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召开

2022-11-24

测控技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功率模块算法

8月18日至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金壮龙出席大会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大会,作主旨报告并总结大会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副部长徐晓兰参观大会展览。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共创共享 共商共赢”为主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围绕“机器人+”应用行动,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搭建了一个产品展示、技术创新、生态培育的高端合作交流平台。大会得到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国际机器人研究基金会等24家国际机构的支持,共设3大主题峰会,46场专题论坛、国际双多边会议及配套活动,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和行业精英等300多位嘉宾聚焦学术前沿和产业发展,分享洞察与远见。

金壮龙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使机器人科技及其产品更好为推动发展、造福人民服务。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应用深度和广度加速拓展。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培育壮大优质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汇聚展出了136家企业及科研机构的500余款先进技术和产品,发布了一体化关节模组、智能咽拭子采集机器人、室外喷涂机器人、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36款全球首发新品,集中展示了30家减速器、控制器、操作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攻关成果,展现出机器人正在深度融入制造、农业、医疗等行业应用场景。

大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10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成长壮大,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普遍应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教育、医疗、物流等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孕育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大会还发布了仿人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情感识别与人机交互,软体机器人和人工肌肉等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和家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仓储和物流机器人等十大应用热点产品。

一箭16星!长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

8月10日12时50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16颗商用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液体运载火箭,可执行多种轨道发射任务,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t。

长征六号遥一火箭曾在2015年创下“一箭20星”的多星发射纪录。此次发射“一箭16星”,卫星数量虽然少于首飞,星箭接口却从10个增加到了16个,长征六号在多星发射领域取得新突破。

本次任务中,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团队克服了夏季多雨、多雷电的挑战和疫情带来的影响,圆满完成任务。

本次发射的16颗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长城公司作为总承包商提供发射服务。16颗卫星均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10颗吉林一号高分03D星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提供遥感数据服务;6颗云遥卫星主要用于对大气层进行成像,在气象观测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和价值。

本次发射是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第9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32次发射。

AG600飞机船首着水工况限制载荷静力试验顺利完成

7月26日,AG600飞机船首着水工况100%限制载荷静力试验在阎良新区航空工业强度所顺利完成。

7月25日,航空工业华南公司试验团队向局方工程代表汇报了预试情况,代表对预试数据及其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情况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重点关注区域要求。次日,试验按照大纲规定程序进行加载、卸载。试验过程顺利,数据良好。

船首着水工况是AG600飞机水上首飞前的第一个全机水载荷工况,主要考核机身结构,是机身“上弯”的严酷工况,试验共设置70个加载点、35个位移测量点、应变监测7000余通道。船首着水工况具有着载荷施加困难、载荷方向复杂的特点,局方审查代表、试验单位、试验委托方对试验方案及实施情况进行多轮线上、线下沟通,并在试验现场紧密配合,力保试验“抢节点”完成,为后续研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华科技发布工业主板新品AIMB-588

研华科技近日发布工业主板新品AIMB-588。该产品为Micro ATX主板,预装第12代Intel®CoreTM系列处理器。AIMB-588可支持4台显示设备和PCIe Gen5,其显卡具有良好的图形处理能力。

AIMB-588搭载PCIe Gen5×16,表现出优秀的图形处理能力。相比PCIe Gen4,16组PCIe Gen5提供了双倍的带宽和千兆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度可达32GT/s。AIMB-588支持4台4K@60Hz独立显示器,对应接口配置为:2个DisplayPort接口、1个HDMI接口,以及1个eDP接口。

AIMB-588在高分辨率视觉输出方面表现突出。其配备的4个LAN端口最高可达2.5GbE,可通过IP及高速摄像机进行高分辨率、低延迟的图像捕获。该解决方案最多可支持8个USB3.2接口同时进行连接,从而通过不同外设进行图像数据处理。基于这一点,AIMB-588支持8×SATA III和6×COM(RS-232/422/485 AFC自动流控制),用于提高数据同步精度和减少延迟。

AIMB-588通过WISE-DeviceOn软件的使用避免系统故障。WISE-DeviceOn提供实时硬件、软件和外围设备监视,助力实时警报通知服务。此类功能拥有OTA BIOS系统的支持,该系统有助于远程BIOS更新,并提供防止中断和启动失败的备份恢复机制。AIMB-588还使用USB电源开/关功能,用于拦截未经授权的访问动作,且重新启动USB设备时无需关闭电源。WISE-DeviceOn先发制人地识别和解决问题,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了物联网效率。

NI联合高思科技发布通感一体化研究平台

通信感知一体化,包括通信增强感知和感知辅助通信。简单来说,通信感知一体化就是要让无线通信和无线感知两个独立的功能在同一系统中实现且互惠互利。一方面,通信系统可以利用相同的频谱甚至复用硬件或信号处理模块完成不同类型的感知服务。另一方面,感知结果可用于辅助通信接入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通信效率。

通信与感知的互补,有助于更好地构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交互的桥梁,赋能更多细分应用。通信感知一体化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以波形技术、波束赋形为代表的空口技术,网络架构与组网设计,硬件架构与设计等。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简称NI)联合高思科技发布通信感知一体化研究平台,业界又多了一个新选择。基于NI USRP,高思科技构建了通感一体科研平台,提供了一种全新高效的方法。NI携手高思科技,将在ICCC 2022展示该平台。

在无线通信系统原理样机研发流程中,传统的方法是,算法仿真后直接搭建原型系统,这需要大量的算法移植以及FPGA开发工作。如果在原型阶段发现算法需要调整,那么算法移植和FPGA部分代码同样要进行返工,影响项目进度。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高思科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发流程,相对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在仿真与原型之间增加了验证环节,基于GSR平台的验证系统可实现MATLAB算法的实物验证,无需任何编程即可实现MATLAB算法的导入。在几乎不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在真实信道环境下验证MATLAB算法,实现与算法的快速交叉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GSR平台基于NI LabVIEW打造,与USRP之间通过可靠的PCIe+ DMA方式传输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与连续性。

PGA构建,与USRP之间通过深度定制的UHD-G驱动+Aurora连接,解决了基于UDP构建的UHD标准驱动导致的数据丢包问题。

该平台打通了USRP与上位机的高速数据通道,实现100%可靠性传输,原生支持MATLAB函数和Toolbox,有助于快速实现通信与感知算法的空口验证。

PCB推出了333D0X系列数字式加速度计和485B39数字式ICP信号适调仪

数字传感器是能够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和模拟式传感器相比,数字传感器具有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等优点。传感器数字化是传感器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为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PCB®相继推出了333D0X系列数字式加速度计和485B39数字式ICP®信号适调仪。

333D0X是一系列的全集成压电加速度计。333D0X不但使振动测试变得简单便捷,同时也提供了能够满足专家需要的精度和量程。通过333D0X,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高品质的振动测量。

485B39是一款袖珍型双通道数字式ICP®信号适调仪。它可以通过BNC连接加速度计、传声器、力锤或其他任何ICP®类型的传感器,对其供电,并输出数字信号。

333D0X和485B39二者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即插即用,不需要安装驱动;可以直接通过USB连接电脑、平板、手机等设备;可在Windows, iOS, Android, macOS, Linux等系统下使用;内置24位ADC,不需要外部数据采集模块;通过USB接口输出音频格式数据流;双通道,每个通道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和量程。

有了333D0X和485B39,技术人员不再需要携带通常大且重的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计算机,即可进行现场的服务和测试测量。特别是借助网络,现场的技术人员还可以轻松地连接到后方专家或算法,实现远程诊断。333D0X和485B39携带方便,节省时间和费用,因而使现场服务变得更容易。

是德科技发布功率半导体模块动态参数分析仪PD1550A

是德科技公司(Keysight)近日宣布,发布具有增强功能的下一代双脉冲测试仪(DPT)——功率动态参数分析仪PD1550A,使用户能够比以往更快、更简单地测试功率模块。Keysight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由于设计简单、高能量密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功率模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如电动汽车(EV)、太阳能光伏、火车、家用电器和飞机等。研发人员基于宽禁带(WBG)器件的特点,将快速切换开关,减小电力电子模块尺寸,并确保效率的优势延续至功率模块。然而,这也为测试宽禁带半导体功率模块带来了挑战,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来正确评价这些产品,同时解决模块设计问题并缩短开发周期。

Keysight的上一代PD1500A功率器件动态分析仪/双脉冲测试仪于2019年推出,是Keysight的第一个用于功率器件动态特性评价的解决方案,目前已被世界各地的功率器件研发人员和功率半导体制造商广泛使用。现在,新的PD1550A扩展了PD1500A的功能,提供了测试整个功率模块(1360V/1000A)的测试解决方案。因此,汽车设备制造商(OEM)、一级供应商和功率模块开发人员可以加速开发,并对功率模块的动态特性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汽车电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Keysight汽车与能源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Thomas Goetzl表示:“利用Keysight的测量专业知识,我们能够为专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模块的客户提供高性能双脉冲测试解决方案。新的PD1550A将我们的方案扩展到整个功率模块测试,用于大功率转换器设计,同时保持易用性并符合全球安全法规。”

Keysight的PD1550A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轻松测试分立器件和电源模块,只需最低的安装要求。它完全符合全球安全法规认证,并对整体系统进行校准和测试。

猜你喜欢

功率模块算法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哪种算法简便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破冰船推进功率与破冰能力的匹配性分析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功率”练习
功和功率的常用计算方法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