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2022-11-23沈尚睿滕州市善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门窗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传统

沈尚睿 滕州市善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1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物质丰富,人们对于居住、办公等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满足物质功能需求,还要满足审美、意趣、情操等精神需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现代建筑设计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独具我国历史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富含磅礴的形式内容和深远的哲思内涵,能够在装饰元素、美学精神和思想内涵等方面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思路和灵感源泉。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内容、方法途径、注意事项,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实践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2 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与特征

我国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言行、生活、工作,独具特色、各有千秋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每一代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博大精深,是我国通往世界的一张名片,富有艺术魅力。其中,中国画中的笔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组成部分,包括笔、墨、纸、砚以及各种颜料。中国画会以工笔、写意等技法描绘山水、花鸟、鱼虫,能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民族精神。绘画形式展现出的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宗教、政治等各方面的认知。中国画最大的特征是注重塑造意境,讲究以形写神、画尽意在,强调意和神的完美契合。绘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而是讲求洒脱和自由,能够让观者在无形之中感受到创作者充满韵律的内心世界。

传统文化中装饰类型的艺术元素有多种形式,如,篆刻、剪纸、陶器、春联等形式是对我国古代生活的呈现,能够展现出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生活和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装饰品中的构图和线条搭配能够实现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有机结合,协调展现出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场景。时至今日,唐三彩等依然是中国工艺品的特色标志,篆刻艺术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制作春联和剪纸还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中装饰类型的文化元素在美学层面具有极强的主体特征与较高的审美价值。书法、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汉字是历经数千年历史变迁仍在使用的文字,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漫长的演变历史中,书法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色彩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与热情,春联、剪纸、中国结等其他传统文化元素也都使用红色传递喜庆、和谐的浪漫气息。以上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够含蓄委婉地衬托出中国艺术的不同节奏和韵律,由内而外、由整体到局部地传递我国传统文化的鲜明层次感和强烈韵律感。

3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价值所在

3.1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受城市化建设持续高速推进的影响,近年来,很多建筑设计都比较重视效率与质量,对建筑风格、特色、文化内涵等则缺乏足够重视,与地域文化、城市整体形象间的关联度也不大,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而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打破现代建筑设计标准化、机械化的固有模式,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民俗文化、城市精神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不仅能丰富建筑文化内涵,而且凸显建筑的文化特色、个性风格,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3.2 推动建筑设计创新

面对现代人建筑需求的变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建筑设计已经很难适应行业发展需求,要保证建筑设计的有效性,使人们对建筑设计方案感到满意,设计人员必须从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对建筑设计进行全面创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则正是推动建筑设计实现有效创新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设计理念上,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理念在传统建筑设计中都有充分体现。

如果设计人员能够对这些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加以借鉴,并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来,那么建筑的整体风格、结构布局、外部造型等就会更加符合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需求,为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在设计思路上,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加深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间的联系,使设计师以传统建筑设计案例为基础,探索出更多适合我国当代建筑发展的可行性设计思路。

3.3 实现对文化的有效传承

为了能够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东方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相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导致传承过程中力度不足。将传统东方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进而彰显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历史价值,有效提高人们对其的认知水平,更易接受传统文化,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并且还能实现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创新。

4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4.1 合理选用传统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作为构成建筑的最基本要素,与建筑文化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现代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从标准化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应用方面的差异入手,对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灵活应用,同时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材料中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深层次融合。

例如,在中低层建筑的屋顶区域设计中,可运用“瓦”这一传统建筑标志性元素,借鉴传统建筑的屋顶构筑方式,将其铺设在建筑屋顶上方,构成具有独特弧度线条与传统文化气息的屋顶与屋檐,以达到美化建筑轮廓、改变建筑整体形状、增添建筑文化底蕴的目的,充分发挥出瓦的独特美学价值与精神价值。

再如,在张家界六甲酒店的设计中,设计师以湘西本土建筑的传统语言为基础,将青石板、红松木等材料应用到酒店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中,与不锈钢、金属拉伸网板、玻璃等现代材料相结合,构建出了由熏黑色红木窗棂格栅、红木大门、青石板地面、白墙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共同组成的建筑外立面,使整个酒店极具湘西传统建筑风格。

4.2 做好现代建筑设计和传统建筑元素的衔接

在建筑设计中,试图嵌入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并非易事,如若只是单纯地将两者拼接在一起,不但无法突出传统建筑元素的特点,还会影响整个设计的美观性。现代设计和传统设计有着相通之处,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为充分应用传统建筑元素,必须在现代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灵活引用,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进行有限延伸,指的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可基于原有的平面布局进行细节装饰,深度挖掘传统建筑元素,提取出适合的元素符号进行创作,以表达出设计人员的意图和思想。

二是可加强对传统建筑元素的再开发,指的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深度挖掘传统建筑设计风格,对其元素进行重构,融入新的现代设计手法,基于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体现新的传承。

4.3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发展

4.3.1 关注文化符号的科学运用

第一,形态类符号的应用。首先是形态类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形态符号即建筑设计中的外观造型、结构和尺寸等。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形态符号编排和组合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积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从而更好发挥传统文化符号的装饰功能,同时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在运用形态类符号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提高传统文化符号运用的有效性,避免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风格模糊、不中不洋的建筑风格。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了传统建筑理念和风格的运用,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交融。

第二,色彩类符号的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色彩为现代建筑设计中式风格的配色方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可能性,主要体现在空间调性和软硬装的搭配层次上。现代建筑设计根据空间属性或业主喜好会定位不同的空间调性,如用于提供住宿、招待、休闲等功能的酒店、会所,宜设定高贵、华丽的空间调性,整体色彩可选用黄色、金色、红色、深棕等华丽厚重的主色调,并在软装配饰上搭配绿色、紫色、蓝色等点缀色、强调色,打造高贵气质,营造宾至如归的温馨环境;而用于工作、洽谈、观赏等功能的办公、展览空间,宜设定雅致、静穆的空间调性,色彩上可倾向于选用灰、白冷色调,营造一种清朗静谧的高雅氛围。在色彩层次上,前者更富有商业性,色彩层次宜更加丰富,在明确硬装主色调的基础上,可适度增加软装配饰色彩的多样性和对比性,以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后者更富有实用性和精神。

4.3.2 对传统书画的应用

传统书法与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广泛,内容全面,流派纷繁,包罗万象,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才情智慧、人文精神,是影响深远的文化艺术瑰宝。中国书画的“传统”意义,不仅包括书画艺术本身的样式技法传统,还包括培育与滋养中国艺术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社会制度、习俗风尚等文化背景方面的传统。传统书画以形为载体,结合画理、画法、布局、意境,抒发作者思想情感或意趣格调,极富精神性和内涵性,是形式美感与精神内涵的完美统一,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书画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常见两种。

一种是直接表达法,即直接在适当的位置设书画作品,以突显空间环境的某种风格调性,或彰显使用者的某种品格喜好,如基调富丽厚重的商务酒店,更适合设《千里江山图》等磅礴壮阔、华丽大气的画作;如基调清新雅致的精品酒店,则适合《孤禽图》这样意趣别致的小画;如主人品行端厚、性喜高洁,则可选郑板桥的四君子图或吴镇的《渔父图》,此一类彰显孤傲坚忍、自鸣高雅情怀的文人画。直接法所设书画作品形式多样,可以是传统名画名作的仿品或印刷品,亦可以是主人亲自临摹、创作的富有生命关联的作品;可以是利用多元材料手法(如钉子、丝线缠织等)制作的书画装置艺术,亦可以是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可视化展示的书画动态投影或LED沉浸式书画图像,但总体来说所设作品的内容形式及精神理念应与整体风格相一致。

另一种应用形式是精神体现法,即以某件书画作品的意境神韵或精神思想为设计主题,选用与该精神主题相契合的形式手法,进行元素的搜集、筛选、演变与融合,使设计方案时时处处透露、体现主题书画的核心精神,并贯穿始终。精神法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有杭州富春山居度假酒店,该酒店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画作精神意境为主题,室外亭台、舟船、小景,室内白墙、雅具、匾额,一副观烟云变幻之奇、领江山钓滩之胜的悠然画卷,饱含了隐居者悠游林泉、潇洒淡薄、隐居山林而忘江湖的诗意哲学和人文精神,这番胜景不仅能舒缓放松住客的身心,更能净化、抚慰其心性情致,不失为高端度假酒店的典范。

4.4 借鉴传统建筑结构形式

为凸显建筑风格与特色,现代建筑在结构形式上逐渐呈现出创新化、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在大型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结构形式的创新更是十分普遍。而设计师要想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还可以借鉴传统建筑的抬梁式、穿斗式等结构形式。

从具体的设计应用思路来看,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与封建礼制思想、等级制度存在着密切联系,如在屋顶形制、屋顶构件样式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虽然使我国传统建筑的形态得到了完善,但也使建筑的长期发展受到制约。因此,设计师对于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应用还需采取“抽象继承”的策略,将各种经典建筑结构形式中的设计哲学、原理等精华提取出来,作为建筑结构形式设计的理论基础,再结合自身思考及建筑实际建设需求,完善建筑结构形式设计方案,赋予传统建筑结构形式以全新的意义。

5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设计领域,传统文化虽然能够发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推动建筑设计创新等重要作用,但要想将传统文化真正应用到建筑设计实践中来,还需要遵循基本原则,采取传统建筑材料应用、建筑规划理念创新、色彩设计理念更新等策略。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建筑传统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清明节的传统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