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建设研究
2022-11-24李沁娟李从容
李沁娟 李从容
(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重庆 400014)
大数据时代下,各种电子产品、技术软件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所产生的信息量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图书馆数据库应用领域也面临信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图书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一是为向群众传播文化知识,二是为群众提供学习、搜索信息的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革新传统管理意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更新、完善、优化图书馆馆藏文化,借此推广文化,也建设特色馆藏文化,推动城市文化发展进程。
1 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的意义
首先,从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概念上进行分析,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指的是馆内特有的或是比其他图书馆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广义上可分为历史、地域、专题或其他形式的特色文化资源。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图书馆现有的文化特色,还有这所城市、这片区域所蕴含的文化特色,所以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1]。其次,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建设也能够为群众提供更为多元化的知识文库,代表了城市文化建设新风尚、新动向、新榜样,可以吸引更多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群众进入图书馆汲取知识,同时也能影响普通群众去了解文化资源。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可以说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标志,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象征。
2 大数据背景下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优势
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一方面是为群众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另一方面也包括展示学术科研成果、信息咨询、传播文化、学习交流等多项服务,在实际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是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考虑的重点。
首先,传统图书馆是一个固定的、静态化的场所,群众查询资料、借阅书籍,必须要走进图书馆内,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查询资料、书籍的过程也非常繁琐,这是传统图书馆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在大数据背景下,革新管理模式,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使图书馆成为一个线上的、动态化的场所,不仅可以实现远程移动操作功能,还打破了时间限制,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客户端搜集到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这种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既满足群众所需,也减少了资源消耗,切实提升了图书馆管理有效性。
其次,利用大数据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可以进一步挖掘其资源利用价值,图书馆职能作用更为丰富和智能,包括资源保护、整理、开发和利用等多个环节,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最后,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既是一项挑战,也是提升专业水平的机遇,借助大数据技术,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提升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等,有助于图书馆管理更为有序和科学。
从中可以看出,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管理模式、特色馆藏文化得到创新和发展,同时借助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和价值,顺应时代潮流,优化现有资源及条件,大数据技术为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3 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资源建设现状
3.1 尝试拓展新的发展路径
图书馆馆藏文化资源通过搜集、整理、储存后所收录的各种馆藏纸质文献。随着城市公共服务建设力度增强,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弊端也逐渐突显出来,各地区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在逐步拓展新的发展路径,以期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形式更为新颖、内容更为丰富的管理体系[2]。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仍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这为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始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开展了网络公众号、线上预约等管理模式,并由原本纸质文献资源扩展为信息资源整合体系。但相对于大数据技术发展来看,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建设进程比较缓慢,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考虑读者不断增长的信息化需求,这也是图书馆创新发展需要考虑的重点。
3.2 不断创新发展
经过长期发展,图书馆各项职能也在逐渐丰富,保存文化遗产是其最基本的职能之一,现今,图书馆需要在保障各民族文化遗产基础上,实现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图书馆馆藏资源文化,一是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二是满足图书馆自身发展所需,利用大数据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图书馆管理人员正在努力的方向。
4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发展方向
大数据时代下,创新方向以及创新方式,是每个图书馆管理及工作人员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图书馆文库建设方面,因为运营和维护成本两方面受到限制,工作人员需要考虑最佳创新方式,希望能够通过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和文化财富。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馆藏文化发展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个性化服务模式,最大程度上满足群众所需,同时也提升图书馆文库利用率,使图书馆文库成为群众心中的文化顾问,及时为其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二是分析大数据技术发展规律和节奏,立足于专业领域,以超前的理念和思想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使其真正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助力,实现大数据从微机终端,到拓宽通信的载体,提升群众的技能以及调整数据的结构,为图书馆馆藏文化发展夯实基础。
借助大数据技术,去完善和拓展图书馆基础功能,不仅为群众提供阅读、检索等基础服务,同时也使图书馆成为城市高端智库,总结并归纳海量信息,通过重组、利用,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5 构建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的大数据系统设计框架
为使图书馆馆藏文化更具特色,为使用者提供更为精准化的服务,在确定建设方向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则需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大数据系统框架。该文基于大数据技术背景下,设计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储存、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服务这4个模块,其目的在于拓展信息采集渠道,通过处理和储存,完成更为完善的图书馆馆藏文化建设,借此实现精准化服务[3]。
5.1 数据采集模块
图书馆馆藏文化建设中,需要大数据技术为其提供数据源,所采集的范围包括图书馆内部数据、外部数据、读者阅读和活动数据以及交互数据等,针对不同范围所需要采取的信息采集方式也有一定差异。例如:采集图书馆内部数据时,应将重点集中在图书馆内部各项业务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包括图书信息、馆藏数据、流通数据以及员工数据、读者数据等,可采取结构化转换、数据库等方式将数据制作成报表,实现图书馆内部数据的收集。
5.2 数据处理与存储模块
在完成数据采集后,需要进一步处理相关数据,也就是开展分类、去重、标注、关联等工作,借此筛选出有用数据,实现数据归一化。做好数据处理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则需要将整理好的数据储存到图书馆数据库当中,通常会使用Hadoop 和云计算等技术,来构建图书馆基础及行为数据库。
5.3 数据分析与建模模块
基于数据储存和处理基础上,图书馆管理人员则需依托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相关数据,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选择于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相关的数据,通过分析使不同数据之间相互关联,结合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等完成建模,最后使用可视化技术进行展示。分析建模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因其既为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读者分析模型也能为读者提供更为精准化的服务,改善以往单一、粗放的调查方式[4]。
5.4 数据服务模块
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分析和建模,图书馆数据库逐渐完善,做好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则使用已有的数据和技术,制定更具特色、更为个性化、智慧化以及精准化的服务方式,结合图书馆属性、读者行为信息等,划分类别,进一步丰富图书馆内部馆藏文化,也通过高效服务,吸引更多读者,切实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6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建设图书馆馆藏文化的方法
6.1 打造特色馆藏数据库与资源共享平台
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打造特色馆藏数据库以及资源共享平台,采集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经过系统化的整理和分类,将纸质化的馆藏资源转化为图书馆特色数字化数据资源,实现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再次开发和使用。图书馆管理人员负责采集数据,做好数据的分类、整理、上传、加密、维护、管理等工作,以此来拓展图书馆馆藏文化建设,也进一步保护、修复、传承了纸质资源,是图书馆馆藏文化建设的一大进步[5]。此外,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开发与图书馆馆藏文化相关的产品,并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构建全国图书馆馆藏文化基因库。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管理人员基于图书馆馆藏文化基因库建设网上展馆,构建虚拟化的网上博物馆,以三维实景数字化技术进行采集和制作,形成集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3D 交互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漫游展厅,并配以专业语音解说、迷你模型、顶部俯视等不同选项,使群众通过网络便可达到如临现场的效果。例如:重庆市三峡移民纪念馆内的牡丹锦鸡纹脱胎黑漆花瓶,使用三维实景数字化技术、球幕3D空间扫描相机等进行采集与建模,在采集与制作中运用先进的三维数字化重建、图像环绕拍摄采集、光栅扫描等技术。复杂的采集技术也使得牡丹锦鸡纹脱胎黑漆花瓶活灵活现,吸引了更多群众。
6.2 构建资源阅读共享模式和精准化服务
构建新型资源共享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思想所形成的一种新模式,有利于扩大阅读范围,为群众提供更为精准化的服务。在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下,纸质资源共享模式有很强的局限性,一来读者需要去图书馆借读,二来很多珍贵、稀缺的文本没有办法让读者随时阅读,限制了阅读范围。使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构建网络化特色资源共享阅读活动,图书馆管理人员将信息上传到网络上,群众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搜索,并下载电子版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6]。例如: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网上博物馆中,就开设了热点列表、书籍推荐等板块,群众可以通过软件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同时也能看到图书馆所推荐的信息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图书馆馆藏文化纸质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馆藏资源文化建设,也进一步保障了图书馆服务能力及水平,实现精准化、人性化服务,拓展了群众基数。
6.3 突出资源特色来增强资源整合与配置
城市内建设图书馆的目的在于为群众提供阅读资源和服务,促使读者学到更多新内容。为推动群众了解和使用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构建网上展馆之外,也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让更多群众可以了解了图书馆馆藏文化。其中,线下宣传模式是指利用图书馆宣传板来发布信息,结合不同月份、节日等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主题活动,并突出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也可以邀请作家入馆向群众分享创作经验,借此实现线下推广;线上宣传是指利用网络进行推广,发布新资源信息并与群众展开互动,从而深入到群众当中,了解其真实需求和建议,图书馆工作人员则收集群众意见,不断优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宣传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推动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建设进程。
此外,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的前提是基于现有的馆藏资源,明确图书馆的定位,再制定采编标准,为图书馆长期发展打好基础。基于此,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要以现有文化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工作,拓展现有及特色资源涵盖深度以及范围。但如果在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时,将所有的关注点、重点都放在维护和发展现有的馆藏资源,势必难以有所进步,也难以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7]。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整合现有数据资源,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搜集和筛选工作,引入其他优秀的数据资源,达到丰富图书馆数据库的目的,也为群众提供更多可查看的资源,实现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例如: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在建设红色基因库时,图书馆管理人员搜集并整合了我国各地红色文物、历史资源,加以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红色基因库,在未来红色基因库会逐渐强化,形成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文化。
6.4 依托5G技术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依托大数据技术推动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建设的脚步也逐渐加快。使用5G 技术来构建智慧型图书馆,可以丰富图书馆服务功能,切实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比如学习需求、搜索需求、学术交流需求,等等。图书馆工作人员借助5G 技术,分析读者的需求,定期为读者推送信息,提供互动服务、休闲服务、导航服务等[8]。其中,推送信息指的是综合读者以往的阅读情况,整理数据评估报告,读者可以随时看到自己近期预览、阅读、学习情况,图书馆工作人员也会向读者提供符合其阅读特征的杂志、文献以及书籍等;休闲服务是迎合当前大多读者快节奏的生活而生成的一种娱乐性质的阅读服务,该功能包括阅读游戏、智能配音等板块,可以使读者利用闲余时间进行趣味阅读,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之余,也能放松心情;导航服务是指用户下载相应的软件之后,输入关键词,就可以自动查找附近图书馆,配合地图导航软件,形成3D引导图,进而便于用户完成目标图书馆指引、进出口指引等。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促使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愈来愈完善,也能吸引更多用户。
7 反思
图书馆文物、书籍数据采集工作是一项庞大且艰巨的任务,但从城市未来发展层面来说,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是利在千秋的项目,也间接突显出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建设和保护图书馆,构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励后代。优良的文化资源需要传承,需要创新,需要发展,更需要大批工作人员去努力实现[9]。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建设不仅能够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还能通过大数据进行分类,将原本闲置的、零散的资源整合并利用起来,从而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可见,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建设值得期待。
8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图书馆馆藏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拓展群众基数,图书馆管理和工作人员应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自我创新、自我突破,提升硬件和软件设施,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撑,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图书馆馆藏文化,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和分享,使图书馆成为城市文化象征之一,发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