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VR技术提高“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探赜

2022-11-23

保山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四史党史受众

刘 亮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天然养料和资源,更是增强理想之基,筑牢信念之钙的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要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2]。“四史”包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历史规律,是我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最鲜活、最直接的素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并坚持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党史的学习教育和宣传引导也成为党铸造百年辉煌的重要法宝。但传统党史学习教育往往借助图片、视频、音频,“再现”革命历史;通过参观、走访、体验,“感受”革命历程;依靠讲座、研讨、学习,“领悟”革命精神。这些传统学习教育方式或从“表征”折射现实、或从“当下”遥望历史,相对缺乏在场感、立体感、真实感,容易出现尽管高度重视、反复学习但教育效果仍然不够理想的现实困境。VR是VirtualReality的缩写,译为虚拟现实。虚拟现实(VR)技术是建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基础上,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核心生成的一个可视听、能触控、有交互的三维动态视景,在这个虚拟空间产生的仿真环境能够使用户深度沉浸到该环境中。VR技术本身的沉浸、互动、感召等特征能够极大地增强临场感和真实性,将VR技术融入“四史”学习教育够让受众感受、体会革命故事,参与、进入革命场景,甚至扮演、完成革命任务,领悟到党史中的“人、物、事、魂”。VR技术与“四史”学习教育充分融合,有助于VR技术走出实验室,融入经济社会生活,同时增强“四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

一、用VR技术提高“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原因

VR技术具有沉浸性、互动性和感召性的鲜明特征。融合VR技术的“四史”学习教育能够营造沉浸、在场、真实的感知体验,让“四史”学习教育叙事表达更接地气,促进受教育者与过往、历史和世界的沟通,更易获得心灵的认知和认同。借助VR设备可以再现党史“人、物、事”,吸引受众参与、扮演甚至完成革命任务,使“四史”学习教育情感角色更易生成,增强对党史、人物、事件的理解与认知,增强情感体验。依托VR设备的渲染可以增强党史故事或人物事迹的渲染力和感召力,打破传统党史学习教育宏观、抽象等弊端,让“四史”学习教育影响时间更加持久,引发心灵的触动与升华。融合VR技术的“四史”学习教育能够打破传统党史学习教育时空限制,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叙事表达更易接受与认可、情感生产更易认同与洗礼、影响时间更持久与深入,真正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启迪引智、润人心灵的功能,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提升。

(一)VR技术的沉浸性让“四史”学习教育叙事表达更接地气

沉浸性是VR技术的重要特性之一,沉浸具有无边界感、排他性、互动性、探索性等表征,通过渲染用户的听觉、视觉、触觉等主观感受,增强用户的在场感。基于VR技术的沉浸体验让传统叙事表达被重新解构与重组,改造了叙事生产与消费模式,改变着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叙事并非只是以故事形态进行呈现,他更是一个关于人类沟通、行为完整的理论和典范”[3]。借助VR技术能够将那些党史故事、人物事件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将传统宏大党史历史转化为小叙事模式,通过故事情节的推进和历史情景的再现,促进受教育者与过往、历史和世界的沟通,获得心灵的认知和认同。小叙事方式可以拓宽“四史”学习教育视域,增强教育的情境效用。而传统党史宣传教育多采取政策宣讲、会议学习、专家讲授等方式,是一种宏大叙事的方法论,强调话语主体的主观价值,将教育对象置于被动的场域,话语主体和受众之间地位、方式不对等,强调一元性和权威性,注重整体逻辑、因果关联、系统全面,这与当下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生活世俗化、民主化、多元主体、权威消失的理念并不相同,受众的新鲜感、满足感、获得感不强,容易导致效果欠佳。

而融合VR技术的“四史”学习教育能够将党史故事或人物鲜活、生动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打破时间、空间的隔阂。通过微小的党史事件阐述、简短的历史人物介绍,完整清晰地表达呈现出来,相比传统的党史讲座宣讲、理论学习更加接地气、让受众更易接受,是一种典型的小叙事表达方式。小叙事可以将目光集中于单个事件上,小叙事的方式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设置一波三折的情节、精彩生动的环境渲染,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触动。能够改善以往传统党史学习教育强烈浓厚的政治性,克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反感,让人们沉浸在生动、曲折的故事中,“使普通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成为历史的一部分”[4]。真正在不知不觉中被故事中隐含的观点所吸引、认同,潜移默化中接受叙事背后的价值理念。同时,感同身受的沉浸教育能够给人提供反思的镜子,从故事中反省自身的不足,将叙事带来的感动与启示内化为自我心灵的塑造,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达到“于细微见真情、让小事击人心”的效果。

(二)VR技术的互动性使“四史”学习教育情感角色更易生成

“人机互动是虚拟现实的重要特征,通过动作捕捉、眼球追踪、传感器等达到目标锁定的目的。好像VR设备能够‘读懂’人的心声,从而实现人与机器之间虚拟现实化的交互。机器不再是冷冰冰地被人操纵的装置,而是可以与人进行交互,并‘创造出’出人们想看到的逼真场景”[5],因而能够极大地增强用户的情感体验,唤起受众的兴趣。通过VR党史游戏的参与、VR党史事件的体验、VR党史人物的扮演等,让传统的“四史”学习教育更加形象、生动,真实、鲜活,受众的参与性、主动性被极大调动。经过真情实感的体验和参与、身临其境地互动与领悟,其情感生成与认同更加容易且坚定。情感是个体心理环境和品质中的重要动机变量,它与认知、刺激、激情、意志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情感是认知的动力前提,可以推动个体认知的萌芽、生成、发展和改变,正如美国思想家宾克莱曾经指出:“我们对世界的知觉,首先是由情感和情绪揭开的,并不是靠概念”[6]。情感是人们进行认知的基本前提,个体在进行认知之前会不经意间融入自身的情感因素,情感认同可以有效地激发个体的自我认知,并对其所受教育的内容、形式、效果、评价等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情感在认知教育中可以激发、或唤起行为主体的认知意识,并使其以正常的工作状态来促使和维持教育认知要素,已完成其相关信息加工,最终形成其自身一定的认知功能。

而VR技术基于网络媒体的沉浸方式能够极大唤起受众的兴趣,增强情感体验,借助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提高参与性和互动性,提升参与感、获得感。VR技术有着强烈的代入感,能够辅助情感角色的生成,加大对党史人物、历史故事的理解与认知。VR技术加持下,借助精心设计的故事、生动感人的事迹、发人深思的情节更加容易引发受众自身的情感角色生成,能够让受众产生情绪共振,建立起超越历史与当下、贯通虚拟与现实的“想象共同体”。虚拟在场技术可以提高受众的情感想象,能够增强其参与感、仪式感和临场感,真正构筑起共生共鸣、心意相通的“情感共同体”。让受教育者深刻、真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的披荆斩棘、社会主义建设的波澜壮阔,增强爱国情怀和家国认同,产生充沛丰富的情感意涵和积极正面的价值认同。真正加深对革命历史、伟大祖国的尊敬、认同与自豪,加强对“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7]的深刻认识,增强学习效果。

(三)VR技术的感召性让“四史”学习教育影响时间更加持久

VR技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拟造出一个包含实时信息、三维图像以及仿真物体的虚拟三维空间,在这个空间用户可以“亲身实地”经历各种场景,接受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等具身体验的丰富信息,增强在场感、临场感和立体感,提升感召性、真实性和丰富性,真正给受众留下持久、深入、深刻地感知体验。同时为了保证沉浸感,计算机可以仔细刻画、模拟仿真、动态演算虚拟空间的一切细节,从而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虚拟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党史学习教育,突显沉浸式表达、感召性体验,VR技术下的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充分发挥VR技术的感召性,增强党史故事或人物、事件的渲染力和感召力。比如借助VR技术能够让体验者亲身参与或经历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如中共一大会议、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通过模拟重要党史人物的角色扮演,虚拟参与重大会议的筹备、参加重要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出台,深刻领悟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政治,复杂的经济和环境,体验党中央和革命党人的艰辛困难,引发心灵内心深处的触动,在体验中真正加强体悟与理解,在内心深处主动构建认知与认同。“四史”学习教育中VR技术的融合可以极大地增强沉浸感、参与感、获得感,更容易入脑、入心、入行,让受众内心深处接受洗礼,心灵真正得到升华,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深度和以往传统的党史学习教育模式相比无疑更加持久。

当今世界在后现代“碎片化”策略影响下,人们的时间、空间开始被撕裂,社会利益群体日益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呈现碎片化趋向,社会时间和日常空间走向碎片化安排,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影视化、图片化、碎片化的信息,于是“一张图读懂”“五分钟混剪”“金句摘要”等短平快信息乐于被接受、深受人们欢迎。传统党史学习教育侧重宏大叙事、喜好整体展现,注重叙事的完整性、全面性,容易导致空洞的政治化、恢弘的说教式场景。而VR技术能够生成典型性、精微化、数字化的模拟图景,营造具象的社会场景、直观的社会关系,真切环境的融入感、强烈逼真的体验感,让感召性得到充分满足,教育的价值导向更容易实现,对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认同更容易达成。这一主动的认同与心灵触动,在前期对党史历史的真实与感知体验基础上,能够让党史学习教育效果更加深入人心、深刻持久。实现党史学习入脑入心效果,发挥党史学习教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功能,达到“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以往党史学习教育易走过场、过目即忘的缺点,增强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二、用VR技术提高“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内容

VR技术融合下的“四史”学习教育,用虚拟现实技术推动沉浸式“四史”学习教育,增强情景体验和获得感,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互动和感召特征,推动教育结果更有实效。借助VR技术营造可观、可感、可触的虚拟仿真空间,能够让“四史”学习教育更加“触手可及”“身临其境”,让受众在参与中体验,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助力教育过程更有实效。依托VR技术可以将“有形”的政治教育化为“无形”的体验教育,增强参与感和获得感,缓解以往党史学习教育空洞性和遥在性的困境,教育效果“润物无声”,实现教育要素更有实效。因而,为真正提高“四史”学习教育实效,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以VR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技术,将VR技术充分融入“四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VR技术的比较优势,推动教育结果、内容和要素的有效提升,实现科技发展与技术育人的协同推进。

(一)VR技术可以提高“四史”学习教育结果有效性

“四史”学习教育最终落脚点在于结果是否有效,结果导向是衡量教育目标是否达成、作用发挥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学习“四史”并不是为了回到历史,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营养,指引我们继续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8]。融合VR技术的“四史”学习教育,可以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性、互动性、感召性的特征,提升教育的结果有效。其沉浸性在于可以营造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结合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全方位立体感知,借助声、光、电技术实现全息投影、全面渲染,可以增强受众的临场感、真实感。互动性是指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参与等主体融入,增加参与性、互动性,克服传统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受众注意力缺失、学习效率低下等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主动融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感召性源于心理学上的一种心理交流和互动,现代VR技术下的党史学习教育,借助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重感觉,能够增加教育的真实性和感召性,激发受众的认知感与获得感,加大对党史“人、物、事、魂”的理解与认同。因而,VR技术可以极大地发挥虚拟仿真空间的沉浸性、增强参与融入的互动性、营造视听触的感召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力量,提高“四史”学习教育结果有效性。

(二)VR技术能够提高“四史”学习教育过程有效性

VR教学不仅能提高教育的沉浸感和真实性,还能跨越场地、资源等限制,降低实践成本和危险性,实现体验式、互动式、参与式学习,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过程有效。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同革命年代、革命人物、革命事件等时间和空间距离越来遥远,以往政治的复杂、经济的窘迫、文化的单调、社会的黑暗对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当下的年轻人来说的确难以感知和理解。如果继续利用以往的教育内容和模式、采取传统的教学载体和方式,很难让其有深入的领悟和体察,教育效果自然难以保证。而作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四史”VR技术教育能够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形象具体,突破传统党史学习教育用文字、图片直接教育,遗址、文物感官展览,讲座、报告灌输宣传等片面、空洞、遥在的困境,利用声、光、电交织,语、音、视融合,达到全面性、立体化、互动式教育,实现从传统知识型学习向现代体验型学习转变,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将VR技术引入“四史”学习教育能够让人们身临其境,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更深刻地增强学习感受。虚拟仿真技术加持下,各种党史故事、历史人物、革命场景都能现场“再现”,各种历史会议、重大事件、方针政策都可眼前“重演”,让“四史”学习教育更加可直观、能感知,能触控、有交互,实现深度沉浸和具身认知的提升,让受众在参与中体验和创造、感知和领悟,真正推动教育过程更加有效。

(三)VR技术能够提高“四史”学习教育要素有效性

虚拟仿真技术沉浸性、交互性的特征决定了其与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的相关性、互助性和融合性,二者的耦合互助,能够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VR技术与“四史”学习教育充分融合,不仅有利于VR技术走向现实社会生活,实现技术赋能教育的目的;而且能够在一定意义打破传统党史学习教育教学尽管高度重视、反复学习但效果依然有待提升的现实困境。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受教育者能否自主建构知识息息相关,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进行简单的知识传递,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9]。受教育者知识的学习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以自身的认知和理解为前提,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由此建构起新知识意义的过程。VR技术介入“四史”学习教育,受教育者能够在设定好的虚拟环境中主动思考、积极建构理论知识和情感态度,从而达到对教学的掌握与认同。虚拟现实技术能营造出人体所有感官都可感知、触控,甚至参与、改造的三维虚幻世界,可以打破现实物理空间的约束,为学习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VR设备可以“扮演”革命英雄、“参与”革命现场、“感悟”历史事件等多个VR全景作品构建的虚拟场景,在可听、可看、可互动的多维度学习模式下感悟“四史”的深刻内涵,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将“有形”的政治教育化为“无形”的体验教育,极大地改善以往党史学习教育强政治性灌输、空说教式宣传、弱主动性建构的弊端,做到教育效果“润物无声”,推动教育要素更有实效。

三、用VR技术提升“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VR技术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充分融合,既可以极大彰显技术的社会应用与价值,又能够真正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资政育人的效果,实现科技发展与技术育人的双赢。而当前VR技术与“四史”学习教育的融合却出现VR党史资源供给不足、VR硬件设备不太友好、VR党史人才相对缺乏等现实困境。需要从增加VR党史资源供给、完善VR党史硬件设备、提高VR党史人才素养等方面积极解难纾困,实现VR技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一)增加“四史”学习教育VR资源供给

当前党史VR教育实践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源供给的相对匮乏,VR技术作为近些年才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全新技术,其与人们日常社会生活联系的产品多用于游戏、电竞等行业,与教育产品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关联相对不足,导致党史学习教育VR产品的供给相对短缺。尽管VR技术有着天然的沉浸性、互动性、感召性等特征,融合VR技术的“四史”学习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育的效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遍布全国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党史博物馆大都只有一些革命题材的纪录片、影视作品等,专门的VR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相对十分缺乏。想要借助VR技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必须首先增强“四史”学习教育VR资源供给。由于VR党史资源的制作,是一项庞大、系统、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专门的场地、专业的VR设备、大量的资金外,而且后期维护、人员操作等都是需要较大的额外资金投入。因而,想要扩大“四史”学习教育VR资源的供给,需要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安排管理,通过国家招标、揭榜挂帅等制度,吸引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来参与,懂党史、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来教授,协调进行组织、制作,讲授、学习,以此来切实增强“四史”学习教育VR资源供给。

(二)完善“四史”学习教育VR硬件设备

VR技术是借助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把人们的意识带入一个由多种现代技术生成,集视、听、融为一体的逼真虚拟环境。从技术角度来看,“虚拟现实技术需要革新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动作捕捉、光学捕捉、人工智能、网络传输率、CPU/GPU处理能力等,需要全新的计算机用户界面”[10]。因此,从根本上看,要想充分利用VR技术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其核心载体的VR硬件设备是关键,也是衡量效果发挥好坏的重要所在。由于党史VR资源需要联合党史故事、历史人物与VR设备的整合,对配套的软、硬件设备相对要求较高,场地设备、网络通讯、材料材质等也有相应要求。而目前的VR设备普遍存在着机器“不友好”[11]的局限,主要体现在VR设备的移动性较差,必须要专门的数据电源线链接;设备相对比较笨重,即使是常用的头戴式也相对比较庞大,特别是对于戴眼镜者或者小孩子不太方便;眩晕感较强,戴久后容易出现恶心、想吐等症状,不适合长期佩戴;VR设备价格颇高,普及化、维护成本较大等等。因此,VR技术融合的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克服完善VR硬件设备“人机不友好”这一难题,让用户真正感受到设备的便捷、舒适和廉价,进而主动接受、使用宣传党史VR设备。

(三)提高“四史”学习教育VR人才素养

人才素养是提高VR技术应用,发挥技术育人的关键所在。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或革命博物馆教育者大多数都是学习历史或者其他文科专业背景出身,对党史、革命史、革命人物和历史事件自然比较熟知、了解,能够详实、准确地进行讲解、宣传,但关于VR技术的使用和维护的知识却相对缺乏,成为“四史”学习教育VR应用的重要阻碍之一。因而,必须首先加大VR技术应用的技能教育和训练,积极开展VR技术的知识供给和技术养成,提高技术素养,推动传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者向知懂技术的党史复合型人才转变。其次,完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特别是针对党史专业的学生要融合开展VR技术的教育、培养,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后续队伍的赓续。再者,要主动“走出去”,虚心求教、主动学习,认真汲取国内外先进VR使用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补充、丰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引培结合”体系。最后,还要加强人文关怀,主动关心党史VR人才队伍的实际困难,留住人才的“心”。通过提高“四史”学习教育VR人才素养,真正培养一批懂“四史”、爱“四史”,知VR、懂技术的人才队伍,担当“四史”精神传承人,为VR“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人才队伍支持。

猜你喜欢

四史党史受众
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党史篇
党史上的今天
党史上的今天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