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益
2022-11-24胡雪婧重庆渝富兴南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文/胡雪婧(重庆渝富兴南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资金是任何企业得以长久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资金贯穿于企业所有业务活动环节,在企业实际业务活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有着核心管理职能。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规模化,甚至集团化,这种趋势会使得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为了保障国有企业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相关经营者也在不断探索各种适合的资金管理模式,尝试不同形式的管控。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大数据调研结果来看,依旧有很多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有着各种缺陷,为此本文主要对其进行讨论。
一、国有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一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资金使用率。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可以对其内部所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此来提高资金使用率。通过对现有业务活动研究,对其进行合理的资金筹划,尽可能减少部分项目资金冗余、部分项目资金不足等不平衡现象。其二能够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从而降低资金使用风险。随着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国有企业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张,使其实际业务经营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如果企业对于新型业务活动开展缺乏一定的资金管控,就会形成各种经营资金风险。所以加强资金监管、控制,能够有效规避各种经营风险。其三可以帮助企业经营者实时掌握资金交易情况,准确把控资金流动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也能够根据这些精准的资金情况作出正确的战略规划、投融资决策、经营决策等,便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企业顺利实现战略管理目标。其四能够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实际业务经营活动。国有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水平强弱与企业业务活动经营能力有着一定关联,加强资金监督管控,规范资金使用行为,约束资金相关活动,可以保障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在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背景下顺利开展。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多数国有企业实际经营都是由地方政府、省市级政府等进行投资或者参与股份控制的方式,总之绝大部分资金来源是财政投资资金。但是因为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这些资金更多的仅仅是用于周转形式,最终都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资金无法按照预期目的使用,从而造成资金短缺情况严重。或者部分专项项目开展要进行财政申请审批,流程相对较繁琐,容易出现资金使用滞后的现象。
很多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会被固定思维所局限,尤其是一些发展年限长久的国有企业,经常会忽略资金的管控,对资金的使用成本、价值成本也都毫不在意,导致企业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在实际业务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资金使用也较随意,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资金使用计划,经常会出现个别项目资金冗余、个别项目资金不足的现象,导致企业整体的资金使用率较低,而且在资金安全监管方面也有很大缺陷。这样既浪费了企业现有资金,又会阻碍企业经营者依据实际资金情况作出正确决策,从而影响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1]。
(二)缺少资金预算管理
现阶段很多国有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单一的资金管理方式,并没有运用先进的资金预算管理工具,所以经常会出现各个环节资金使用较随意、专项资金被迫改变使用用途、支付额度超出预期、支付对象与预期不符、支付用途与项目预期不匹配、投资项目范围随意增大等问题,导致企业资金使用严重缺乏规范性、计划性。部分企业预算管理人员更多的是侧重于关注业务活动预算管理目标,对资金预算管理目标并没有太多关注,所以对各环节资金使用情况也较为模糊,管理不严谨。缺乏完善的资金预算规划,资金使用结果与各岗位员工个人绩效也没有明确关联,员工对此也多是不在意的心态,企业在实际业务活动时就会出现各环节实际资金使用情况严重偏离预算管理目标,从而影响各业务活动整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实现。
(三)资金管理效率低
多数国有企业在最初制定了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后,一般长时间内不会再有所改进、优化,但是企业实际业务经营活动范围、经营规模、市场局势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如果各种外部条件都在改变,企业自身的资金管理制度却没有任何改善,必然会造成二者之间的矛盾,影响资金管理效果。
企业缺乏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管理制度,领导者就无法对企业整体的资金状况有准确判断,对于各业务活动的盈利情况也了解得不够全面,以至于在进行决策过程中,会更加相信主观意识,忽略了从金融、风险、财务等专业性角度来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最终出现投资失误,项目回报率低,极大地弱化了资金的有效使用率。企业对于各项目的资金管理也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导致部分项目资金冗余严重,部分项目则存在资金短缺,造成了资金分配不合理,影响了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2]。
(四)资金的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
由于国有企业多数情况是由国家财政拨款,所以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资金方面的重视程度有着很大缺陷,对资金管理缺乏相应的监督,资金使用各环节职责分工也不够明确,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责任,无法追究相关责任人,使得企业资金管理的安全性能较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1.银行账户开设监管不严谨,导致账户繁多杂乱,管理难度大;2.资金储存和取出使用较随意,没有设置相应的申请、审批流程;3.应收账款后期监管不严谨,追缴难度大,导致资金回笼速率慢,长时间无法回收的资金可能逐渐变成坏账,给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4.关键岗位并没有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设置工作人员,导致员工滥用职权的情况较多;5.对资金使用并没有严格落实层级审批、权限审批制度;6.利用互联网电子汇款期间出现的软件性、技术性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国有企业资金使用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企业财产安全,进一步威胁国家财产安全[3]。
三、提高国有企业资金有效使用率的对策
(一)借助信息化技术,完善资金管理机制
(1)当前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各行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也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平台,比如对资金方面的管理,可以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实现资金管理的动态监管。要注意的是企业建设资金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所需时间较长。相关负责人要做好充分市场调研后,结合企业实际经营实力,确定是否构建信息化软件系统。(2)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是后续一系列资金高效使用的基础前提。在当前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上对其不断完善、优化,以此来实现实际业务活动资金发展需求。(3)企业建立的资金管理制度要和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联,始终秉承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加强申请审批授权管理监管,对大型项目决策采用集体联签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环节资金管理工作都可以落实到具体员工个人,并把资金管理效果与员工个人年度考核相关联。(4)健全国有企业资金投资决策监管机制以及资金使用风险评估机制。资金决策监管机制的落实能够严格规范各决策人员的决策行为,确保其决策的可行性、准确性,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资金决策风险,减少资金损失。资金使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可以实时地对资金交易活动进行监管,从而实现对风险点的准确识别、分析,并对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来降低企业资金风险[4]。
(二)强化资金预算管理,纳入考核体系
加强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高效资金管理效益的重要环节。不同国有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建立时,要考虑到实际业务经营活动特点,并综合考虑当前发展趋势、前景,然后确定合适的资金预算编制范围,以及设置完整的预算编制流程。国有企业涉及大额(具体大额的范围可由企业领导班子商议后决定,定出明确指标)的资金申请审批都要经过小组讨论后做决定,避免因个别领导人员主观性太强,做出错误决策,从而使企业陷入资金危机中,而且在这些资金使用过程中,还要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其使用规范、合理。企业制定资金预算管理目标是建立在项目经营预算管理目标基础之上的,二者要相辅相成、紧密关联。在实际业务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定期把实际预算指标完成情况与预期进行对比,并对其存在的差异进行详细分析,差异包括超支和节省,分析其出现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由相关负责人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如果需要进行预算指标的调整,要经过反复确认后,形成纸质报告,说明调整原因、调整范围、调整后预期结果等,上报给领导层人员,获得审核批准后才可进行预算目标的调整,既要满足资金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又要实际落地预算管理行为。
为了鼓励各环节资金预算管理相关负责人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管理工作,可以把预算执行结果作为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考核要保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流程。对于预算执行效果较好的员工、部门要给予相应奖励,反之对于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执行效果差的行为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这种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的奖惩制度,可以让每个员工都主动树立资金预算管理理念,并深入贯彻落实预算工作,以此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参与预算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充分落实[5]。
(三)实行资金统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国有企业涉及众多领域业务活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实现资金的统收统支,把内部所有资金全部聚集在一起,然后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根据各项目提交资金使用规划书,对其进行审核判断无误后相应发放资金,实现资金的统一筹划、调配、使用。这样既可以清楚每笔支出资金的具体去向,又可以实现对所有资金交易往来的全过程监管,从而减少资金的不规范使用,盘活大量闲置资金,提高资金有效使用率,也可以通过合理分配项目资金,使企业融资资金减少,帮助企业减少偿债压力。
(四)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保障资金安全性
(1)加强资金日常监督管理,这是最常见的企业提高资金使用率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可以规范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其是否按照预算规划执行,各种使用申请审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是否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银行账户管理是否规范有序等,从而实现资金的有效使用。
(2)利用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系统,设置高等级防火墙系统,加强资金收付的风险管理,可以设置风险预警机制,交付环节中出现任何异常,都能够快速捕捉到,并告知使用者,以确保资金交易环节的安全。
(3)对应收账款实行追踪管理,可以把应收账款追回情况与业务人员个人绩效相关联,以此来激励员工主动追踪应收账款收付情况,并及时更新账簿,尽可能提高资金周转速率。对存在的坏账、呆账要尽快查找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并且存在的坏账也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还可以从应收账款中筛选劣质客户,后期酌情考虑是否与其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来降低经营资金风险。
(4)建立独立的、权威性的内部审计部门,并招聘专业的审计人员。首先在企业内部制定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对日常审计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其次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利用其专业知识严谨开展各项审计活动,并对大额资金项目的投融资活动、资金流向等都要进行全过程监管,保障企业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进一步加强企业资金安全使用[6]。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自身资金管理水平与其整体的竞争实力、管理能力有着直接关联,加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对于企业长久、稳定的经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资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如同血液对人体的作用,由此可见,企业的良好发展必然要有良好的资金运行做后盾。本文列举了国有企业进行资金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解决对策,具体提高资金有效使用率的对策有:借助信息化技术,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强化资金预算管理,纳入考核体系、实行资金统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保障资金安全性等。总之,国有企业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资金的高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提升,以及实现中长期战略管理目标。另外,对于本文的研究课题实际所用时间、精力有限,查阅资料也相对存在一定局限性,所提问题和建议可供参考。如果其他企业要应用本文结论,要切实考虑自身实际经营局势和特点,适当选择可行点,不可盲目照搬照抄本文结论。
相关链接
资金管理制度是针对企业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而设计的一系列制度的统称。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就是资金,因此,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在保证资金安全完整的情况下,既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又要尽可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金结构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一定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