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关注热点及行为偏好调查研究
2022-11-24赵鲁臻张铃敏
赵鲁臻,张铃敏
(华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本次调查的核心目的在于深入挖掘网络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关注热点及行为偏好,从而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为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提供助力和支持。
一、调查对象与分析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以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共有870人参与,均为某高校的在校学生,年级涵盖大一至研三的在校生,专业类别涉及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在数据分析上,主要运用问卷星分类统计、交叉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并通过SPSS对数据的信度、效度做进一步检验,采取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所得结论进行验证和完善。此外,调查组成员还随机选取了部分受访对象进行了深入访谈,以期进一步详细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关注的热点内容及其行为偏好。
二、调查数据与特征分析
(一)应用软件偏好
1.即时通讯应用使用频率最高
在被问及“您在以下哪些APP花费时间较多”时,选择“QQ”(69.04%)和“微信”(64.44%)即时通讯类软件的大学生位居前两位,这个比例远高于其他应用软件。除开这两款应用的高市场占有率与普及率之外,这个调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某些情感心理特征。
其一,立异求趣的需求。当前大学生主要是“00后”,其中有很多一出生就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时髦”、“时尚”等标签符号的追求更加强烈。微信、QQ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快速发展并壮大的即时通讯工具,不仅具备聊天的基本功能,还具备QQ厘米秀、微信“拍一拍”等创意性、个性化功能,满足了他们渴望表达自我的欲望,进而展现了“我”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性,满足立异心理。同时,这样齐全的功能使网络社交变得丰富有趣,也充分满足了他们求趣的需求。
其二,群体认同的需求。微信、QQ可以使他们迅速找到具有相似观念、情绪和行为的“我”群体,实现网络社群的建构。这些网络应用所提供的功能,使大学生们在虚拟世界能够通过他人实时动态的个性化表达,直观、便捷地发现“志同道合”者,实现两者或多者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迅速形成各种网络社群,并在这个过程中持续获得归属感、认同感与成就感。这可能是线下社会交往所无法比拟的,因而也更受大学生的青睐。
其三,情感寄托的需求。随着微信、QQ逐渐替代电话和短信,成为能够随时随地沟通和分享的工具,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应用软件的范畴,而成为了大学生们寄托情感的平台。大学生往往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了解亲人、朋友或同学目前的状况,又通过此平台分享自己的动态。因此,这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他们的一个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交互平台,甚至成了不少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重要精神港湾。这或许也是这两款应用最受欢迎的深层原因所在。由此可以看到,大学生正处于离开家庭,走向独立生活、学习的过程,因而多数人需要寻找新的情感与心理寄托,对团体归属感、社交认可度比以往有更大的需求。
2.视频直播类应用较受欢迎
通过调查还可以发现,大学生尤为关注哔哩哔哩(52.93%)、抖音(快手)(30.73%)这样的短视频直播APP,其关注程度要远大于文字信息类APP,比如百度贴吧占6.79%、豆瓣仅占2.3%。这说明,观看短视频或者直播,已经成为了当今青年大学生了解信息、休闲娱乐乃至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由此也可以窥见当代大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
其一,更加需要短时间内新奇事物、人物或事件的强反馈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期,思想尚未成熟,是尝鲜新事物的主体,其更加关注反馈的速度和强度。短视频所带来的“即时性”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填补了工作、学习中“延迟满足”所造成的空缺,成为他们可以用来弥补现实生活学习不如意、不理想、低反馈的重要途径。
其二,视频弹幕这一工具适应了他们因人生阅历、知识储备不足以及思考能力不够成熟所产生的简单化、情绪化与易于从众的表达特点。发弹幕只需简单几个字,显然比写评论更容易、更迅速,既满足了他们表达和参与愿望,又满足了他们匿名人群之中的需求。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下,发弹幕逐渐成为一种社交性活动,用户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社群化特征,观看者的个人观看活动逐渐转化为群体性的仪式活动,更加满足了学生对于“仪式感”与群体归属感的需求。
其三,直播应用使那些原本在学校生活中无法施展的才华或技能——游戏技能、美妆技巧、影视解说等个性化价值得以被人看到和认可,使大学生找到了学校生活之外的获得感、成就感获取途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纪,渴望被看见、被认同。而“抖音”等视频直播类应用恰恰为他们的需求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个性化”地去制作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内容,让他们的天性得到释放,想法变成现实,才华得到展示。
(二)浏览信息习惯
1.缺乏表达意愿
评论与转发作为衡量大学生对新闻事件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往往能够折射出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及偏好。在被问及“您对自己关注的信息是否会进行转发分享”时,选择“根据内容选择性转发”与“从不转发”的人数位居前两位,分别为41.61%与39.08%。在被问及“对于上了热搜的事件,您是否会在网上发表评论”时,选择“笑而不语”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8.23%,位居首位。由此可见:许多大学生虽然乐于在网络上进行个性化表现,但却对表达自身具体观点或者真实看法持较为谨慎甚至警惕的态度。基于此,调查小组还对某些受访对象进行了访谈。综合受访大学生的观点可知,他们之所以在表达具体观点方面较为谨慎,第一是因为网络上信息量巨大、瞬息万变,且网络社会鱼龙混杂,轻易表露内心真实想法可能会带来某些无法预知的风险或者麻烦;第二是大学生自身阅历与思考能力有限,不少人对各种社会事件也惰于持续专注和深入思考,不愿让网络信息成为一种负担,因此更倾向于当“看客”,只以娱乐为主要目的。
2.缺乏明确目的性
在“您浏览媒体信息的习惯”问题上,选择“随手划拉到什么看什么”(39.38%)与“热搜榜有什么看什么”(35.4%)的人数最多。这说明大学生在浏览信息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受媒体推送与榜单的影响较大。更进一步而言,媒体的页面推送与榜单都是大数据计算的结果,随着全网络关注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代大学生网络信息的关注点会更多地体现出“人从众”的特点,即其自身可能并无特定关注点,而是以整个网络的热点为指向。这就导致当代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关注呈现出多维性、跨越性和突变性的特点。甚至于有些关注点,可能原本并非他们这个年龄或知识阶段所有,产生信息量“过载”从而导致超前焦虑、无所适从、缺乏思维聚焦能力等网络时代新问题。
(三)关注热点类型
1.偏向娱乐但也关注时事
在“下列板块中您比较关注的有”一题中,有66.86%的大学生关注“休闲娱乐”,体现了大学生关注点的娱乐化倾向,但是选择“热点新闻”(50.86%)、“国际局势”(47.53%)的人数也不少,分别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这说明大学生在总体偏好休闲娱乐信息的同时,也具有关注国家大事与社会热点的意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否回应这种关注,并进而对之加以深入挖掘和运用,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2.不同群体存在差异
(1)性别差异
虽然总体上大学生的网络关注都偏向于“休闲娱乐”内容,但若按不同群体类别进行详细分析,也可以发现一些特殊之处。女生关注内容排名前五的为休闲娱乐(78.32%)、影视明星(57.96%)、热点新闻(53.54%)、考试就业(44.69%)、时尚潮流(41.59%),男生关注排名前五的为休闲娱乐(62.89%)、国际局势(51.09%)、热点新闻(49.84%)、考试就业(33.7%)、体坛动态(24.07%)。由此可见,男女性别差异确实会导致关注类型的不同。女生更关注影视明星与考试就业的信息,而男生更关注国际局势与体坛信息。这也符合我们对男女兴趣特征的一般印象:女生追星的意愿更强,且成熟较早、心思较细,因而相比于男生,更关心未来的升学与就业问题;男生更热衷于政治、历史话题,而且足球迷、篮球迷要更多,因此比起女生来说,对体育消息更感兴趣。
(2)专业差异
除性别之外,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之间的关注热点类型也有区别。首先,文科生(56.60%)相比于理科生(48.41%)和工科生(50.80%)更加关注社会热点新闻。因为社会热点问题一般会与文科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政治、法律、家庭、婚姻等社会问题。其次,文科生关注考试就业的人数所占比例为54.72%,远高于理科生(24.60%)与工科生(37.34%)。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第一,所调查对象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学生。相比于文科,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小。而文科毕业生就业难、薪资水平较低等问题比较明显。加之社会上也存在“文科无用论”、“文科误国论”等观点,使得文科学生对就业的关注度要远高于理工科。第二,升学作为就业难的出路之一,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人才的“内卷”,使考研、考博的竞争越发激烈,这反过来又推高了文科生对升学问题的关注度。此外,通过对文科按不同性别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到,文科女生对“考试就业”问题的关注度非常高(60.53%),大于文科男生(40%)。这说明,相比于理工科学生,文科生群体在升学与就业方面存在更大的忧虑,而文科女生由于就业上的性别劣势——社会上的就业性别歧视,加上女生更为早熟、思虑更为细腻,因此在这方面最为关注。
(四)线下反馈意愿
1.总体上缺乏思考与表达意愿
在线下反馈意愿方面,调查数据所展现出的情况与大学生网络浏览习惯的调查结果形成了相互印证。首先,当问及“在线下,您对于热点事件的态度是”,多数学生(46.9%)更愿意“吃次瓜就得了”,远远多于“思考其中的问题或与同学讨论”(27.88%)、“自己思考外还希望得到老师的解读”(3.98%)。可见,大学生在线上线下的这种主要为猎奇、找乐子的“看客”心理较为一致。其次,在被问及“思政课堂上老师是否有必要专门花时间来解读热点新闻事件”时,有59.29%的学生表示愿意“每隔一段时间听老师讲讲”,另有21.68%的学生希望“每次课都听老师讲讲”。有意思的是,在上一个问题中,在网络热点事件上希望寻求老师解惑的学生却只有3.98%。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学生仍是以一种追求新鲜感、娱乐化的心态来看待思政课教师对热点事件的解读。有意识地去思考这些热点事件或现象背后问题的仍是少数。这也是当前大学生虽然关注热点事件,但不论在线上还是在线下,他们在这方面都较为缺乏表达意愿的一大原因。当被问及“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提供机会,你会积极分享对热点事件的看法吗”,多数学生对于课堂上的发言要么被动勉强(60.8%),要么毫无意愿(30.92%)。除此之外,调查组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学生发言意愿较低与其心理特点也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对外界评价较为敏感和关注的时期,因而比较谨慎,担心被人“差评”、“说错了没面子”。另一方面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功利心态,积极思考与发言并没有直接可见的“利益”反而可能出错,所以宁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表达观点的驱动力。尤其是大班授课时,课堂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
2.文科生反馈意愿相对较强
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意愿要明显强于理工科学生。在文科学生中,愿意“思考其中的问题或与同学进行讨论”与“自己思考之外还希望得到老师的解读”所占比例之和为33.97%,课上愿意积极举手发言的人为20.75%,均大于理科生和工科生。这也和之前文科生更关注网络热点新闻的调查结果形成了呼应。文科生由于具有文学、语言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的人文社会专业理论知识,因而有兴趣也有基础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在此过程中也更容易感受到由于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带来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较强,“获得感”的大小与其参与度、反馈意愿的高低成正比。
三、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调查结论
第一,从应用软件偏好来看,微信、QQ等社交软件广受欢迎,体现了大学生立异求趣、群体认同及情感寄托的需求。同时,直播类应用的火爆又说明大学生渴望被看见、被认同。因此,如何运用这些应用或者网站,创造出既能满足学生立异求趣与自我展示的需求,又能切实服务于思政教育教学的平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值得探索的方向。
第二,从浏览信息的习惯来看,大学生缺乏表达意愿的关键在于存在警惕心理,不愿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观点。这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必须关注与突破的问题。另外,大学生的关注点往往会随着整个网络热点的变化而变化,存在从众和盲目的心理特点。因此,如何准确、迅速地定位与抓取网络热点,如何回应与解读这些网络热点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都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应有之义。
第三,从关注热点的内容来看,大学生总体上更关注娱乐信息。这既是时代特点,也是人之常情,只能“疏”不能“堵”。而且也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仍具有相当的时事意识与社会视野。所以,如何实现两者有机融合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关注点的差异较为明显,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因“材”施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从线下反馈意愿来看,大学生对外部评价较为敏感且具有一定的功利心态,因此在线下比线上更愿意当“看客”。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运用网络热点是必须以学生“获得感”为出发点,去打破这一心态“壁垒”,从而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课堂参与度。
(二)对策建议
1.创建高校特色网络社交及直播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喜好和特点,共享高质量的资源和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1]结合当前大学生“流动化”和“碎片化”的网络社交特点,立异求趣、群体认同、情感寄托的心理需求,高校可以建立个性化网络社交网站,兼具网络直播、发布短视频等功能以满足不同学生展现自我的需要。例如,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核心依托,以不同院系为单位,鼓励大学生对某一具有思政色彩的话题进行交流分享,以“有奖问答”、团队或个人排名、积分兑换等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参与问答过程中增加群体认同感,在与不同思想的碰撞中找到自己情感的寄托。同时开设专家问答、学者点评等特色专栏增强网站的互动性和影响力,从不同层面把握、引导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方向。
2.开展基于思政教学的微视频拍摄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高校育人工作,强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2]当前的大学生在浏览信息的习惯中呈现出缺乏表达意愿和目的性的特点,因此创新表达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高度普及的“微时代”,微视频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自我的一种重要手段,视频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集思考性、教育性、知识性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微视频拍摄活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鼓励学生使用“微百科”类视频、“微电影”类视频、“微纪录”类视频、“微记录”(即当下深受年轻人欢迎的“VLOG”)等表达自己对事件或知识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根据选题精心择取各自适宜、匹配的微视频形式作为主要载体,如此才能真正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3.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热点研判与运用长效机制
大学生对于娱乐信息的关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现代化水平[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从各种网络媒体平台的海量信息中迅速、准确地定位大学生关注热点,及时了解与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拉近师生距离、提升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以专业的理论、方法对学生关注热点进行深层次的学理分析,从而对如何将这些热点有效运用于思政教育之中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要着力构建起大学生热点研判及其运用机制,组织专门团队,持续性、周期性地为思政教育教学乃至“三全育人”工作提供精准、动态的热点参考资料。可以尝试建立“热点预判”机制,评估某些事件成为学生关注热点的可能性,从而将思政教育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4.建立“差异化”思政教学及与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联动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作,课堂学生的反映受到整个大系统运作机制的影响,为解决当前大学生中所存在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性、就业焦虑、消极心理情绪等问题,需要构建多方的联动机制。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差异化”教学的艺术,即针对学生在性别、专业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性,以“个性化”“定制化”方式来设计教学内容,取替传统“一刀切”“同质化”的模式,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以课堂为主阵地,辐射带动其他学生管理工作,以教学抓管理,以管理促教学,尤其注重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两项工作。一方面,要善于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心理诉求,及时反馈给高校心理咨询室或做好与辅导员、班主任的沟通交流工作,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消极心理情绪,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学生就业机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择业观,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自觉分辨网络企业各类信息,抵制错误择业观,减少因就业焦虑而影响学业的情况。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学生管理工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信息互通、互促互进的多方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