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技术

2022-11-23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水质

张 帆

(四川省巴中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巴中 636600)

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保证人类社会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态势下,如何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所要面临的难题。如今,人们对环境保护及水质监测的工作愈来愈重视,水质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情况,对水污染的防范具有很大的帮助,其所发挥的作用与意义也愈发明显。水环境的监测能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需要依靠人为操作进行有效的治理,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一直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水资源本身的再生性也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以借助水质监测系统,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与检测,快捷且全面地了解我国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整改与预防。依靠收集准确的水质环境的质量信息,快速处理好水质问题,建立起一套准确、科学的水环境管理体系,这不仅对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有着重要的立法作用,对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也有着重要且长远的作用。水质监测的信息公开有利于群众保持“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环保观念,提升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肩负起每一个人应有的责任。

1.2 有利于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在当前的全球环境中,因工业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相互矛盾,难以平衡。水质监测以保护环境为重要前提,主要目的是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开展水质监测,可以通过海量的数据精确地掌握各地水资源的详细情况,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及企业的资源能耗情况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研究出既可以保护水资源又可以促进发展的有效措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除此以外,企业的能源消耗不合理也容易导致资源浪费,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根据水质监测所提供的数据,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地规避资源浪费的问题,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形成良好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减缓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改善水污染状况[1]。

1.3 有利于保障居民的生活卫生健康

水资源关乎民生,水的质量不过关,不仅会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也会进一步污染居民的生活环境,导致健康出现问题,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水质监测能够有力地为民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阻断传播疾病的源头。有效治理排污状况,让饮用水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水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无论是工业用水还是生活用水都必须有严格的规定与标准,而水质监测有效地预防了工业与生活用水中所隐藏的安全问题,为居民的用水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2]。

2 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仪器设备失修

水质监测需要依靠精准的仪器和设备才能获得更准确的信息。然而,我国水质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很多方面都还很不完善,一些仪器和设备的标准不符合实际的技术要求。设备不达标,难以进行高质量的水质监测工作。另外,在水质监测过程中,现场突发情况较多,如果没有完善的应对系统,设备仪器容易受损,无形中增加了监测工作成本。久而久之,有些企业对于水质监测的要求和标准也会随之降低,这严重地阻碍了水质监测的进一步发展,难以推动水质监测朝更高质量、高水准的方向发展。除此以外,有些企业疏于对设备仪器的定期维护和检修,难以确认设备仪器当前的状况,导致所得信息不准确不完整,这对设备仪器后期的维修也增添了困难[3]。

2.2 缺乏明确的监测地指标

监测指标对于水质监测的总方向有着决定性且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水质监测一般由多个部门负责,而每一个环节所对应的标准又不一致,这都导致了水质监测的监测指标不明确,没有办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监测的结果。再者,多个部门在水质监测中的权责不明确,对于水质监测的指标、监测方案、监测应对分析等都没有统一的制定,无法很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也没有办法顺利地推动水质监测的高质量发展。水质监测的指标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一盘散沙,使水质监测的技术与设备仪器无法发挥其作用,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3 监测工作缺乏科学指导

我国对于环境工程中的水质监测项目开展起步较晚,监测理念、方法都缺乏科学的实践指导,容易走入发展中的歧路,阻碍水质监测的顺利开展,也让水质监测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另外,缺乏科学指导使收集数据、全面调查分析、制定监测标准、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都有一定的困难[4],影响水质监测的开展。科学指导不到位,也会让监测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最终使水质监测功亏一篑,严重浪费了资源,影响到环境的保护、用水的安全以及群众的生命健康。

2.4 缺乏完善的监测方法

完善的监测方法可以帮助环境工程得到有效开展。但事实上,目前国内的监测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偏两极化,要不过于简单,要不过于复杂,大大地降低了监测的效率与效果,也降低了监测的质量。再者,污染物的监测一般分种类与大类,有些类别可以囊括为一个大类,直接用一种监测方法即可解决问题,但因其标准中又规定了需要用多种不同的监测方法,其繁琐和冗杂的工作流程也会拖慢整个环境工程的进展,最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工程的实际执行中增加了工作难度,难以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与改善。如果只是一味地用多种监测方法进行水质监测,增大了成本不说,也浪费了时间与资源,降低了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 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技术

3.1 选择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超越传统,更惠及群众。在水质监测方面,各类监测设备更加便捷与先进,所拥有的功能与性能越来越好。因此,负责采购设备的人员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符合监测要求标准的性价比高的设备仪器,并进行模拟使用,以此来观察其与现场的适配度。在正式投入使用后,负责后期保养的人员要对设备仪器定期维护与清洗,并周期性地细致记录每一台设备的使用情况,对每一台设备的清洗、维修、保养状况都要有详细而精准的记录备案。对于水质监测而言,其数据的精准性与科学性都取自于设备,一台先进、科学且功能性强大的设备对整个环境工程的助益是明显而关键的。有关部门必须要提高对设备的重视,加大投入成本,实现设备的统一化,提高设备的精准度,为促进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5]。另外,监测的设备仪器要定期进行参数调控,统一校准,统一规范,保证设备可以达到监测工作的具体标准,避免人为错误,最大限度地保证监测工作的精确度。

3.2 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由于水质监测的特殊性,使得对于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极高,一个人为的错误会对水质监测的工作产生重要且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要重视开展对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制定分类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好相关培训方案,有效地提高监测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可以建立拓宽多渠道培训体系,除了线下的培训课程,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动态跟踪的学习平台,利用员工的碎片时间来进行学习。再者,有关部门也可以邀请知名的专家不定期莅临指导,组织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以此来测试监测人员的实力,可采用标准样品考核、实际样品考核、观看实际操作、查看报告和提问等形式来进行能力考核。在完善考核制度后,有关部门也要完善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统一的原则,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去提高监测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培训中,要切实提高监测人员的监测技术、工作责任感、创新发展观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水质监测队伍是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的力量,更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热情。

3.3 统一监测方法,创新监测技术

水质监测所采集的样本需要统一监测方法来减轻工作量,而合适的样本要用合适的监测方法来监测。目前我国以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为主,利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原理。物理监测指以物理道具来过滤水源,对过滤物进行细致的分析,而化学监测则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器等化学设备进行分析,有效地获取样本中所存在的一些基础污染物质以及污染物浓度。两种监测方法各有优势,物理监测可以对水污染中污染物的含量进行全面了解,而化学监测可以全方位地对水源进行监测,使监测数据更加真实、准确。除此以外,还可以借鉴国际上最新的水质监测方法,拓宽监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融合不同的监测技术来完成监测任务,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以建立自动在线监测系统,依靠互联网的科学技术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状况,可对污染严重的区域建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的质量与效率[6]。此外,也可以建立全方位的水源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实现监测信息的共享,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污染状况。

3.4 完善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

完善的水质监测流程,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与工作计划,对水源采样的工作要进行合理且细致的分工,确定工作范围,熟悉工作的总流程,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职责,让整个环境工程的水质监测工作顺利推行,保证整个工作流程的安全。完善责任工作制,有关部门需要定期考察员工的工作成果,责任明确落实到每一位项目成员,将水质监测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监督人员信息等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也要广泛吸取群众的意见,公开水质监测的工作过程,积极做到保质保量。

有关部门也可以实行责任制管理,细化监测项目的责任,让监测人员更好地意识到自身所要承担的责任。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监测人员有任何失责的状况,有关部门要做好记录,上报上级,并针对其进行处理,以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树立起正确的工作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保证监测工作的总质量。

要制定详细的人才激励制度、信息交流及反馈制度,根据环境工程的实际情况,提高各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做到职责分明、边界清晰,也要做到层次有序、赏罚分明。

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构,切实开展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对水质监测的全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保证整个监测过程保持其严谨性与科学性,保障水质监测工程的质量。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布置无死角的监控,实时查看现场,并在环境工程的官网上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以有效提升监测工作的效率。

3.5 引进先进的监测理念和技术

我国的水质监测起步晚,所要学习的方法和理念还很多。因此,对于国外先进的监测理念和监测技术,有关部门要不惜成本地进行大力引进。在监测人员的培训上,要引进先进的水质监测观念,树立正确的工作责任意识,明确好自身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范围。在监测的方法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知识论文来丰富知识资源库,请有关专家进行研究与分析,创新监测方法,拓展监测技术。此外,也可以大力引进国外权威专家,邀请他们进行科学指导与知识的传授。有关部门也可以开展技术分享会,让业界负责水质监测的人才齐聚一堂,互相交流思想与心得,互相进行切磋与促进,共同推进我国水质监测技术的新发展。在自主创新与研发上,我国要大力吸取国外优秀的、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与方法,去芜存菁,在借鉴他人优秀的工作经验中突破传统,实现技术上的自主创新[7]。对于监测技术的研发,有关部门要不遗余力地鼓励和培植人才,提高我国在水质监测方面的全面进步。

4 结语

水资源是我国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水质监测是促进环境保护、保障用水安全、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双发展,水质监测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且关键的作用。有关部门在开展水质监测的同时,要对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责任意识、设备仪器的维修与保养、监测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工作责任制的完善等方面有一个具体且明确的实施方案,保障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水质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装备环境工程》期刊融合发展平台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汽车胎压监测技术探讨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监测技术分析
基于北斗的高压输电杆塔智能实时监测技术与应用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宁夏发布水泥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