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及路径探索
2022-11-23郭明
郭 明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浚灌区水利管理处,甘肃 张掖 734000)
为了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上面,作为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新时期背景下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可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水资源的调配使用,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优化生态环境等综合作用[1]。本文结合灌区基本情况和围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水利工程建设的策略,以供参考。
1 灌区基本状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张掖市甘州区西浚灌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左岸。灌区东邻黑河滩,南靠巴吉滩、甘浚镇,北与乌江镇接壤。灌区为祁连山前冲、洪积扇形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势平坦。灌区海拔1 400~1 500 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8 ℃,最低气温-28.3 ℃,最高气温37.6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5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 048.4 mm,灌区最大冻土深度为128 cm,年无霜期144 d,年日照总时数达3 065 h,年太阳辐射148.12 kcal/cm2,属太阳辐射高值区。具有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适宜种植多种作物[2]。
西浚灌区面积333 km2,辖明永、沙井2 个乡(镇),57 个行政村520 个合作社和52 个机关农林场,灌溉面积19 846.67 hm2,总人口4.9 万人。灌区于2006 年9 月14 日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于2007年4 月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协会下设57 个村级农民用水户协会,现有管理人员123 人,用水户12 216 户,水权面积12 646.67 hm2。灌区以引黑河水灌溉为主,井水灌溉为辅。
1.2 社会经济状况
随着经济结构和种植结构的大幅度调整优化,灌区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西浚灌区按照“四水四定”原则,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条件,以水定种植结构,调整了部分种植作物,以种植大田玉米、制种玉米、胡麻籽、油菜籽为主;种植了部分蔬果,为了粮食安全,还增种了小麦,成为张掖市甘州区粮食和蔬果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灌区内迅速发展起了制种、酿酒葡萄、草畜产业等节水型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高新及常规节水技术,努力向节水型农业方向发展。2020 年灌区粮食总产量92 万kg,农业总产值4.5 亿元,粮经比例6∶94。灌区现行水价执行甘区政发〔2016〕152 号文件批准的水价,标准为0.182 元/m3,灌区水费收入2020 年为1 848.73 万元。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水资源状况
1.3.1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系中、上的砂砾石、砂卵砾石及中粗砂层中,含水层厚度自南部山前向北东逐渐变厚,水位埋深也由南部山前向北东逐渐变浅。南部山前水位埋深大于200 m,中部100~50 m,沙井镇以北埋深小于10 m。地下水类型由南部山前单一砂卵砾石潜水向北东逐渐过渡为多层砂砾卵石、砂砾石、中粗砂、亚砂土的承压水。地下水富水性在西南—北东方向中表现为中间大,两边小。沙井、小河至明永一带单井涌水量(按8″口径,降深5 m 计)大于5 000 m3/d,甘浚滩以东单井涌水量为3 000~5 000 m3/d,以西小于3 000 m3/d,兰新铁路以北涌水量3 000~5 000 m3/d,局部地段小于3 000 m3/d。
1.3.2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西浚灌区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主要是黑河来水,地下水为补充水源。黑河多年来水量为15.8 亿m3,正义峡下泄9.5 亿m3,西浚灌区可引黑河水量为1.06 亿m3/a;甘州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2.227 亿m3,西浚灌区内现有农田灌溉机电井620 眼,地下水埋深60~100 m,根据甘州区水资源配置方案,灌区允许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为0.24 亿m3/a。由于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的调整,需水量剧增,有限的水资源不能满足现有的灌溉需求,原有的水量供需平衡在被打破,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灌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4 灌区工程状况
西浚灌区通过多年工程建设,实施黑河流域近期治理项目和日协项目工程建设,水利设施逐步完善。目前灌区现有干渠、分干渠6 条长61.84 km,已衬砌干渠、分干渠5 条长42.55 km,衬砌率73.12 %;支渠30 条长130.15 km,已衬砌支渠25 条长113.6 km,衬砌率87.28%,斗渠188 条长294.939 km,已衬砌斗渠118 条长168.42 km,衬砌率57.10%,干、支渠道工程完好率达到91.5%以上,斗渠及以下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完好率达到85.6%以上。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做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是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新农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进行,农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依托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可以将农村地区水资源有效集合起来,并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发挥作用,实现水资源有效调控和配置;二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是人均可分配到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再加上浪费、污染等情况,使得农村发展可利用水资源比较少,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贯彻落实节约、高效原则,通过统筹调配农村地区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一旦遭遇干旱、暴雨等恶劣天气,就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做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增强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有效路径
3.1 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组织和建设
大力推广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科技兴水、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重要方式。加大完善配套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西浚灌区辖区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让广大农民打破常规,自主加入到各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当中,真正成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者中的一员。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村水利工程进行建设,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尤其是在资金投入上,只有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充足,才能够推动该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相关部门根据地区发展实际,适当增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并结合新时期农村发展要求,积极转变自身服务职能,拓宽资金筹措途径,形成政府投资为主、农民自筹为辅的工程建设格局,并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举措吸纳社会资金,不仅可以妥善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还能够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顺利、高效完成,为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运行管理创造良好条件[3]。
3.3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水利工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能为农业生产灌溉、防洪排涝、农业征收、农村稳定等提供有力保障。实际建设时,需要结合农村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全面把握水资源情况,根据实际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同时,坚持统筹发展思想,对中小型水库、大中型灌区、泵站等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使之与水利工程密切配合,共同发挥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重要作用。
3.4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力度,除了要将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以外,还要将新农村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将节水灌溉技术融入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不仅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建设投资,还能获得理想节水效果,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根据当地土地条件和水资源实际情况合理耕种、浇灌农作物,能减少水资源浪费,且工程相关设施维护工作也比较方便[4]。
3.5 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为使农村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水利工程得到长久稳定运营,在农村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成后,水务部门要与受益乡(镇)村社共同协商管养责任,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干支渠道水利工程设施由水管单位负责管理,斗渠及斗渠以水下水利工程设施由辖区用水协会负责管理养护,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规范管理,规范运行。灌区积极探索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新途径,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把斗渠以下的田间工程经营权、管理权交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进行自我维持、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增强用水户管理工程的责任心。
为了充分发挥好已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的效益,按照《甘肃省水电工程土地划界标准》做好渠道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界工作,设立界碑,明确管护范围,落实管护责任,禁止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范围内取土、采石及人为破坏。在管好用好现有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切实做到建管并重、齐抓共管,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人,确保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灌区实施高效节水已经十余年,为了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长期有效运行,水务部门与各乡(镇)村社应积极探讨探索切实可行的管养模式与方法,充分调动广大辖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已建成设施的管理当中,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益,让工程正常良性运转。
实践中,除了要加大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修管理宣传力度以外,还要大力践行“谁使用、谁负责、谁破坏、谁维修”原则,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认识。同时,成立专门管委会全权负责水利工程运维工作,管委会成员多由当地居民担任,为使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展开,还要结合当地水利工程运行状况,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特别是在落实运维管理工作上面,需要运用规章制度对工作内容、实施流程和具体要求进行约束,并将责任制度、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等融入其中,保证各项运维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积极性[5]。另外,不断完善水费征收工作。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保证工程良性运行,需要足够的资金解决设备老化、设施破坏等问题。征收水费要定期公布,在保障工程运维管理资金充足的同时,提升农民节约用水意识。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也日渐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做好该项工作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并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实践中要深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认识,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等工作,使建设完成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