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化对策研究
2022-11-23崔朝晖唐晞哲
崔朝晖,唐晞哲
(1.攀枝花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2.易三仓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泰国)
一、引言
有着冬暖夏凉气候条件和森林覆盖率达60%的攀枝花在2010年率先提出了“康养”理念,成为全国发展康养产业的首倡者、先行者和康养产业标准的提供者。2018年省委在十一届三次全会上对攀枝花的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进行了重新定位——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这是四川省委在综合评估了攀枝花发展康养旅游目的地各项指标和条件的基础上给予的定位。今天,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众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持续提升,除常规的体检、健康饮食外,康养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们的健康和养生需求以及高品质生活追求,康养旅游业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为居民提供福利的着力点。旅游国际化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国力提升、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实施绿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法国学者罗贝尔·朗加尔认为一个风景旅游城市如果不发展国际旅游,旅游业不可能成为现代产业,也成不了带动当地发展经济的主要力量。[2]攀枝花打造阳光康养旅游地,应根据省委的定位,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和南向门户的区位优势,放眼世界和未来,未雨绸缪,以康养旅游国际化为导向,将国内国际旅游同步进行规划发展,精准制定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营销策略,实现城市的成功转型发展。
二、康养旅游国际化的基本判断
康养旅游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新型旅游方式,近年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学界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较早给予定义的王赵认为康养旅游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基础之上,综合休闲、观赏、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康复、延年益寿等为目的的健康、养生旅游活动。[3]赖启航从健康需求的角度认为康养旅游由于人口老龄化及亚健康现象普遍化的现状而兴起的一项休闲活动。[4]谢文彩从旅游环境、医疗设备的视角将康养旅游定义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养生、医疗设备,以休闲养生、康体度假、生态疗养、修身养性、养老保健等为目的最终达到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5]任宣羽从健康需要的物候条件、康养旅游的目视角认为康养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以追求幸福为目的,是一种诗意的栖居。[6]根据国家旅游局2016年发布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康养旅游是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7]。根据《标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应包括康养旅游核心区和康养旅游依托区两个区域,康养旅游核心区具备独特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而康养旅游依托区能为核心区提供产业联动平台,并在公共休闲、信息咨询、旅游安全、休闲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上给予有力保障[7]。康养旅游国际化,从字面上看,康养旅游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别突出,高科技的医疗条件等能满足世界亚健康人士、高端人士的眼球,每年都有一定国际人士前来养身旅游。正如《标准》中提到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次应具有一定规模。这是国家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旅游需求等制定的标准和指导。如何发展国际化的旅游产业,使康养旅游国际化?根据《标准》和国内外学术界的众多研究,本研究认为康养旅游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要素走向世界、旅游功能日益与世界接轨、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从而融入国际旅游网络而吸引众多国际旅游者的过程。因此,康养旅游目的地走向国际需从以下角度进行评估和建设:[8]
便捷的交通和互联网。旅游本身就是暂时逃避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寻找随意的休闲放松过程。所以便捷的交通是国际旅游者选择康养旅游地时的重要考量,这也是实现旅游国际化的先决条件。网络是查阅资料、随时了解国际信息并与他人保持联络交流的基本通讯要求。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是人们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国际旅游者放心游玩、轻松旅游的基本保证。所以便捷畅通的网络是游者选择康养旅游时既放松娱乐,又能及时处理一些重要业务的必然要求。因此,国际旅游地须有便利安全的交通和通畅的网络。
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数量充足、档次合理的康养住宿和康养餐饮设施,标准化和个性化、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满足不同游客的差异化需求的康养服务系列产品,特色化、系列化、品牌化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和当地特产(包括康养类旅游商品),整体布局合理、美观、生态并体现养生的文化,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康养旅游服务的技术人员以及开展康养旅游活动的实体在设备、技术制度、专业知识和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保障等是旅游地要全方位谋划和实施的项目。国际旅游者跨国旅游的目的是体验、感受异域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建设既要服从《标准》的要求,也要研究不同文化、宗教信仰,在食、宿等方面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
游客市场的国际化。这主要指国际旅游者,包括港澳台旅游者占全部旅游人数的比例较高,在城市的旅游收入中占较大比例。如泰国、巴厘岛等国际著名的旅游地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每年的国际游客数量和由此带来的消费收入。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岛屿,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往旅游消遣,据BaliDiscovery统计,2017年1月至7月,巴厘岛共计281万人次国际旅客,这仅是半年的游客量,可以估计一年的国际游客不会少于300万,而巴厘岛(省)人口约300万,国际游客量超过本地人口总量,这也是巴厘岛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旅游岛”的缘由。[9]可见国际旅游地的国际游客量是国际化体现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攀枝花发展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的条件评估
攀枝花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伴随城市建设的移民文化与当地42个民族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环境。所以专家概括攀枝花具有“环境养身、文化养心、事业养智”的适合各年龄段的人旅居的条件,并在2005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发展国际阳光康养旅游产业的优势
1.健康的康养资源
拥有“南亚热带为基带立体气候”的攀枝花,具有冬春温暖、夏秋凉爽、四季不分明的特点,并在2018年的“世界春城80佳城市”排行榜之列。[10]“世界春城”是从气候舒适度、环境绿色度、景观美感度等几个维度进行的评价。从气候舒适度讲,攀枝花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是一座全年无冬的阳光城,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年均气温保持在20.3℃左右,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即便是在每年最冷的1月,日均气温也在13℃以上,白天最高气温可达25℃,也因此成了无数候鸟老人“冬天”的理想地。优良的气候条件也产生了从温带到热带的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瓜果蔬菜——枇杷、草莓、樱桃、蓝莓、芒果、番茄、火龙果、苹果等新鲜水果,这保证了该地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新鲜水果。城市森林覆盖率61.79%、水系绿化率91.51%、道路林木绿化率88.47%的整体绿化率造就了攀枝花无与伦比的清洁度,多年来PM2.5值常年低于32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4%,也因此有了攀枝花“氧”你的大气。山间水资源丰富,众多温泉含二氧化碳、溴、锶、锂等多种微量有益成分和多种医疗矿泉水成分,是戏水养身的理想地。[11]
2.差异化的景观资源
攀枝花壮丽山河峡谷奇景等旖旎风光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旅游提供了优质景观资源。集石灰岩、天坑地漏、草甸、地衣、苔藓、原始森林为一体的格萨拉风景区是世界罕见的地质景观。遍布攀枝花境内的山水峡谷、湖泊海子、瀑布跌水、土林温泉、阳光沙滩、珍稀动植物等种类繁多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革命遗址、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独具特色。金沙江和雅砻江两江汇合于攀西大裂谷中,构成了磅礴的山水奇观。丰富珍稀的矿产和生物资源,如储量占世界第三、第一的钒钛资源,被誉为植物“活化石”,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亿8千万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纪,与恐龙和熊猫齐名的原始苏铁林,被欧洲贵族倍受推崇的奢侈美食松露。这些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条件和资源对于养身的中老年人群,以及探新求异、体验异域风情的国际年轻旅游者都是一种神秘和向往,这里的民族文化、运动探险和健康的生态足以满足每一类人群的喜好。
3.稀缺、多彩的地域文化
攀枝花是上个世纪60年代因国家战略需要而在西部山区因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建立的工业城市。开放包容、大气乐观的移民文化是这里典型的文化特征。一是三线文化。今天攀枝花市完成了先前的使命,创造了恢弘壮阔的历史奇迹,留下了峥嵘岁月的工业遗迹,成为国家大三线建设的成功典范和光辉缩影,孕育了对现在舒适年代年轻人应学习和弘扬的“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三线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体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信仰追求和审美情趣,既包含了中华核心价值理念,同时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的基础性道德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境界。三线文化对于国际旅游者,不仅是可供参观的历史文物,更能为亲眼所见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所震撼,从而达到引领作用即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人人有责。二是工业文化。攀枝花是工业文明催生的工业城市,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攀枝花这座城市——“象牙微雕”钢城被中外冶金专家赞誉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途径攀枝花的“成昆铁路”与美国阿波罗登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兰尖铁矿是世界最大的露天钒钛磁铁矿山。这些世界之最对世人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上个世界亚洲海拔最高的由43个国家和600多名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修建的我国首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二滩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一吸引眼球的景观。今天,当年的建设者们一定还为他们的杰作骄傲自豪,相信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亲人、朋友也有来此地观赏当年留下的汗水、智慧的愿望。三是民俗文化。在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中,攀枝花就有42个民族。从民族的种类上讲,攀枝花就是一个浓缩的中国版,所以从旅游的角度讲,国际游者可以在攀枝花地域上领略中国的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如傈僳族、苗族、彝族、白族等每一民族既紧跟时代的发展有着浓厚的现代气息,也保持了他们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人探究其内涵的魅力。攀枝花也是一个人类居住历史悠久的地方,据考古发现证明,攀枝花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除邻近地区已发现的“元谋人”、“蝴蝶人”遗迹外,在攀枝花市内发现了距今约1.8万年——1.2万年前的回龙洞古人类遗址,有关于诸葛亮五月渡泸、七擒孟获等历史传说,还有现存保留相对完好的古建筑和具有一定影响的遗址、遗迹等。这些新、奇、险的景观和文物完全满足了现代高级别旅游“情、奇”等要素的追求。
(二)攀枝花发展国际化旅游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攀枝花在打造康养旅游国际化的目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外资的吸引,国际自行车赛事、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但这只能算是雏形,还未完全具备旅游地国际化的条件和实力。
1.山区的交通瓶颈
由于地处山区,虽有奇、特的自然景观以及传统的和城市形成中独特的文化,但崎岖陡峻的山地地形较大地影响着交通。攀枝花既无国际航班,现有机场也无法保证每天每趟航班的正常起降。与国际航班较多的省会城市成都有600多公里的距离,要么一个小时的航班,要么一夜的火车或者一天的高速汽车。较近的就是云南的昆明市,其间的距离为2小时的动车或3小时的高速。这样的交通条件极大地影响力本地经济的发展和多项事务的开展。
2.旅游景点缺乏文化内涵
攀枝花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因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经利用后的工业遗产都因各种原因未得到有效、高吸引度地开发。如国家三线博物馆,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疫情前的年均参观量约40万人次,而外籍旅游者只能以两位数计量。目前博物馆内的图文及音频介绍无任何国际化的元素,基本的国际通用语英语翻译都没有。又如铁矿提炼后的尾矿因目前技术问题,矿石中的有效物质还未得到充分提炼运用,因而目前还储存着,但状态是原生态地堆放在山脚下,给人有生态问题的疑虑。又如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迤沙拉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称,其谈经古乐与丽江纳西古乐、大理洞经音乐同属一脉,均系古时宫廷音乐演变而来,但就包装程度以及国内外知名度根本无法与丽江和大理相提并论。
3.旅游服务国际化程度低
位于西部山区的攀枝花,因远离沿海开放大城市,虽被省委定位为南向开放门户,距离东南亚国家较近,但目前在南向国家或者国际知晓度低,在国际上推介的力度弱;星级酒店宾馆的个性化不突出、服务体系不全面,表现在分布区域不平衡、档次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欧美等国际客人的特色服务体系;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高度现代化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城市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旅游国际化的需求,城市居民素质总体上不算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都不高,能用外语交际的人员更少,如“自由行”的城市智慧系统未开发,城市、景区的系统识别提供不够,没有英语等国际语言的标识。
四、推进攀枝花康养旅游国际化的对策
今天,旅游已经从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活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基本需求。[12]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欣赏程度已有较高的水准,旅游资源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等成为人们选择出游的重要考量,原始的“吃、住、行、游、购、娱”已向“商、养、学、闲、情、奇”等方式发展。世界各地已纷纷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吸引国内、国际眼球,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13]目前国内旅游发展面临强烈的国际竞争,全球又争抢中国旅游市场,因此攀枝花务必用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标准加快推进康养旅游产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新的旅游要素为方向,以国际化为目标,致力于推进旅游国际化,加快康养旅游业全面提质升级,发挥好四川南向门户的作用,利用好经云南通往东盟国家桥头堡的区位优势。
1.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条件
便捷的交通和网络是旅游国际化的先决条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四通八达的交通已经不是妨碍出门的问题,但如何便捷、省时又舒适是出行的首要考虑。目前,攀枝花作为内陆城市,直通国际航班的可能性不大,但可加强与旅游公司的合作,把昆明机场作为接待国际游客的首选机场,因昆明机场的国际航班多,云南的旅游业在世界有不小的影响力,到云南旅游的国际游客量较多,通过与旅游公司的合作,将攀枝花作为云南旅游网络点之一,首先从心理上就解决了国际游客到攀枝花的交通不便心理问题。进一步完善与周边旅游城市的交通枢纽,尽快开通与丽江、大理等城市的高速公路,争取早日完成到成都动车的开通,形成攀枝花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集散功能,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大香格里拉旅游网络。同时,争取国家支持,筹措资金尽快修建成昆高铁,完善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交通枢纽,形成游者游走随意的交通。
流畅的网络也是发展国际旅游必须做好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时代标志,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便利条件,是人们交流和传递信息以及了解、获取所需资料和信息的必要工具。因此,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畅通、便利的网络是提升旅游品质的必备条件,也是吸引力之一。因此,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在旅游景区或者游览场所提供安全免费的网络,在国家政策许可下优化旅游签证手续办理,支持手机移动支付等便利国际游者的旅游手续办理、消费支付方式。
2.国际化旅游消费需求的满足
首先,满足“吃住”的基本要求。研究现代国际旅游者的特色以及他们对旅游要素的要求,如一定数量和级别的涉外宾馆以及满足各种信仰人群饮食的餐馆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应有的考量。目前,攀枝花因本地多民族以及移民特色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地域文化和现代化的城市,有星级宾馆和彝家、伊斯兰和西餐等特色菜谱的餐馆,但餐馆的装修布置上缺乏相应的文化特色和氛围,如果餐馆的老板在开馆之初,在场馆的设计、装修风格的设计上对未来客源进行全面的设想、规划,并对所设想的客源的文化和心理需求等进行学习、研究,最终让建成的场馆使游者在“住”和“吃”这两种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上既有亲切归家感、又有特色的舒适感,这不妨是最理想的选择。
其次,良好的城市形象既影响着游客的游玩质量和消费需求,也是通过游客口头宣传的重要因素。对于城市形象,首先就是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城市文明程度,包括卫生状况和市民素质以及国际化通用语言的普及。在道路、交通集散地、厕所、停车场、景区、宾馆等地设立正确的英语标识。如三线博物馆作为国家级的博物馆,开放多年,至今未有英文翻译录音或者现场译者。加快构建外语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英语培训,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开通公交车中英文报站系统、旅游景点等地的英文标识是国际化的基本体现。
再次,开发与康养旅游配套的产业。精致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研发是吸引游客,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购买旅游地的特色小产品已经是常事,旅游购物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士的手表、军刀、巧克力是极少数到瑞士游者不买的纪念品。[14]攀枝花不妨从地方原料进行研发供游客购买的纪念品,如水果、松露等食材的制成品,参入钒钛、稀土材料的餐具、装饰等纪念品以及苴砚品等,这些纪念品的加工、设计和制作上应在其质量和精美度上下功夫。笔者曾在杭州一个博览会上与一上海商业人士交流,他这样评价攀枝花的苴却砚砚台:石头品质很好,但艺术设计及雕刻功夫还需大力提升。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好地方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二者相得益彰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3.构建特色鲜明的旅游景观
一般而言,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从紧张、劳累的工作中走出来,回归自然,但又有求新、求知、求乐、怀旧的心理。所以,我们应借鉴国际旅游地泰国、巴厘岛等地的成功经验,遵循“特色化和休闲化”的原则,打造以生态观光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文化体验为个性,节庆、运动及其它专项活动共存共赢的旅游新格局,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系列产品。例如泰国的拜县,一直被西方游客们视为“世外桃源”,就在于它风格、产品和服务上都综合了现代和国际。采纳了环境很乡村、格调却国际的风格,小镇上不乏充满生活情调的小饭店酒吧,配上古色古香的装饰和惬意的花草,以及便利的互联网服务、高素质的人员服务等让人在慵懒中打发时光。[15]攀枝花政府目前对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有明确的“环境养身、文化养心、研学养智”思路和宏观的全琙化布局、全龄化服务、全时段开发发展“5115”布局:5个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10个特色康养村、100个康养旅居地、50个医养结合点。关于如何在宏观规划和布局下实现各地功能和特色需要借鉴、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应在度假区、康养村、旅居地和医养结合点的建设上需突出特色,注意细节,避免重复、雷同。在养身项目上,可以提供不同档次的需求和服务。在“养心养智”领域,在项目的选择和建设中,应将年轻人的喜欢自然、喜欢探索、挑战极限等性格给予充分地体现,这是吸引国际客源的必要考量。如百里画廊、水墨二滩景区内,环绕二滩绿水的奇峰异石、悬崖峭壁,仿效张家界的玻璃栈道,以其形式上的险吸引眼球和人气。对于二滩欧方营地,恢复其小联合国模态,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结合临江、险山的自然条件,可打造形式多样的山地运动和水上活动,使这里成为吸引西方善于探险人士的最佳去处。对于研学养智,除了现有的学术会议外,不妨投资国际科研项目,利用本地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康养资源等向全球吸纳智慧,设立项目申报,吸引国际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攀枝花资源的科学研究,这不仅提升了攀枝花的科技水平,更能提升攀枝花的国际知名度。
4.构建多样化、多渠道的国际旅游营销模式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创新国际营销模式,加强宣传。攀枝花目前的国际知名度不高,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更小,但攀枝花有国际宣传和吸引国际注意力的资本:因国家三线建设而兴起的移民城市以及资源独特的城市,如储量占世界第一、第三的钒钛矿物质。对此,一是要“走出去”宣传。首先是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出发前要对目标国家和群体的旅游心理和旅游需求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如美国人喜欢宽大房间,日本人对卫生条件要求高,欧洲人喜欢乡间民居,欧美年轻人喜欢探险活动,德国人严谨得有点古板,俄罗斯天气寒冷。了解了每个国家的特色后,通过在客源市场开设“窗口”,开设国际旅游展览会、旅游专业推介会,或者与旅游企业、媒体记者等方式进行面对面针对性地将宣传资料和宣传方式进行匹配宣讲;借助国际网络平台,如携程、英国国际频道BBC以及facebook、youtube等将一些旅游景点、旅游项目和游者的参与体验情况以走进旅游的方式进行展示(目前的宣传大多是景点的简单展示);一些国际展览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如柏林国际旅游展、莫斯科国际旅交会、阿拉木图国际旅游展等。如美国夏威夷旅游署每年花费2000万美元的大笔资金作为旅游促销费用,派出促销专业团队到世界发达国家城市进行宣传推广。[16]二是要“请进来”。通过政府、企业、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各种会议、活动和学术交流等形式请进国际注意力。例如政府可以申请参加在成都举办的相应的国际会议,针对会议主题全面深入介绍宣传攀枝花;攀枝花冬日阳光国际旅游赛事应每年坚持,且在规模和形式上有所突破;结合攀枝花的资源特色和科技研发,邀请世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举办康养学术论坛、钒钛、松露学术会议等。康养概念以及国家第一个康养学院产生于攀枝花、钒钛的世界储量和研发、被欧洲人誉为黄金食品“松露”的人工培植已突破了世界纪录三年成功培植出独株产量600克的成效,举办这样的学术会议,不仅可以受到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青睐,也可吸引这些领域的企业家,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潜藏着巨大的商机。除此之外,还可积极申请国家、省级政府部门利用攀枝花的特色和优势举行一些国际会议和活动。吸纳国际人力财力也是国际化建设的内容。政府应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引进一些世界最著名的旅游度假机构,如与地中海俱乐部、欧洲途易集团等国际旅游集团合作,设立分支机构;邀请一些气候寒冷国家,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瑞典、芬兰等国的旅游部门和集团来实地考察,协商可开展的康养旅游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政府还应通过资金扶持地方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通过设置政府奖学金等形式吸引多国别的优质生源,这既是增加城市国际多元文化的方式,更是宣传攀枝花的途径。
五、结语
康养旅游国际化是发展旅游业在全球化今天的必然选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服务型产业,包括有形的吃、住、景观、纪念品等以及无形的服务态度、所在地居民素质及文化等,需要很多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形成一个高质量的产业链条。而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化的定位和建设是以全球游客为目标,在旅游景点的打造,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如宾馆、餐饮、景区标识牌用英语的指示,养身、养心、养智所需的科技条件,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的供应等都应满足多元人群的需求,具有国际化范式。所以攀枝花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需要在政府的统领下,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区域特色为要领,避免重复、低层次野蛮开发,各部门各施其职,每位市民各尽其能,朝着攀枝花旅游国际化的方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