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胜 远程火箭炮装调“神医”
2022-11-23牛圆圆
文_雷 鸣 牛圆圆
(编辑:张明蕾 469180141@qq.com)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山重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火箭炮装调工。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扎根深山30载,磨破双手装调测试千万次;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十多个,破解多项技术难题;总结编撰工作经验几十万字,带出20多个技术能手。他就是江山重工研究院火箭炮装调工孟繁胜。
他从普通钳工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把自己炼成远程火箭炮的装调“神医”。从北国边陲到南海诸岛,从支前保障到售后服务,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子承父业,潜心练就高技能
江山重工研究院是国家火箭炮武器研发制造基地,孟繁胜则是一名地道的工厂子弟。“我小时候就跟着爸爸到车间看过生产线,对火箭炮有很深的感情。”在老一辈精神的影响下,1992年,孟繁胜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火箭炮装调工。
那时因缺乏拳头产品,工厂举步维艰,一年只发4个月工资。当许多人选择离开时,孟繁胜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带着团队一头扎进总装生产现场,开展远程多管火箭炮的装配调试工作。在大家看来,这件装备关乎着整个厂区的生死。2002年7月到2003年1月,孟繁胜在深山里一遍又一遍调试装备,直至磨破了双手。终于,一款新型远程火箭炮横空出世。
为了能够在火箭炮装调行业做出成绩,成为高手中的高手,他坚持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一方面夯实专业知识,广泛涉猎电工与电子技术、火箭发射装置、火炮随动系统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积极投身一线装配,深入靶场测试,总结生产难题和用户信息反馈,丰富解决装备故障的实际经验。
经过30年的沉淀积累,孟繁胜一看产品故障现象,就能发现问题大概症结;感受一下电器元件的温度和气味,就能将“状态是否正常”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再听一听传动装置声音、测一测元件参数,就能分析出有什么问题,如何排除故障。经他总结的并以其名字命名的“某产品调试特色操作法”,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评为“十大特色操作法”之一。
创新不止,打造火箭装调精品
加强智能检测技术应用,实现检测数据显性化、集成化;改进齿轮啮合检测驱动方法,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和传动噪声……孟繁胜不满足于已有的技术水平,创新不止,致力于火箭炮装调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某项国家重点工程科研生产任务十分紧急,为了优质高效完成任务,孟繁胜通宵达旦地反复琢磨和实验,两套提质增效的工装得以在第二天新鲜出炉,并顺利应用到具体生产过程。其中一套用于控制系统装定及回路的检测装置,既提高了工效3倍,又杜绝了错漏检;另一套用于提高测角器安装精度,提高了调炮进度及效率。
2015年,公司着手研制某新型产品。在调试中,该产品的推弹到位率为98%,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但在孟繁胜看来,还有提升空间。他发现,该推弹过程共有12个步骤,因为没有固定流程和操作方法,大家往往凭经验,导致有时推弹没到位。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反复操作实践,孟繁胜总结出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将推弹到位率提高到99.8%,且周期缩短50%,直接创造经济价值65万元。
2016年,国家某重点工程液压系统清洗打压时,原有通电方法效率低,易出现错接、虚接。孟繁胜仔细查看设备后,决定制作一个集中控制盒。“以前每个产品都要接电路,有时测试就要花一天时间,还经常接错。”孟繁胜介绍道,集中控制盒可以直接安装,测试时只需一键,完成测试最多1个小时,提高功效10倍以上。
孟繁胜专注于装备研制调试等环节,用一次次的创新解决生产窄口、破解技术难题,打造火箭炮装调精品。他先后参与远程火箭炮等14个国家重点项目研制及试验,提出改进建议和完成技术攻关79项,累计节约资金350万余元,试验中排除故障百余起,保证了生产任务和试验的顺利进行。同时,他还获得国防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受理专利6项。
倾囊相授,带出技术尖兵
孟繁胜有一套“一问、二看、三查、四修、五总结”工作法,那是他在学徒时就养成的好习惯。工作中的小窍门、小方法,故障问题的解决过程与关键所在,他会先随手记录下来,再仔细整理到本子上,不时翻看,研究琢磨。工作至今,他已经积累了多达几十万字的工作日志和学习笔记,包括产品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装调方法及故障案例等。其中,不少故障调试过程照着笔记就能排除。
2013年10月,“孟繁胜任敏江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当收到聘书时,孟繁胜感受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一批批80、90、00后高学历大学生和充满活力的青年工人,怀着强军梦想,陆续来到江山重工研究院,走进工作室,投身兵工事业。为了让大家尽快融入兵工文化,找准角色定位,孟繁胜言传身教,从点滴中让他们感悟“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为了让大家扎实掌握装调技能,孟繁胜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职工听得懂的语言,手把手演示、点对点讲解,直到大家学懂弄通为止。
孟繁胜依托大师工作室,建立现场实训区,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技能培训、竞技比武等活动,硬是把一群“娃娃兵”锻造成了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技术尖兵队伍。现如今,孟繁胜的21名徒弟已成为国家高新产品的主要技术力量,15人成为装备保障骨干。
此外,孟繁胜还主持编撰了8种产品《调试作业指导书》、4种产品《故障案例解析》,总字数67万,是公司保障服务、靶场实验和军方跟产培训联调的必备教材。
孟繁胜早已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强军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将继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身边的人,积极投身建设世界一流的火箭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