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2022-11-23吴继芳

南方农机 2022年17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气象灾害

吴继芳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气象站,内蒙古 兴安盟 029400)

数据调查显示,若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气象灾害的影响,那么这部分农作物的产量较正常气象环境下的农作物产量将降低10%~20%。现阶段,为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现代化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 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概述

1.1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特点

通过对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气象灾害信息分析可知,气象灾害有着明显的季节性、一定的区域性,且大部分气象灾害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具体来说,一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有着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二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部分气象变化情况与当地的地形地貌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使得气象灾害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三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部分气象灾害的出现并不是单独的,某些气象灾害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1]。

1.2 工作意义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阶段,为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改造利用自然的现代化农业正在逐渐取代顺应天时的传统农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为实现自然环境的有效利用,降低各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自然气象灾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成为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

1.3 工作流程

1)明确工作内容。在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应当将农业生产作为工作核心,借助卫星系统监控气象信息,并利用合适的技术设备分析气象信息变化情况,然后以分析结果为依据,为气象服务后续工作规划的制定提供参照。同时,为保证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能够切实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在构建气象服务体系时,要调查分析当地的农业生产及发展状况,以便为后续气象灾害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2]。

2)明确服务举措。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为实现气象信息与种植户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也就是说,可以将气象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在指出一段时间内当地气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观测结果,为当地种植户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恰当的意见,以便达到提升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可靠性的目的。

2 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重点

2.1 气象为农服务的重点

1)强化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气象部门方面为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为种植户提供气象为农服务,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为种植户的种植、收获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以我国的秋收气象服务专报为例,自2018年以来,气象部门正式启动秋收、秋种气象服务工作,在为专报的连年发布提供信息支持的基础上,保证各地种植户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年的气候变化情况,更为清楚地了解到后续种植、收获活动的具体时机,为农业生产活动效益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

2)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为提升对极端天气的预警能力,气象部门应不断提升对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度,并且通过及时向当地种植户提供气象信息的方式,在满足当地农业健康发展工作需要的同时,为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举例来说,2018年7月,重庆市某村镇24 h内的降雨量超过了150 mm,在这种强降雨环境下,不仅无法正常进行农作物抢收工作,若当地居民无法顺利转移,其人身财产安全也会遭到威胁。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气象部门迅速启动了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在将时间信息公布到预警平台上的基础上,当地气象部门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挨家挨户电话联系的方式,保证全体居民都能及时接到转移通知,为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4]。

3)提高气象服务的辅助能力。气象部门在构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资源环境,并且通过对当地日照强度、风速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分析的方式,在为农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数据信息支持的同时,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气象部门在辅助当地农作物种植活动时,可以将气候资源、农业资源与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即通过在当地打造特色农业旅游区的方式,在满足当地农业种植活动需要的同时,优化当地经济结构,为当地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5]。

2.2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重点

1)建立长效应对机制。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为切实提升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气象部门需要在明确气象灾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查询、现场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气候灾害应对机制,在保证当地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为当地整体环境的优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比方说,某地区水资源有限,长期处于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的情况下,那么当地气象部门在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需要将抗旱、防蝗灾当作工作的重点,通过引导当地种植户建立引水渠、种植抗旱品种、提升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度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6]。

2)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在当前气象灾害预防体系构建过程中,气象部门不仅需要明确当地较为常见的气象灾害,通过提升气象灾害预测准确性的方式,保证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明确各类突发性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理预案的方式,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避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遭受严重的损失。举例来说,某地区为避免农作物在种植过程受强降雨情况的影响,导致作物产量的降低,通过外设塑料大棚的方式,隔绝降雨,但受气温突然降低的影响,强降雨期间伴随着冰雹,这些冰雹不仅会导致大棚受损,还可能会导致作物冻伤、大棚内积水等问题。现阶段,为降低上述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一方面,气象部门应加强对当地气候环境的监控,在发现可能出现冰雹问题时,及时通知当地种植户对其进行预防;另一方面,气象部门通过对冰雹大小、持续时间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式,预估冰雹导致农作物的损伤情况,并通过指导当地种植户对冰雹肆虐后农田处理的方式,尽量降低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7]。

3)帮助恢复农业生产。尽管当前社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微调气候,但相对于自然的威力,人们的能力相对微小,比如面对极端干旱、强降雨等情况,科技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效益的下降成为必然。现阶段,为了避免对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造成严重的打击,气象部门方面可以预估当地气候灾害情况,制定可靠的补偿措施,以便在气象灾害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帮助种植户解决问题,恢复生产,为当地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3 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实例

3.1 区域概况

A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为1 345.6 mm左右,年均气温约为17.2 ℃,日照时长1 368.4 h,无霜期约272天。近年来,A区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大力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创建绿色农产品品牌的方式,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受当地气候、植被、地势等情况的影响,A地区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洪涝、雷电、冰雹、山体滑坡等灾害及衍生灾害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并且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与群众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胁最为严重[8]。

3.2 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法

A区域气象部门在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过程中,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筹兼顾、科学防治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并且通过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增加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资金投入、健全当地信息队伍并且加大气象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宣传力度等方式,加深当地群众对气象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以期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在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灾害对农业生产、当地社会发展等方面造成的破坏[9]。

1)强化政府主导。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保证气象灾害防治工作的效果能够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气象部门在建设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保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为当地社会、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A地区气象部门建设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通过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并且由政府部门下发相应文件,主动参与到气象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方式,使得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2)加大资金投入。尽管当前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会主动增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资金投入,但对资金投入情况调查分析后发现,大部分气象资金投入为一次性投入,气象部门气象建设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工作缺乏稳定、长效的资金投入渠道,这使得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质量无法切实满足人们的预期需要。现阶段,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A地区的气象部门在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交流沟通后,由当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将气象防御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公共财务管理体系当中。气象部门在构建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通过在其中添加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模块、乡镇气象站升级改造模块、气象信息智能化观测模块等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块的方式,为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有效的支持[10]。

3)健全信息队伍。在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过程中,健全气象信息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保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顺利推进的重点内容之一。A区域气象站为扩大当地气象信息管理工作的覆盖范围,为后续防灾抗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组建了县、乡、村三级气象服务网络体系,并且通过保证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气象信息人员,在将当地气象信息及时上传的同时,为后续抗灾救灾、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4)加大宣传力度。为切实提升当地种植户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A地区气象部门在通过建设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及时借助网络系统向当地群众传递气象灾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电视、网站、手机软件、宣传栏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活动,加深当地群众对气象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自身安全的有效保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4 结论

总而言之,植物的生长状况与自然环境、天气变化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为切实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提升对气象环境变化情况的关注度,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气象灾害
气象树
《中国农业气象》征订启事
中国气象“风云”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大国气象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