精神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正是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不断演化形成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内核的“根”,是中国品格、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的“魂”。讲好中国故事,要抓住中国“根”,塑好中国“魂”,让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抹亮色。
(三)家族本位主色:命运共同体
“人”是社会的细胞,“家”是社会的单元,由人构成家,由小家汇聚成国家,由国家构成世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本位”思想的主色调,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初源泉与基础。这里的“家”指的就是千百万个小家集合成的“大家”,是突破了国界、融合与汇聚而成的“共同体”。在如今世界瞬息万变之际,“共同体”所发生的微妙变化,将对以“家”为单位的每个“细胞”产生深刻的影响。整体作用于部分,反之,每个“细胞”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都在为“家”的繁荣昌盛而做出贡献。正如“蝴蝶效应”“细胞”的优良与否也必然影响着“家”这个整体。中国的家文化源远流长,对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的影响广泛深远。“家文化”理念对“大同”世界的向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16]。中国的“家文化”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个人的存在感往往无法真正脱离家以及家族关系构成的网,中国人血脉中就流淌着对“家”最初的依恋与归属。中国农耕文明中的“天下一家”的理论价值,赋予“天下”以现实性和当代性。习近平总书记以天下为己任,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中外合作,彰显中国担当,引领世界进步。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7]。“大同”思想需要重构而提升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对人类心灵家园的构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中国,实践惠及世界[18]。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必将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19]。世界各国应该肩负起历史使命,以“和合共生”“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念,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博大胸怀,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当今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人类面临诸多共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再次充分印证了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20]。世界就像一个“大家庭”,只有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宜居共生的“家园”[21]。
三、重塑再生: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生态系统,重塑乡风文明,实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和核心保障”[22]。这要求我们要去粗取精、与时俱进、吐故纳新,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助力乡村振兴。
(一)去粗取精: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
在农村传统文化产生之际,便融入了诸多对于大自然以及未知探索时形成的巫术与迷信。在农村传统文化“再生产”至今的流变传承过程中,很多的传承与发展都并非一成不变、线性的“复制”与“传递”[23],而是在兴与衰相互交替双螺旋不规则变迁的现象下完成的。对于那些掺杂在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通过缓慢地融入现代化的知识的洗涤与浸染,以及在传承人的不断过滤与挑选中,以一种“物竞天择”的形式慢慢退下层层“残破”的外衣,保留住其最为原始的最质朴的“内核”。在现代文化的侵蚀与干预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有良好氛围和政策的支持,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到传承人队伍中来。
一是要在传承载体与人文环境方面下功夫。要充分利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推广形式,摒弃不合时宜低俗的落后的传统习俗,对于积极向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以多个重要节令与节日为契机的场合下进行广泛的开展。二是要在多层次挖掘传承人上下功夫。加强农村传统文化“老、中、青”传承人不同程度的保护,避免传承中由于人才青黄不接造成“断层”。对于老一辈传承人和中坚力量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领,授予传承人“荣誉称号”,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三是要在乡村青少年教育培养上下功夫。通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以科学合理的形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青少年感受中华文化的独有魅力,打造乡村优秀传统技艺特色校园,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一项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来筑牢筑实[24]。
(二)与时俱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明确指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25]农耕文明时期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包括建筑、物件,还包含各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传承下来的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等。“要通过有力措施,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农村生产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26]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对于固态性质的,诸如建筑类、实物类型的应注重保护,同时利用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发旅游、会展等多方位的活动。既保留乡土特色,又要紧跟时代,打造中国特色乡土文化,让古老的固态优秀传承物融入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而真正地“活”起来。二是坚持本色,彰显特色。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在更多地保持原有特色和形式的基础上,融入文化创新,合理协调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现代的气息,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与内涵。三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乡风文明相适应、与农村社会发展相协调,不断汲取现代文化与文明的养分,扎根中国大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让农村传统文化在广袤的土地上真正地生根发芽“活”起来。
(三)吐故纳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仪式中国》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若想获得持续的影响,已无法避开新媒介方式的介入。”[27]。为此,要运用现代化媒体提升农村传统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传下去、活起来的基础上,迈开步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无国界。要让文化的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28]。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着中国元素与符号,要借着现代化媒体的东风,将其文化价值结合经济价值推向世界。
首先要选择特色文化。通过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挑选,在充分分析、掌握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一定工作基础和民间艺术个性的乡村传统文化,让这些特色的乡村优秀文化积极地走出去。其次要扩大影响力。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国际接受与舆论氛围,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拓展影响力。走出去后,要积极关注反响和融入当地的情况,适时调整宣传推介方式。最后要“入乡随俗”。要了解文化输入国家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等,用输入国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其中,在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也把中国的价值观输送给国外观众。要以开放共赢的方式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打造特色精品文化品牌,推介中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铺平道路。
通过梳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源,赋予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精神动力,唤醒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张力,目的是以“重塑”“再生”的形式铺就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道。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各地区农村工作实际紧密相关,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日常行为密切相连,涉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新理念新思想的贯彻落实[29]28-29。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扶持,加强环境建设,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29]30,以此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1] 姚嫱, 李晓玲, 曲文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路径探析[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8): 4-6.
[2] 谢延洵.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的实践反思与路径选择[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 21-27.
[3] 王丽娃. 佛山市创新家谱档案工作方法与思考[G].//中国档案学会. 2017年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99-102.
[4] 黄梓珊. 原始文明与农耕文明[J]. 环境教育, 2013(4): 21-23.
[5] 曹东勃, 宋锐. 农耕文化:乡村振兴的伦理本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3): 144-153.
[6] 韩延明. “家与国”素材押题方向与速用[J].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6): 36-39.
[7] 常钦. 二十四节气不能丢[N]. 人民日报, 2018-06-03 (10).
[8] 杨晗.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 贵阳: 贵州民族大学, 2016.
[9] 王桂芬.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分析及发展路径探讨[G].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 春草集——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5.
[10] 曹东勃.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N]. 解放日报, 2018-09-25(18).
[1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19.
[12] 范建华, 秦会朵.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J]. 思想战线, 2018(3): 86-96.
[13] 张乐. 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J]. 红旗文稿, 2019(7): 28-29.
[14] 王晚英. 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主要内涵[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 10(1): 25-26.
[15] 徐东波. 讲好中国故事[N]. 解放军报, 2018-12-21(07).
[16] 南宏宇. “家文化”内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J]. 人民论坛, 2020(Z1): 158-159.
[17] 张新光. 新发展理念的“世界历史”意义[C].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 2016-11-01.
[18] 吴庆军. 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人类新型文明方式[N]. 中国青年报, 2018-10-08(02).
[19] 开启新征程谱写新史诗[N]. 湖北日报, 2018-01-02 (01).
[20] 杨梦平, 雷小华. 中老两党携手树立抗疫新榜样[N]. 广西日报, 2020-04-15(20).
[21] 郭继明. 国内学者积极评价中国对外工作成果[G].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经济强省绿色发展论文集, 2018: 3.
[22] 南路华. 中国电视产业价值链优化策略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14.
[23] 闫小斌, 范红, 闫毅. 乡村文化再生产的秩序重构[J]. 图书馆论坛, 2020, 40(3): 8-14.
[24]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两会部长通道接受记者提问时讲话[EB/OL]. (2017-03-04)[2021-08-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25] 刘苗苗.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北小城镇文化特色构建研究[G]// 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 2018: 689-697.
[26] 洪鸿, 信连心, 马丰军, 等. 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中宣部负责同志就《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J]. 台声, 2017(6): 45-47.
[27] 王艳云, 白亚锋.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3): 73-76.
[28] 刘涛. 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1.
[29]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J]. 人民教育, 2017 (Z1).
G122
A
1674-327X (2022)04-0083-05
2021-11-28
闽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资助项目(MXK2020001);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开放课题资助项目(SCXN2021-001);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开放课题资助项目(AHJZXCZX202005)
吉丽君(1986-),女,辽宁北票人,馆员,硕士。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4.021
(责任编辑:叶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