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策略

2022-11-23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饮水灌溉

薛 明

(甘肃省民乐县童子坝河水利管理处,甘肃 民乐 734500)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通过做好工程规划设计和水利建设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在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1]。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从重视前期规划设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开展竣工验收检查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策略。

1 农田水利面临的形势

1.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相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所选用的灌溉技术科技化与集约化效果更为明显,且灌溉形式更为新颖,能有效降低灌溉因素所产生的风险影响,在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灌溉技术的管控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管理手段不同,所起到的效果也不同,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内容的调整,有效降低成本支出。

1.2 水生态环境保护

水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部分施工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易对周边环境产生破坏。因此,相关人员在改善水生态面貌时,要提高管理要求,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1.3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饮水安全是农村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相关部门在开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对饮水安全的管控力度,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工作,确保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受影响。早些年在开展供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技术手段及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加之工业废水处理不当、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河流水质受到影响,对农村饮水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

1.4 农村水管体制改革

在开展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偏僻地区的水权制度改革严重滞后,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但管理力度不足,以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乱采乱挖现象频繁出现,不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水管体制的改革,采取合理的手段开展风险管控,降低环境因素的干扰,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前期规划设计不足

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为农田生产提供服务,若前期规划设计工作不够到位,就无法满足农田生产灌溉需求,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满足集中灌溉需求外,还要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行性能。但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没有对前期规划设计引起足够重视,以致出现规划不合理、设计变更等情况,为后续建设埋下诸多质量隐患。

2.2 工程建设资金缺乏

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在开展工程建设工作时主要依托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受资金额度有限的影响,易出现因材料质量不过关或盲目追求施工进度而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

2.3 施工过程监督管理不严

为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序、高效开展,需对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但在施工技术交底、重要工序把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不仅无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还影响农田水利工程正常功能的发挥。

2.4 竣工验收检查不到位

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需对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仔细检查,并认真记录备案,为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科学评估、指导纠正施工问题提供有力参考。但实际工作中,竣工验收检查工作未能真正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2]。

2.5 水资源管理能力不足

就目前来看,相关部门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的水资源管控效果都能达到预期标准。水资源管理手段不完善,以至于水资源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工程周期长、管理难度大,整个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管理效果也大打折扣,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难以提升,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策略

3.1 重视前期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委派专业人员对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下水源深度、农田生产情况等进行全面勘察,并结合高标准农田生产灌溉需求,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能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制定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实际灌溉需求和未来发展,合理设计引水渠、沉砂池、田间灌溉系统、节水灌溉设施等工程建设方案,并对照勘察所得信息对设计方案的不合理内容进行调整优化,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人工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施工中一旦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容易引发施工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盲目加快施工进度等问题,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制约了工程投入使用后相应功能的发挥,缩减了工程使用寿命。因此,要适当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除了根据国家规定提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外,还要颁布相应优惠、鼓励政策,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其中,拓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融资渠道,妥善解决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可引导当地群众广泛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构建政府资金投入为主、农民筹资建设为辅的格局,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3.3 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的内容和环节非常多,且各环节联系紧密,若施工中某一环节的操作出现差错,势必会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对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实施严格管理和监督,在保证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完成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4]。要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并提前准备好施工需要的材料、设备、人工等资源,操作中要注意检查材料质量和设备使用性能,避免因材料、设备等原因而引发施工质量问题。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要落实好技术交底工作,引导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熟悉施工技术和操作规范,从而避免发生施工质量问题。此外,要委派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控,特别是针对重要施工内容,要对各操作工序进行层层把控,并及时指出施工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3.4 开展竣工验收检查

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要组织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实施系统性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工作。开展竣工验收检查工作时可根据工程各部分内容,按照分项项目和质量标准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准确、真实地记录检查验收结果。为保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建设质量,需加强对现代化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应用[5]。最后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工程建设整体状况作出科学评价,将发现的工程建设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并指导其及时修正。

3.5 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水平

对于相关部门而言,要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就要加强对饮水安全工程的管控力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整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对净水厂设备的引进与选用,提高净化效率,降低毒性,根据供水工程管网需求进行延伸与改造,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巩固与管理,降低因管理不当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相关部门要明确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水源保护需求,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管控设施破坏等行为。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农村供水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4 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才能实现农田高效生产和农民增产增收。然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易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建设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积极开展前期规划设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严格施工过程监管等,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序、高效和高质量开展。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饮水灌溉
简易饮水鸟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