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涟水县机插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配套管理技术

2022-11-23谢同建戴安源嵇友权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穗肥叶色高质

谢同建,戴安源,嵇友权,韦 朋

(1.江苏省涟水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 涟水 223400;2 江苏省涟水县植物保护站,江苏 涟水 223400)

涟水县拥有2.67 万公顷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十三五期间,年均栽植水稻6.34 万公顷左右,每公顷平均产量9007.51 kg。近几年,轮流在梁岔、黄营、石湖、唐集、大东、五港、红窑、高沟、南集、东胡集、涟城、朱码、陈师等13 个镇(街道)实施省部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项目,累计创建面积0.74 万公顷,每公顷平均单产9750 kg。生产的优质稻米远销上海、浙江、山东、安徽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2020年10 月22 日,江苏省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办公室,委托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家,对涟水县当年实施的省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之一涟城街道荷缘村333.60 hm2水稻进行了实收抽测,以粳稻标准含水率14.50%折算每公顷平均产量为9867 kg。本文重点介绍机插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配套管理技术,以期为苏北地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一、选择优质品种

近几年来,通过反复筛选比较,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南粳5718、苏秀867、徐稻9 号等品种栽植,受到多数农民欢迎。

二、培育壮秧

1、秧田准备

(1)秧池选择

选择土地集中、排水灌水方便、靠近河流的地方作为秧池,秧池和大田的比例以1:90 左右比较适宜[1]。

(2)营养土准备

取耕作田表土敲碎过筛,按大田2200 kg/hm2准备。播种前1~2 天将“壮秧营养剂”和过筛后的细土搅拌均匀。

(3)秧板制作

一般秧板宽150 cm,长度根据土地情况决定,秧板之间留宽、深各25 cm 的沟,便于排水和灌水。秧板田四周要留排水沟,一般沟宽35 cm、深25 cm。秧板做好后需排清积水、沉实板面,板面不平要上水铲土找平。

2、播种

(1)种子处理

落谷前摊晒1~2 天,并选择适宜药剂浸种3~4 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兼顾防病治虫。

(2)选择适宜播期

根据“宁愿田整好等秧,也不能秧长好等整田”的原则,合理选择播种时间,秧龄以15~20 天为宜。

(3)提高播种质量

严格控制播种量,一般掌握在50~60 kg/hm2。机械流水线播种,一次性完成上底土、播种等工序,且播量与覆土均匀、全面。采取集中育秧模式时,每盘播露白芽谷150 g,即每平方厘米平均播芽谷2.5 粒。

3、秧田期管理

(1)精确定量灌水

秧田揭膜前保持盘面潮湿不干,缺水需及时补水。揭膜后2 叶期前要保证盘面潮湿不干;2~3 叶期要小水勤灌;移栽前3~4 天断水炼苗,以利于机械栽插[1~2]。

(2)追施苗肥

秧苗在1 叶1 心期叶色较淡时,需要用尿素60~65 kg/hm2,兑水6000~7500 kg,傍晚均匀洒施,施后再喷清水洗苗。

(3)防治病虫害

及时防治稻瘟病、一代灰飞虱、螟虫、稻蓟马等病虫害。揭膜后在秧苗期全程覆盖15~20 g/m2无纺布或20 目防虫网,可有效阻止灰飞虱等害虫入侵。

三、科学栽插

1、科学整地

整地前放水泡田,将土壤泡软。一般情况下,砂土、壤土、黏土分别在移栽前1~2、2~3、3~4 天整地。机器耕翻深度要大于15 cm,田面高低落差不大于3 cm,表土上烂下实。移栽前需泥浆沉淀,一般砂土、壤土、黏土分别沉实1、1~2、2~3天即可插秧。

2、精准机插

精准机插重点是“两度一薄”。

“两度”即栽插密度和深度。栽插密度以25.5~28.5 万穴/hm2为宜,株距11.7~13.0 cm,行距30 cm,每穴3~5 苗,基本苗75~120 万株/hm2。栽插深度2 cm 左右,栽插过深活棵慢,栽插过浅易漂秧。

“一薄”即薄水插秧。机插时保持大田水层深度1~2 cm,确保秧苗不漂不倒。

四、大田管理

1、水分管理

(1)浅水活棵

秧苗移栽后立即灌溉浅水以促进活棵,灌水深度以不超过秧苗高度1/2 为宜,防止中午温度过高灼伤秧苗。2~3 天后需间歇灌溉,并适时排水晾田,不能长时间深水。

(2)活水促蘖

活棵后要经常浅水灌溉,水深不要超过3 cm。田间水自然干后再灌水,周而复始。

(3)适时搁田

按照“苗到不等时”的原则,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90%时自然断水搁田。采取多次软搁田方法将田搁实,加强土壤透气,增强根叶活力。

部分迟播、迟栽、僵苗迟发等茎蘖数明显不足的田块,按照“时到不等苗”的原则,已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时,要补施少量尿素、硅肥、锌肥和钾肥等,实行带肥轻搁田,搁田程度视苗情与土壤情况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块应重搁,以人立不陷脚、叶色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轻搁,采取多次露田或软搁,田中泥紧皮、田边裂细缝、群体叶色褪淡即可。

(4)适时灌溉

孕穗期、抽穗期是水稻生理需水较多的时期,可浅湿交替灌溉。长穗期田间保持湿润,一次灌水2~3 cm,水落干后4 天左右再灌水2~3 cm,周而复始,浅水层与湿润交替,促进土壤板实而不软浮。

2、肥料追施

合理施肥改善稻米品质,注意保持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合理比例,发挥低位分蘖生长优势。

(1)基肥

秧苗前期需肥量少,应降低基肥的氮肥比例。氮肥20%~30%作为基肥,磷肥和钾肥各50%作为基肥。

(2)蘖肥

移栽后2~3 叶龄施分蘖肥,分别于栽后5~7 天和12~14 天分2 次施用,施肥量分别为尿素105~150 kg/hm2、75~105 kg/hm2,使肥效与最适分蘖发生期同步,促进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形成适宜穗数,又利于形成大穗。第3 次蘖肥在栽后18 天左右视苗情施尿素75 kg/hm2左右。前茬作物秸秆还田量大时,适当增施尿素3~5 kg。

(3)穗肥

穗肥占总施肥量的30%~40%,叶色正常褪淡、生长量适宜的田块,分2 次分别在倒4 叶和倒3 叶期施用。每次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15%~20%,既巩固有效分蘖成穗,又促进壮秆大穗形成。叶色浅、生长量不足的稻田,穗肥需提早到倒5 叶和倒3 叶期施用;叶色深、不褪淡、生长量过大的旺长稻田,穗肥需推迟到倒3 叶期叶色褪淡后一次性施用,并酌情减少肥料用量[3]。

(4)粒肥

施用粒肥能够延缓水稻上部功能叶片的功能衰退,提高水稻上部叶片光合作用能力,达到增加千粒质量、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水稻粒肥可叶面喷施,田间叶色褪淡时可选用1%~2%尿素水或0.1%~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傍晚或早晨喷施。

3、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1)清洁环境

12 月底前彻底清除田埂、田边和沟塘的杂草、枯叶,集中无害化处理,消灭害虫越冬卵及若虫。人工拔除稗草、千金子等杂草和杂稻成本低、效果好。

(2)诱杀害虫

运用性诱剂集中杀灭雄蛾或干扰害虫交配,从而降低田间虫口数量。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群集性等用杀虫灯、粘虫板等诱杀害虫。

(3)生物防治

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利用天敌以虫治虫,灭虫保粮效果较好。

(4)药剂防治

如果病虫害达到“防治阈值”,则需选择低毒、低残留的药物如井岗霉素、好力克和康宽等进行化学防治。生物农药和低毒复配农药交替使用,可以有效控制水稻主要病虫害,减少高毒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环境污染[4]。部分草害严重田块需对靶加强挑治,以达到较佳防治效果。

五、结语

经过几年反复试验研究,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配套管理技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了稻米品质,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时,尽量采取绿色防治方法,确保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穗肥叶色高质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夏 荷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浅议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灵动高质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膜下滴灌水稻不同穗肥运筹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穗肥对机插超级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