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

2022-11-23李立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农业农村局山东临沂2760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3期

李立(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临沂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产业在当地的经济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随着以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逐渐步入到现行农业时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转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越来越多的生产行为具备了互联网特征,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对于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必须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将互联网的特征全面融入其中,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推动传统农业,实现升级换代,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从而让农业生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从目前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来看,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农民群众关于利用互联网知识开展电子商务的认知比较缺乏,造成了互联网技术无法向着农业生产领域有效延伸,向着农村蔓延,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比例相对较小,发展前景不是很乐观。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前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就需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现代职业农民的有效培养和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都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加快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同时也关乎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和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最近几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始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坚持以质量促进农业发展,以绿色促进农业科学进步,以品牌强化农产品质量提升为导向,以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切实提高职业农民的培训质量。根据乡村振兴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培训体系、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强化服务指导,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998人,在带动全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下一步,兰山区将以本次启动仪式为契机,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这一目标,着眼人才振兴这个关键,大力提升职业农民职业技能,解决好“谁来振兴、怎么振兴”的问题,不断加快兰山区乡村振兴进程,助推全市乡村全面振兴、率先振兴,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2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面临几点问题

2.1 农民群众的权利水平相对较低

最近几年,兰山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落实国家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在农村地区开展了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但在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基层地区的很多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对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新兴的产业认知不足,了解不是很透彻,对电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差,重视程度不高,在很多农民群众的思想中都认为学习互联网趋势不利于农业生产,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放置在农业生产领域,这就造成了培训动员难度相对较大。对于基层地区的群众来说,农业生产是他们的唯一经济来源,由于农忙时节忙于农活,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电商专业知识,使得很难主动融入到互联网,从而对电商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在前期的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普遍表现为内容选择不当,不能够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很多地方也会邀请一些专家开展培训,但是完全忽略了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一上课就讲一些高深的专业术语,农民群众难以听懂,难以理解。

2.2 实际应用问题

电子商务培训教育过程中,很多培训教育人员都是互联网专业出身,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人员都是按照自己专业的所学,向农民群众传授电子商务专业知识,通过示范,让农民群众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拓展农产品的销路,将农产品销售出去,怎样开展物流运输。通过接受培训教育,很多农民群众对一些知识有所了解,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偏远地区,由于网络覆盖有限,地理比较偏远,物流配送费用也是种植户的一笔不小开支[1]。前期试点时,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相对较差,使得电商培训之后的实践遭受到一定的阻碍。

2.3 缺少专业的电商培训人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尤其是电商人才培训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参与其中才能够让农民群众短期内提升对互联网知识电商知识的认知,如此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当前的培训教育情况来看,现有的培训工作队伍,既懂得电商知识又懂得农业生产的人员少之又少,再加上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兴起时间不是很长,缺乏本土专家。近些年,基层地区的有些农民群众通过自学的形式积极发展起来电子商务,但是这部分群体对电子商务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农业生产、农民群众和电子商务几个生产方式之间缺乏有效的交集,融合度相对较低,既懂得电商又懂得农业生产的全能性人才严重缺乏。很多农民群众在接受培训教育过程中专业知识听不懂,弄不会,逐渐的就会降低对电子商务发展的积极性。

3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分析

3.1 加强对电商人才培训的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知

在人才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措施,积极向农民群众普及互联网知识电商知识,让农民群众能够通过切切实实的案例,看到发展电子商务对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收入提升的重要作用,使村集体的农民群众敢于尝试发展电子商务试点,并主动将各种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例如可以利用当前比较流行的直播助农的形式开展引导[2],让农民群众进行直播活动,更好的感受互联网强大,以及电商对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以及让农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农民群众便会自然的主动学习,主动参与。

3.2 邀请专业化的电商专家加强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养,首先应该从培训师资队伍入手,要加快选择一批具有专业素质,有经验、懂生产、会经营、涉及到农业生产的专家开展授课培训,通过转变传统的高大上的授课方式,以农民群众可以接受的培训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推广和技术宣传或者先有针对性的开展定点培训,然后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带动培训内容,要涉及到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例如如何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如何实现增产增收,如何开展电子商务如何开展网络直播,让农民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互联网发展的乐趣以及电商兴农的福利[3]。电商专家不能够局限于某些部门的人员,也可以积极邀请一些在农业生产领域有突出成就的网络直播能人到本地区开展专业授课,这样能够保证讲解的本土性,让他们用自己的切实案例开展线上教学或者现场教学,农民群众可以在线互动学习,或者现场学习,增加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3 改善基础设施

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设施配置不完善的情况,首先应该加强对运输道路的有效建设,要确保每一个农村地区都有一条对外连接的运输道路,方便运输农产品开展物流配送,加农民群众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快速运送出去,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应该在农村地区加快建设一批电商学习的专业技术设备,例如成立专业化的电商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当中可以安装专业的设备进行模拟培训和模拟学习,短时间内提升整个农民群众的电商操作技能。该项工作开展也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自身作用,从资金政策方面入手,加强补贴,对于有参与电子商务的农民群众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在农村地区加快构建示范基地,依托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的促进农民群众学习电商知识,真正实现整个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效转型。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对各行各业都是一种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机遇。从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农民群众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农业的发展需求,更不能够适应电商生产环境,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让农民群众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应该注重培养农民群众利用互联网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意识,自觉的在日常活动过程中以互联网思维来考虑问题。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业时,要充分依据当地的生产特色,更好的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