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分析

2022-11-23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门窗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造价成本

畅 丽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在建设项目的实际成本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设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与项目相关的许多经济因素。要提高土木工程成本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全面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减少资源的损失,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意义

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工程管理当中,造价管理工作可以起到帮助企业增收、提升建设速度、提升建设质量、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1)造价管理工作可以确保高效施工和优质施工。这是因为造价管理是对成本进行管理,若造价管理工作安排不科学,可能耽误工程建设,影响施工速度,导致工期延误,无法做到高效施工,且耽误的时间越久,建筑的质量会越差,导致工程建设结果不如预期。做好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不仅有利于避免上述情况,且提升了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2)造价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效益息息相关,合理的造价管控可以将投入建设的资金有效分配,避免超支等情况的出现,一旦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势必会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也降低了工程的收益,使得企业的经济收益降低,阻碍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如果过度节约成本,注重经济效益,势必会影响建筑质量,同样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原则分析

3.1 实事求是和科学合理的原则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充分考虑动态因素对施工企业的影响,还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法律。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杜绝高估或冒领的情况,还要避免出现少算或漏算的情况。

3.2 统筹兼顾的原则

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成本问题外,还要充分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筑材料的市场变化情况以及工程施工质量情况,做好应对预案,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要求分析

4.1 正确处理建设工期及建筑工程造价的关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压缩工程的施工周期,就能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效控制因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价格上涨或银行利率等方面的成本支出,这对建筑施工企业十分有利。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顾客观条件的要求,一味地要求建筑施工进度,不仅会威胁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企业要正确处理建筑施工进度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之间的关系,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开展施工,充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地节省建筑施工成本,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4.2 正确处理项目功能与建筑工程造价的关系

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使用功能是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目的,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企业片面地要求建筑工程的全面性。这样不仅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也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无法保证建筑工程功能的实现,且容易造成建筑施工浪费。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除了要减少项目投资费用外,还要正确处理建筑工程造价与建筑工程功能之间的关系,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保证建筑工程功能的实现。

4.3 正确处理工程质量和建筑工程造价的关系

建筑工程施工就是将建筑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工程项目,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盲目要求降低施工成本,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不仅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大大减少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造成更大的浪费。如果过分注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工程质量,就会造成建筑施工成本的增加,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要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建筑施工单位的关系,要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5 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5.1 预算控制理念缺失

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缺乏预算控制的观念是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之一。如果预算人员不具备预算控制的想法,很难将施工要求与科学计算相结合,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如果预算管理者不重视项目管理影响下的预算权力,预算只是主管部门审查和监督的一种形式,在这种自觉监督下,施工过程中的预算监督可能会显得过于松懈。

5.2 工程预算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工程预算人员的个人素质是影响造价控制水平的主要因素,预算人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如果人力资源不足,会大大增加预算超支的风险。为了满足造价预算的需要,作为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必须转变思维方式,不仅要掌握先进的造价技术和造价管理理念,还要具备专业素质,增强责任感,全面了解项目参数,提高编制的准确性。但从目前来看,很多人对项目成本了解不够,存在误解,与实际工作要求不一致。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无法保证造价水平,在工程预算中还可能出现差错,影响造价的可靠性和工程的整体质量。

5.3 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监管不到位

工程造价超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监督管理组织对工作流程、质量和绩效进行监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造价预算可以从建筑公司自身的各个方面以及市场调研进行编制,既可以通过具体项目施工调研来确定具体的造价控制,也可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与配合。在市场调研方面,也需要与公司相关部门联合调研,如所需材料的具体质量、型号、价格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部门,不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其自身的工作质量也缺乏监督和控制,导致造价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提高。

5.4 建筑材料市场波动较大

由于建筑工期长,建筑材料的价格受到建筑行业发展、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通货膨胀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虽然建设单位在施工前进行了市场调研,但建筑工程会受到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建筑市场的形势会影响建材,建筑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数量是非常大的,当原材料单价上涨时,施工造价预算就会超支。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造价很高,尤其是环保材料的价格,如果在施工阶段进行审计,会因为原材料的改变导致前期造价的损失,在初始阶段,原材料的积累也会造成一定数量的资源浪费,公司资金的损失也会导致项目成本超支。此外,新材料的引入将对项目后期的施工产生重大影响。

5.5 工程变更设计导致超预算

在实际的建设项目中,内部或外部因素都会导致工程设计的变化和技术材料的增加,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建筑工程的造价会增加。如果设计师不进行现场勘察,导致图纸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工程设计就要进行调整。施工方案做成面子工程,导致工程的规模与实际情况不符,带来许多问题。建筑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而削减预算,或者为了获得施工资质而进行不正当竞争,导致具体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制度变化,使项目预算超支。

6 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6.1 设计阶段的造价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的造价成本控制作为首要内容,也是开展造价控制的主要源头,其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针对以下内容开展对设计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1)施工单位应该对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旦确定好设计图纸,尽量不要随意改变。(2)在设计图纸前,设计人员应该到现场收集相关信息,并做好全方位的实地调查工作,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开展图纸设计,防止后期出现随意更改的问题。(3)图纸的复查和审核工作。业主或管理人员等应开展图纸的审核和检查,并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讨论,在会上提出相应建议后提前进行修改和调整,避免图纸在中途修改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失控等问题。

6.2 施工材料方面的造价控制

首先,施工人员应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和监督,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检查,并在“货比三家”后选出质量良好、价格实惠的供应商,再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其次,材料采购人员应随时掌握市场变化,分析材料上涨和下降的规律后,对建筑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施工人员还应结合当前实际工程量采购材料,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将绿色建筑理念等融入其中。最后,在材料进场后,为了避免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相关人员还要做好材料试验、抽检等工作,增强材料的使用质量。管理人员要妥善安排材料的存储问题,其目的在于避免钢筋出现腐蚀、水泥抗压强度下降等,从而有效提升施工材料的使用效率。

6.3 全方位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1)采用培训的方式,以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水平。例如,财务人员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掌握更多财务方面的知识,灵活地将这些知识合理地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中,以提升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可以借助培训开展职业教育工作,增强相关人员的道德素养,让其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提升执行效率,最大限度地杜绝施工人员的“徇私舞弊”等问题。(2)借助一系列公司福利和优惠政策等,引进更多的成本管控专业人才。建筑企业对于成本控制较好的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激励,并在评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做出调整。建筑企业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考核,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材料、设备的使用情况,强调安全管理工作等,避免在后期产生返工等问题,使得成本控制更加合理科学。

6.4 根据市场动态进行科学预测,加强资金控制

影响工程造价和预算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市场变化有着潜在的关系。为了将这些因素的误差降到最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处理措施,增强自身的预测能力。①相关人员在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后,分析影响造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如政策指导、厂家能力等;②应结合变动规律开展各项推算和预测工作;③如果遇到市场价格较低的情况,可以提前做好采购和储存,并且签订有关合同或协议,以防止后期价格上调;④做好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清点、记录等工作,在加强监管后,建立专门的动态管理库。建筑企业还应该构建完善的反馈信息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以加强对各项成本支出的控制和分析。建筑企业还应通过与预算成本等开展对比分析,制作成相应的报表,在加强成本审核工作后,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全方位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支出。

6.5 加强对招投标环节的造价控制

第一,建筑企业应对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等进行监督和反馈,使招投标中的信息能够反映出工程的真实情况,使得中标概率大大提升。第二,设计人员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保障图纸的合理性,并结合天气、人员、设备、环境等组织方案设计,为后期施工提供参考。第三,建筑招标价格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遵循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切不可出现扰乱市场竞标的情况。第四,建筑企业应进一步强化相关人员的工作认知,将招投标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提出完善的评价机制,全方位地提升造价管理质量。第五,为了防止在招标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的行为,建筑企业在给出相应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后,应全面落实造价管理工作。

6.6 加强对工程造价环节的有效控制

对于随意上调施工材料价格或恶意垄断市场的行为,建筑企业可以结合相关监督机构在必要情况下对其开展处罚等,为建立相对和谐的市场环境奠定基础保障。建筑单位还应建立沟通机制,在保障造价人员、施工人员、监督人员的有效沟通后,树立全员参与的理念,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每一项开支的清晰、合理。另外,明确各部门职责(例如,采购部门应先做好材料调研,再制订相应的采购计划),能够从根本上控制资源并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项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6.7 提升现场管理工作水平,加大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力度

众所周知,原材料是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造价因素,占整个项目建设造价的50%以上。因此,有必要在施工期间加强对材料价格的控制。为了避免材料价格上涨,需要适当的预签字,以确保价格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此外,要加强对现场管理的监督管理。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现场作业的技术管理,运用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确保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合同是执行本工程的重要依据,也是限制双方行为的书面保证。在项目建设期间,将有大量变更和签证,以确保项目开发各方的权益,必须加强适当的管理和控制,严格按照条约规定开展相关工作。此外,还应更加注意配额和造价估算,及时了解和确保材料市场的情况,施工造价控制在适当的框架内。

7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分析研究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后,应本着控制及降低造价的原则,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等环节做好相关的造价预测及管理,将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进程,以达到质量及效益兼顾的目的。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工程造价成本
浅析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固化技术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