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2022-11-23赵伟丽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赵伟丽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防雷技术标准作为我国在雷电预防过程中的重要判断标准,同时也是提高我国雷电预防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防雷技术标准不断发展,才能事先采用先进的预防方法以及有关技术进行雷电预防,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人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雷电灾害影响,这就要求我国防雷技术标准在制定中,要做到借鉴国外先进防雷技术标准的经验,同时还要避免照搬照抄,只有结合当今现状,才能逐渐推动我国防雷技术标准发展。
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2.1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的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施工及电气安装的相关工程来说,防雷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它能够很好地有效转移雷电电流,并科学连接建筑工程内部的电气设备与大地,提高电气设备的抗雷击能力,从而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际上,雷电现象较为常见,而雷电会带来一定的电流,稍有不慎,就会对建筑物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防雷接地施工就显得十分重要。建筑企业做好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可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对建筑电气和建筑物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能保证建筑工程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2.2 提高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建筑企业需要全面做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并提升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雷击造成的影响。为此,建筑企业应及时明确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的技术类型,把握好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及时处理好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为了避免雷电直接打击建筑物,建筑企业往往会使用钢结构材料作为梁、柱等基础结构的建材,使用钢结构的核心目的在于将其作为和地面接触的一个接地体。自然接地体的作用是,可以实现电位的均匀分配且有效降低电位的梯度。在高度超过30m的建筑中,每隔3 层楼可以安装用来均匀电压的钢环,将钢环及引下线安装在水平层中,使钢结构连接起来,形成回路。
3 防雷装置的主要构成
在通常情况下,建筑防雷线与电气设备连接建筑的防雷导线接收接地装置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①金属建筑防雷接收导线接收杆的接地装置,主要采用连接金属建筑防雷接收导线接收杆,如连接金属建筑避雷针等。
②建筑防雷吸收接地线,连接金属建筑雷电接收导线接收杆的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主要采用金属建筑雷电接收导体。
③防雷接地装置,通常是将建筑防雷线的电流直接导入位于建筑防雷的主要接收设备,也是组成建筑防雷导线接收接地装置的核心技术。
4 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常见问题分析
在实际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时,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对电气安装防雷接地引起重视,会直接导致以下问题出现。
第一,建筑楼顶避雷带和连接引下线的长度不足,在焊接时没有对其完善处理。
第二,损坏或是变形的避雷针出现在避雷带中,没有提前预留出引下线的外接线,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因为过大距离而引起的雷电冲击。
第三,对接地装置掩埋的深度不够,以及防腐处理没有做好,这样容易让接地设备中的引出线受到腐蚀而失去其作用。
第四,在防雷装置当中,螺栓的链接片没有正确固定好,以及在接地装置中没有正确安装插座底线等诸多问题。
5 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5.1 避雷支架安装技术
装设避雷支架是防雷接地施工活动开展过程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在安装期间,专业工作人员应依照事先绘制的图纸完成安装,通常是运用侧位打眼法。如果碰到真实施工状况与设计图不一致等情况,需要向有关负责人咨询,以保证施工工艺的精准性。此外,施工人员应在建筑外侧大概10cm 处逐一打眼,运用电锤将支架固定住,然后进行水泥灌注,在水泥完全凝固后全面清洁现场产生的垃圾,最后在上面喷洒清水。
5.2 接闪器
接闪器主要是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金属屋面或构件等组成。在布设天面接闪器时,可以对符合防雷类别要求的滚球法或接闪网单独或组合设置。若燃气站内的建筑物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将接闪带或接闪网直接布设到建筑物天面上,保证女儿墙上的接闪带或接闪网支起高度在0.15m以上。在固定支架时,若选用的是单根圆形导体,应确保水平距离在1m内;若选用的是绞线或扁形导体,应保证水平距离不超过0.5m,每个支持件最多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在敷设接闪带或接闪网时,需沿着建筑物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如建筑屋檐、屋角、屋脊等。接闪器可以选用热镀锌材料,并做好焊接处的防腐处理;若燃气站内建筑物为钢筋结构,可以选用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若储罐区架设有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应确保被保护物位于LPZ0B区内。
5.3 室内、电缆沟接地布置
室内接地布置需要根据配电装置的分布情况,确定各个装置与接地干线之间的连接路线,路线设计期间需要警惕串联接地风险。一般室内接地布置需要广泛考虑屋内分布的各种用电配电装置以及安装用的地角型钢等,在接地线的接入口以及临时检修处,应当做好相应的接地标志,方便后续的施工操作。
对于直接连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线,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接地布置,同时规范验收施工质量。对于电缆沟的接地布置,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户外电缆沟的布局情况,合理敷设接地线,电缆支架的连接通常选取焊接方法,施工期间需要注意支架与主接地网的多点连接。
最后,在质量验收阶段,技术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查对以下问题:户外电缆沟的支架接地引线采用活动接头;接头的接触面严格按照规范焊接;电缆沟支架接地引下线应当尽可能保证朝向一致。
5.4 防雷接地保护
在防雷接地装置安装的过程中,从绝缘子使用的角度来看,必须做好对接工作,塔杆存在一定隐患也是阻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措施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绝缘子是能够为导线和横担之间提供绝缘功效的构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使用陶瓷绝缘子,绝缘层不会被过电压击穿,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一些塔杆主要是由混凝土制成,可以通过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来实现,通过在横担末端架设侧向避雷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绝缘子做重点保护工作。
因为绝缘子数量少的线路电阻率低,为了降低输电线路遭遇雷击时的跳闸率,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接地装置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降低雷击造成的危害。技术人员在进行防雷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小型爆破的方式布置接地体,在垂直插入接地体之前,要确认接地体的插入深度,做好相应的接地电阻测试和设备焊接工作,保护变电系统和输电系统,做好输电系统的防雷保护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
5.5 柱内主筋引出点安装技术
为了提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水平,施工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类型,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柱内的主筋一般是安装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开展柱内主筋安装工作过程中,为了更防止出现主筋外露的问题,建筑企业需要开展全方位的管理工作。比如,当柱内主筋放置在屋顶时,必须处理其避雷网和相关高度,从而确保其本身的一致性。另外,在进行断接螺旋、避雷器和柱内主筋连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需求等,选择相应的焊接形式,以提高安装质量。
6 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的管理措施
6.1 强化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安装前,施工人员应熟悉运用的建材与机械规格,对防雷接地装置展开全面检查,看其是否存在表面毁坏和开裂问题。为确保电气安装过程中防雷接地技术的效果,作业人员与建筑企业有关人员应注重初期的准备工作,确保防雷接地技术效果的有效发挥。在准备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事先准备好脚手架与爬梯,确保作业人员迅速装设引下线,防止后期发生安全风险。
另外,建筑企业应采用适宜的模式调整镀锌圆钢,确保后期安装活动的顺畅进行。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施装设前,作业人员应检查接地体的有关电阻指标,确保接地体可以顺利安装且性能正常。建筑企业还需保证施工人员了解脚手架等设施的使用方法,从而尽可能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建筑企业应确认底板的钢筋与人工接地体的钢筋的敷设情况,以确保接地体能够运用到后期的作业活动中。
6.2 注重对IEC标准的准确了解及正确吸收
想要有效推动我国防雷技术标准发展,首先就需要有关人员准确认识和借鉴IEC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我国防雷技术标准能够更加完善、具体。IEC标准作为国际上先进的防雷标准之一,从IEC研究可以发现,此标准整体水平属于中等偏上,其与美国标准以及俄罗斯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关人员一定要准确了解IEC标准,这样才能逐渐推动我国防雷技术标准发展。
相关人员在制定我国防雷技术标准时,一定要有效避免对IEC标准简单的翻译工作,导致照搬照抄IEC。在IEC防雷标准中,有很多的重要参数、计算公式和有关系数很难完全符合我国所有地区。在防雷技术标准的制定中,不适宜完全照抄照搬或全盘引用,没有考虑到我国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这会对防雷技术标准的有效应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一定要对IEC标准仔细论证,从而有效推动防雷技术标准发展。
6.3 增加焊接工程的细致程度
在防雷接地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一定要强化焊接工程项目的细致程度。基于此,在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前,施工单位一定要重点培训施工人员,避免因施工人员操作失误而造成工程损失。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检查和监督工作,在提升施工人员责任心的同时引入奖惩机制,对一些违规施工行为予以惩罚。
施工单位还要引入一些先进的焊接技术和焊接设备,通过提升焊接质量、减少焊接时间等方式提高焊接工作的效率。从客观层面出发,在焊接过程中,作业人员一定要集中精力,避免出现焊接失误。另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应尽量实现防雷接地系统与建筑物的“融合”,从而降低对原有建筑物产生的影响,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受影响。
6.4 防雷技术标准要结合实践有效制定
由于雷电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至今我国对雷电的掌握程度还存在很大不足。其中部分雷电的放电击距能够长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因此,通过实验室很难对这一理念准确模拟,导致我国学者很难掌握雷电的准确资料以及详细数据。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防雷技术标准的制定中使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雷电放电简化模型,但是由于在实验室内很难做到对自然闪电准确模拟。同时物体遭受雷击又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所以在制定防雷技术标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结合实践进行合理制定。这就要求在制定有关防雷技术标准中,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并根据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正与改进,保证有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中采用实践、制定、再实践、再完善的标准制定过程,长此以往,才能保证防雷技术标准能更加完善。
6.5 提升防雷接地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由于防雷接地系统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故而企业需要全面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防雷接地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对建筑电气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全方位地考虑智能化防雷接地系统的组织方式及设计手法,全面考虑其实现避雷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有效避雷。同时,在对其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注意智能化管理技术对防雷接地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从各种角度出发对防雷技术手段进行升级。
建筑工程的通信网络应和设备监控等方面连接,提高系统的配合度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防雷水平。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电子设备容易受到雷电打击,从而对建筑物的运营等造成负面影响。为了避免雷击带来的安全隐患,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完善防雷接地系统,并完善和优化防雷接地引线的方法,以提高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防雷接地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工作内容选择有效的管理手法,将防雷接地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确保整个建筑施工工作的合理、稳定发展。同时,建筑企业还要不断提升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水平,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有序开展防雷接地施工工作,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