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德育生态化价值观的树立

2022-11-22瞿红

求知导刊 2022年28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传统文化

摘 要:德育生态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是内在统一的,教师应在“天人合一”理念的引导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引导。在这一学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定义为“依赖性”的关系,也就是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同时在传统文化与德育生态化价值观的基础上,能全面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为“我与你”的道德关系。文章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界定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传统文化与德育生态化价值观的教学实践价值,将二者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生态化价值观;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伦理思想是对现实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即只有切实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道德关系,人类才能够真诚、主动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在这种大背景下,依托教学体系形成的德育生态化价值观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道德关系,让德育生态化价值观走进课堂。教师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正确解读,能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生命意识,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一、传统文化与德育生态化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分析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依托的德育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不但要与政治、文化相结合,还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因此,德育生态化价值观应运而生。德育生态化价值观也就是生态化视野下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用生态世界观的理念和方法来探讨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道德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道德教育系统各要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在天道觀中提出天地永恒、反复循环、物极必反的思想。老子提出,人们应该按照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儒家则从人道出发,引导人们要按照社会的伦理规范去行动,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天道和人道是道家与儒家的根本区别。虽然两家学说存在较大的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承认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性,也就是人类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是在儒家和道家的长期交流渗透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基本分为以下几点:

(1)承认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发源地;

(2)人是生产力的创造者,将大自然的价值进行工具性的转化和展现;

(3)尊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自然;

(4)承认大自然具有生命,要自觉尊重自然、保护万物。

从以上分析中能看出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决心和要求,这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十八大以来,无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还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等系列讲话,无不彰显着我国在持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从小学生抓起,通过系统化的教育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是我们必须遵守且保持的,这种道德关系蕴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中华儿女,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教育体系通过对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有效阐述和引导,能让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将课本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做一个爱护环境的人。

二、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高效构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让学生从小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正确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将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生态危机,如土地沙漠化、河水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建设归根结底还是要学生亲身实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让学生明确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是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的创新发展,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护自然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更多的是通过“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动物是我们的伙伴”“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等一系列的标语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在一系列问题出现后,人们才开始谨慎地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但随着人类的生存和进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从根本上来讲,最初的环境教育是利己主义的环境保护体系,但在利己主义基础上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未能充分实现。

因此,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思想和价值观上实现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将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学生才能受到思想、行为上的正确引导。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地荒漠化、泥石流等危害人类生存的案例的讲解,让每个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行为引导:将保护环境外化于行

现阶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之后,要更进一步将保护环境落实在学生的行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身行动去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学生将目光集中在自然界的万物上,让保护自然成为每个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义务植树、捡垃圾等保护环境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的道德意识,例如,通过“像保护眼睛和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环境保护氛围。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将自然环境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那么出于自我保护的危机感,学生必将更谨慎地对待自然环境[1]。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引导途径

(一)汲取传统文化营养,赋予课堂活力

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当前引导人类形成“我与你”的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天人合一”的理论从根本上赋予了人们保护大自然的内在动力,其可以滋养人类的德育生态化价值观。

从以上层面来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引导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以赋予课堂活力。教师引用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能让学生明确,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人类都十分尊重自然,我们作为华夏儿女需要继承和创新发展这种思想,将其内化为每个人的价值观。这是当代小学生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方面。

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为了全面形成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生态化价值观,教师以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采取视频播放等形式,将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展示给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保护自然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方面,面对当前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应树立“保护优先”的理念,号召周围人在满足自身利益和保护环境产生矛盾时,选择保护环境。同时,学生还需要明确,大自然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人类自我利益的满足是可选择的,我们要保护大自然,遵从万物发展的规律,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教师应认识到德育生态化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依托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二)创新课堂形式,在实践中重塑道德关系

在S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明确“人与自然”的正确道德关系,组织开展了“绿水青山家乡美,保护生态文明行”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在课程学习中教师从引导学生辨析“家乡”一词的定义引入,再通过视频带领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光,在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基础上,以“小导游”的形式在课上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但成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也初步树立了保护家乡的意识。其次,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微讲座《关于〈读本〉教学中的思考——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课为例》,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组织了“节约粮食”综合实践研究、“垃圾分类”亲子交流等活动,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学生树立道德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切实展开道德行为,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2]。最后,知行合一。教师让每位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意识启发,用“我与你”造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其中,有学生说道:“我与你,都是万物中的一员,作为共同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生物,我们与大自然是休戚与共的,我们需要立刻保护大自然,积极行动起来。”这一观点的提出证明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对学生全面树立“我与你”的道德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小学阶段德育生态化价值观培养作为一项抽象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自然道德关系构建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保护自然内化为自身的动力,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

(三)拓展教学内容,有效引导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同时,教材中也强调了人对自然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教材中倡导我们通过植树造林实现对大自然的保护。其中,植树造林是人类的主动行为,而行为受体是大自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拓展教学内容,如,让学生听一听鸟叫声、闻一闻花香等;通过破坏环境的诸多反面案例的分析和图片的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将保护自然的意识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将保护自然的行为付诸实践,对大自然怀有爱惜、尊重与感恩之心。同时,教师在拓展教学内容时,可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增强學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挖掘大自然对人类的意义,借助信息技术,以声音、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进行集中展示,直击学生内心,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能量”,而为了让这种“能量”永续,我们需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结语

德育生态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是内在统一的,都强调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生态化价值观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全面树立“我与你”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让学生将保护自然的意识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

[参考文献]

【1】王琴.让“共生共在观”扎根童年:统编道德与法治“儿童与自然”主题教材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J].中小学德育,2021(6):47-50.

【2】李赛赛.墨子教育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 2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规划课题“新时代中小学德育教育‘生态化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8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瞿红(1972—),女,甘肃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关系传统文化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