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2022-11-23张昕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门窗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程设计图纸工程

张昕 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1 前言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的日趋增长,房价的持续增长,使建筑行业的规模也变得强大起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也在努力追随着新时代的步伐,在科学技术的引入和创新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也开始逐渐增多。这些都离不开施工前的设计工作,因为它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基础,只有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才能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进行。

2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性

只有处理好设计质量的问题,才能够全面保障工程的完成质量。关于工程的设计工作,其中包含着图纸、施工流程,设计说明等,其中设计环节也要结合相关的建设指标。比如,实体工程中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保障质量”的建设方针,对工程的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督导作用。一项工程的开展,是将工程施工前期的设计工作作为开展基础。因此,无论从工程质量、工程投资到工程进度,甚至是竣工完成后的运行阶段,任何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以及效益,都有一定的影响。

现阶段,建筑工程当中的工程设计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施工图纸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设计问题。不论建筑种类性质,对于工程设计工作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完全适用于工程的建设。比如,前期准备阶段的所设计的施工图纸,可能由于缺少对现场施工环境的勘察,又或者是专业强度不够,所设计出的图纸缺少深度,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错、漏、碰、缺”问题。

有的图纸不考虑施工情况,所以在施工预算时,由于缺少准确数据的支撑,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会在临近开展出现图纸修改或更换图纸的情况,严重干扰了工程的正常运行。主要的原因在于:单一的进行工程设计,缺少多方数据和图纸的对比,设计模式过于传统,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设成本,产生铺张浪费的情况,不能科学使用有限资源等。

因此,要严格重视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保障工程设计质量,并要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设计工作,实现对资源、成本的合理使用和控制,为满足业主的需求,完善项目设计工作,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 影响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因素

3.1 设备、材料和施工的技术配套问题

一般专业性不强的人对工程设计的理解都只停留在纸面工作、绘画、构图等活动。但是实际上建筑设计工作中,对于所有的施工材料、仪器设备等都要设计出立体样态,并且对设计工作而言,建筑思维才是实打实的骨架,将图纸变成现实的基础,更好地为施工人员提供建设信息,并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还包括施工技术的选择,设计中会选择多种技术开展实施,为的是精心挑选出一种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手段,这样才能整体上相互协调,设计结构与技术相配套,进而有效避免了各个关联因素出现问题影响后续施工。

3.2 设计资料管理建设中的不足

一般而言,企业的发展水平都跟自身的经济效益相关联,也因此使企业更注重追求经济上的反馈,而忽视了其他有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点。比如,在生产过程中,数据管理维护力度弱,数据分析应用肤浅,以及仍存在较为凸显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程度不够的现象,都严重影响着工程所需的设计资料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

由于我国企业整体上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未完全普及,使得数据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落后阶段,不能满足正常生产活动中的分析工作,使得所的数据可靠度不高。大多数员工对于资料管理不到位,了解过于片面,导致大量工程资料丢失,影响设计工作的开展以及设计方案的可信度。大量信息需要被更新、整理,而相关技术人员精力不足,自身的实践经验也不丰富,在技术创新方面停滞不前等,都影响着资料管理系统的发展。

3.3 素质水平较低,存在专业度问题

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完成,需要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协调进行。在整个工程当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具体到项目的施工人员,都要对各自的工作负责。但是,由于参与的人员较多,所以在具体施工中可能会因为某些失误造成意外事故的出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还是参与施工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以及专业水平较低,所以设计工作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再者,就是设计人员的专业度问题。因为设计工作对于设计者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极高,这也是为何许多工程单位都会选择分包、转包等方式对设计工作进行降压,并且在后续开展时多会采用浅层设计模式,主要是为了加快设计周期,避免影响整体的工程进展。

在进行分包设计时,受设计者专业度以及专业领域差异化的影响,比如土建与水电两部分的设计工作,在完成设计后需要将两者结合,此时就会出现结构等诸多方面的不匹配,或者是技术上的差距。这些问题都会最终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可见专业度不足,对于工程设计质量的保证有很大限制。所以,这也提醒相关施工单位,在选用设计者时,一定要重视其是否具有相关设计资格,以及实际经验的积累度等。

3.4 设计与实际的差异

存在设计内容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工程会有与之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方法,同一套设计方案并不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建筑工程,一旦存在设计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通常都是未能够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工作,照搬照抄类似工程的设计方案,并没有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改良和创新。

有的工程项目比较特殊,可能会因为地势问题,或因为施工环境问题,设计工作者并未按照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工作,严重缺少对实际问题的考虑,所以在具体实施时,并不能很好的应用设计方案,最终导致工程的停滞。

3.5 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存在偏差,缺乏独创性

我国设计师数量有限,并且工程设计质量也并不高,所以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发展,导致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在于,国内设计人员在设计思维上的状态不够紧随时代。传统思想下的结构设计,并不利于现如今的工程应用当中。比如,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中,关于结构设计中所应用到的墙体厚度偏大,影响到侧移的规范数值,所以对抗震设计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样,过于追求创新点设计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分的彰显建筑特点,就会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最终使得设计方案不成熟,严重偏离了建筑工程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原则,同时也使设计师丢掉了自己的设计风格。

3.6 过分依赖于计算机辅助设计问题

当前,由于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各个企业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不再利用传统的模式开展工作,像一些图版设计等,都开始依赖于计算机的出图技术,这与传统图纸设计工作而言,大大缩短了工作周期,同时也保证了图纸的设计质量。

但是,有利也有弊。机器代替了人员使得工作者开始懈于花时间去设计,而更多将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忽视了它的“辅助”地位,这样工作者对于设计工作也处于懈怠状态,不利于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产生一些不利因素。

4 改进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4.1 重点培养设计人员的工作素养

员工的素质问题应当是最先考虑解决的,高素质、专业性较强的员工所设计出的图纸,既能够达到工程的施工标准,同时还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所以,建筑企业应当重视设计人员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得员工的思想能够完全跟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引导,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验证自身的专业水平,不足的地方能够及时地改进,从而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水平。

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中,安全一直都是首要问题,可以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安全和员工的专业素养两方面。首先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是避免或减少安全隐患的基础,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巩固,更大程度降低现场管理的风险。

因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完成,所以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人员之间的来往和沟通,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因此,工程的设计质量直接受到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影响。

4.2 实施建筑工程设计监理

为了进一步保障工程设计工作的开展效率和完成质量,可以对其实施必要的设计监理,监督和管理设计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设计工作中的不合理操作行为。近几年,我国由于设计环节的失误造成工程事故的情况较为频繁,同时产生的资源浪费的情况也较为严重,所以设计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出现,对避免上述问题以及提高工程完成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工程设计工作的主要思路要完全依照设计师,可以借鉴其他意见,但是要始终坚持面向过程、持续渐进、积极主动、预防为主的基本规则,不断实现对设计工作的改良。在项目前期就让业主、监理工程师参与到项目中来,对项目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进一步保障设计质量。

4.3 强化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信息化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设计工作较为复杂,作业量很大,因此,对其进行更加优质的管理已成为必要。施工单位通过对工程设计工作信息化的管理,科学的控制并做好协调工作,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率,以此提高对设计质量的控制。

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更为全面的管理工程设计资料,保证设计所需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后续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除此之外,设计单位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高新技术的投资力度,加强对于内部以及外部信息的整合再利用,提升自身的高新技术水平。

通过创新出的先进技术开展合理的资源分配,现场的人员管理问题等,从而提高整个设计上的科学性、可靠性,使设计方案与具体施工更加匹配,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人工作业引起安全问题的概率。

4.4 合理的采用竞争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

通过设计竞争机制,设计人员能够更加严谨的审视自己工程设计方案,并仔细反思自己的设计思想,不断地延伸到对工程结构设计、工程造价、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考虑,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合理的学习高水平的设计方法和理念,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展开方案设计。

并对设计人员施行绩效奖励制度,有效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以及严谨的态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落实和承担,也要有必要的制度去约束。在企业内部制定相应的考核体系,从而更好地规范员工操作要求,加强自身的责任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中。

4.5 开拓设计思维,紧跟时代行业发展

在开展建筑设计时,会出现多重的问题,工作开展复杂多样,极具挑战性。比如,在设计中融入生态特征,积极促进生态发展成为行业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要坚持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丢弃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引用。例如,加强绿色节能技术的引用力度。即国家积极提倡对于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对绿色节约型技术的利用,包括节约型的建筑材料、高科技技术手段等。

由于当前国家在绿色工程节约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促进建筑企业施行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产生一定阻碍。首先,所有技术施工都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其次,积极引用绿色生态理念于设计中;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需要建立并完善检测体系,提出更高水平的评估制度,对整个工程建设进行实时监督管理,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建筑工程与生态理念同步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企业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问题还没有提出更好的策略。而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进行有效改善已成为一项必经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这个工程的成败以及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因此,要提高对其设计质量的重视程度,积极规避整个环节存在的不良问题,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设计图纸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爸爸的“神秘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