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建设下专业核心课程“工程索道”的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2022-11-23王国忠郭根胜李航天孙小添王海超

科技风 2022年31期
关键词:索道育人思政

赵 婷 王国忠 郭根胜 李航天 孙小添 王海超

内蒙古农业大学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一、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林业索道的发展进入瓶颈。但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突出,休闲、旅游和出行等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交通设施设备、景区建设等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国客运索道的发展前景广阔[1]。同时,客运索道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尤其是增加立体交通形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给高校教师索道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目前“工程索道”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

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索道的概念、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基础理论推导、线路勘测设计、安装架设、使用管理、专项索道设计、课内实验等,内容繁杂,理论多且抽象,概念多且关联性不强,假设较多,简化方式各异。如果每周安排授课两次,则意味着平均一周至少需要完成一章的教学内容。由于前期基础不深入扎实,随着教学的深入,讲授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学生往往不能及时消化每次讲授的知识点,其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二)教学方式单一,以理论授课为主,实践学时较少

由于受学校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的限制,目前只开设了钢丝绳的长接、钢丝绳的短差、钢丝绳的无损检测、承载索安装拉力与张紧度的测定、绞盘机的噪声测定等试验,跑车的结构拆装、绞盘机的结构拆装、绞盘机操作等试验暂未开设,一方面这就导致学生自己动手环节过少,而课后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复习,从而不能更好地加深课堂理论知识,一旦学生踏上工作岗位,遇到实际操作问题,将不能及时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相关问题,这就为工程索道的教学与实践结合增加了困难;另一方面,单纯的理论授课会使课堂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2-4]。

(三)缺少必要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5-7]。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深入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全面强化体系化、规范化建设,科学实施考核评估与效果评价等,才能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考核方式单一

“工程索道”课程的总评成绩是由期末理论考试+平时成绩构成,对实验部分的考核并入平时成绩中。期末考试内容主要以识记性的理论知识为主,而结合工程实际的综合性、分析性的题目仅占很小一部分。这种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严重滞后,不利于教师依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度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会导致很多学生为了通过考核在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有些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也不会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具体改革内容及改革举措实践

(一)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改革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实现课内、课外的联合互动,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生学情的需要,在线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选用自学引导法、教师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比较解析法、思维引导法、主题讨论法、线上测试法、任务驱动法、思政育人法、翻转课堂法、实时答疑法等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提升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参考前人研究成果[8-10],具体基于优慕课平台的实践探索如下图所示。

(二)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建设

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做到尊重教育的本质规律,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在工程索道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现状,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将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形式主义。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启发大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大学生求真、求美、向善,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成为有道德修养的智慧的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工程索道专业核心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转变传统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过程性环节考核,将课堂表现、线上参与、线下实践等环节融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课程考核内容由传统只针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扩展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两大部分。理论知识的考核采用笔试的形式,实践能力考核主要包括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两部分内容。以上考核既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工程索道”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又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需要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意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具体通过优慕课、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汇总成绩,课堂出勤、课堂参与度、翻转课堂成绩、课内试验及最终的期末成绩综合作为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具体组成和比例如下表1所示,表2、表3为运用优慕课教学平台的教学效果及学生评价结果。

表1 考核形式组成及成绩比例

表2 运用优慕课、雨课堂等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效果

由表2可见,通过平台的运用,学生的成绩分布有所变化,高分段人数明显增加,合格段人数也有所增加,这是由于通过平台的运用,形式和内容多样,体现高阶性和挑战度的内容增加,给综合素质能力较差的同学带来一定挑战,而对于综合能力强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四、改革的实践成效

通过对“工程索道”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完善了教学辅助材料,培养和提升课程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构建森林工程专业适应复合应用人才培养需要的“工程索道”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理论教学中,采取案例式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传统言语交流与现代网络交流相结合的模式,构建了基于“工程索道”的适应森林工程专业复合应用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基于“工程索道”课程自身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校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培养的授课模式。

(3)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教学内容有的放矢,通过“碎片化”“微型化”,将知识进行分割和细化,结合课外拓展提升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共同提供课后“自助餐”式的教学资源。

(4)“工程索道”专业核心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探讨推进“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专业知识传授之中,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猜你喜欢

索道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固定抱索器索道吊椅拆装工具车
长江索道迎来30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