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2-11-23李文平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受众红色北京

李文平

(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600)

一、北京红色文化传播的基本路径

(一)传统媒体传播

北京红色文化的传统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和广播电台、电视、电影等。对北京红色文化以纸质媒体为传播路径研究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以报纸为检索范围,以北京红色为全文搜索词,共检索到报纸类文章92篇,其中《北京日报》14篇,《中国旅游报》12篇。从报道的内容上看,介绍的主要是北京红色文化与党史、北京红色文化历史渊源、北京红色旅游活动、政府相关活动等,如《人民日报》报道的《放眼全国的北京红色文化》。期刊主要有《北京党史》《北京教育》等,其研究内容理论性、专业性较强。

北京广播电台、电视、电影也是传播北京红色文化的重要渠道,如北京广播电台推出了《党史随身听》《声音里的红色记忆》等节目;为纪念建党百年,北京卫视播出了文献纪录片《播“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宣传片《闪亮的足迹》、电视剧《觉醒年代》等。其中《闪亮的足迹》以北京现存红色旧址为主体,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在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与活动,通过革命故事来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的伟大历史足迹,从而更好地传播北京红色文化。

(二)新媒体传播

新媒体传播路径主要有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B站等和相关机构官方网站。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就是信息的传播。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民众的阅读方式和媒介使用习惯也发生了改变,人们更愿意利用零碎的时间接收信息,因此微信、微博、B站等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就成了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路径。以B站为例,B站是现在中国年轻一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关于文化的内容活跃度极高。比如B站推出了“建党百年”专栏,其中包括红色展览、百年党史、百年风华和青春向党。红色展览推出了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获得64.8万播放次数,点赞数9173个,收藏3692个,转发3433次,评论数46个,传播效果较好。其中《向北平进发》《新中国成立》重点介绍了北京的红色革命故事和北京红色党史,使北京红色文化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相关机构官方网站有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官网、香山革命纪念馆官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官网等。以香山革命纪念馆官网为例,该网站包括参观服务、藏品展示、新闻资讯、党的建设、虚拟展馆等,会不定期发布有关香山红色文化、北京红色文化的内容,如《今天,我们都是“赶考”人》《寻找党的足迹|五四运动》等,其内容主要采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传播了北京红色文化。

(三)实地传播

北京红色文化的实地传播主要有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新的衍生传播活动,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实地体验和直接传播。游客可以直接接触北京红色建筑、红色文物,从而用最真实的感受传播北京红色文化。另外,文旅北京推出了“红色之旅”,如北方红星长辛店、追寻卢沟桥畔的红色记忆等红色之旅,游客们不仅能重温革命情怀,更能感受厚重的北京红色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传播北京红色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截至目前,北京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9处,红色教育基地34处,包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双清别墅、“二七”纪念馆等。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将北京革命历史知识、历史人物、革命精神等以宣讲、教育的形式传输给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校教育传播

学校教育传播方式主要有将红色文化纳入思政教学、将红色文化与专业有机结合、将红色文化融合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

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有较高的契合性,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对学校教育来说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北京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既可以开拓和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又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的感染力。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讲到五四时期和建党时期时,可结合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等北京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可将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等与北京红色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那些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红色人物和红色革命故事,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红色文化的传播不只局限于思政课的教学,应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将红色文化与专业结合起来。如“全国大学生红色创意策划大赛”,让设计艺术、美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将党史学习、红色文化与专业课程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做到以文化作品赓续红色基因、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学校教育除了思政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宣传活动传播红色文化。一是红色文化校园物质宣传。如在展览栏张贴红色人物,走廊展示红色故事,在校训、校风、学风等警世言词中渗透红色精神,达到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二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北京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很多,可在纪念日开展以北京红色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活动,比如历史人物“重演”、革命片段“重现”等,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更广泛地传播红色文化。

二、北京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主体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不明确

第一,政府、媒体、社会团体和个人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主体,担负着弘扬和传播红色精神和正确价值观的重任,传播主体会采取各种形式对受众进行宣传,其目的就是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人心。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有些传播主体本身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度较低,造成了宣传目的比较敷衍,在表述上更流于形式。媒体有时把传播红色文化当作获取高流量的手段,降低其信息传播的载体性;社会团体有时把传播红色文化只当作文化活动而缺乏教育意义;个人有时把传播红色文化当作满足虚荣心和获得崇高感的方式,缺乏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事实上,红色文化的传播是国家和民族的传承工作,是红色精神与文化自信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

第二,信息资源共享在互联网时代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播主体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碎片化状态,存在着传播主体不明确的问题。“没有统一的平台或账号将这些媒体、政府、高校、个人等资源整合起来,相互之间联系也较少。”[1]北京作为红色文化的孕育之地,作为全国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标杆,在北京红色文化的传播中,需要有明确的机构大力推动,由专门的政府部门作为主体去协调、整合各类传播主体,加强传播主体之间的联系,统筹各类资源进行文化传播。

(二)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

北京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比较丰富,涉及范围较广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播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某些媒体、社会团体在对红色文化的内容进行传播时,资讯浅薄,其内容多来源于史料和政府文件,照抄照搬,内容不够新颖,跟不上主流要求,无法真正吸引受众的阅读兴趣。其次,红色文化内容的传播多为理论性文章,其展现形式较为单一,通常会采用图片、影像加文字的形式,导致红色文化的内容显得枯燥和形式化,影响受众对红色文化了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北京红色文化内容的宣传也不平衡。北京地区地域广阔,有120多家红色地标,但红色文化资源相对分散,很多革命遗址坐落在胡同、村庄之中,比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平西抗日根据地等。政府、媒体等对此所挖掘的红色资源较少,宣传力度不够,对红色文化传播内容有偏重,导致受众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了解很少,使北京红色文化的传播受到限制。

(三)媒体传播方式有待创新

北京红色文化在传播中用到的渠道有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学校教育传播、实地宣传、旅游传播等。传统媒体以官方媒体为主,主要通过书籍、期刊、广播电台、电视、电影等渠道,新媒体主要运用社交媒体公众号、相关机构官方网站等方式进行传播。传统媒体以官方发布为主,权威性、可信度、公信力高,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但是也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群体的需求。书籍、报刊传播的信息理论性较强,主要针对理论学习、学术研究,受众群体多是高校学生、研究者。但是表现形式单一,受众小,互动性较差,实效性弱,直观冲击力效果差,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另外,新技术层出不穷,人人都可成为新媒体,在文化信息过程中,新媒体的影响巨大,在互联网环境下红色文化的传播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信息来源不可靠、信息准确度较低,传播主体分散,导致红色文化信息是零散的,不具有规模性。网络时代,文化日渐多元化,有的网络内容对红色经典、英雄人物断章取义、肆意抹黑恶搞,导致红色文化信息低俗化、庸俗化。另外,网络平台对信息的管理不严格,导致一些低俗的、偏离正确价值观的伪红色文化信息混入网络,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北京红色文化传播对策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对北京红色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如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引导作用,引导人们树立崇高正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则需要对传播过程中呈现的问题探索相应的策略。

(一)整合传播主体 提高其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水平

传播主体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知不足,会给受众呈现出错误的形态。在北京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工作意识鲜明、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过硬是保证北京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前提,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精神涵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对北京红色文化存在认知偏差的传播者更易流于形式而空谈宣传,对受众的红色文化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传播主体应增强其传播意识,正确把握红色文化传播的客观规律,准确认知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考虑受众的精神、情感、审美等方面的需求,将红色文化传播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满足受众的现实需求。

北京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区域较广,每个区都有一些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使得红色文化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此外,红色文化资源分散使得传播主体进行各自传播,且传播主体并没有建立统一的平台,没有形成合力,其红色资源共享效果不佳,传播主体之间的联系较少。因此,应整合传播主体,整合红色资源,建立一个统一的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应明确北京红色文化传播的负责部门,各个涉及红色文化资源的部门应积极参与配合,平台由党史、档案、文物、共青团、红色旅游等部门共同参与合作,开发好共有的红色资源。此外,可以将媒体组织、学校组织、企事业组织等纳入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使北京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更广泛的聚拢和整合,扩大传播影响力。

(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丰富创新传播内容

北京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内涵独特,在全国红色文化资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红色旧址、遗址、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名人故居、革命诗歌等红色文化资源。对北京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开发工作。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红色遗址、器物的修缮和挖掘,同时要加强红色旅游地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2],增强红色文化对受众的吸引力。二是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思政教材。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将红色文化资源经过有效的转化,就能充分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或专家应借助丰富的北京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将地方党史、革命史以及一些生动的红色案例与思想理论结合起来,使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传承下去,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北京的党史、革命史以及每一个红色故事,都需要讲解员面对面地向受众讲解。特别是在北京红色遗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及红色旅游景点,讲解员的作用很大。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任务,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四是利用新媒体的媒介手段,加强对北京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北京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居于核心地位。北京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很多,但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受众主动接触红色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明显。要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就要创新红色文化内容,挖掘精品的内容,做到“内容为王”。因此,可以利用新媒体元素和新的文化形式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对不同的受众群主体赋予不同的红色文化表现形式,让更多的受众易于接受。比如,利用现代高科技打造红色文化资源的全媒体阅读,“同时可以采用书画、剪纸、摄影、诗歌、知识竞赛、纪录片、动画片等传统形式进行传播”[3]。如长辛店二七纪念馆举办“北方的红星——长辛店与中国工人运动”专题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儿童绘画主题活动”;北京书香社区行活动“百部红色经典读物送到居民手中”;北京市机关举办“青春向党——红色教育基地代言人”宣讲能力竞赛等,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打造不同的形式进行红色文化传播,使民众切实体悟到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此外,要推出精品文化工程,红色文创产品设计,顺应当代话语,强化红色精神标识,从而提高红色文化传播效率。

(三)创新传播方式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第一,利用VR、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用户基数在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中国网民微信朋友圈使用率为83.4%、微博为52.7%。QQ空间为62.4%,网络视频用户占网民整体的93.7%。[4]因此,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满足大多数受众对红色文化信息的获取需求。比如利用VR技术传播红色文化,采用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形式,让受众在虚拟的“真实”世界里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目前,香山革命纪念馆官网设有“虚拟展览”功能,采用音频、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香山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事实以视听盛宴的形式展现给受众。但是,在其他相关官网还没发现VR参观功能,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将北京红色文化相关纪念馆进行整合,开设一个统一的VR参观渠道,用户可以登陆该网站进行线上VR参观,将北京红色历史故事、人物等通过沉浸式的技术传递给全国的人们,带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冲击力和心灵震撼,从而促进北京红色文化的传播。

第二,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实现立体式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各自的传播优势和劣势,传统媒体的红色文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体系完整,权威性强,但是时效性差,受众反馈效果差;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反馈效果好,互动性强,但是信息分散、可信度低,信息内容缺乏整体性。因此,要根据各阶段的传播媒介特征和受众选择特征,实现立体化传播,更大限度地发挥各传播渠道的优势,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对红色文化信息的选择实施不同的传播渠道,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面更加广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营造清风气正的网络环境。红色文化的传播本身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是传播红色精神、传播正能量、营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网络环境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尤为重要。首先,提升网民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提升网民的责任意识,禁止利用互联网虚拟性特点散布谣言、诋毁人民英雄、歪曲历史事实等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强化互联网企业责任。互联网企业是网络空间的建设中,因此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管,对违法用户及不当言论进行封禁,让红色文化在清风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下更好地传播。

猜你喜欢

受众红色北京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北京,北京
追忆红色浪漫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