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探析
2022-11-23邢乐勤
邢乐勤,张 悦
(浙江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高校作为广大师生教研和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育人才、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责,承担着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毫无疑问是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争夺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这项重要工作仍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明确重要意义,厘清高校现实困境,方能对症下药,推进重点战略实施。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与否制约影响着整体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从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到2021年教育部召开会议介绍“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工作进展成效”[1],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牢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
纵观全球,世界各国高校都是传播、培养、塑造符合本国文化传统及价值观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符合本国文化建设接班人的重大职责。高校作为青年成才的重要场所,长期秉持着开放包容的理念,各种思想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融合,很容易让敌对势力恶意入侵,模糊主流文化价值进而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因此从根基入手,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为前提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必须坚持“姓马”“姓共”。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正是得益于党在高校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得益于一以贯之紧抓意识形态领导权、得益于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因此,高校必须明确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基准,以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前提[3],进一步做好强基铸魂工作,扎实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4]。
(二)抵制西方渗透、维护安全稳定的时代要求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仍然暗流涌动,“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沉渣不断泛起。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以社会事件为契机,不断更新调整其意识形态渗透战略,向国内输送“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适价值”等“反社会主义”思潮,试图动摇社会主义根基,瓦解“民族意识”。他们将具有强烈政治意图的社会思潮包装成“学术思潮”,戴上“学术交流”的帽子,妄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对高校进行思想灌输和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威胁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其次,部分高校青年学子囿于自身理论水平和思维水平,往往无法进行正确甄别。“欲强其国,必强其文化;欲强其文化,必通过教育”[5]。西方敌对势力利用青年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灌输历史虚无主义等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话语体系,消解大学生的主流认同。因此,高校必须对各种严重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举旗亮剑,增强阵地意识,规范、引导青年学子的思想行为,进一步维护和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三)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保证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一方面,从青年本身来看,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到2035年、2050年时,今天在校的大学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是推动民族复兴最重要的战略力量[6]。高校作为青年学子成才成器的关键场所,是承担培育时代新人历史重担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立身之本,明确加强高校意识形态中“人”的主体地位,自觉承担“育新人”的使命任务[2]。另一方面,从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来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着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关系着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在正确的道路方向上守正创新发展。因此,高校只有强化政治引领,始终坚持树人核心、立德根本,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做在平时、化虚为实,将切实提高立德树人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贯彻于高校建设全过程,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高等院校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态势平稳发展,总体呈现向上向好之姿。但揆诸当下,国际国内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关系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现实困境。
(一)高校外部挑战
1.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冲击。当前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汇聚、集散于高校之中,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十分重视对高校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渗透,而部分高校学生崇洋媚外,恰恰给敌对势力提供了突破口。他们企图利用这些人群直接进行思想渗透,攻破意识形态底线,进而达到西化目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日益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场,西方国家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转变也使高校意识形态斗争更为复杂。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企图借助虚拟世界,借助新媒体平台模糊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7]。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恶意扭曲,目的就是让青年大学生对西方的意识形态产生认同,强制灌输错误观念。新冠疫情期间,西方发达国家更是不断更新、调整其意识形态渗透战略。为此,组织开展旗帜鲜明的舆论斗争,有理有据地进行批驳,才能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8]。
2.宗教渗透现象的日趋突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成为西方宗教渗透的首选之地,高校师生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成为西方宗教渗透的首选目标。近年来,境外宗教势力利用校园传教、文化宣教和网络传教等方式,千方百计地扩大宗教影响。校园传教主要采取打“感情牌”和“赞助牌”的方式进行。对于一些具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传教者往往采用情感安慰的方式;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传教者往往采用物质资助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和经济困难,让他们在感恩的心态中进行宗教教义的传播,让他们产生宗教依赖和宗教情感,达到传教的目的。此外,校园传教还可能通过资助学生活动经费的形式,将传教活动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信仰和价值观。文化宣教则主要是通过将宗教教义和价值观隐秘的内含于文化交流中,在文化交流的外衣下,施加宗教的影响,达到渗透的目的。一种手段是有计划地安排人员以专家、学者或学生的身份秘密潜入我国,在高校内通过学术报告、专业讲学等方式扩大宗教影响,传播宗教价值观;另一种手段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名义,如邀请高校师生赴境外参加学术会议、出国留学、科研合作等,在境外对高校师生进行传教。这些手段都带有很强的隐蔽性。此外,还有些宗教势力利用各种宗教节日、引导学生穿戴体现宗教信仰的宗教服饰和配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某些宗教的追随者和传播者。宗教渗透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冲击和挑战。
(二)高校内部问题
2021年9月5日,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完成反馈,指出了各大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与不足,甚至有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最突出的为三方面。
1.思想认识有待加强。一些高校领导缺乏问题意识以及政治鉴别力,对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分析研判不透彻,出现“骑墙化”“形式化”“中立化”等现象[9]。针对校园中出现的错误的政治言论和行为,不敢或者不愿进行直接的批评教育;对于学校的日常管理,过分重视高校自身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益,忽视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开展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缺乏计划和落实,没有真正地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部分高校老师轻视、忽视意识形态工作,造成了高校内部“重专业轻思政”“重学术轻意识形态”的局面;部分专业课老师没有很好地将意识形态教育融于专业教学中。
2.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各大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已基本建成,有关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内容和举措也得到了强化和落实,但在意识形态机制体制方面仍有不完善之处。其一,部分高校出现了机构设置不恰当,部门分工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包括人员编制不足、工作经费缺乏、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划分不清等,做党建工作的同志身兼数职,削减了工作质效。其二,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考核和问责机制不够健全。从开始的“三个纳入”到“五个纳入”“六个纳入”,高校基层党组织未能完全落实的情况普遍存在;党建工作中存在党政不协同、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考核流于表面的现象。其三,没有形成工作制度的闭合链。一些部门认为意识形态工作仅仅是分管责任部门的事,和其他部门无关,这导致了有效沟通机制受阻,意识形态教育链条断裂,教育合力难以形成。
3.宣传方法有待创新。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高校外部环境存在着网络新媒体传播的负面影响,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借助互联网在校园内滋生,如果对新媒体资源不加以合理利用,高校将会失去强有力的宣传阵地。在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宣传的价值上,一些高校出现了“工作方法缺少艺术、宣传方法不够新颖”的问题;在运用新媒体技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到位;对于校园网站和网上学习平台,往往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高校之间缺乏教育联动,高校部门间没有互联互通,个别高校的网上交流学习平台,视频课件不公开,甚至变相收费,极大影响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因此,改进方式方法,丰富教学载体,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教育功能,优化高校网络教育资源配置,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路径
据2021年12月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五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1]。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国高等院校要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的发展要求,把牢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守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努力在强化党建工作、抓牢思政工作、筑牢网络阵地等方面精准施策。
(一)强化党建工作: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工作”[2],因此,各高等院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强化高校党建工作落地落细落实并贯穿于高校建设的各个方面。
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校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责任制落实为纲,夯实牢筑制度屏障。一是要从“深处”着手,确保筑牢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在我国,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承担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因此,党委书记、校长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意识形态的相关重要论述,以此真正提高思想认识,承担起主要责任,勇作战士,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错误思潮;各二级学院的党政主要领导也要勇于直面挑战,靠前指挥,担负起重要责任。二是要从“实处”部署,确保压实各级部门的工作部署。虽然高校各职能部门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独特分工,但是德育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高校各级部门要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制,做好“三个纳入”,在深入分析研判学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中着重抓长效,构建起“大宣传”格局,形成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性互动工作管理体制。三是要从“细处”落地,确保实现各个领域的严格管理。当前仍有很多高校在管理上存在疲软现象,针对此类现象,高校要加强对课堂、宣传文化主阵地的管理,责任落细到基层,以系统性、规范化的工作责任制达到高校严格管理常抓不懈、意识形态工作长效常新。
2.打造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高校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宣传阵地,更要自觉地承担起宣传工作的使命任务,解决好选人用人的问题,配齐建强思政党务工作队伍,打造立场坚定、敢于亮剑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一方面,配齐一线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标准是底线。建优建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组织保证。高等院校要严格落实指标性要求,根据学校学院发展规模和特点,建立完善以党政、共青团干部为骨干,以专兼结合的思政辅导员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切实解决好选留、待遇、晋升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能力提升是关键。高校要把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制定政策,创造条件,加强培养培训,切实提升队伍的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高校要充分重视青年教师资源,有计划地培养、选拔政治立场坚定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鼓励支持他们充实到意识形态工作队中,做意识形态前沿工作,成为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和中坚力量。
3.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切实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的建设[10]。党支部作为实现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载体,既要发挥好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署“最初一公里”的作用,也要充分履行职能职责,打通高校“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在高校领导层面,加强党委班子建设,优化师生党支部设置,强化支部书记队伍,加强师生支部共建,鼓励校企、校地合作,充分激发基层院系党组织的活力,为打赢高校意识形态保卫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各级党支部层面,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高校要践行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切实把思想建设作为支部各项建设的“根”和“魂”,定期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切实提高支部学习水准,引导支部成员接续答好中国共产党未来怎样能继续成功的试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开展专题讲座,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心里进、往实里做、往深里走,使广大师生真正参悟透、领会准、运用好。
(二)抓牢思政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在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抓牢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从三方面入手提质提效。
1.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力军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教学,肩负着教授、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使命。具有学术、政治双重价值取向的马院,调和了高校“重专业发展轻意识形态”的矛盾,夯实了阵地基础,毫无疑问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充分发挥马院的双重价值,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地抵制错误思潮渗透、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旋律,为青年学子辨真伪、明方向。马院教师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承担着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11]。各高校以及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完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大力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力军作用,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助力培养国家未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后备军。加快推进思政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2.强化高校师资力量建设。师资力量建设是大学的主体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12],因此,高校在培养培训教师队伍时,要紧扣“兴国必先强师”“好老师大先生”[13]等原则,既要培养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2]的思政教师,也要让高校整体教师队伍更有意识形态战斗力和示范性。对此,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学科自信、教学自信、课堂自信,始终铭记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殷殷嘱托,积极回应学生的关切问题,深耕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将马克思主义学科知识把握准、理解好、讲述好,真正做到信仰、学习、研究和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二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扎实强化各科教师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抓好青年教师这一重点,明确“教书”“育人“一体性工作,做到“研”求深入、“教”显实效、“行”重创新,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真正做到接地气、入人心。
3.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思政课程教学创新。课程思政是所有课程的关键环节,课程育人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实“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程占据了学生80%的学习时间,而高校80%以上是专业教师,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便成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路径,通过专业课程活化意识形态教育,切实推进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深度、广度、效度,拒绝“表面化、硬融入”,在课程思政理念上突出“教学口”、举措上注重“真效果”[14]。思政课程因其特殊的专业性质,本身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此同时,思政课堂也是“课程思政”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两面性”。思政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功能是重中之重。要深入推进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做到“八个相统一”,在打好组合拳的同时,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8],充分发挥好思政工作的导向、育人、激励作用,保障思政工作落地有效。综上所述,高校要动员所有专业、所有教师在锚定能力、成效、质量基础上,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推动思政课程创新双管齐下,真正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把思政课讲新讲活,把“课程思政”用好用实。
(三)筑牢网络阵地: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15],网络安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大国之间博弈和地缘安全的常态化竞争对抗。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积极主动抢占构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阵地。
1.整合校园新媒体,抢占新媒体传播高地。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出击,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加快抢占新媒体传播高地,增强网络话语权。其一,要从整合新媒体资源入手,对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进行管理完善,不仅要成立本校校园的新媒体联盟,更要分专业、多领域、划区域纵深推进构建全国高校新媒体矩阵平台、完善高校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健全意识形态突发舆情处理机制,以此确保各类新媒体有序安全运作,媒体负责人也能第一时间畅通网络舆情,对突发性舆情正确反应、合理引导。其二,要从创新构建专有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入手,结合国内时事社会热点和国际校园社会热点,建设好包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在内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用“官方”发声唱响主旋律,用正面声音有力抨击荒诞言论,努力让学生线上受教有渠道,线下沟通无障碍,引导其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状态下划清是非界限、进一步增进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使主流意识形态愈来愈深入人心、站稳脚跟。
2.引导网络正面宣传,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校园思想文化高地。面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入侵、网络新媒体传播的负面影响以及宗教渗透现象的日趋突出,我国传统的主流社会主义意识受到挑战,为此,高校需要提高政治站位,与时俱进、抓机制创新,坚守住网络主渠道和主旋律教育,抓好高校校园文化这个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着力促进高校思政工作高质高效。要融意识形态工作于网络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校园内外文化氛围的营造,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到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布局中去思考和规划,切实发挥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师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鲜活示范作用。教育者要深挖时代鲜活内容,打造先进典型的网络文化作品,增强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共鸣和价值认可,从而进一步增强价值自信,营造好健康向上的高校新媒体文化氛围。校园网络宣传要注重积极的正面灌输和及时的正确引导,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重点与主题,保证广覆盖、深嵌入,潜移默化宣传主流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谨防宗教渗透和网络新媒体空间的意识形态挑战。
3.建设精品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络思政优质品牌。高校要善于借力新媒体,分析找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切入点,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精品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络思政优质品牌,让大数据赋能思政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守思想政治红线关,建立完善新媒体传播平台运营管理制度、组建新闻创作平台团队、创新优化宣传平台内容,形成新的品牌优势。利用网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进行网络思政教学,打造线上课程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实现网络育人、智慧思政。高校党委要着力促进校内各类新媒体传播平台之间的良性协调运转,扎实完善联动内容、供稿、推送机制;要充分利用移动客户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转变传统教导式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转向引导式的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让大学生自觉地认同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根据不同教育类型,利用好网络新媒体资源,搭建更大更全面的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好校园网、公众号等开发学习园地,推送学习内容,创造良好的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切实推动精准思政落地落实。
筑牢阵地、守土有责。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更迫切需要我们在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守正创新。教育部、各高等院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等各负其责、协同发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优化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16],以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以完善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路径为重点,守好守牢教材讲义、讲台课堂、讲座论坛和新媒体平台等线上线下意识形态阵地,打造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坚强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