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理路

2022-11-23李玉竹

关键词:本领党史培育

李玉竹,彭 陈

(1.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2.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第10页。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契机,崇史学史的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具有重要节点的纪念意义,更重要的是总结百年党史的经验教训,保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势能发挥,实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时代教育目标。因此,系统深化、全面阐述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意义,提出其实现路径,对于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办学方向、从党史中汲取规律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高校时代新人培育何以可为

新时代背景下,以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永葆生机的必然要求,也是助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增长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永葆生机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②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第10页。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百年绝非苍老,恰是风华正茂。党史学习教育正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永葆生机的重要武器。一方面,以史为鉴知兴替,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自我革命。无论是政党还是国家,在时代局势的乱云飞渡中,能够抓住的最大确定性其实是自身建设。党史学习教育正是从党史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中革新图强,从自我深处找到强大的基础和深厚的力量,以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价值标准进行自我革命,及时革新我们党不适应履行历史使命的因素,理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资源结构和初心使命。另一方面,以史为源资后人,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党永葆生机。政党的活力在于新鲜血液充实肌体,政党的后劲在于培育优秀接班人,政党的生机在于自我革命、积极创新。在自我革命的基础上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永葆生机的重要法宝。回首百年,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不断从历史学习中汲取合理养分,以党史感召新人,吸引和培育勇担使命、脚踏实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展。

(二)助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6页。相比于以往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内涵式发展更加聚焦于教育内部的要素协调和质量提升,特别是高质量人才的培育。回首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历经了“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四有新人”、“四个统一”的跨世纪人才、“四个新一代”、“时代新人”的演进过程。这些育人目标都是依据当时的世情国情党情而做出的教育事业顶层设计,始终围绕为党和国家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线,在历时性上具有价值连贯性。即是说,高等教育唯有回答时代之问、培育时代新人才能完成自己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任务,教育需要以前瞻性的理念和行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对党在各个时期的人才需求和教育要求进行系统整理,厘清贯穿其中的政治性与先进性、党性与人民性要求,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顺内部要素结构提供价值指引。特别是在当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回头看”亦是“向前走”,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的系统解答,是当下破除高等教育存在的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倾向的有力武器,事关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的根本坚持,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促进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

时代新人之“新”在于新时代的历史契机,是机遇与挑战共在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危机与先机并存的中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责任与荣光俱有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些历史契机正是当下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使命。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呼唤青年谋新篇。历史表明,个人的荣辱兴衰、是非成败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大学时期是青年的情感心智、知识体系、三观塑造的重要阶段,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辨时代演进真理,打破自我中心式的小格局,明白唯有紧紧依靠人民,依靠历史的创造者,才能勇立时代潮头。新时代的危机与先机需要青年开新局。百年很长,是党带领人民一个世纪的艰苦奋斗;百年很短,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篇。青年可以从党史学习教育中筑牢信仰、信念、信心,勇担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任务。新时代的责任与荣光召唤青年创新绩。当前“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②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2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需要青年担当,中国未来的发展不是依靠学习他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依靠青年的力量、民族的力量进行探索和创新。青年可以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学会担当,融小我于大我,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再创佳绩。

二、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高校时代新人培育何以可能

新时代呼唤时代新人,呼唤“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5页,第52-53页。。时代新人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具有精神力量、物质力量、实践力量的新时代青年。党史学习教育是以史警勉、武装青年头脑的清醒剂,也是以史育人、锤炼青年本领的教科书,更是以史明志、充实青年人生的营养剂,能够从理想、本领、担当三个层面推进高校时代新人培育,为党和国家塑造“想干事”的奋进者、“有本事”的开拓者、“能成事”的奉献者。

(一)以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有理想的时代新人

理想是时代新人的精神力量。所谓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实现的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幸福追求”②吴潜涛:《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4期,第5-9页。,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构想与愿景,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想法或念头,而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其中合理程度越高越能够成为理想。理想不是胡思乱想,理想因其“理”而具备实现可能性;理想必须存在于人脑中,理想因其“想”而彰显主观能动性。正是“理”与“想”的结合、实现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碰撞才造就了理想的熠熠生辉,淬炼了理想的磅礴精神力量。时代新人的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中国前进方向,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合理构想。因此,有理想是时代新人的首要条件,是精神上的“钙”,是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精神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是以史警勉、武装青年头脑的清醒剂。党史学习教育紧扣时代背景,展演了国家救亡图存和民族赓续传承的宏大篇章;聚焦人物形象,展现了各个时代先进人物的鲜活样貌;着眼革命事迹,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传奇史诗。如今青年成长于新中国国力富强之时,未亲历山河破碎、举国悲愤之过往,难免以为幸福与生俱来,因而更需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了解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党带领人民的艰苦奋斗历程全貌。青年对党史知之愈深,愈是震撼于中国共产党创业不易,愈是感怀于当今美好生活的不易,为精神注入清醒剂。

党史学习教育铸就“想干事”的奋进者。作为清醒剂的党史学习教育直接作用于时代新人的理想培育。诚如恩格斯所说:“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8页。百年前,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当时中国最先觉醒、最有理想的人,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吹响了马克思主义的集结号,理想指引自强不息的前进、理想给予逆风飞翔的力量,将“理想的意图”实践为“理想的力量”,终于证成了“伟大觉醒”的磅礴力量。思想就是力量,觉醒迸发伟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时代新人的精神力量,也是新时代的觉醒伟力,拥有此精神力量的新时代青年才能成为“想干事”的奋进者。

(二)以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本领是时代新人的物质力量。所谓本领,指的是人的体力、智力、德性的总和,其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综合素养,更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5页,第52-53页。本领有基础层面,也有专长层面。基础层面的本领是为人处世、自力更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专长层面的本领是深耕一隅、精研一道的专业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每个人一生都在不断锤炼自身本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本领的应用,新时代要求时代新人既有基础本领,更要有专长本领,特别是创新能力。有本领是时代新人的素质要求,是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物质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是以史育人、锤炼青年本领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为青年学习本领提供榜样典型,本领过硬的中国共产党人遍布各行各业,陈望道对翻译事业的孜孜以求、钱学森在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屠呦呦于医药行业的显著成就等都是青年本领学习的楷模。党史学习教育为青年运用本领提供价值指引,“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06页,第416页。,党史“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主线教育青年将本领用于实干、用在正道、服务人民。党史学习教育为青年创新本领指明根本遵循,百年党史中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始终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三个有利于”为评价标准。青年对党史的理论知识知之愈深,愈是启迪本领的学习,愈是渴望于自身本领的增长。

党史学习教育打造“有本事”的开拓者。作为教科书的党史学习教育直接作用于时代新人的本领培育。青年人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5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青年通过理解党史进程,学习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青年可以研判时代潮流,掌握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本事;青年能够把握时代主动,开拓自身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想干事”需要以“有本事”为底气,从老一辈共产党人手中接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接力棒,成为“有本事”的新时代开拓者。

(三)以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担当是时代新人的实践力量。所谓担当,是指人勇于承担,并愿意付以行动和负担责任,是高尚的精神品质,更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主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将担当的内涵高度概括为“担当就是责任”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06页,第416页。。担当可大可小,个人的“小担当”汇聚成为集体的“大担当”,一起构成新时代的磅礴担当力量。在新时代,时代新人担当的是民族复兴大任,集合理想的精神力量、本领的物质力量于担当的实践力量。有担当是时代新人的价值旨归,是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实践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是以史明志、充实青年人生的营养剂。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到达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能够达到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党史学习教育强大感召力,能够达到以志引人的教育效果。青年学子的生活范围大部分以学校为中心,对于社会的参与感、连结感、“主人翁”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为青年塑造古今、家国、群己的连结感,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的生成性实践,对自我认知进行全面性延展,诚如马克思所言:“人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易变的绝对运动中。”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39页。青年对党史知之愈深,愈是希望进一步充实自己的人生,愈是具有承担大任、志存高远的勇气。

党史学习教育淬炼“能成事”的奉献者。作为营养剂的党史学习教育直接作用于时代新人的担当培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体悟中国青年担当力量的薪火相传,深入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少年强则国强”、“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年兴则国家兴”的时代大任。特别是革命前辈英勇在前,青年一辈自然效仿担当,融个人发展于国家发展之中,融个人进步于社会进步之中,为个人成长赋予时代使命。铁肩担道义,党史学习教育将青年“想干事”的奋进和“有本事”的开拓集结于“能成事”的奉献,为新时代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高校时代新人培育何以为之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对于时代新人的培育,需要从应然上理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更要从实然上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价值。对此,通过守正创新、分类研究、制度完善等路径,全面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实效性、针对性、制度性。

(一)以守正创新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①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高校的根本方向,政治属性是高校的鲜明底色,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高校要坚守的正道、大道。因此,以守正为前提,以创新为重点,以党史学习教育与生俱来的政治性为底色,加之内容、空间、话语的创新,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的落细、落小、落实,达到时代新人培育的入脑、入心、入行效果。

高校时代新人培育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建设。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历时性上凝结了党从弱小走向强大、国从破碎走向富强、民族从萧瑟走向复兴的百年奋斗;在共时性上涉及了理论与实践、政治与经济、国家与民族等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实性上也面临着暗流涌动的意识形态斗争。因此,高校时代新人培育可以从历时性、共时性、现实性三个维度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建设。历时性的内容建设要有逻辑,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主线,加强党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联系,为学生搭建学习的逻辑主线和思维图式。共时性的内容建设要有重点,加强对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重要历史文献的学习,讲清党史重点问题、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现实性的内容建设要有斗争,党史本身就是一部充满了斗争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能坐而论道、纸上空谈,而是要着眼现实问题,特别是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和政治虚无主义的攻讦必须主动回应、重拳出击。

高校时代新人培育要延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空间。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场域,也是思维的意义地,更是人际互动的发生地。党史学习教育的空间布局直接关系教育情景创设、教育意义生成、教育对象互动、教育方法采用、教育效果达成等诸多方面。因此,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延展其实践空间,结合大学生社会生活实际,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空间布局。党史学习教育浸润校园实体空间,在校园人文景观布置中融入党史元素,巧妙利用人物雕塑、文化长廊、教室成设、校史展馆、校园广场等实体空间展现党史风貌,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浸润式教育成效。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学生的精神栖息地,为了全面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作用场域,除了“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外,还要加强校园“两微一抖”的内容发布、流量引导、实时监控等网络空间建设,用活新媒体技术,实现虚拟空间的文明素养与现实课题的党史教育有机结合。

高校时代新人培育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包含思想理论、价值导向、文化传统等基本内容,在人类的表意、解释、接受、评价、认同等认知关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党史学习教育的话语体系必须创新,也必然创新,要破除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霸权,打破学术上“言必尊西”的不良风气,以“四个自信”指导话语体系的建构,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历史观。党史学习教育话语创新要守好经验成就的论断权,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成就是全中国人民有目共睹的,中国国力的综合提升、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需要外人的指手画脚、妄加置评,对于党史的经验成就只有中国人民有资格进行评价和论断。党史学习教育话语创新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解释权,要主动解释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问题,从历史潮流大势中作好理论阐释。党史学习教育话语创新要抓住概念术语的定义权,定义好革命、共产主义、实事求是等基本概念术语至关重要,这既是对经验成就、历史发展的观念性总结提升,也是话语体系创新性建构的根本工作,更是话语体系发展的底层逻辑生长点。

(二)以分类研究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针对性

高校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依据学习研究的主体不同,对于内容、深度、任务、方式要有所区别。对于全体学生、社科类学生和学生党员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从最广泛层面、专业研究层面、党内教育层面进行设计,逐层递进、逐步深入,有针对性地达成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广度、学理深度和政治纯度。

在最广泛层面上,面向所有在校学生,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广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清明节等具有纪念价值的法定节日,以及“五四运动”、抗美援朝胜利等具有纪念意义的重要时间节点,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通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党史专题报告会等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充实精神生活、提升思想境界,努力使自己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形成内外联动、相互补充的实践活动模式。高校可以加强与红色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单位等场所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将严肃的教育内容转换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将抽象的党史理论知识转换为切身的思想观念,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在专业研究层面上,面向社科类学生,挖掘党史学习教育的学理深度。党史学习教育的丰富度一方面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奋发有为而拓展,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对党史细节的深入挖掘,需要依靠专业的学生、教师、学者进行学理探索。特别是对于社科类的大学生而言,不仅要有创新话语体系的理想,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学术耕耘,需要做到爬梳党史文献,实事求是地阅读党史;探赜党史重点,有的放矢地研究重点问题;索隐党史细节,以问题意识地创新考察;揭橥党史主线,与时俱进地为现实提供借鉴。

在党内教育层面上,面向青年党员,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纯度。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和先行者,是大学生中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担纲者。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以政治素养培育为抓手,充实政治认知,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达到充分领会端正入党动机;催化政治情感,统一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情感;引领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塑造政治信仰,形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三)以制度完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制度性

制度化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和根本保障,党史学习教育也要进行制度化建设,从“强运动型”向“强制度型”转变,通过立法立规、建章立制长效化、常态化解决党内有关问题、加强党的有关建设的实践模式。①陈荣武:《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思想理论教育》2021第3期,第76-82页。在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高校领导制度、师德师风制度、“三全育人”机制等方式加以完善。

以高校领导制度保障党史学习教育的战略性制度地位。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党对高校的领导制度,是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党对高校领导权的重要保证。高校党委应当注重政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发挥高校党组织的功能效用,以服务全校师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全方位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时代新人培育的任务有效结合起来,保证高校始终以时代新人培育为动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

以师德师风制度健全党史学习教育的规范化制度运行。新时代在全社会尊师重教方面提出的要求比以往更高,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也比以往更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①习近平:《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将直接决定时代新人的培育成效,换言之,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面貌对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唯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教师队伍方能培育敢想、敢为、敢担当的时代新人。因此,高校要从源头抓起,在教职工的入职之初,便做好党史的宣传引导和理论教育,通过开展咨询服务、社会调查等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铸造优良高尚的师德师风,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正确地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把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三全育人”机制促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发展。“三全育人”视域所培育的人是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抱负的“有理想”的人,是切实解决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有本领”的人,是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勇于担责的“有担当”的人。因此,以“三全育人”机制促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发展,不仅要在党史学习教育的知识目标上进行深化拓展,还要在教育对象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综合素养的养成过程进行管理;不仅要加强社会、政府集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中的协调合作机制,还要全面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逐渐形成多维主体人才共育的合作关系,以培育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本领党史培育
小透明,大本领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党史篇
党史上的今天
谁的本领最大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