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涉税风险类型及防控策略
2022-11-24任晓丹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文/任晓丹(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税制改革后,建筑施工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越发多样,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减税红利。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也在不断完善税法,优化执法口径,金税四期系统的上线更是为税务机关单位全面监管企业涉税行为提供了便利。可见,当前税制环境给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不少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轻则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重则还会由于触犯法律而使企业负责人背上刑事责任,严重影响企业经营信用。全面梳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涉税风险,分析风险动因,对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推动企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涉税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自2016年全面落地营改增政策后,我国税收政策以及国内税收征管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对涉税风险的控制,既是建筑施工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也是应对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受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制约,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如何扩大业务以及增加规模等方面,部分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由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税务工作,部分企业则是全部放托给中介公司,但由于内部缺乏风险防控意识,且企业财务人员在涉税业务处理上还是存在着不足,加上多数企业找中介公司是考虑成本更多,因而在税务管理中往往存在不少涉税风险,多数企业难以达到预期的税务筹划目标,甚至不少时候还存在被纳税调整的情况[1]。健全涉税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对涉税风险的控制,才能保证企业制定出适宜的纳税筹划方案,更充分地利用政策红利,降低企业税负压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稳定前进。
二、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涉税风险类型分析
依据引发税务风险的动因,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涉税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计税方式错选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涉及多种增值税税率,比如设备采购项目一般适用于13%的税率,一般计税工程项目适用于9%的税率,简易计税项目的增值税税率则为3%。企业在承接到工程项目后,需明确其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以及计税方式,准确核算。但实践中,受制于管理人员认知、人员能力等多种因素,仍然存在一些项目增值税计税方式选择错误的情况,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涉税风险。比如企业未完全了解适用于简易计税的情况,直接选择了简易计税的方式(例如施工企业不是总承包单位,但将为房屋建筑的地基、主体结构建设提供的工程服务,认为也可以简易计税。而依据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建筑总承包单位为房屋建筑的地基、主体结构建设提供工程服务时,才能适用于简易计税),或是将简易计税的项目按照一般计税来计算,没有收集增值税专票,不但会使得企业面临少缴税或多缴税的问题,还会因为发票开具错误给合作方税务工作带来影响[2]。
(二)纳税不规范风险
纳税不规范常表现为:管理人员未及时按照规定,在项目所在地区的税务机关进行预缴纳税;工程项目的经营许可证等证书漏办或已过期未能及时续期;兼营行为未分别核算;简易计税项目申请的增值税专票没有及时按照要求进行认证转出;应当冲红作废的增值税发票未能及时处理;部分税种,比如环保税、印花税等的申报不够及时;增值税纳税义务已发生但未及时申报;抬头错误的发票未及时进行重开等。这些情况的出现,既会影响到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会使得企业面临被纳税调整的可能,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三)发票管理不当使得税负过高的风险
不论是增值税还是企业所得税的筹划,都需要发票凭证作支持。首先,虽然工程项目工期长、投资额大、合作商多,但进项发票难取得是常态,企业难以做到“应扣尽扣”。其次,企业发票取得人员多为采购、业务部门人员,这里面有多数人员对税务风险的认知不够全面,行事过于死板,只会按照指令行事,不会主动去审查发票的真伪,也缺乏检查发票抬头、金额、税率等内容的意识,尤其是在纸质发票涉及时,业务人员常常集中所有或是大部分发票后才会反馈给财务人员,使得发票不合规、丢失等问题发现得不够及时,容易影响到本期纳税筹划方案的执行,企业税负降低幅度有限,税务成本相对较高[3]。
(四)上下游合作企业被税务稽查带来的连带风险
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材料需求品种大且多,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和多个供应商合作,供货商资质参差不齐,而由于整个供应链上游发票取得难,因而存在部分供应商在搜集成本票据时做假票、套票,甚至是虚构交易获取发票等情况,虽然建筑施工企业自身涉税业务处理都保证了合法、合规性,但当上游供应商被税务机关稽查时,通过发票供应链条,也会使得建筑施工企业陷入风波,被税务机关一同稽查,而且由这些供应商提供的发票也不可以入账使用,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应对纳税调整、补缴税额等问题。
(五)税务信用风险
从2018年开始,税务部门重新优化了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等级,一旦建筑施工企业出现偷税漏税行为,被税务机关稽查到后,会降低企业的信用评级。而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税务机关系统和银行系统等之间已经构建了信息共享模式,企业不良的纳税信用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贷款、招投标等活动的开展。
三、建筑施工企业防控涉税风险的策略
通过对上述涉税风险的分析,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管理需求,针对涉税风险的控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在内部树立税务风险防控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达到预期税务风险管理效果,应先做好思想层面的工作,在内部树立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各人员对税务风险防控的重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设置管理小组,组织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工程项目各涉税业务进行细化,确定各部分涉税工作的负责人,确定具体管理小组或管理人员,然后组织其参加税务筹划和管理相关知识培训,从企业角度阐述做好税务风险管理的意义,点明利害关系。同时,基于个人角度,阐明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内部加强税务风险防控理念,促使各人员主动参与税务风险管理。第二,明确权责。针对各涉税业务,企业应明确各参与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以“谁经手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为原则,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第三,加强财税部门和业务部门沟通,保证信息沟通顺畅。非财务人员对税务相关知识的了解往往较为浅显,尤其是在当前税收政策多变的环境下,业务人员常常难以及时获知关键信息,为此,建筑施工企业还需加快推进业财融合,增加业务和财务、税务部门的沟通。由企业财税人员及时向业务部传达最新的政策要求,指导其做好涉税业务,保证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4]。
(二)健全涉税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
针对各环节涉税风险的管控,建筑施工企业需建立健全的涉税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做好风险识别、危险衡量以及动因分析等工作。首先,在风险识别上,建筑施工企业应先明确工程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利用风险列举法、流程图法、财务表格分析法等全面梳理涉税风险点,研究风险动因,并参考行业或其他成功企业的数据,分析风险发生前后主要的数据变动,以此作为企业构建或优化风险识别模型的参考,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存在的涉税风险。
其次,准确衡量风险的威胁度,制定合适的风险预警线。基于已经发现的税务风险,由于不同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管理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建筑施工企业应综合自身资本负债结构、现金流情况、税法规定等,制定合理的风险预警线,同时构建税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纳税筹划目标,构建涉税风险预警指标,在达到工程项目税务风险预警指标临界值后,及时进行预警,反馈给管理人员,避免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太多损失的同时,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效率,控制管理成本。
最后,构建风险控制数据库,做好税务风险应对。企业还需建立风险数据库,将各类涉税风险及其防控措施等信息集合在风险管理系统中,在出现风险后,由财税人员参考数据库信息,根据工程项目周期长、投资大、涉及合作方多等特点,熟练运用对冲、转移等手段,制定具体的涉税风险防控计划[5]。
(三)深入学习税收政策,充分应用各类优惠
税法和税收政策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和管理的依据,各项税法条例和政策条款也是企业纳税筹划所需遵循的原则。为此,建筑施工企业还需从税法和政策学习角度入手,积极组织财税人员参加各类政策解读会,准确解读各项税收政策内容,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优惠,明确各项税收优惠应用的条件,并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筛选出适用的税种、税率以及税收政策等,提前做好规划,使得企业可以实现“应享尽享”。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需加大和税务机关的沟通,准确掌握各地方机关单位在涉税事项判定上的差异,并做好准备。避免主观判断,导致企业用其他地方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情况来衡量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的判定依据,使得企业被纳税调整。另外,在税收政策的运用上,企业除了依据项目情况选择政策外,还可以依据国家税收优惠倾向,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合作模式等,向国家鼓励的产业转型,扩大可享受的税收优惠范围。
(四)健全税务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规范涉税业务,保证税务管理工作按照既定方针落实,防范涉税风险。在具体内控制度建设上,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以风险为导向,细化制度细则。在具体建设上,建筑施工企业要以国家颁布的企业内控基本准则、税务系统建设准则以及用于指导税务工作特定领域风险防控的专项制度等为基础,适度借鉴和参考同业其他企业税务内控制度架构,以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的涉税风险为依据,基于涉税业务流程、管理行为等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流程、方法等,保证各项涉税业务的开展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第二,树立内控意识,明确岗位职责划分,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力。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宣传内部控制理念,让领导、基层人员等都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意义,构建一个人人懂内控的环境。同时,基于岗位工作,进一步细化相关管理职责,将责任具体到个人。从而让各部门人员严格执行税务管理要求,规范各职工行为,避免操作风险、人为失误等情况的发生。第三,做好内部审计,不断弥补制度漏洞。基于税收政策变动频繁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还需加强内部审计,借助信息系统,及时评价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从而更好地发挥内控职能作用,为企业防控税务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五)战略层面做好税务筹划
基于战略层面做好纳税筹划也是防控税务风险的关键。基于当前复杂的税制环境,建筑施工企业应将税务筹划提升到战略层面,将战略管理和税务管理相结合,从企业战略角度确定税务筹划的目标,基于减税降费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调整企业战略方向。在确定好税务管理决策后,企业财税人员需确定税源、各税种的纳税申报方式、纳税义务时间等,明确筹划思路,寻找可筹划的方向。比如在承接工程时,明确是甲供工程还是清包工工程,分析所承接的工程项目是否可以进行简易计税,以及是否必须要进行简易计税;在采购物资时,应综合供应商纳税人身份、采购价格、产品质量等进行分析,合理选择供货商;在融资时,需要考虑利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问题;在招募人员时,可以考虑招募特殊人士,比如认定的残疾人士、退伍军人等,企业支付给他们的工资可以加计100%在税前扣除;甚至还能通过增加研发业务,加大研发投入,来申请高新技术认定,享受更多的优惠。
(六)完善税务信息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建筑施工企业也需推进“互联网+税务管理”模式的应用。首先,建筑施工企业需引入功能更完善的税务管理系统,邀请专业软件开发商对系统模块、功能等进行优化,将税务管理工作自动化。同时,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将企业税务管理系统和银行、税务机关以及行业等多个系统进行对接,以便企业财税人员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动、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以及同业其他企业发生的涉税风险类型等,协助其进一步分析涉税风险动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源头降低税务风险发生概率和发生危害。其次,搭建共享平台,统一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以及税务系统等各系统的编码原则、数据口径等,推进业财融合,实现业务、财务以及税务数据的实时共享,使得企业财税人员可以及时获取到相关信息,科学制定税务筹划方案,也能更准确地掌握涉税业务开展情况,帮助业务人员更好地执行涉税风险防控制度。
(七)加强发票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营周期较长,需要开具的增值税专票、成本票据等较为多样,错开、遗漏等问题时有发生。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借助税务信息系统,优化发票管理模块,制定各类发票的开具、获取、使用以及保管等流程。企业还需对电子票据、纸质票据、现金票据等进行分类管理,并基于各类票据管理办法,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保证所取得的各项凭证符合法律要求,且不会遗漏。比如,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相关发票的开具对象、方式等,保证发票抬头合理,发票取得及时,可以正常进行纳税抵扣;严格审查取得的发票信息是否和实际经济活动、资金情况等相一致[6]。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税改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税务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既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节税空间,但也增加了税务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税务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梳理存在的涉税风险,并立足于实际,在内部树立税务风险防控意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健全涉税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深入学习税收政策、健全税务内部控制制度、从战略层面做好税务筹划、完善税务信息平台以及加强发票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管理能力,健全涉税风险防控体系,保证预期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