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熟新品种‘黔芋9号’的选育
2022-11-23陈明俊罗小波尹旺曹贞菊李标雷尊国金黎平李飞
陈明俊,罗小波,尹旺,曹贞菊,李标,雷尊国,金黎平,李飞,3*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贵州省因为特殊的地形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马铃薯成为继水稻、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但贵州省省内自育品种较少、种薯企业逐年减少导致新品种推广缓慢、缺乏精深加工等瓶颈问题,使贵州省由马铃薯种植大省迈向马铃薯强省较为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培育工作,选育出了优质多抗丰产性好的马铃薯新品种‘黔芋9号’,该品种商品薯率高、还原糖含量低、芽眼少而浅、食味品质佳,市场潜力大。
1 选育过程
‘黔芋9号’是以高抗晚疫病品种‘Tacna’为母本,‘Victoria’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获得的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构建杂交群体并收获实生籽;2010年进行实生苗培育,完成植株与块茎性状初步鉴定,收取性状较好的1套家系记为09305;2011年将09305家系播种并对各材料性状进一步鉴定并综合筛选,入选其中一份优异单株,定名为09305-619;2012~2014年在威宁经过多年无性系筛选;2015~2016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并完成田间调查鉴定、晚疫病抗性鉴定、产量和品质检测;2017~2018年对该无性系进行脱毒繁种;2019~2020年在贵州省完成马铃薯区域联合试验。09305-619在所有参试材料中产量居第1位,中抗晚疫病。2021年09305-619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命名为‘黔芋9号’,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1)520110。
2 特征特性
‘黔芋9号’是晚熟品种,生育期104 d左右。植株半直立且长势较强,单株主茎数4.3个,株高63.2 cm左右,茎叶绿色,花冠淡紫色,天然结实性弱。块茎卵圆形,薯皮黄色,薯肉中等黄色,芽眼少且浅,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4.8个左右,平均单薯重126.05 g,商品薯率91.18%。
3 产量表现
‘黔芋9号’在2019~2020年贵州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联合试验中,产量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居第1位。试验点共5个,分别为威宁、毕节、六盘水、贵阳和长顺。试验方式为2年10点试验,‘黔芋9号’第一生长周期平均产量2 068 kg/667m2,较对照‘威芋5号’(1 545 kg/667m2)增产33.85%;第二生长周期平均产量2 141 kg/667m2,较对照‘威芋5号’(1 552 kg/667m2)增产37.96%。2年平均产量2 104 kg/667m2,较对照‘威芋5号’平均(1 548 kg/667m2)增产35.91%。
4 品质分析及抗性鉴定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测定,‘黔芋9号’块茎干物质含量18.20%,淀粉含量14.84%,蛋白质含量2.45%,维生素C含量17.20 mg/100 g,还原糖含量0.05%。
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鉴定,‘黔芋9号’对X病毒和Y病毒的抗性等级均为抗病(R);经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黔芋9号’晚疫病的抗性等级为抗病(R)。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地块选择
‘黔芋9号’适宜在土质疏松且肥沃地块种植,土壤耕深应达到28~35 cm,灌溉排水方便,避免重茬。
5.2 播种定植
宜选用一级种,如需切块应做好刀具和块茎切口包衣消毒;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播种通常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基肥以农家肥配合化肥施用,并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宜大垄双行种植,种植密度3 500~3 800株/667m2。
5.3 田间管理
出苗后植株高8~10 cm时应追施提苗肥,及时中耕除草促进发棵和结薯。幼苗期、块茎形成期为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利于对氮、磷、钾的吸收。块茎膨大期,土壤含水量应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接近收获时降至50%~60%,利于块茎周皮老化而便于收获。生长期间注意预防晚疫病。
5.4 收获
收获前1周进行杀秧除草,利于晒地并加快薯皮老化。收获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及时挑除腐烂薯块,防止薯块被阳光长时间暴晒,提高贮藏效果。
6 适宜种植区域
‘黔芋9号’适宜在贵州省中高海拔800~2 600 m地区及生态环境类似地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