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方向研究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

2022-11-23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0期
关键词:战略民族服务

张 弛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兴义 562400)

0 引言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指出,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我国的民族政策,是着眼于国家整体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利益,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制定的。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民族地区具有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等特点,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今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进入“后扶贫时代”防止脱贫人口返贫的关键。刘华芹(2021)认为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不仅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推进,还关乎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繁荣与发展以及国家的边防安全与少数民族民众的国家认同。因此,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进入“后扶贫时代”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是关键。民族地区曾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依然在脱贫地区的乡村。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地区性智力支撑,是推动农村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有关于高等教育服务于农村的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有陶行知、梁漱溟等学者对其进行探索,他们倡导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们要参与到乡村建设的实践工作中。而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自此学术上也正式将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联系起来,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展开了深入的探究。

1 先行研究

中国知网(CNKI)平台上以“高校”与“乡村振兴”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已有4152条检索结果,其文献发表趋势如图1所示,学术上对于本领域的研究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总体来看,当前对高等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研究可分为一般地区的研究和民族地区的研究两大类。

图1 2015-2022年度文献发表趋势

1.1 一般地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郑宝东(2018)、尹晓飞(2019)、吴翔宇(2021)等人从农业视角出发,指出了“农业高校”学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和服务途径。张素杰(2019)、韩嵩(2021)等人以“新时代”为背景,指出信息科技在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途径;袁小平(2020)、宋春春(2021)等人则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与创新性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义;从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许多困境,比如李明哲(2021)在调研中提到的供需不均、教育脱节、引导滞后等问题均为普遍现象。

1.2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上可见的聚焦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研究较少,中国知网(CNKI)上可见的论文仅有13篇。许纯洁(2019)、张立新和张媛媛(2021)、赵欣和刘艳(2021)从“民族地区高校”的视角出发,探讨民族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服务于所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参与路径;任静和沈万根(2021),则对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困境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从学校开始就建立振兴民族乡村创业人才体系的观点;沈万根(2021)在研究中针对边疆民族贫困村中的民族高校助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往往能精准地找到“症结”,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学术界对高等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针对民族地区的研究依然相对较少,我国民族地区分布地域广,其他地区经验只能合理借鉴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本研究对黔西南州高等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深入开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进而提出“一地一策”实施路径。

2 开展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具体表现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与乡村组织振兴五个方面。指向的是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发展乡村经济;以生态建设为关键,创造乡村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以文化建设为支撑,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以乡村治理为基础,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创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乡村战略的大背景下,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就要实现人才振兴,而高校作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的主要输送渠道,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不可置疑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黔西南州高等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研究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模式对于乡村振兴在民族地区的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2.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一是为完善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中本土理论及区域发展研究提供依据;二是为分类有序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理论提供客观分析依据,有利于精准把握所在地区的乡村差异性,分析乡村发展现状及未来分化类型。

2.2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一是围绕课题研究开展的田野调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可直接转化应用,为黔西南提供乡村振兴“一地一策”个案实践依据;二是促进贵州民族地区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民族高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为高校获得发展机遇、形成办学特色、聚揽生源以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良好契机。

3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3.1 基本思路

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直接面向社会的一个环节,其特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项职能指向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高校的职能仅仅体现在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上,社会服务职能并不明显。因此,本研究以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为研究课题,一方面,可以发挥民族地区高校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民族地区高校自觉与我国国情实际和政策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首先,本研究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论与实际现状调研,在充分掌握基本情况下,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步骤。其次,组织本课题研究组,并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人员分工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再次,将设计的研究方案付诸实践,了解本研究问题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特征,制定解决本研究问题的方案,最后丰富课题研究领域的文献成果。(见图2)

图2 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与比较分析法。

1)文献分析法。重点收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领域的理论资料,主要包括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论文集,以及刊载于国内外权威期刊的论文,并对其进行梳理,分类和归纳。

2)田野调查法。对贵州黔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的现实状况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分析具体乡村类型及其特征,相关成果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现实依据。

3)个案研究法。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打基础,对具有示范性的乡村试点进行个案跟踪,起到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的作用。

4)比较分析法。对采用同一衔接策略的乡村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验证衔接策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对其进行整体归类,分析其受影响因素、调节和制约等问题。

3.2 研究重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首先要探析黔西南地方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时能提供的独特价值;通过实践调研活动找出目前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时的困境,并对困境予以归因;结合科学的理论与实地研究,给出促进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策略,建立有效衔接模式。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精准为高校定位才能发挥其抓手作用,如何定位是关键;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不丰富、途径有待创新;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时效性低,校—村联系有待加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联动力不足,校—政—企有待深度融合,探寻其融合途径是难点。

根据前期相关调研结果显示,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乡村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高校与乡村有效衔接机制才能走向精准,其前提条件是统计乡村类型、分析乡村发展现状及需求、评估高校与乡村衔接能力。因此,本研究以上述调研资料为研究基础,对黔西南地方高校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模式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2017年以来高等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研究普遍集中在一般地区,聚焦到民族地区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文献仅十余篇,因而本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前,对于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中,宏观层面思辨类研究较多,具体实证深入型研究较少,而本课题的策略重在“衔接”,旨在促进民族地区高校与乡村振兴之间在行动和理念上的融合,从而实现由内而外,由校内转向乡村的服务体系。

4 结语

本研究以实际调研资料为研究基础,对黔西南地方高校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模式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亦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汇聚全社会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而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振兴民族地区乡村的中坚力量。基于此,本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结合科学的理论与实地研究,给出促进高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策略,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在民族地区的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猜你喜欢

战略民族服务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我们的民族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MINORITY REPORT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