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学森的预言

2022-11-23

新传奇 2022年45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钱学森量子

在作出“两弹一星”的科研贡献后,钱学森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脚步不停:他写信建议发展“电动汽车”,将虚拟现实翻译为“灵境”,甚至大胆提出“人类渴望的宇宙航行时代真正开始了”,这些科学预想在今天正逐渐成为现实。

“你在一个晴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这段话是钱学森在24 岁时写下的。如今,在我们头顶之上,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里,三位航天员正在作业,中国航天事业已今非昔比。每每回忆这筚路蓝缕的征程,都绕不开一个传奇——钱学森。近日,记者重访位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翻看钱学森生前所写书信和文章发现,在作出“两弹一星”的科研贡献后,钱学森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脚步不停:他写信建议发展“电动汽车”,将虚拟现实翻译为“灵境”,甚至大胆提出“人类渴望的宇宙航行时代真正开始了”,这些科学预想在今天正逐渐成为现实。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如今穿梭于大街小巷,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早在30 年前,钱学森就写信向国家建议:下定决心搞电动汽车。

汽油和柴油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钱学森认为,21世纪,环境保护将是十分重要的问题。1992 年,钱学森写信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

他在信中写道:“在此形势下,我们绝不应再等待,要立即制订蓄电池能源的汽车计划,迎头赶上,力争后来居上。”

钱学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钱学森还结合当时电池工业现状,分析了氢化物镍蓄电池汽车的行驶里程,充一次电后,“可行驶250 至300 公里,是可以进入实用的”。

1993 年,钱学森再次提出:“民用汽车一定要电气化,用蓄电池。此前我们已经突破了氢化物,镍电极电池已经在开发中。那为什么不立即下决心搞电动汽车,跳过汽油车这一阶段?”

虚拟现实

VR 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如今已为人熟知。早在30 多年前,钱学森就已关注到VR 技术。

1990 年11 月27 日,钱学森将VR 翻译为“灵境”,还解释说此译名“中国味特浓”。

1998 年6 月18 日,87 岁的钱学森写了一篇短文《用“灵境”是实事求是的》,其中写道:“我们传统文化正好有一个表达这种情况的词——‘灵境’,这个词比‘临境’好,因为这个境是虚的,不是实的。”

钱学森图书馆的研究人员说,从20 世纪80 年代起,钱学森就开始关注人工智能领域。90 年代起,他又在研究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关心VR 技术的研究进展。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人机结合、以人为主”。

在1990 年的一次系统学讨论班上,钱学森提醒当时研究人工智能的科研人员,具体处理的还是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说不上什么智能。“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人与机器的结合”。

量子信息

1998 年,我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的开创者郭光灿筹办“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香山科学会议。当时,作为新兴学科,量子信息在国内的研究者寥寥无几。

郭光灿立刻提笔给钱学森写信,诚挚邀请他来主持香山科学会议。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钱学森的回信。

钱学森在信中写道:“我很同意您说的我国应统一组织全国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问题。此事关系到国家大事。”信中,他还就如何组织全国力量表达了看法。最后因为年龄、身体原因,钱学森未能参加当年的会议。但如今已如钱学森所言,全国力量被组织起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接续深入量子“无人区”。

21 世纪以来,中国量子研究取得多项重大原创成果:多次刷新量子纠缠数量的世界纪录、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顺利升空、量子显微镜和量子计算原型机都有重大突破……

钱学森在一篇名为《谈宇宙航行的远景和从化学角度考虑农业工业化》的文中说:“我想以任务带学科的精神向物理学家们提出这么一个任务:创造释放能量当量为静质量几分之一的超高能燃料,并提出利用这种超高能燃料的火箭设计原理,到另一个恒星附近去发现新的太阳系……”

钱学森的这些大胆“预言”,还有待更多科学家“揭榜挂帅”!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钱学森量子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钱学森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钱学森之答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