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种植管理技术探究

2022-11-23杜勇芝赵春辉冯岩智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病虫害

杜勇芝,赵春辉,冯岩智

(储备资产管理局,山东 青岛 266100)

农产品是国家的重要经济产品,而农作物的生产发展也直接关乎到整个国家的人民。因为中国土地面积广袤,地貌与气候植物的种类也丰富多变,所以在各地栽种的作物品种、产量和采取的栽培技术也大有差异,所以在不同的地方粮食作物栽培产生的不同问题,和面对相应的环境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此外,由于粮食作物的播种是一项相当漫长的过程,同时每年又可能轮换几种粮食作物进行播种,所以,在播种阶段产生的各类问题也就相当的多。所以,如果想要保证粮食作物的正常生产,并增加农户的种植收入,就一定要深入研究科学的、合理的粮食作物播种工艺,及其相应的灾害管理措施和技巧。

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物播种技术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庄稼的健康生长及产量效益,所以及时进行播种前期的准备、播种后的管理,就变得非常的关键。

1.1 播种前的准备

播种之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种子的筛选工作,种子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粮食作物的萌发速率,而优质的种子不但具备更快的萌发速度,同时还具备更高的抵御能力。所以,在开展筛选工作时要有意识地筛选粒度饱满、没有损伤的种子,并适时舍弃虫蛀粒、病粒、芽殖粒、损坏粒等种子,并且根据各种粮食作物的特点选苗,因此在种子尺寸、色泽、粒型、饱满程度等的选取上,也就需要适当的出现差异。第二方面则是土质的准备工作,种子对土质的需求基本是土壤湿润、透气、养分充足、疏松等,而这些重要的条件对于种子的萌发非常关键。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精耕细作、平整土地、除去杂草,并且对于较干燥的土壤也要覆盖,对于曾经受到过病虫害影响的土壤需要进一步消毒,这样可以确保土地质量达到作物栽培的需要。

1.2 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化学处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种子具备对抗病虫害的能力,也就是说对种子进行药物“包衣”。因此,对玉米、小麦、花生等粮食作物的播种必须要使用一定含量的杀虫剂来进行拌种,并针对要预防的病虫害新品种进行杀虫剂的筛选,以此来增加种子对本地常见病虫害的对抗能力。但需要人们格外注意的是种子在完成拌种工作之后,不能在阳光下面长期曝晒,必须在室内通风阴凉处晾干,此做法是为了充分提高种子对抗病虫害的实际效果。

1.3 农作物生长阶段

在种子萌发后的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成长过程中,农作物往往会出现病虫害,病虫害的出现一方面会使得作物的品质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得作物的产量大幅减少。比如麦子的纹枯病、包谷的包谷螟、棉花的棉蚜等,而这些病虫害防治措施都会对庄稼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此期间,要重视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所谓田间管理即是对土地、水利、施肥等方面加以科学管理和优化,并促使其更有利于庄稼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农田进行有效除草,避免杂草和作物互相争夺营养,对农作物进行有效地浇水和施肥,避免螨类、蚜虫等的发生;采取轮作、套种等耕地管理制度,以避免单食性或寡食性病虫的为害;此外,还必须针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实施间苗、移苗等管理措施,以避免农作物过度密集,造成病虫害的影响逐步加大。

2 农作物种植管理需要遵循的规律

2.1 要考虑到农作物所具备的生理特征

农作物所具备的独特生理特征首先要求农作物的种植管理要与农作物的生长特征互相融合,不能与农作物正常生长的自然规律相违背,还应该做到积极对栽培技术不断地进行优化以及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相应的农作物种类十分丰富,但是我们不可以忽略的重点问题——每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以及管理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栽培工作前,首先要做到对农作物的习性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从而掌握该物种的个体以及种群特点,并能够做到根据该农作物的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管理规划制定具体可行的设计,使用更适合于农作物生长的管理方法。

2.2 加强对农作物生态化发展的重视

以农业生态化发展战略为引导,通过采取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措施,进行农产品科学管理方法升级,把这一内容纳入了农产品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中,与当前的农业生态化建设要求紧密联系。因为农产品和环保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政府在实施农产品的栽培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坚持这一原则,通过运用最先进的农业生物科学技术,使所产出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富有竞争力,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工作贡献了力量。当前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前提是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所以,在创新创造农业相关的先进科学技术,在促进粮食作物的生产得到大量发挥的同时,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加大对农作物生态化发展的关注力度,在维护国家自然环境的同时对农作物生产科技加以不断创新。同时,强调粮食作物的生态化发展也就意味着加强粮食作物的生态化,生产出绿色、生态、健康的粮食作物,从而增加农作物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程度,进而提高粮食作物的市场价值,为带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献力。

2.3 提高农作物种植科学化管理的重视

做到以规模化生产和科学化栽培为指导,改变了农作物的栽培状况,为工作的实现打下基础。农作物种植科学化管理,我国对作物的栽培工作也早已建立了国家标准、规范性的管理流程,大量的农资供给、生产技术安全管理、质量管控等上均表现出了高度工业化的管理规范,那么,为了更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栽培质量管理,一定要按照这一准则来进行摸索和尝试。同时人们要深切地了解到农作物的栽培都会经过从个体栽培向大规模种植的过程,而在农作物大规模栽培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必须改善粮食作物的栽培状况,创建一个科学的管理流程。对于农作物的控制更必须建立一种规范的控制流程,通过持续地提升质量控制以及一系列的品质管理来达到其标准化,从而保证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 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技术

3.1 常规农作物种植技术

为了增加粮食作物的生产产量,需按照粮食作物的特性来进行种植方法的选用,同时也要做到按照粮食作物的具体种植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以及种植所必须的条件来对粮食作物的栽培方法以及培育种类加以选用,同时粮食作物的栽培方法还要按照各地的实际栽培方法来加以调整,由此来确保粮食作物的栽培工作可以进行成功实施,以增加后期粮食作物的产出,增加粮食作物栽培的效益,增加粮食作物栽培的经营价值。农作物的培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工作,而优良的播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所以种子的选用首先就必须保证其成活率,而成活率的高低也是保证种群特征的关键性因素。其次是对土壤条件的选择,和农作物的成长联系最紧密的条件就是土壤,质量良好的土壤可以给农作物的成长带来丰富的营养,而不同的土地类型对于不同品种的植物成长发挥着不同的功效。例如,一些土质较为干燥的土地就适合种植玉米,因为玉米更加适合生长在干燥的土地环境中。在开展农作物的种植工作之前,还要人为地对种植的土地进行改善工作,从而达到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目的,最终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率。

3.2 选择科学的种植方法

为了使庄稼得以良好的生长发育,可以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来逐步增加土壤的肥力,对土壤加以人为的调节。我国农村的发展历史悠久,在粮食作物栽培方面掌握很多的栽培技能,同时也更需要有大量的栽培经验,科学的栽培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粮食作物的产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对种植方式做出抉择的时候,我们必须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所有自然因素做全方位分析,确保栽培方式和当地的栽培条件能够相结合。因此,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采取轮作的栽培方法进行栽种,这样在一块耕地上每年栽培不同类型的庄稼,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农田的肥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作物带来的经济收益。如果一块土地常年种植较为单一的品种,长久以来该土地便不再适合该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针对这一种类农作物的病虫也会泛滥,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随着当前各种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混作,间作的种植方式在很多地区的推广,也为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提出了新的管理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管理措施,改善技术以此来达到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目的。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就要加强对水肥的控制。在种植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来进行分析,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够拥有充足的水肥供给。最后,农作物收获后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储存和运输环节,而运输以及储存条件的好坏也直接对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而且由于农作物的种类不同,因此储存和运输的条件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针对其特性对运输和储存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3.3 应用生物创新方法

在作物育种时可以利用生物技术来使得植株中的优势条件得以保存,与此同时利用遗法学的便利,将植物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植株种子。例如由于当前嫁接技术的逐步推广,不少农民都对花卉品种进行了嫁接,如此一来就极大地增加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从市场方面也更能获得农民青睐,从而得到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在粮食作物的栽培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化肥,化肥可以促进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控制不良因素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危害,确保农业得到更高的效益,促进农作物的良好生长。

3.4 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作物的管理也要与信息技术接轨,实现信息管理手段与农作物管理的有机结合。因此,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农作物在各阶段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汇总,并提出具体的处理对策。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建立管理反馈机制,同时利用手机和网络来实现对农作物的远程管理和监控,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设施来辅助管理,实现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保证粮食作物的生长管理的同时,在粮食作物的生长管理过程中还要做好对日照、水分、空气、温度等自然环境因素的管理和应用,给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管理提供一个优越的自然环境,并由此来增强粮食作物管理的科学性。

4 结束语

要想有效提高我国粮食作物的栽培质量,不但要有科学的栽培技术,要有一些高效的防治病虫害的办法,采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生物防治和物理预防等方式来加以预防,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保障庄稼的健康生长,提高庄稼的生产率,促进农户收益的增长。持续完善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改进目前现有的粮食作物管理方法,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作物的生产,进而保证农民的总体利益,提高农户的经济能力以及生活水平。

猜你喜欢

农作物栽培病虫害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冬春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草莓的立体栽培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趣味象声词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